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古代的秤用16進位,而現代的秤卻用10進位?

2020-12-04 無風卻起念

馬三立先生的兒子馬志明的相聲——《賣布頭》裡有這麼一句詞,「古代半斤八兩,一斤十六兩」。從小到大,我們接受的算術教育都是十進位,「逢十進一」是每個人算術時都了解的基礎規則,後來了解到原來還有二進位、八進位、十六進位等不同的算法,

於是,我們開始學習這些不同進位之間的換算,難免心中會產生疑問:為什麼中國古代用16進位,現代人卻用10進位呢?要是古代來個8進位,想來我們就成了「半斤四兩」了吧?這個問題,在不同人眼裡其實有不同的回答,不過總結一下,大抵是以下兩種推論。

推想一:根據歷史記載,在我國古代的時候,通常都是用北鬥七星、南鬥六星和福祿壽三星製作秤桿,秤桿上的十六個點就分別代表著它們,這十六星在秤桿上刻製成當時的「十六星花」,這十六星告誡做買賣的人們要為人實誠,不欺瞞顧客。

否則的話,賣給別人少一兩就少福氣,少二兩就少利祿,少三兩可就折壽了,這就做成了一把十六兩的秤,也叫十六金星秤。這個方法從古代一直被人民群眾沿用到解放初期。改革開放帶來的無神論思想,在無形之中衝破了許多傳統封建習俗,也讓秤桿的技術方法與約束變得不復存在。

推想二:我國古代時民間生活疾苦,用於稱量的器具自然相對粗糙簡陋,如果是要在一根木頭上取得平均值,最邊界的方法莫過於用繩子對摺一次兩等分,再對摺一次四等分.....

.這樣一來,十六等分剛好是適合測量的程度,分十六等分明顯比分十等分容易;再比如,一個秤砣如果剛好重一兩,就可以用秤桿稱出相同一兩重的東西,然後兩邊的重量只要加在一起就可以稱出二兩的物品。

同理,這樣的方法來稱四兩、稱八兩、稱十六兩都是極為方便的——因為十六進位可以乘以二除以二,所以用一些很簡單的工具,就可以輕鬆做到換算,但如果是用十進位的話工具要求就比較高了,操作也相對比較麻煩。

而我們現代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技術的提高,漸漸地,十進位變得比較符合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運算,是時代的進步推動了算數的發展,這也算是一種現代化的表現吧。

另外,「半斤八兩」這個詞語也是在古代十六進位的基礎上產生的,就是因為古代的十六進位,於是一斤就是十六兩,那么半斤就相當於八兩,所以大家形容「半斤」和「八兩」沒有分別。

參考文獻:《五燈會元》、《建中靖國續燈錄》

相關焦點

  • 我們常用的秤 原來是這樣發展而來的 十六進位怎麼變成十進位
    秤,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測定物體重量的器具,從最早的桿秤,到後臺的盤秤、臺秤,甚至後來的電子秤,儘管在技術上有所進步,但基本形致,依然大同小異。當然,在電子秤早已普及的當下,較為傳統的秤依然被廣泛使用,今天,就來和大家說說關於秤的故事。
  • 古代為什麼1斤要換算成16兩?這是中國古人大智慧的體現!
    中國早在4000年前就使用了十進位作為日常生活中各種計量單位的換算,「屈指計數,逢十進一」,但是當我們翻開歷史的書頁,就會發現一件奇怪的事情,那就是中國古代的度量衡進位制,只有在秤的「斤」的進位上,採用了「十六進位」,成語「半斤八兩」正是由此引申而來。
  • 古代為何規定1斤為16兩,筷子長度7寸6分?華夏子孫都應該了解
    這句歌詞裡說的是中國古代的老秤,2000多年前,我們的老祖宗就運用槓桿原理髮明了木桿秤,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很多年輕人都沒有見過它了,今天,咱就來說說與它密切相關的知識。「半斤八兩」這個成語大家都很熟悉,意思是彼此實力相當,不相上下,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古人說「半斤等於八兩」,數學書裡不是寫「半斤等於五兩」嗎?咱接著看!
  • 16進位轉10進位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50241.htm16進位數字表示(0 --- F( 0 到15))0 1 2 3 4 5 6 7 8 9 A(10) B(11) C(12) D(13) E(14
  • 為什麼我們都是用「十進位」,而不是「六或八進位」?是因為人類有...
    為什麼我們都是用「十進位」? 說實在的,現代人誰都沒有辦法穿越回到起初的時候,所以這個問題可能永遠誤解。難道古代真的只有十進位麼?顯然不是! 寸、尺、丈是嚴格按照十進位的,這不是人為定義,而是基於人體組織的某個比例關係。
  • 二進位中沒有2,為什麼十進位中有10?
    換個說法,其實任意進位都可以叫做10進位。只是我們先採用了10(9+1)進位,而在此基礎上對其他進位進行了命名而已。 以上雖然是個笑話,但這個故事也說明了十進位的一個起源——人類的使用數字的計數方式是通過數手指演化來的。因為,人只有十根手指嘛。
  • C# 16進位轉換10進位相關函數詳解
    C# 16進位轉換10進位相關函數詳解 在C#中可以對整型運算對象按位進行邏輯運算,同時也可以實現C# 16進位轉換10進位,C#10進位轉換2進位等功能。
  • 為什麼時間是60進位呢?「60進位」用英語又怎麼說?
    大多數的計數系統都採用10進位,但為什麼在描述時間上要用60進位呢?關於這個問題,其實有著各式各樣的不同說法。有人認為在古羅馬帝國,最吉利的數字是6和0,因此在古羅馬時期,帝國人民就採用60進位,而後這種計時方法因通商而傳播開來,並沿用至今。
  • 16進位與10進位轉化程序
    16進位轉換算成10進位程序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71053.htmunsigned char d[10]; //用於顯示的10位顯示緩存//======================================================== /
  • 古人用的秤和筷子有哪些說法?真相讓你深感意外
    在人類沒有用科學來驗證出來以前,我們還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老祖宗的規定既然能經過漫長的歲月延續下來,必然有他們的道理。只是怎麼去解釋這些道理,那就是後人的事情了。有些東西解釋,從辨證唯物的觀點上看,也是對立的。既可用唯心的東西去解釋,也可用唯物的東西去解釋。又如我們現在日常經常用到的公斤秤其實就是在現實生活中慢慢地改進而成的。在民間,30多年前都還用著市斤秤呢!
  • 為何人類都用十進位計數?關於二進位,八進位……你又了解多少?
    十個指頭慢慢滿足不了要求,聰明的人類就學會了用逢十進位這種方式依然用我們原始的工具手來達到更大數目的計算。十進位就這樣一代傳一代逐漸被整個人類社會使用。實際上,在古代世界獨立開發的有文字的計數體系中,除了巴比倫文明的楔形數字為60進位,瑪雅數字為20進位外,幾乎全部為十進位。
  • 二進位、八進位、十進位與十六進位
    A 8)16訣竅:因為每四位二進位數對應一位十六進位數,所以,以小數點為界,整數位則將二進位數從右向左每4位一隔開,不足4位的在左邊用0填補即可;小數位則將二進位數從左向右每4位一隔開,不足4位的在右邊用0填補即可。
  • 朱熹曾這麼評價衡器,今最小秤可稱病毒重量
    當時議定各秤的使用期限為:官用秤二年一換,商用秤十年一換。但由於國政廢弛,財政困難,直至清亡也未實行。斤兩16進位延續2000年秦朝衡制規定:1石=4鈞,1鈞=30斤,1斤=16兩。有一個民間傳說,丞相李斯想不出到底要把多少兩定為一斤才比較好,於是向秦始皇請示。秦始皇寫下了四個字的批示:「天下公平」,算是給出了制定的標準。
  • 10、進位轉換:二進位、八進位、十六進位、十進位之間的轉換
    再如,將十六進位數字 9FA8C 轉換成十進位:9FA8C = 9×164 + 15×163 + 10×162 + 8×161 + 12×160 = 653964(十進位)從右往左看,第1位的位權為 160=1,第2位的位權為 161=16,第3位的位權為 162=256,第4位的位權為 163=4096,第5位的位權為 164=65536 …… 第n位的位權就為
  • 16進位轉換算成10進位程序
    16進位轉換算成10進位程序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72812.htmunsigned char d[10]; //用於顯示的10位顯示緩存//========
  • 10月5日 十進位
    十進位被很多文明採用,最可能的原因就是人有10根指頭,非常方便計算。小時候最初接觸數學就是10以內加減法,老師教的就是數指頭,所以可以推測人類自文明起源之初用的就是這種方法。如果人類只有八根手指的話,估計現在通用的就是八進位了。單從數學的角度來講,10是2和5的最小公倍數,本身並不出眾。
  • 時間為什麼用 12 進位?
    雙手加起來十指,十進位可以讓人類不藉助其他工具就能計數,非常方便。有一個計量單位系統也有類似的非10進位劃分——角度。一圓周=360°,1°=60′,1′=60″事實上這和時間的劃分也確實是直接相關的。首先明確一點,現在的國際標準時間基礎單位是秒,但是在最早的時候,時間的基礎單位是——天。
  • 有趣的進位-十六進位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二進位,這節課我們研究十六進位,都說電腦只能識別二進位,那我們為什麼還要學習十六進位呢?為了讓人不懵逼,聰明的人類選擇用十六進位來表示二進位,十六進位作為二進位的簡寫方式,目的就是方便人類去觀看。
  • 十二進位,二十進位,六十進位 | 數學與生活
    12 進 制實際上也有人不用十進位而改用十二進位。第一個有名的例子,據說就是瑞典國王查理十二世(1682—1718)。他率領軍隊竄擾北歐。這個外號叫「北方的狂人」的好戰國王很年輕就死去了,沒有能實行十二進位。這樣一個豪強的國王,為什麼執意要搞十二進位呢?其理由還不太清楚,不僅因為「十二世」的十二,還一定有更合理的理由。首先想到的是12的約數很多這一事實。
  • 10進位轉16進位(採用移位實現)
    >#include <string.h>//#define print(format,...) fprintf(stderr,format,##__VA_ARGS__)//#define print1(format,args...) fprintf(stderr,format,##args)/* 功能:     該函數採用移位實現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