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國際時評:「雙新高」折射中國經濟「穩」與「進」

2020-12-05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1月15日電  題:「雙新高」折射中國經濟「穩」與「進」

  新華社記者韓墨

  兩項新紀錄,為中國經濟穩中有進增添了新註腳,也生動刻畫出當今中國與世界經濟的強聯繫。海關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首次突破30萬億元,全年實際利用外資8856.1億元,均創出歷史新高。

  去年以來,外部環境複雜多變,多重挑戰接踵而來,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掀起風浪,有的國家四處揮舞貿易制裁大棒。不少中國企業和它們的全球經貿夥伴,相信對此都有深刻感受。中國外貿及利用外資能在這樣的情況下獲此佳績,實屬不易,也很說明問題:與中國做生意、談合作、共進步,符合各國利益,中國經濟的大海連通廣袤的世界,不是狂風暴雨所能撼動。

  「雙新高」背後,人們看到的是一個更加開放、自信的中國。「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這不僅是因為中國過去40年的發展實踐已充分證明了開放的意義和價值,同時也是因為,中國所追求的高質量發展必須在更加開放的條件下展開。

  開放、合作、共贏,中國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從縮短外資準入負面清單、降低關稅總水平,到密集出臺措施支持自貿試驗區深化改革創新、成功舉辦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再到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中國堅持倡導多邊主義,在開放中擴大共同利益,在合作中實現機遇共享,贏得了世界的掌聲,更贏得了經貿夥伴的信任。

  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對歐盟、美國和東協等主要貿易夥伴進出口實現全面增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貿易成為新動力、新亮點,落戶中國的合同外資5000萬美元以上大項目也實現快速增長。

  「雙新高」也再次讓人們領略了中國經濟的韌勁和潛力。13億多人口龐大而充滿活力的市場、中國政府強有力的領導力、日益增長的進口需求、完整的產業體系、不斷增長的科技創新能力、快速延展的基礎設施和交通骨幹網絡、新發展理念下不斷推進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都是中國經濟抵禦寒風逆流的定力之源,也是廣大外國企業和投資者選擇中國的信心之源。

  國際上越來越多的人已認識到這一點。波士頓諮詢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凱特爾斯說,中國總能以富有成效的方式使用人力資源,並且得益於不斷完善的基礎設施、勞動者技能和營商環境,使中國的競爭力和生產力保持「大踏步前進」。

  中國信心不是喊出來的,而是億萬中國人共同奮鬥出來的。中國經濟穩中有進的大勢不會改變。正如美國《福布斯》雜誌今年1月的文章所說,「對投資者而言,中國代表著巨大的長期機遇。」

  新聞連結:

  超30萬億元!我國2018年外貿進出口總值創歷史新高

  新聞分析:外貿額創歷史新高 穩中提質仍需加力

相關焦點

  • 新華時評:「新」字當頭,邁好開局第一步
    來源:新華網原標題:新華時評:「新」字當頭,邁好開局第一步新華社北京12月18日電 題:「新」字當頭,邁好開局第一步新華社記者姜琳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分析當前經濟形勢,對2021年經濟工作作出新判斷、新部署
  • 「雙11」火爆消費折射中國經濟巨大潛力
    在「買買買」聲中,今年的「雙11」因布局更早,「戰線」更長而備受矚目,各種提前推出的預售模式吸引著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關注。從11月1日到11日0點35分,天貓商城有342個品牌成交額突破1億元,包括歐萊雅、海爾、雅詩蘭黛、耐克、華為、美的、小米、阿迪達斯等。其中,華為、美的、海爾等13個品牌成交額突破10億元。火爆的「雙11」折射出國內消費市場的巨大潛力。
  • 新華時評:中國人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奧秘的時代
    新華時評:中國人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奧秘的時代 陳芳 胡喆/新華社 2019-01-03 19:36
  • 700億件快遞背後的中國潛力 折射出中國經濟活力
    今年人均快遞量已達50件,再創歷史新高。在世界經濟陷入深度衰退之際,中國快遞業的表現分外亮眼。這是中國經濟在全球率先復甦、國內消費回暖的直觀體現,折射出中國經濟的蓬勃活力。快遞業之所以能夠重回高位增長區間,得益於行業的快速復工復產、消費市場線上線下融合加速發展。從這個角度來看,發貨就是產業動能,收貨就是消費活力。
  • 用電量持續攀升 折射經濟新動能
    國網能源研究院預測,綜合考慮經濟運行持續向好等因素,四季度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8%左右,全年全社會用電量累計同比增長3%左右。江蘇電網最高負荷5次破億千瓦,浙江電網最高負荷6次創歷史新高,湖北等12個省級電網負荷合計30次創歷史新高……近期,全國日發電量和統調用電負荷屢創新高,全國用電量逐步回升,用電負荷連創新高,主要原因是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全面推進、經濟總體復甦加快。
  • 新華時評:培養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
    新華社北京7月5日電  題:培養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  新華社記者林暉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關鍵在黨,關鍵在人,歸根到底在培養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
  • 「雙11」帶來國際共振效應 成為觀察中國經濟活力的窗口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雙11」帶來國際共振效應——「觀察中國經濟活力的一扇窗口」「『雙11』已經成為一場國際盛會,觸角遍及世界各地。」巴西聖保羅大學經濟學教授亞歷山大·菲格雷多表示。在「雙11」巴西推廣活動中,菲格雷多以「非常優惠的價格」搶購了一部華為手機。
  • 香港新華集團進軍寧夏打造中國波爾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王尚勇 銀川報導:寧夏回族自治區書記石泰峰20日在銀川會見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香港新華集團董事局主席蔡冠深博士一行,對新華集團大力參與寧夏建設,協助扶貧開展公益事業,表示熱歡迎和支持。
  • 雙折射
    雙折射是光束入射到各向異性的晶體,分解為兩束光而沿不同方向折射的現象。光在非均質體中傳播時 ,其傳播速度和折射率值隨振動方向不同而改變,其折射率值不止一個;光波入射非均質體,除特殊方向以外 ,都要發生雙折射,分解成振動方向互相垂直、傳播速度不同、折射率不等的兩種偏振光,此現象即為雙折射 。
  • 香港新華集團內江產業項目開工
    集中開工的重點招商項目涉及新材料、新裝備、新能源、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覆蓋面廣、帶動力強,對內江穩增長、調結構、增後勁具有重要意義。其中,新華集團內江產業項目位於內江市市中區,總投資約51億元,總用地約685畝,分三期建設,建築面積約90萬平方米,其中規劃建設「蓉歐+」東協國際物流中心、國際金融中心、越南農產品交易(分撥)中心和進口商品直銷中心。
  • 「雙11」帶來國際共振效應—— 「觀察中國經濟活力的一扇窗口」
    「『雙11』已經成為一場國際盛會,觸角遍及世界各地。」巴西聖保羅大學經濟學教授亞歷山大·菲格雷多表示。在「雙11」巴西推廣活動中,菲格雷多以「非常優惠的價格」搶購了一部華為手機。「我向許多朋友推薦了這場購物盛宴,『雙11』拉近了中國和我們的距離。」
  • 宏觀調控在進一步的由穩轉向進
    2015年是構築「三穩四進」的關鍵一年,在新一年當中,宏觀調控的重點會轉向哪裡?結構調整又面臨哪些機遇?支持穩定價格的要素是否成立?如何在宏觀調控上採取有力措施?[張立群]通過對《政府工作報告》的學習,我個人有一個感覺,今年的宏觀調控在進一步的由穩轉向進。
  • 「雙11」等購物節相繼興起 交易額屢攀新高
    「雙11」等購物節相繼興起,交易額屢攀新高——  借力購物節 激活大消費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李華林  當前,以「雙11」為代表的各類購物節已不僅是社會消費的一次性集中釋放,更重要的是為供需聯動提供紐帶,為新產品、新服務、新業態提供難能可貴的測試機會。
  • 新華時評:以「反面典型」為鏡鑑正心修身
    原標題:新華時評:以「反面典型」為鏡鑑正心修身 周永康、薄熙來、郭伯雄、徐才厚、令計劃、蘇榮……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中央反腐力度不斷加大,不斷有違法違紀的典型案例被公之於眾,違法事實、腐敗程度觸目驚心。 典型是最直接、最直觀的教材。
  • 始終保持「穩」的定力 ——論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凝聚磅礴力量_新華...
    11月26日,省委書記婁勤儉在全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指出,要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始終保持「穩」的定力,毫不放鬆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和各類風險防控。  作為抗擊疫情的重要戰場、重要陣地,江蘇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可知可控、精準防控,堅持「兩手抓、兩手硬」,打了一場漂亮的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 《新華每日電訊》頭版聚焦江蘇:直面「大考」 決勝高水平全面小康
    一季度,江蘇經濟增速好於全國和其他經濟大省,4月用電量、外貿進出口實現正增長。危機蘊生機,錘鍊愈挫彌堅的戰略定力。直面世界變局,開放大省江蘇立志如山、砥礪前行,守住「保」的底線、夯實「穩」的基礎、拓展「進」的態勢,把新思想新理念融入創新性舉措,加速強鏈補鏈、化鈍為利,決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 人民時評常用高級詞、比喻句、擬題八式、句式...
    ——人民日報 《尋找傳統文化的「打開方式」》 知行合一、行勝於言,是中國外交一以貫之的鮮明品格,也是上合組織行穩致遠的成功秘訣。 ——新華社 《構建命運共同體,上合揚帆再起航》 ▼ 示例: 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在順應經濟全球化這一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的同時,突破了長期以來西方主導的舊經濟全球化形成的利益格局,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合作共贏方向發展,
  • 中國新華教育集團有限公司今日在香港上市
    3月26日,中國新華教育集團有限公司於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首日掛牌。至此,合肥高新區培育上司公司增至21家。2018年新增2家國際化上市公司,高新區國際化步伐不斷加速。  中國新華教育集團有限公司營運兩所學校,即新華學院(為一間民辦學歷教育大學)和新華學校(為一間民辦中等職業學校)。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以截至2016年12月31日的全日制在校生人數計算,新華學院乃長三角最大的民辦高等學歷教育院校;以截至2016年12月31日的在校生人數計算,新華學校是安徽省最大的民辦中專院校。
  • 微觀活、宏觀穩,力促中國經濟行穩致遠
    張德勇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日前,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在重慶出席第二屆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時表示,我們有充滿活力的微觀基礎、充足的宏觀政策工具,能夠確保經濟發展基本面的良好態勢。
  • 銀河量化穩進混合 : 銀河量化穩進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招募說明書
    銀河量化穩進混合 : 銀河量化穩進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招募說明書 時間:2021年01月13日 14:01:17&nbsp中財網 原標題:銀河量化穩進混合 : 銀河量化穩進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招募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