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們計算時間主要採用的是60進位,1小時有60分鐘,1分鐘有60秒。而且60進位在不少領域中都有應用,除了我們熟悉的時間之外,還有角度,以及我國的天幹地支紀年法等等。那這種計算方式是從何而來的呢?為什麼時間要用60進位呢?
我們把秒和分按照60來進位,這其實與古巴比倫人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把60作為一個進位這種計數方式最早源自於古巴比倫。1854年,考古學家在古巴比倫發現了一些泥板,這些泥板大約是公元前2300年到公元前1600年間古巴比倫人的生活遺留物,這些泥板上便記載了60進位。古巴比倫人認為一年有360天,每天太陽都會走步,也就是度,再加上古巴比倫人將六等分圓周相結合在一起,從而得出60進位的計算方法。也有一種說法是古巴比倫人認為60中包括了2、3、4、5、6、10、12等因數,運算起來方便快捷,所以才習慣於用60進位的算術方法計算事物。
古巴比倫人的創造給予了我們寶貴的財富,他們使用的60進位數學體系,是僅使用以60為基數的兩個楔形符號的位值體系。在這一體系中,「T」形的楔形文字表示1,「小於」形的楔形文字表示10。其後,這一數字體系被進一步推廣到60進位分數的表示上,雖然它沒有代表0的符號,但它對計算非常有效,而且它也奠定了時間的計量標準。不得不說,這樣的60進位對於人們的生活來說是一個偉大壯舉,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
除了源自於古巴比倫人的創造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作為在任何一個時期都被認為是神聖的圖形——圓形,當它被其半徑6等分時,各中心角均為60度。
除了角度和時間,60進位還應用於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那麼究竟為什麼要選用60進位,而不用常見的10進位呢?其實相較於10進位而言,60進位計算起來更加方便。用數學的角度來分析的話,主要是因為60融通性比較好,通俗一點來講,就是60可以被更多的自然數整除。因為60有1、2、3、4、5、6、10、12、15、20、30、60這麼多的約數,而10的約數較少。在現實生活中,經常會出現某一數被分成2、3、4、5等分的情況,目前在廣泛使用的1/4單位就是典型的例子。4不能整除10,但能整除60,所以60進位更容易避開小數的複雜計算。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一般運用60進位來計算時間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