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研究:銀河系核球或誕生於100億年前
NASA 我們所在銀河系的形狀就像兩個煎蛋背靠背粘在一起星盤中心有一個隆起的區域叫核球,這是無數漩渦星系的一個共同特徵,天文學家一直在研究銀河系中心核球是何時以及如何形成的。 10月27日,據國外媒體報導,一項最新的研究發現,在我們所在星系中央隆起處,多數恆星形成於100億多年前的一次恆星誕生爆發期。該研究結果已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
-
最新研究:銀河系核球或誕生於100億年前
NASA我們所在銀河系的形狀就像兩個煎蛋背靠背粘在一起。星盤中心有一個隆起的區域叫核球,這是無數漩渦星系的一個共同特徵,天文學家一直在研究銀河系中心核球是何時以及如何形成的。10月27日,據國外媒體報導,一項最新的研究發現,在我們所在星系中央隆起處,多數恆星形成於100億多年前的一次恆星誕生爆發期。該研究結果已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研究人員對數百萬顆恆星進行調查發現,銀河系中心的大多數恆星是在100多億年前銀河系內充滿氣體時形成的,這個過程可能是由原始物質的簡單積累所觸發,或者更戲劇性的,也許是與另一個年輕的星系合併而成。
-
銀河系最厚的地方,核球厚度達10000光年,100億年前已出現
據報導,前段時間,來自國外的科學家團隊,在通過對數百萬顆恆星進行調查分析後,最終確認位於銀河系中心位置的核球,大約出現於100億年之前,這項研究也發表在最新一期的《皇家天文學月刊》上。
-
100多億年之前,銀河系迎來一場恆星爆發期,核球也由此出現
如果你仔細觀察銀河系的形狀,你會發現銀河系好像是2張大煎餅粘連在了一起,而銀河系的中心位置,則是銀河系的核球所在地,那裡也是銀河系最古老的地方。 銀河系的核球厚度大約為1萬光年,其中分布著大量的白矮星。
-
100億年前,銀河系吃了蓋亞星系
圖源:美國航天局/歐空局/哈勃,CC BY-SA 3.0 IGO一個新的觀測和模型顯示, 大約在100億年前,銀河系與一個較小的、鄰近的星系合併,並且達到了現在的狀態。結果顯示,光環中的恆星都比光碟中的恆星更古老,而前一類的恆星都超過100億年的歷史。研究人員說,年齡的巨大差異證實了這一說法,並且首次準確地確定了銀河系的祖先與鄰近的較小星系(稱為蓋亞-恩塞拉多斯星系)之間的巨大的相遇時機。兩種光環的不同顏色表明了它們各自恆星的鐵含量。
-
NASA揭開銀河系中心區域神秘面紗,核球竟然是一顆「花生」?
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扁的盤狀結構,所以銀河系是一個旋渦星系。另外我們會注意到銀河系的中心有一個很亮的東西,這個物體叫做核球,大約有1/3的恆星都位於這個核球,所以它非常重要。這是我們從側面看到的銀河系,那麼銀河系的正面圖是什麼樣子?我們前面提到,我們在銀河系之內,很難看到它的全貌,那我們該怎麼辦?
-
克拉肯星系在110億年前,與銀河系發生碰撞,造成銀河系的改變
他們研究了歷史上的五次大型星系碰撞(每次涉及1億顆恆星或更多),其中還包括一次發生在100多億年前碰撞,而100多億年前的這次碰撞也是銀河系歷史上最大的星系碰撞,這個星系被稱為克拉肯星系。 克拉肯星系碰撞改變了銀河系的面貌 科學家表明,與克拉肯星系的碰撞發生在110億年前,當時銀河系的質量比現在小四倍,而與克拉肯星系的碰撞是銀河系經過的最重要的合併
-
太陽誕生在哪裡?50億年前銀河系與矮星系的「親密接觸」
目前,西班牙科學家表示,太陽的誕生是由於50億年前銀河系與體積較小的人馬座矮星系近距離碰撞所致,這一事件為後續地球生命的孕育拉開了帷幕。對太陽系鄰近恆星年齡的分析表明,銀河系至少3次碰撞人馬座矮星系,每次碰撞事件不久在銀河系形成了恆星爆炸式孕育,此類宇宙碰撞引起一系列漣漪事件,其中之一導致了47億年前太陽的形成。
-
從「星震」看銀河系前世:已誕生100億年,與宇宙年齡相當
在大量的研究計算之後,研究人員得出厚星盤具有100億年歷史的結論,而這也終於讓天文學家找出星盤恆星年齡分布與模型不符的原因。100億年和大部分旋渦星系相似,銀河系也具有兩個圓盤狀結構(一厚一薄),雖然銀河系中的恆星只有20%位於厚圓盤中,但考慮到厚圓盤的垂直蓬鬆以及恆星的組成成分,研究人員認為厚圓盤中的恆星會比較古老。
-
原來銀河系是這麼漂亮你知道嗎,不看後悔
包含1200億顆恆星。星球銀河系整體作較差自轉,太陽處自轉速度約220千米/秒,太陽繞銀心運轉一周約2.5億年。銀河系的目視絕對星等為-20.5等,銀河系的總質量大約是我們太陽質量的1.5萬億倍,銀河系在宇宙大爆炸之後不久就誕生了,用這種方法計算出,我們銀河系的年齡大概在125億歲左右,上下誤差各有5億多年。而科學界認為宇宙大爆炸大約發生於138億年前。銀河系有兩個伴星系:大麥哲倫星系和小麥哲倫星系。
-
外星文明或比人類早誕生100億年,它會何等先進?讓人難以想像
一般認為,地球的生命誕生於40億年前,那時的地球環境遠比現在惡劣,不僅火山頻繁噴發,更是遭受了長達一億年的小行星風暴襲擊。就算這樣,地球還是很快就誕生了生命。在地球誕生之前,宇宙已經有100億歲了,期間很可能有生命孕育,而當地球不復存在後,最後一顆恆星仍能存活100萬億年,在這期間,生命的孕育不會停止。
-
46億年前,引發太陽系形成的那顆超新星去哪裡了?
太陽在進行核聚變反應,這可以合成出元素。然而,太陽只是在進行氫到氦的核聚變反應,並沒有合成出其他更重的元素,所以地球上的元素並不是來自太陽。事實上,太陽上也包含各種比氦更重的元素,例如,氧、矽、鐵。也就是說,這些元素在太陽和地球誕生之前就已經存在了。
-
110億年前,一個巨大星系曾撞上銀河系,徹底改變了銀河系
;海爾米星流,是銀河系內的一個星流,來自於大約100億年前的一次星系碰撞;紅杉星系,是一個矮星系,在大約90億年前被銀河系吞併;人馬座矮橢球星系而在這些碰撞事件更早以前的110億年前,銀河系還發生過一次劇烈的碰撞。那一次碰撞徹底改變了銀河系的形狀和演化進程,對後來的銀河系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這個撞擊銀河系的星系,被稱為克拉肯星系。
-
110億年前,一個巨大星系曾撞上銀河系,徹底改變了銀河系
目前,科學家已經對歷史上發生過的一些嚴重碰撞有過一些了解,比如:蓋亞-恩克拉多斯星系(又被稱為蓋亞-恩克拉多斯香腸),在大約90億年前撞擊銀河系;海爾米星流,是銀河系內的一個星流,來自於大約100億年前的一次星系碰撞;紅杉星系,是一個矮星系,在大約90億年前被銀河系吞併;
-
[圖]銀河系何時吞噬蓋亞-恩克拉多斯?新研究追溯到116至132億年前
就像是漢尼拔·萊克特 (Hannibal Lecter),銀河系(The Milky Way)也會通過吞噬較小的星系來實現進化。
-
宇宙星系大小排名,銀河系只是滄海一粟
銀河系是一個棒旋星系,它的直徑通常被認為是100,000至120,000 光年,但也可能是150,000至180,000光年。估計銀河擁有1,000億至4,000億顆恆星,甚至可能高達1兆;而且銀河系可能有1,000億顆行星[34][35]。太陽系位於銀盤內,距離銀河中心27,000光年處的一條氣體濃密,被稱為獵戶臂的螺旋臂內側邊緣。
-
幾分鐘帶你了解138億年宇宙的誕生,從爆炸到地球的誕生。
導語:根據現代天文理論,宇宙已經誕生了約138.2億年,但在宇宙誕生很久以後都沒有天體形成,大約在數億年後才有第一個天體的形成,宇宙在這個天體「真空」期到底幹了啥呢?第一顆恆星在哪裡?第一個星系在哪裡?第一顆行星又在哪裡?宇宙是怎麼誕生的?真空期宇宙到底幹了什麼?
-
外星文明或比人類早100億年誕生,它到底多先進?劉慈欣大膽描繪
自從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邁出了人類歷史上重要的一步,進入到外太空後,數十年來,人類一直孜孜不倦的希望能夠尋找到宇宙生命。是否存在外星文明?難道人類是宇宙中唯一的高等智慧生命嗎?這些問題至今沒有答案。
-
宇宙中有多少個類似銀河系的星系?有多少顆類似太陽的恆星?
宇宙誕生於138.2億年前,現在的時間、空間、物質都是起源於那個奇點。可觀測的宇宙直徑大約是930億光年,這意味著宇宙膨脹是超光速的。天文學家保守估計在可觀測的宇宙範圍內大約有兩千億個如銀河系一樣的星系,每個星系含有數千億顆類似太陽一樣的恆星。其實在這裡數字已經完全沒有意義了!
-
銀河系在已知宇宙星系大小排名中只是滄海一粟
銀河系是一個棒旋星系,它的直徑通常被認為是100,000至120,000 光年,但也可能是150,000至180,000光年。估計銀河擁有1,000億至4,000億顆恆星,甚至可能高達1兆;而且銀河系可能有1,000億顆行星[34][35]。太陽系位於銀盤內,距離銀河中心27,000光年處的一條氣體濃密,被稱為獵戶臂的螺旋臂內側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