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銀河系何時吞噬蓋亞-恩克拉多斯?新研究追溯到116至132億年前

2020-11-30 cnBeta

就像是漢尼拔·萊克特 (Hannibal Lecter),銀河系(The Milky Way)也會通過吞噬較小的星系來實現進化。去年7月份,科學家將「銀河系吞噬」時間設定在大約100億年前,當時銀河系吞噬了被稱為蓋亞-恩克拉多斯(Gaia-Enceladus)的矮星系,不過大規模碰撞合併的日期依然很難確定。

NASA/JPL-Caltech

今年1月13日發表在《自然天文學》雜誌上的最新研究結果表示,利用美國宇航局的過境系外行星調查衛星(TESS),歐洲航天局的蓋亞衛星和少數地面望遠鏡獲得的數據,在超過80多位專業科學家的國際合作下,通過研究一顆距離地球大約95光年、可在肉眼下觀察到的恆星--ν Indi,幫助天文學家進一步確認了合併的時期。

研究小組使用星震學(一種研究恆星如何脈動和振蕩的方法)確定了v Indi的年齡,並揭示了它的壽命很長-大約110億年,這意味著它極有可能誕生於銀河系之外。科學家推測v Indi來自於蓋亞—恩克拉多斯被銀河系吞噬而受到影響的空間區域。

該研究結果的第一作者、來自伯明罕大學天體物理學家比爾·卓別林(Bill Chaplin)表示:「由於ν Indi曾受到過蓋亞—恩克拉多斯合併的影響,所以碰撞肯定必須在恆星形成後發生的。因此我們可以通過確認它的年齡,而給蓋亞-恩克拉多斯事件發生的時間設置新的限定範圍。」

研究小組推測v Indi必須在銀河系吞噬蓋亞-恩克拉多斯之前就已經存在,通過對年齡的測量發現銀河系的合併時間在116億年至132億年。地球所存在的銀河系歷史非常值得研究,天文學家正試圖拼湊出銀河系如何形成現在扭曲螺旋狀的原因。

相關焦點

  • 110億年前,一個巨大星系曾撞上銀河系,徹底改變了銀河系
    (又被稱為蓋亞-恩克拉多斯香腸),在大約90億年前撞擊銀河系;海爾米星流,是銀河系內的一個星流,來自於大約100億年前的一次星系碰撞;紅杉星系,是一個矮星系,在大約90億年前被銀河系吞併而在這些碰撞事件更早以前的110億年前,銀河系還發生過一次劇烈的碰撞。那一次碰撞徹底改變了銀河系的形狀和演化進程,對後來的銀河系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這個撞擊銀河系的星系,被稱為克拉肯星系。
  • 110億年前,一個巨大星系曾撞上銀河系,徹底改變了銀河系
    目前,科學家已經對歷史上發生過的一些嚴重碰撞有過一些了解,比如:蓋亞-恩克拉多斯星系(又被稱為蓋亞-恩克拉多斯香腸),在大約90億年前撞擊銀河系;海爾米星流,是銀河系內的一個星流,來自於大約100億年前的一次星系碰撞;紅杉星系,是一個矮星系,在大約90億年前被銀河系吞併;
  • 克拉肯星系在110億年前,與銀河系發生碰撞,造成銀河系的改變
    他們研究了歷史上的五次大型星系碰撞(每次涉及1億顆恆星或更多),其中還包括一次發生在100多億年前碰撞,而100多億年前的這次碰撞也是銀河系歷史上最大的星系碰撞,這個星系被稱為克拉肯星系。   克拉肯星系碰撞改變了銀河系的面貌   科學家表明,與克拉肯星系的碰撞發生在110億年前,當時銀河系的質量比現在小四倍,而與克拉肯星系的碰撞是銀河系經過的最重要的合併
  • 蓋亞太空飛行器探測到的數據,改寫了銀河系的歷史
    簡單來說,它認為我們的銀河星系在將近140億年前匯聚在一起,當時巨大的氣體和塵埃雲在引力的作用下聚結在一起。隨著時間的流逝,出現了兩個結構:首先是一個巨大的球形「光暈」,然後是一個密集而明亮的盤。在那之後的數十億年中,我們自己的太陽系開始在這個圓盤內旋轉,因此當我們在夜間向外看時,我們會看到這個旋轉圓盤的邊緣在飛濺出「牛奶」。
  • 銀河系的新歷史
    2018年4月25日,歐洲空間局的蓋亞(Gaia)空間望遠鏡發布了大量有關星空的觀測資料。最為重要的是,蓋亞的多年數據集詳細描述了大約10億顆恆星的運動。此前的調查只繪製了數千顆恆星的移動地圖,而蓋亞的新數據讓原本沉寂的銀河系成為天文學研究的熱點。法國斯特拉斯堡天文臺的天文學家費德裡科·斯蒂託說:「蓋亞開啟了一場新的革命。」
  • 冰封星球「恩克拉多斯」,可能它正孕育著生命
    恩克拉多斯星球恩克拉多斯星球也被稱為「土衛二」。恩克拉多斯的名字起源於希臘神話中的一個巨人,他被宙斯擊敗,然後又被雅典娜活埋在了埃特那山下,經歷也是挺悲慘的。因為這個名字過於拗口,下文還是簡稱它「土衛二」。
  • 天文學家終於破譯:銀河系暴力誕生的密碼!
    天文學家在一項新研究中表明,銀河系在100億年前的一次「猛烈碰撞」中吞噬了一個質量僅為其質量四分之一的星系,這一「劇烈碰撞」並沒有完全滿足億萬年的需要。以前的研究表明,銀河系是由兩組獨立的恆星組成,但是星系合併的精確年表仍然難以捉摸。
  • 100億年前,銀河系吃了蓋亞星系
    圖解:這是藝術家對蓋亞-恩塞拉多斯星系(Gaia-Enceladus)和銀河系(the Milky Way)融合的印象。圖源:美國航天局/歐空局/哈勃,CC BY-SA 3.0 IGO一個新的觀測和模型顯示, 大約在100億年前,銀河系與一個較小的、鄰近的星系合併,並且達到了現在的狀態。
  • 克拉肯星系事件是已知最大規模的碰撞,對銀河系的形成,至關重要
    他們研究了歷史上的五次大型星系碰撞(每次涉及1億顆恆星或更多),其中還包括一次發生在100多億年前碰撞,而100多億年前的這次碰撞也是銀河系歷史上最大的星系碰撞,這個星系被稱為克拉肯星系。克拉肯星系碰撞改變了銀河系面貌科學家表明,與克拉肯星系的碰撞發生在110億年前,當時銀河系的質量比現在小四倍,而與克拉肯星系的碰撞是銀河系經過的最重要的合併,碰撞改變了當時銀河系的面貌,很可能為我們的銀河系增加了13個球狀星團。
  • 天文學家解開困擾半個世紀的包裹銀河系的「麥哲倫星流」之謎
    左為觀測數據,右為5億年前至今的星流模擬(圖自:Scott Lucchini)(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我們所在的銀河系,被一團稱作「麥哲倫星流」的氣體所包裹。然而它的神秘起源,已經困擾天文學界有50年之久。有觀點認為,銀河系在早期蠻荒時代發生過一些混亂的事件,比如可能吞沒了另一個名為「蓋亞-恩克拉多斯」的星系。距今大約24億年的這場事件的一個證據,就存在於繞銀河系中心盤的巨大球形空間區域(即「暈輪」)中。天文學家在1970年首次發現了這條「絲帶」的存在,並將之命名為麥哲倫星流。
  • 45億年後 銀河系撞仙女星系?
    45億年後 銀河系撞仙女星系?  科技日報此前報導稱:據美國趣味科學網近日報導,科學家此前推測,銀河系將於39億年後與仙女座星系相撞,但一項新研究表明,這兩者將於45億年後相撞,這意味著,銀河系的壽命「被延長了6億年」。  延長了相撞時間,表面看是一個好消息,畢竟我們地球也在銀河系中,不過看這意思是最終……該撞還是要撞的。
  • 最新研究:銀河系核球或誕生於100億年前
    NASA  我們所在銀河系的形狀就像兩個煎蛋背靠背粘在一起星盤中心有一個隆起的區域叫核球,這是無數漩渦星系的一個共同特徵,天文學家一直在研究銀河系中心核球是何時以及如何形成的。  10月27日,據國外媒體報導,一項最新的研究發現,在我們所在星系中央隆起處,多數恆星形成於100億多年前的一次恆星誕生爆發期。該研究結果已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
  • 最新研究:銀河系核球或誕生於100億年前
    NASA我們所在銀河系的形狀就像兩個煎蛋背靠背粘在一起。星盤中心有一個隆起的區域叫核球,這是無數漩渦星系的一個共同特徵,天文學家一直在研究銀河系中心核球是何時以及如何形成的。10月27日,據國外媒體報導,一項最新的研究發現,在我們所在星系中央隆起處,多數恆星形成於100億多年前的一次恆星誕生爆發期。該研究結果已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研究人員對數百萬顆恆星進行調查發現,銀河系中心的大多數恆星是在100多億年前銀河系內充滿氣體時形成的,這個過程可能是由原始物質的簡單積累所觸發,或者更戲劇性的,也許是與另一個年輕的星系合併而成。
  • 新研究揭示了大腦皮層的早期進化,可以追溯到5億年前
    圖片:Stefan Zimmerman對七鰓鰻(lamprey)腦的研究使瑞典卡羅林斯卡研究所(Karolinska Institutet)的研究人員能夠將大腦皮層的誕生時間確定為大約3億年到5億年前,從而提供了關於大腦進化的新見解。他們的研究發表在科學雜誌《自然生態與進化》上。
  • 銀河系核球或誕生於100億年前
    NASA我們所在銀河系的形狀就像兩個煎蛋背靠背粘在一起星盤中心有一個隆起的區域叫核球,這是無數漩渦星系的一個共同特徵,天文學家一直在研究銀河系中心核球是何時以及如何形成的。10月27日,據國外媒體報導,一項最新的研究發現,在我們所在星系中央隆起處,多數恆星形成於100億多年前的一次恆星誕生爆發期。
  • 85億年前的新快速射電暴、132顆脈衝星 中國天眼又有新發現
    今年1月,歷時22年建成的FAST順利通過國家驗收,正式開放運行。截至目前,FAST已探測到上百顆顆脈衝星候選體,其中132顆得到認證。早在今年4月,FAST便發現一個新快速射電暴,並在國際著名《天體物理快報》發表。快速射電暴是射電波段最亮的持續僅幾毫秒的神秘現象,在2013年才得到正式命名,其起源完全未知,是天體物理領域最大熱點之一。
  • 人類遠祖可追溯到5.35億年前皺囊動物,只有1毫米大小
    西北大學研究表明:目前人類遠祖可追溯到5.35億年前的皺囊動物,它有一張圓圓的大嘴,無肛門,廢物要從身上的排水鰓孔排出。>>科普一下整個動物界劃分為三個亞界,分別是低等的基礎動物亞界,原口動物和後口動物亞界。
  • 哈勃紫外深空場照片發布:追溯110億年前的恆星形成時期
    哈勃紫外深空場照片發布:追溯110億年前的恆星形成時期  Winnie Lee • 2018-08-19 17:21:42 來源:前瞻網 E1509G0
  • 克蘇魯世界年表:億年前
    無法追溯的宇宙形成之前(?年前):??????2兆年前:根據《埃爾特頓陶片》的記述,一個耶庫伯盒(耶庫伯人用於心靈交換的工具)降臨於銀河系邊緣的某顆行星上。(這個應該不太準,宇宙還沒形成怎麼來的銀河系......況且《埃爾特頓陶片》也沒有出現這麼早)150億年前:宇宙在大爆炸中誕生,外神阿撒託斯似乎與此有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