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周刊薦讀|外資強省如何穩外資?緊扣一體化,聚力高質量

2020-12-07 新華報業網

新華日報·經濟周刊(第58期)

【深閱讀】

精彩試讀>>>

等閒識得東風面,跑出發展加速度——

《新聞聯播》9天內4次點名南京、南通連續3天刷爆朋友圈、淮安一下午連開3個「短平快」會議……剛剛過去的這一周,江蘇「一把手」們步履匆匆、與時間賽跑,緊張中又透露著務實高效。

更多內容,請點擊

【產業帶】

精彩試讀>>>

疫情以來江蘇新籤外資項目投資額144億美元獲商務部「點讚」——

外資強省如何穩外資, 且聽學術大咖「頭腦風暴」

海外疫情不斷蔓延,對全球投資貿易活動產生不利影響。作為外資強省,江蘇如何在新形勢下穩外資成為關注焦點。

更多內容,請點擊

【財經圈】

精彩試讀>>>

再貸款再貼現、定向降準、應收帳款融資——

政策「組合拳」,引導低成本資金「輸血」小微

自疫情發生以來,為幫助受衝擊的中小微企業儘快復工復產,一系列的金融支持政策接連出臺、落地。3月3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進一步強化對中小微企業普惠性金融支持措施,其中包括增加面向中小銀行的再貸款再貼現額度1萬億元;進一步實施對中小銀行的定向降準;鼓勵發展訂單、倉單、應收帳款融資等供應鏈金融產品,促進中小微企業全年應收帳款融資8000億元;健全貸款風險分擔機制,鼓勵發展為中小微企業增信的商業保險產品,降低政府性融資擔保費率,減輕中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負擔。

更多內容,請點擊

【長三角】

精彩試讀>>>

緊扣一體化 聚力高質量

—— 長三角一體化《江蘇實施方案》專家解讀

服務國家戰略,展現江蘇作為——4月1日,《〈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江蘇實施方案》發布,這是我省貫徹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的「任務書」和「路線圖」。

《江蘇實施方案》提出,聚焦「一體化」合力構建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如何理解這一「新格局」?我省在區域規劃上將如何布局,在長三角一體化框架下加速全省域一體化發展?記者採訪了省有關部門負責人和專家。

更多內容,請點擊

 

 

微信公眾號:江蘇1號

(id:gh_3b06d4825686)

新華日報全媒體經濟新聞部出品

版權和免責聲明

版權聲明:凡來源為"交匯點、新華日報及其子報"或電頭為"新華報業網"的稿件,均為新華報業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新華報業網",並保留"新華報業網"的電頭。

免責聲明:本站轉載稿件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華報業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者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我省多措並舉穩外貿穩外資:危中覓機 堅毅...
    危中覓機 堅毅前行——我省多措並舉穩外貿穩外資綜述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周月桂國際疫情嚴峻複雜,我省外貿外資危中覓機,堅毅前行:市場採購貿易、跨境電商等外貿新業態紛紛發力,醫療防疫物資出口成外貿新增長點,「一帶一路」市場不斷鞏固,上汽大眾新能源、益海嘉裡、比亞迪、道依茨發動機、嘉士利食品等一大批優質產業項目陸續籤約落戶……據省商務廳介紹
  • 【聚焦六穩六保】穩外資,崑山釋放強勁磁場!
    作為「六穩」工作重點, 我市穩外資取得顯著成效。 兩個「蘇州第一」的好成績, 展示著崑山開放型經濟的強勁「磁吸力」。
  • 上海「強磁力」:吸引外資量質齊飛
    原標題:上海「強磁力」:吸引外資量質齊飛   今年以來,雖然全球復甦踟躕,外部需求的「逆風」壓力可能捲土重來,但中國經濟的「增質」步伐依然行穩致遠。作為我國吸引外資的「強磁場」,上海今年以來的新設外資項目、合同外資、實到外資均呈現出量質齊飛的態勢。
  • 上半年江蘇主要經濟指標回升 經濟運行由穩轉好
    原標題:承壓前行,「正增長」彰顯「強韌性」 新近出爐的「期中成績單」顯示,1-6月我省地區生產總值46722.9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0.9%,實現極為不易的正增長。 產業結構持續優化,主要經濟指標持續回升,經濟運行由穩轉好,社會發展大局穩定……一系列優異表現,給了我們持續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復甦的底氣與信心。
  • 京洽會54個項目籤約落地 北京吸引外資「強磁場」效應凸顯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京洽會還有針對性地邀請中國法國工商會、中國澳大利亞商會、德國西門子公司、日本佳能公司及英國保誠集團等外國商協會、世界500強企業、跨國公司和外資企業代表參會,參會比例超30%,進一步提升京洽會的國際化程度。  線上線下同步推進,招商引資也開始利用網際網路加速發力。
  • 商務部:中國吸收外資佔全球比重今年有望穩中趨升
    商務部:中國吸收外資佔全球比重今年有望穩中趨升 2020-11-06 10:18:00   中國商務部
  • 外資看「中國資本市場30年」:更大力度投資中國正當其時
    從2000年初兌現WTO承諾、2013年前後確立CEPA框架吸引港資,再到近年的放開外資持股比例……持續、系統的開放舉措,讓在中國市場耕耘十餘年的外資看到,中國邁向更大力度對外開放,行疾而步穩。「金融市場的發展往往荊棘遍地。中國資本市場用30年走完了國外可能要走兩三百年的路,這本身就是一項偉大的成就。」
  • 海關總署談我國外貿逆勢增長三大原因:經濟穩、韌性比較強、穩外貿...
    海關總署副署長鄒志武在今天上午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預計2020年我國外貿有望繼續保持總體平穩增長態勢,高質量發展將邁上新的臺階。&nbsp&nbsp&nbsp&nbsp2019年全年外貿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3.4%,我國外貿逆勢增長,鄒志武表示首先是國內經濟穩。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
  • 又一外資項目落戶海鹽經開區
    9月17日上午,海鹽舉行三江高分子聚醚項目暨美國空氣產品供氣協議籤約儀式,總投資3億美元的三江高分子聚醚項目正式落戶海鹽經濟開發區,三江化工和美國空氣產品公司將強強聯手,聚焦氫能源上下遊產業鏈建鏈、補鏈、強鏈,打造「中國氫谷
  • 「雲端」精準招商 石家莊市312家外資企業全部復工復產
    與此同時,千方百計加大外資企業復工達產力度,深化開發區改革發展,統籌推進招商項目履約落地,力爭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據統計,目前,在全市開展經營的312家外資企業已全面復工復產,復工率達到100%。
  • 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 復旦辦了一場長三角高校智庫峰會
    焦揚強調,總書記指出,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要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高校智庫聯盟本身就是長三角一體化的創新產物,聯盟建設也要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以一體化的思路加強成員單位間交流合作,以高質量的目標帶動諮政服務能級提升,在新發展階段為長三角一體化建設打造更強大的智力引擎。
  • 法興銀行CEO:外資行做中小企業貸款風險大
    《中國經濟周刊》肖翊/攝專訪法興銀行中國區執行長張永光【金融·資本】外資銀行的優勢在於幫助中國企業走出去《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劉永剛 | 北京報導法國巴黎銀行因為違反了美國的遊戲規則而被罰了近外資銀行做中小企業貸款風險很大雖然外資銀行在中國發展迅速,但其資產規模仍不能和國內的金融機構匹敵。在一份 《中國金融機構500強》排名中,多數外資銀行的資產規模還不及一家中國的城市商業銀行。「這是現實情況。」
  • 省人民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奮力譜寫陝西新時代
    今天是「奮力譜寫陝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 凝心聚力高質量發展」系列發布會第七場,我們非常高興邀請到省商務廳副廳長唐宇剛先生,省商務廳對外貿易處處長孟軍先生,省商務廳涉外投資服務處處長門旭龍先生,請他們向大家介紹全省穩外貿穩外資工作情況,並回答記者朋友們關心的問題。首先,請唐宇剛副廳長介紹總體情況。
  • 北京為何成吸引外資「強磁場」?這份報告給出答案
    論壇上,普華永道中國發布《2020北京市外資發展報告》認為,北京吸引外資的「強磁場」效應不斷釋放。 「獨角獸之城」,數量佔全國近一半 2019 年,北京市全年實現 GDP 3.5 萬億元,比2018 年增長6.1%,是建國初期的約700 倍。
  • 今天上午,海鹽籤下總投資3億美元外資項目!三江化工和美國空氣產品...
    今天上午,海鹽籤下總投資3億美元外資項目!今天上午,海鹽舉行三江高分子聚醚項目暨美國空氣產品供氣協議籤約儀式,總投資3億美元的三江高分子聚醚項目正式落戶海鹽經濟開發區;三江化工和美國空氣產品公司將強強聯手,聚焦氫能源上下遊產業鏈建鏈、補鏈、強鏈,打造「中國氫谷」。
  • 2016.03:中國外資經濟發展狀況及影響效應研究(許曉娟等)
    內容摘要:本文整合外資經濟相關統計數據,充分應用第一、二和三次全國經濟普查數據,通過靜態描述和動態比較的方法,就外資經濟的規模、結構、經營狀況以及影響效應等方面描述中國外資經濟發展狀況。分析表明,中國外資經濟的規模以平穩的速度增長,外資經濟的產業和區域結構不斷優化,外資企業相對於內資企業的競爭優勢依然明顯,外資企業對本土企業的技術溢出效應開始凸顯,因此中國外資經濟質量進一步提高。
  • 新華國際時評:「雙新高」折射中國經濟「穩」與「進」
    新華社北京1月15日電  題:「雙新高」折射中國經濟「穩」與「進」  新華社記者韓墨  兩項新紀錄,為中國經濟穩中有進增添了新註腳,也生動刻畫出當今中國與世界經濟的強聯繫。海關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首次突破30萬億元,全年實際利用外資8856.1億元,均創出歷史新高。
  • 97.6%與1.3% 中國吸收外資的數據「悖論」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網 實習記者 田進 2018年6月14日,商務部公布了中國今年前5個月吸收外資的情況。數據顯示,1-5月中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24026家,同比增長97.6%;實際利用外資3455.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3%。
  • 唱響高質量發展「主旋律」——滁州經開區「十三五」經濟社會高...
    尤其是今年以來,滁州經開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各項部署,積極搶抓「雙循環」機遇,深度謀項目,全力引項目,穩投資增動能,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前三季度,地區生產總值、規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利用外資分別同比增長6.9%、9.8%、8.6%、5%。
  • 簡化外資入場 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跑出加速度
    國內外經濟學家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有序擴大金融業高水平開放,大力吸引國際資本,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為世界發展帶來了更多機遇。  措施見效,金融業對外開放跑出「加速度」  又一個首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