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新閣/文
艾蒿也叫艾草,端午節來臨,人們總喜歡在門前掛艾蒿,因為掛艾蒿有許多典故,艾蒿可以避禍,能給人帶來平安。

相傳黃巢造反的時候,帶兵打仗,經常屠城,一天,他帶兵路過鄉下一條小路,看見一位婦人帶著兩個孩子,婦人身上背著一個大的,小的卻跟著走路,黃巢覺得很奇怪,讓手下把婦人叫到馬前問:「為何背著大孩而讓小孩子走路?婦人答道:大孩是丈夫前妻所生,小孩子是她親生的,自己孩子苦點就苦點了,不能讓沒媽的孩子受屈」。黃巢聽了很感動,決定不殺婦人一家,就告訴婦人,讓她在第二天(端午節),早晨在家裡屋簷下掛上艾草。
他接著通知手下,第二天屠城的時候,見到屋簷下掛艾草的人家避門而過,不得驚擾。

第二天,一進城,士兵們發現城內所有人家竟然都掛著艾草。黃巢知道是那位婦人把掛艾草的消息告訴了城裡的人。為了信守承諾,黃巢的軍隊沒殺這個城裡的人。後來,端午節掛艾蒿,作為一種平安的習俗延續了下來。
當然,這只是一種傳說。其實,艾蒿自身也有很高的醫藥價值,如:艾蒿具有理氣行血,逐寒調經,祛風除溼,消腫止血等功能;能治感冒,皮膚瘙癢,癰腫,跌打損傷,外傷出血等。夏季被蚊蟲叮咬、奇癢難耐時,可摘一兩片野艾葉,搓揉後敷於被叮咬處,癢痛頓消。如果手腳等因不慎而導致外傷出血,也可摘一兩片艾葉,揉軟後敷於傷口處,可達到止血的效果。
以前,青島人也大都有掛艾蒿的習慣,記得小時候端午節那天,一大早就爬起來,到匯泉山上去拔艾蒿,有時還順便從樹上摘一些粽子葉帶回來包粽子。那時艾蒿真多,觸手可得。
現在艾蒿越來越少了,就拿我鄰近的浮山來說,前幾年還挺多,今年卻難尋到高一點的艾蒿了,我一位鄰居上山去竟然沒有找到。究其原因,原來是採艾蒿的人,把艾蒿連根拔除了,艾蒿沒了根,也就沒有了生命,所以越來越少。

其實,艾蒿的生命力是很強的,只要有根須就能繁殖長大,甚至長的比人還高,人們也許不知道這個道理,為了自己方便在採艾蒿時連根拔出來,結果艾蒿越來越少,如果長期下去,山上的艾蒿也許就絕跡了。採艾蒿把根留住,人們才能永遠受益,但願採艾蒿的人也能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