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為什麼用 12 進位?

2021-02-20 數學職業家

首先我們都知道,東西方的基礎計數基本都是以十進位為主的,這是因為正常人類都是五指,雙手加起來十指,十進位可以讓人類不藉助其他工具就能計數,非常方便。

但是時間好像不一樣,東西方都把一年分為12個月,一天分為24小時或者12時辰,然後每小時再分為60分鐘每分鐘分為60秒,大多數時間計數確實是有12這個公因子的。

有一個計量單位系統也有類似的非10進位劃分——角度。一圓周=360°,1°=60′,1′=60″

事實上這和時間的劃分也確實是直接相關的。

首先明確一點,現在的國際標準時間基礎單位是秒,但是在最早的時候,時間的基礎單位是——天。

這很好理解,日出日落這種無限循環的自然現象最適合人類用來記錄時間了,29.53天的月相和365.2422天的回歸年都太長了,而一天恰好是人類一個活動周期,因此成為了時間的基準單位。

於是往上遞加,人們發現一個朔望周期大約是30天,因此30天就成了1月。

一個回歸年大概是12個朔望周期,因此12月就成了1年。

當然,這個算法存在誤差,因此東西方曆法都有閏制來進行修正。

所以,1年=12月,1月=30天,這是自然現象決定的。

再說往下細分。

1天作為基礎時間單位,有必要進行細分來進一步指導人類生存安排,所以,人們首先需要一個計時工具。

那麼最早的計時工具大家也自然會想到利用周期相對穩定的地球自轉——宏觀表現為日出日落的現象。因此,人類發明了日晷。

日晷大家都懂,一個圓盤中間插根棍子,根據日影指向記錄時間。所以人類對時間的劃分,最早是在圓周上進行的。如果按照計數習慣,那應該十等分這個圓周才對。然而大家發現,十等分一個圓周操作難度太大了——不信你自己試一試。那就得換種分法了。

將一個圓周幾等分最容易?2等分。

其次呢?4等分。

除此之外呢?3等分也挺容易。

2,3,4的最小公倍數多少?

12嘛。

那就12等分好了。

於是各個文明的日晷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12等分,中國出現了十二時辰,而歐洲覺得只有白天半天有太陽,因此把白天黑夜一分為二,各12個小時,本質上都還是出於12等分的方便性考慮的。

這是的由來。

再說分和秒。

這是倆出現在機械鐘之後的單位了。

機械鐘在形式上沿用了日晷的圓盤式,一周是12小時。

為了表達時間更精確,逐漸出現了分針和秒針。

分規定為1小時的60分之1,秒規定為1分的60分之1.
為啥?兩個原因:

第一,三根針都在一個錶盤上,分和秒的進位自然也得包含12這個公因子。

第二,為了方便分割。60這個數,有1,2,3,4,5,6,10,12,15,20,30,60整整12個因子,是2,3,4,5,6的最小公倍數。也就是說要把60進位的單位分割很容易被整除。

這第二個理由也就是角度被設為360-60-60進位的原因。360=3*4*5*6,可以很方便的三等分、四等分、十二等分、二十等分、六十等分等等。

時間的單位和角度單位都是脫胎於圓周分割,因此互相影響很大,比如單位都有秒和分也都是60進位。

綜上,時間進位中多為12的倍數的原因是:

1.自然現象周期的巧合(年月日的關係)

2.出於等分圓周的便捷性考慮(日時分秒的關係)

當然到了近現代,為了方便科學計算,進一步的劃分就是按的十進位了,比如1毫秒=1/1000秒,這些單位並不是基於傳統圓周分割而是出於科學需要,所以並沒有使用60進位了。

還有些其他說法,如古埃及曆法將360天視為1年所以1周=360°、黃道上恰好12宮所以一年=12月,但是這些說法相對沒有「分割方便」這個理由來得合理自然,所以不予討論了。

以上文章觀點僅代表文章作者,僅供參考,以拋磚引玉!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時間是12進位,十進位不是很方便嗎?毫秒又為什麼是十進位
    就現在來說,十進位是公認的基礎計數原則,畢竟人類只有十根手指頭,十進位用的順手,而且整數進位讓人好計算一些,不需要依靠其他工具,對於數學不好的西方來說尤為重要。那麼,我們使用最多的是時間計數為什麼是十二進位呢?這事說來就話長了。
  • 為什麼時間是60進位呢?「60進位」用英語又怎麼說?
    大多數的計數系統都採用10進位,但為什麼在描述時間上要用60進位呢?關於這個問題,其實有著各式各樣的不同說法。有人認為在古羅馬帝國,最吉利的數字是6和0,因此在古羅馬時期,帝國人民就採用60進位,而後這種計時方法因通商而傳播開來,並沿用至今。
  • 為什麼時間使用60進位?
    在生活中,我們計算時間主要採用的是60進位,1小時有60分鐘,1分鐘有60秒。而且60進位在不少領域中都有應用,除了我們熟悉的時間之外,還有角度,以及我國的天幹地支紀年法等等。那這種計算方式是從何而來的呢?為什麼時間要用60進位呢?
  • 科普丨為什麼時間使用60進位?
    在生活中,我們計算時間主要採用的是60進位,1小時有60分鐘,1分鐘有60秒。而且60進位在不少領域中都有應用,除了我們熟悉的時間之外,還有角度,以及我國的天幹地支紀年法等等。那這種計算方式是從何而來的呢?為什麼時間要用60進位呢?
  • 為什麼中國古代的秤用16進位,而現代的秤卻用10進位?
    從小到大,我們接受的算術教育都是十進位,「逢十進一」是每個人算術時都了解的基礎規則,後來了解到原來還有二進位、八進位、十六進位等不同的算法,於是,我們開始學習這些不同進位之間的換算,難免心中會產生疑問:為什麼中國古代用16進位,現代人卻用
  • 人類計算數字常用「十進位」,為何計算時間卻是「六十進位」?
    人類計算數字常用「十進位」,為何計算時間卻是「六十進位」?正如標題中的問題那樣,我們人類在學習數學的時候,使用的都是「十進位」,也就是逢十進一。後來人類發明了計算機,為了便於計算機「理解」,便讓計算機使用了只有「0」和「1」的「二進位」。
  • 為什麼我們都是用「十進位」,而不是「六或八進位」?是因為人類有...
    為什麼我們都是用「十進位」? 說實在的,現代人誰都沒有辦法穿越回到起初的時候,所以這個問題可能永遠誤解。難道古代真的只有十進位麼?顯然不是! 寸、尺、丈是嚴格按照十進位的,這不是人為定義,而是基於人體組織的某個比例關係。
  • 十二進位,二十進位,六十進位 | 數學與生活
    這樣一個豪強的國王,為什麼執意要搞十二進位呢?其理由還不太清楚,不僅因為「十二世」的十二,還一定有更合理的理由。首先想到的是12的約數很多這一事實。10的約數有4個:1,2,5,10。與此相比較,12的約數是1,2,3,4,6,12,有6個。尤其是10不能用3除盡,而12卻能用3除盡,這就是它的長處。在學者當中提倡十二進位的人是博物學家布封(1707—1788)。
  • 算時間分秒為啥要用60進位,古羅馬的強盛影響了全世界?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從小我們就都學過「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句話足以說明時間的珍貴。也確實,即使科技發展到今天如此之高的水平,人類能夠上天入海,也不能對時間做任何事情。
  • 為什麼電腦採用二進位?十進位究竟代表人腦的進化還是退化?
    為什麼人類的運算最終統一為十進位?具體的歷史發展進程已經很難準確地進行考證,但大概率一定是因為人有10根手指。比如我國古代就曾使用過十六進位,但最終還是被歷史所淘汰。直到萊布尼茨提出二進位算法,人們才發現越簡單就越優化。後來,隨著計算機的發展,人們終於意識到二進位算法的速度遠遠優於十進位。
  • 為何人類都用十進位計數?關於二進位,八進位……你又了解多少?
    十進位——最常用的計數進位人類產生數的觀念最初可以追溯到舊石器時代,距今大約有上萬年乃至幾十萬年的時間。當時穴居的原始人在採集食物和捕獲獵物的集體行動中,為了統計和分配資源,就不得不計數了,而最原始最簡單的計數方法就是利用我們人類的十根手指。
  • 有趣的進位-十六進位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二進位,這節課我們研究十六進位,都說電腦只能識別二進位,那我們為什麼還要學習十六進位呢?為了讓人不懵逼,聰明的人類選擇用十六進位來表示二進位,十六進位作為二進位的簡寫方式,目的就是方便人類去觀看。
  • 計算機的語言——二進位,十進位、八進位、十六進位與二進位之間的轉換
    註:十六進位數前兩個數字必須為 0X(十六進位標誌)例如:0X213     -0X30       +0X56      -0X12A二、進位轉換(如上)2、十進位轉換成二進位、八進位或十六進位,用商整除基數逆向取餘法。1)十進位整數轉換為二進位整數的方法為:除2逆向取餘數。首先,十進位整數105除以2,   商為52,餘數為:105-2*52=1。
  • 二進位中沒有2,為什麼十進位中有10?
    故事中,金星人因為只有四根手指,所以他們的計數方式為(用阿拉伯數字表示):1、2、3、10、11、12、13、20……,對應地球的四進位。 當然也存在一些異類,比如12進位的採用,可能就來源於一隻手上除大拇指外,四根指頭各有三個指節吧。 另外,大家熟知的瑪雅文化,就採用20進位。究其原因可能因為沒有穿鞋的習慣吧。但就這樣一個民族,在沒有馬騎(只有羊駝),沒有車坐(沒發明輪子),可能還沒有穿鞋的情況下,是如何長途跋涉,將文明發展到如此地步的呢?
  • 二進位、八進位、十進位與十六進位
    (0.10101)2=(0. 101 010)2=(0. 52)8訣竅:因為每三位二進位數對應一位八進位數,所以,以小數點為界,整數位則將二進位數從右向左每3位一隔開,不足3位的在左邊用0填補即可;小數位則將二進位數從左向右每3位一隔開,不足3位的在右邊用0填補即可。
  • BASIC-12十六進位轉換為八進位
    題目問題描述給定n個十六進位正整數,輸出它們對應的八進位數。輸入格式輸入的第一行為一個正整數n (1<=n<=10)。接下來n行,每行一個由09、大寫字母AF組成的字符串,表示要轉換的十六進位正整數,每個十六進位數長度不超過100000。
  • 二進位、八進位、十進位和十六進位數之間的轉換方法
    (1)十進位整數轉換成非十進位整數①為什麼要進行數制間的轉換?①為什麼要進行數制間的轉換? (6)十六進位--->十進位16進位就是逢16進1,但我們只有0~9這十個數字,所以我們用A,B,C,D,E,F這六個字母來分別表示10,11,12,13,14,15。字母不區分大小寫。
  • 二進位、八進位、十進位、十六進位轉換計算方法
    進位也就是進位位,我們常用的進位包括:二進位、八進位、十進位與十六進位,它們之間區別在於數運算時是逢幾進一位。比如二進位是逢2進一位,十進位也就是我們常用的0-9是逢10進一位。
  • 進位詳解:二進位、八進位和十六進位
    例如表示 5+8 的結果,一個數字不夠,只能」進位「,用 13 來表示;這時」進一位「相當於十,」進兩位「相當於二十。因為逢十進一(滿十進一),也因為只有 0~9 共十個數字,所以叫做十進位(Decimalism)。十進位是在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自然形成的,它符合人們的思維習慣,例如人類有十根手指,也有十根腳趾。進位也就是進位制。
  • 計算機基礎進位轉換(二進位、八進位、十進位、十六進位)
    1.十進位轉R進位1.1 十進位轉二進位十進位整數轉二進位十進位整數轉換成二進位採用「除2倒取餘」,十進位小數轉換成二進位小數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