銀河系是怎麼誕生的?為此學界眾說紛紜

2020-12-08 騰訊網

銀河系是怎麼誕生的?為此學界眾說紛紜,且看濤哥分解。

關於銀河系的誕生,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希臘神話中,赫拉被騙去餵養她丈夫宙斯的私生子,當他發現自己上當時,便將孩子推到一邊,結果不小心便將自己的奶水灑了出去,於是形成了銀河。

當然,這只是一個傳說而已。那麼銀河究竟是怎麼形成的呢?有的科學家認為銀河系可能是由原始星系雲的收縮、冷卻、分裂而產生的。20世紀80年代初期,當時宇宙哲學家提出了理論上的膨脹宇宙觀點。

膨脹之前,宇宙密度是一致的,就像無風時的湖面。膨脹之後,宇宙的密度不再均勻,就像風暴出現以後的海面一樣有波浪和漣漪。宇宙中的另一因素——暗物質對這些波紋演變成更加明顯的堆塊起到推動作用。那行密度較高的區域由於比周圍有更強的引力從而能夠吸引更多的物質,並最終成為各個星雲的種子。

大爆炸後的40億年——50億年之間,即距今80億——90億年之前出現了第一批成熟的星雲。當時的星雲形狀與現代天文學家所看到的星雲形狀基本是相同的,有帶著經典的風車形狀的螺旋形星雲,由有一大群恆星構成的橢圓形星雲,也有雜亂無章的不規則星雲,

另外,黑洞也是星雲形成的最為神秘的一個因素。許多天文學家認為黑洞在星雲開始形成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它通過自己強大的引力將物質吸引到一起的。

然而,暗物質和黑洞到底如何促成星雲的形成,以及星雲如何演化成銀河系,這一系列過程並沒有得到確切的證明,所以,迄今為止,銀河系是怎麼誕生的仍是個謎。

親愛的朋友們,濤哥每天都會在頭條發文,都是有關宇宙、地球、世界、科學、自然、歷史和軍事之謎。

如果你喜歡麻煩你點擊「關注」,「點讚」或發評論,濤哥先謝啦。

相關焦點

  • 銀河系也在公轉!宇宙誕生至今,銀河系還沒走完公轉軌道的1/10
    ,每公轉一周需要約2.5億年的時間,太陽系如此之久的公轉時間可能超出了很多人的想像,從恐龍滅絕至今,太陽系才圍繞銀河系繞行了一圈兒的1/4,可見銀河系有多麼的巨大吧!天文學家們已經發現銀河系在本星系團中和仙女座星系近似相互繞行,在大約40億年後,這兩大星系將在繞行中碰撞到一起,但這並不代表兩者繞行一周只需要40億年,實際所需時間或在百億年左右。
  • 銀河系也在公轉!宇宙誕生至今,銀河系還沒走完公轉軌道的1/10
    ,每公轉一周需要約2.5億年的時間,太陽系如此之久的公轉時間可能超出了很多人的想像,從恐龍滅絕至今,太陽系才圍繞銀河系繞行了一圈兒的1/4,可見銀河系有多麼的巨大吧!把室女座看作太陽系的話,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如同月亮和地球,而室女座的質量中心如同太陽,銀河系與仙女座星系公轉一周需要多長時間呢?
  • 太陽誕生在哪裡?50億年前銀河系與矮星系的「親密接觸」
    目前,西班牙科學家表示,太陽的誕生是由於50億年前銀河系與體積較小的人馬座矮星系近距離碰撞所致,這一事件為後續地球生命的孕育拉開了帷幕。對太陽系鄰近恆星年齡的分析表明,銀河系至少3次碰撞人馬座矮星系,每次碰撞事件不久在銀河系形成了恆星爆炸式孕育,此類宇宙碰撞引起一系列漣漪事件,其中之一導致了47億年前太陽的形成。
  • 科學迷信眾說紛紜
    眾說紛紜,我們用圖文信息視圖揭開其中秘密吧。探索關於2012年的神話,瑪雅預言,地磁逆轉,長曆法,意識轉變,創造之神,銀河系對齊,晝夜歲差,Nibiru流氓行星,太陽風暴,地極變化,時間波 零,羽蛇神轉世,世界末日2012年12月21日。
  • 太陽最初是怎麼形成的?從50億年前銀河系被撞說起
    有一些科學家關心太陽將來會發生什麼,另一些科學家則關心太陽是怎麼誕生的。近日,西班牙科學家在《自然·天文學》上發表論文,講述了一個50億年前星系碰撞的故事。銀河系的直徑約為16萬光年,地球離銀河系中心2.6萬光年,人馬座矮星系(SagDEG)離地球只有7萬光年,所以其實人馬座矮星系離銀河系非常近,可以說是緊貼在銀河系邊緣。人馬座矮星系比銀河系小得多,它由4個直徑大約1萬光年的球狀星團組成。
  • 不離開銀河系,怎麼知道銀河系的形狀?看完之後恍然大悟
    同樣的,我們從來沒有離開過銀河系,又怎麼知道銀河系是漩渦狀的呢?今天,咱們就來討論討論這個話題。當日心說逐漸被人們接受時,銀河系的概念也發生了改變。但是,人們仍然沒有真正認識銀河系,他們相信,銀河系就是整個宇宙。而銀河系形狀的問題,也就隨之而來了。
  • 銀河系核球或誕生於100億年前
    NASA我們所在銀河系的形狀就像兩個煎蛋背靠背粘在一起星盤中心有一個隆起的區域叫核球,這是無數漩渦星系的一個共同特徵,天文學家一直在研究銀河系中心核球是何時以及如何形成的。10月27日,據國外媒體報導,一項最新的研究發現,在我們所在星系中央隆起處,多數恆星形成於100億多年前的一次恆星誕生爆發期。
  • 如果地球在銀河系中的中心,我們人類還能誕生嗎?
    我們都知道,要在地球上面要誕生生命,需要很多很多苛刻的條件。宇宙中還沒有哪一顆星球環境能夠像地球一樣,因而也不能產生生命。如果我們地球的位置發生改變。那我們還能夠生存,那地球上還能夠產生生命嗎?我們知道,銀河系是一個巨大的螺旋結構。
  • 銀河系是怎麼演化的?球狀星團脈衝星似乎揭示了答案!
    銀河繫到底是怎麼誕生的,這是一個從未有人細究的真相,從銀河系,到太陽系,再到地球,生命就這樣毫不起眼的誕生在這個蔚藍色的星球上。而現在,在這個星球上上的生命藉助強大的望遠鏡窺視到了宇宙的冰山一角,看到了並繪出了銀河系的全貌,但是他們更想了解的是,這樣一座宏偉的星系是如何締造出來的?
  • 最新研究:銀河系核球或誕生於100億年前
    NASA  我們所在銀河系的形狀就像兩個煎蛋背靠背粘在一起星盤中心有一個隆起的區域叫核球,這是無數漩渦星系的一個共同特徵,天文學家一直在研究銀河系中心核球是何時以及如何形成的。  10月27日,據國外媒體報導,一項最新的研究發現,在我們所在星系中央隆起處,多數恆星形成於100億多年前的一次恆星誕生爆發期。該研究結果已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
  • 銀河系已開始老化!這個星系團每年誕生500顆恆星,或有文明存在
    而銀河系,我們都知道其直徑不小於10萬光年,星系內擁有上千億顆恆星,可謂是資源豐富,那麼像這樣的星系肯定是存在許多像太陽這樣的恆星,所以按照道理來說,這裡面應該是存在不少星系文明的。但事實並非如此,根據天文學家近日的觀測結果顯示,銀河系或許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繁榮,其大部分可能是一個全息投影,換句話說,只是過去的景象,而現在的銀河系或許已經進入死亡階段。
  • 恐龍原來生活在銀河系另一側,從誕生到滅絕,太陽才繞銀河系一圈
    這是必然的,因為銀河系有約4000億顆恆星,太陽不過是其中非常微小的一顆。加上銀河系的全部質量都集中在自己的中心,這也導致太陽受到巨大引力的作用,時刻圍繞著銀河系運動。據推測,太陽距離銀河系中心約2.6億光年,太陽的運動軌道半徑可以視為2.6億光年,太陽的公轉速度約為220千米/秒。這樣,我們就可以算出太陽需要2.2億年才能繞行一周。
  • 最新研究:銀河系核球或誕生於100億年前
    NASA我們所在銀河系的形狀就像兩個煎蛋背靠背粘在一起。星盤中心有一個隆起的區域叫核球,這是無數漩渦星系的一個共同特徵,天文學家一直在研究銀河系中心核球是何時以及如何形成的。10月27日,據國外媒體報導,一項最新的研究發現,在我們所在星系中央隆起處,多數恆星形成於100億多年前的一次恆星誕生爆發期。該研究結果已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研究人員對數百萬顆恆星進行調查發現,銀河系中心的大多數恆星是在100多億年前銀河系內充滿氣體時形成的,這個過程可能是由原始物質的簡單積累所觸發,或者更戲劇性的,也許是與另一個年輕的星系合併而成。
  • 銀河系內的我們是怎麼知道銀河系模樣的呢?
    我們的太陽系繞銀河系中心黑洞公轉一圈需要2.2億年左右,由於人類目前的宇航速度還在光速的千分之一附近徘徊,所以飛出銀河系是絕不可能的。而地球夜空中的那條銀河雖然只是銀河系的一小部分,但它嚴重阻礙了天文學家對銀河系的觀測,看到這裡很多人不禁要問,既然目前飛不出銀河系,銀河又遮擋了視野,那如今新的銀河系全景圖是怎麼來的呢?
  • 歐南天文臺:困住六星系的黑洞,十億個太陽,它是怎麼誕生的?
    這些超大黑洞是怎麼誕生和成長的? 黑洞曾經是廣義相對論中預言的天體,大神史瓦西從愛因斯坦的引力場公式中推導出了黑洞的史瓦西度規,儘管推導過程比較複雜,不過黑洞也可以用簡單的牛頓經典力學來解釋並輔助理解史瓦西度規!
  • 歐南天文臺:困住六星系的黑洞,十億個太陽,它是怎麼誕生的?
    這些超大黑洞是怎麼誕生和成長的?黑洞曾經是廣義相對論中預言的天體,大神史瓦西從愛因斯坦的引力場公式中推導出了黑洞的史瓦西度規,儘管推導過程比較複雜,不過黑洞也可以用簡單的牛頓經典力學來解釋並輔助理解史瓦西度規!
  • 《逃出銀河系》玩法介紹 逃出銀河系怎麼玩
    逃出銀河系玩法介紹。
  • 在人類誕生之時,我們所處的銀河系中,曾經出現過一次大噴發
    那麼「費米氣泡」又是怎麼形成的呢?經過我們的科學家長時間的考察,我們發現「費米氣泡」的形成與銀河系之中的黑洞有關,而這個黑洞就是「人馬座A」。而「費米氣泡」就是因為「人馬座A」的噴發才形成的。人馬座A與「費米氣泡」是什麼關係不過,在2009年時,人們對於「人馬座A」形成「費米氣泡」也只是猜測而已,直到近段時間,一個科學研究所公布了他們的研究數據,其中這個數據表明,在我們人類誕生的時候,原始人類就經歷過這樣的大噴發。
  • 它和銀河系有3次碰撞,使得太陽星雲瓦解,太陽誕生了
    銀河系在過去的60億年裡,和一個星系發生了三次碰撞,太陽就這樣在碰撞中誕生了。銀河系附屬於室女座星系,它的演化過程基本就是這樣。天文學家分析了蓋亞衛星的觀測數據,通過複雜的模擬計算後得出,半人馬座矮星系就是那個和銀河系碰撞的星系。半人馬座矮星系現在的體積沒有銀河系大,但它之前的體積,可比現在大多了。
  • 專家發現藏在銀河系深處的「星系化石」?或為宇宙誕生之初的天體
    科學家們相信,這個古老星系的殘骸大約佔了銀河系球狀星團的三分之一——這個區域由星雲、氣體和塵埃組成。星系化石通常位於銀河系的邊緣。然而,目前的這個星系化石是在宇宙深處發現的,這表明它可能是在宇宙誕生之初形成的天體,或者是銀河系吞噬自河外星系的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