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線退化汙染加重 兩個海島的坎坷開發路

2020-12-04 中國網

青島海島旅遊的「先驅」田橫島和後起之秀靈山島,前者因經營不善正在漸漸淡出遊客的視線,後者則因備受遊客青睞,承受了太多的環境壓力,正經歷環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博弈。

連日來,經濟導報記者調查發現,兩個海島在開發過程中,都經歷了海岸線退化和島內環境被汙染的境遇。重新審視海島的發展之路,實現旅遊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已是一個嚴峻課題。

山東大學管理學院旅遊系教授王晨光接受導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要做好海島旅遊的長遠發展,需要企業和政府的共同努力。

田橫島興衰之變

據導報記者了解,1992年,在即墨市政府的招商引資下,三聯集團入主開發田橫島,建設省級旅遊度假區。「剛開始那幾年,遊客特別多,開車排隊都能排到鎮上的養殖區。」田橫鎮計程車司機孫師傅說,「但是這幾年,遊客明顯少了很多,我們的生意也大不如以前。」

「田橫島興盛期,進島的人一天要好幾千人,現在平均每天也就幾十個人。」三聯集團田橫島度假村遊客中心負責人胡先生無奈地嚮導報記者表示。

對于田橫島如今遭受的冷遇,導報記者深有體會。2日13時,導報記者來到該島碼頭,發現並沒有遊客等候登島。工作人員表示,要等人多一些再開船。等了半小時,依然沒人,工作人員才勉強答應開船。

田橫島島嶼布局圖顯示,該島東邊是林地和漁池,中間地段是村民居住集中區域,西邊沿海一帶由三聯集團負責旅遊開發。島嶼面積才1.1平方公裡,景區面積更小。14時,島上遊客僅有不到20人。胡先生解釋,一般上午人會多一些,下午由於返航船隻少,遊客也少些。

從曾經的門庭若市為何會變成現在的門可羅雀?開發方和原居民對此有不同的看法。

當地村民宋先生認為,遊客減少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三聯集團不投資了。

對此,三聯方面顯得很無奈。面對導報記者,胡先生介紹,1992年開始開發田橫島度假區時,度假區是很時髦的概念,青島乃至山東都沒有幾家,因此政府在政策等各方面都比較支持。「那時候每年有10多萬名遊客,島上員工就有600多人,很多都是島上的村民。」胡先生解釋說,「企業自身接待能力有限,於是村民慢慢參與進來。」

後來,隨著青島及其周邊的度假區越來越多,再加上當地政府換屆等因素,之前的政策支持難以跟進,田橫島遊客慢慢減少,問題也隨之而來——當地村民與三聯集團的利益之爭漸漸顯現,並形成惡性循環。

接下來,部分有能力的村民在島上開飯店,還有更多的村民出租電瓶車,且要價十分昂貴。導報記者注意到,一輛觀光電瓶車上貼著的價格標籤顯示:環島遊包車380元,半島遊包車220元。

胡先生說,「三聯集團只負責旅遊開發,無力阻止島上居民的謀利行為。以門票為例,60元的門票,其中40元的船票都歸村民,20元的觀光費再由村民與三聯共有。並且,『宰客』現象很嚴重,口碑越來越差,而企業難以進行有效監管。」

青島市城陽區遊客梁峰的經歷,也印證了胡先生的說法。他嚮導報記者抱怨道,「我們進島後,就有一輛電瓶車一直跟在身後,感覺很不舒服,無奈之下只好花費220元上車,中午帶我們去的飯店消費價格也非常貴。」他同時表示,「感覺很失望,以後不會再來了。」

王晨光對田橫島的衰落感到惋惜,他表示,田橫島早期開發背景比較特殊,當時政策十分靈活,以至於對三聯集團的經營方向缺乏有效監督。後來隨著政府監管的強化,企業的開發方向開始受到限制,缺乏政策支持的田橫島開始走下坡路。

胡先生分析認為,相較於政府,企業無法阻止村民的不合理行為,而三聯集團因資金鍊問題也無法承擔更多的職責。他表示,企業自己承擔開發任務,無論是資金還是管理都無法承受,有政府的支持引導才可能長遠發展。

靈山島喜中帶憂

田橫島因遊客減少而帶來經營難以持續的問題,與之相反,靈山島則因遊客太多而承受了有些沉重的環保壓力。

靈山島地處原膠南東部海域,距積米崖港約10海裡,總面積7.6平方公裡,分布了12個自然村,共2400多名村民,是我國北方第一高島。

與田橫島的冷清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陰雨天氣也沒有降低靈山島遊客的熱情。導報記者發現,在碼頭上等船的遊客來自全國各地,還包括香港的旅遊團。

靈山島管委辦公室主任肖永軍嚮導報記者介紹,靈山島1999年開始發展旅遊經濟,來島的遊客漸漸增多。與田橫島以企業開發為主不同,靈山島開發是以政府為主導。

肖永軍介紹,靈山島本身就是一個完整的行政單位,「辦事處、派出所、郵局等都有。」開發之初,政府鼓勵村民自營漁家樂。島上現有漁家樂飯店共120家,全部是當地村民在自家房屋的基礎上改建的,觀光車也是當地村民自營,「所有的觀光車和漁家樂都在我們的監督之下營業,如果出現『宰客』行為被舉報,一旦查實,當事人將面臨嚴重的處罰。」

「讓利於民」營造了共贏的氛圍,知名度和口碑也吸引了更多遊客。

2006年之後,隨著島上的景點和基礎設施建設的逐步完善,遊客數量猛增,從每年1萬人增加到現在的10萬多人次。然而,因部分遊客素質不高,也給島上的環境造成嚴重影響。導報記者注意到,在靈山島入口處,大量的白色垃圾連同滸苔等堆在角落,讓人感到大煞風景。

海島的生態是脆弱的,遊客給這座海島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也造成了近海海域與沙灘的汙染,隨意丟棄的垃圾得不到及時處理,生活汙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進海。海島上村莊依山而建,沒有垃圾處理設施,對海島自然風貌、天然景觀造成嚴重破壞。調查顯示,2007年靈山島岸線長度為14.29公裡,比1992年減少了60米。

如今,當地政府顯然比以往都更加重視海島生態。積米崖管委組宣辦主任王濤介紹,自去年上半年開始,靈山島獲得中央財政海島保護專項資金3000萬元,啟動了海島生態修復項目,主要包括靈山島岸線整治、環島路改建、垃圾集中處理、蓄水涵林、海底電纜複線等9項工程。據悉,整個項目總投資1.09億元,9項工程將有效解決靈山島用水、用電、垃圾和汙水處理及生態保護問題,改善提升靈山島的旅遊和生態環境。

肖永軍表示,現在政府越來越認識到保護生態對海島長遠發展的重要性,並成立了專門的清理隊伍。但即便如此,依然有專家認為,靈山島旅遊開發仍處於初級粗放階段,村莊布局不合理,基礎設施薄弱,旅遊管理混亂,無序開發現象嚴重,應當「著眼於靈山島旅遊開發長遠發展,對靈山島海島修復主要項目再完善,並儘快申報設立靈山島4A級風景區」。

王晨光也認為,雖然山東海島開發較早,但是進展緩慢,現在仍然處在初級階段。以靈山島為例,其經營基本是靠當地村民,海島經濟仍處在自發狀態。村民缺乏遠見,而且資金、管理能力都十分欠缺,這都將限制靈山島的發展。

他表示,海島開發也會經歷由低端向高端的轉型過程,政府應當加以正確引導,引進專業開發商加速這一轉型過程,「由港中旅(香港中國旅行社集團)開發的匯泉灣,就是一個值得借鑑的例子。」

今年6月份省海洋與漁業廳公布的《山東省海島保護規劃》顯示,靈山島島群將打造海洋文化產業聚集區,構建高端和特色相結合的多元旅遊業發展格局。有專家建議,「先由政府出面,開展科學詳盡的規劃,並且由政府提供啟動資金做好基礎設施,待投資環境初步形成後,再將土地轉讓給投資者,並規定投資者必須嚴格按照規劃要求推進景區建設。同時,政府再利用土地收入滾動發展,從而使海島旅遊發展步入良性循環軌道。」

相關焦點

  • 細心的你知道海岸線和海島有多長嗎?
    中國大陸的海岸線北起遼寧鴨綠江口,南達廣西的北崙河口,全長18000多公裡。其中島嶼岸線長度14000多公裡,內海和邊海的水域面積約470多萬平方公裡。海域分布有大小島嶼7600個,其中臺灣島最大,約為35989.76平方公裡。
  • 深圳溼地資源調查之二:西海岸線生態功能大多被破壞
    原標題:深圳溼地資源調查之二:西海岸線生態功能大多被破壞   曾經的海岸線,現在的華僑城溼地公園被高樓大廈包圍著,這片城市中的溼地,顯得十分珍貴。深圳特區報見習記者 劉羽潔 攝  深圳特區報記者 王湛 林清容  受填海造地和環境汙染影響,候鳥也面臨遷徙的困局。「候鳥白天在深圳覓食,夜宿香港米埔,因為深圳灣已水泥化,沒有魚塘和植被,夜宿環境很差。」昨天,一談起溼地生態環境退化問題,原市政協委員、廣東內伶仃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研究員王勇軍直搖頭。
  • 海洋被汙染後退化 早就滅絕遠古鯰魚重新出現(圖)
    原標題:海洋被汙染後退化 早就滅絕遠古鯰魚重新出現(圖) 目前,海洋生態體系不再像以往那◇不斷進化,而是出現退化跡象。作為人類摧毀海洋的後果,海洋會重回被海藻、原始厭氧生◇和小型魚類佔據的原始狀態。
  • 科普動畫|加重汙染的「幫兇」-逆溫現象
    今年春節以來,京津冀地區遭遇了兩次重汙染過程,究其成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典型高汙染、高排放工業企業(如火電、焦化、玻璃等企業)排放量仍然居高不下,這是「主謀」;另一方面是不利的氣象條件進一步加重汙染程度,這是「幫兇」。
  • 海平面上升和人類活動致廣東海岸線不斷縮減
    他解釋說,別的海岸受到的海浪侵蝕是水平東西兩個方向的侵蝕,但是這裡由於受到江口處海陵島的影響,海浪侵蝕海岸的方向幾乎是水平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的,加上水下岸變陡,海岸後退的速度急劇上升。  南京大學海岸與海島開發國家研究室的盛靜芬,在他的《海岸侵蝕和海岸線管理的初步研究》中也提及了這片海灣,漠陽江口海岸後退的速率達到每年8到10米。
  • 美刊:中國海洋生態系統退化速度驚人
    新華社記者 李紫恆 攝參考消息網8月10日報導 美國《科學美國人》月刊網站8月8日發表題為《沿海的中國人在增加,海裡的魚在減少》的文章稱,一項新的研究結果說,雖然中國的總人口保持穩定,但旺盛的經濟增長正在助長中國沿海海洋生態系統以驚人的速度退化。
  • 傳說中藍眼淚出現的海岸線,在平潭這座海島古城裡
    誠然,鼓浪嶼這座偏安一隅的海島,精緻而又小資,去過的人都稱讚不絕。但是,曾經在福建上過四年學的本小仙兒,總是想念平潭的海岸線。平潭位於福州,目前還不為大眾所知,去平潭度過海邊假日的人還不是特別多。作為距離臺灣本島最近的地方,平潭島氣候溫和,夏無酷暑,冬不嚴寒,兩季分明,景色宜人,既有臺灣的秀逸和韻味,又有張家界般的氣勢和情調。
  • 魅力定海灣 「蹲點海岸線體驗海島風景線」
    今年10月下旬以來,盤峙村啟動海岸線景觀化和能力提升整治修復項目,通過對盤峙島、小盤峙島、摘箬山島等部分海岸線進行垃圾清理、擋牆修復、種植土回填、植被綠化等,進一步改善該村海岸線的整體景觀效果。  宜居港灣暖人心  盤峙島再往南,是遠離喧囂,如同一處世外桃源的大貓島。
  • 逆溫是如何加重汙染的?一起來看看
    逆溫是如何加重汙染的?它像一層厚厚的被子罩在城鄉上空,上下層空氣減少了流動,近地面層大氣汙染物"無路可走",只好原地不動,越積越多,空氣汙染勢必加重。同時,發生逆溫時,一般風速都很小,這樣,汙染物更不易擴散。因此,逆溫層強度越大,層次越厚,維持時間越長,汙染往往就越重。
  • 加強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
    隨著沿海地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海岸線和近岸海域開發強度不斷加大,導致海灣與濱海溼地面積減少、海洋生物棲息地大量消失,海岸生態功能明顯退化,嚴重威脅了海洋生態系統安全,極大影響了沿海地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 像蓋了幾床棉被 逆溫層加重汙染
    像蓋了幾床棉被 逆溫層加重汙染 2013-12-03 07:03:24  來源: 華西都市報  編輯: 彭小倩(實習)  責任編輯: 張偉  跟帖條  進入跟帖
  • 瞭望|海岸線為什麼總受傷
    不過,《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日前在海南、遼寧、福建、廣東等沿海省份調研發現,當前我國海岸線保護形勢依然嚴峻,海岸線治理尚存圍填海土地閒置、大面積圍海養殖、海岸線開發利用低質低效、海岸線生態功能和自然環境遭破壞、海岸線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薄弱等多種頑疾。
  • 今日上午北京PM2.5汙染短時加重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市環保監測中心獲悉,昨天夜間至今天上午,京津冀東部區域PM2.5濃度快速上升,唐山個別點位達到中-重度汙染水平;在偏東、偏南風影響下,北京市東南地區及城區受到汙染傳輸影響;今天上午8時京東南邊界站點汙染率先加重,大興、豐臺、東西城等多個點位先後達到3級輕度汙染,北部總體優良
  • 中國九成沿海城市不同程度缺水 近海海域汙染大
    本報訊 昨天,「我國近海海洋綜合調查與評價」專項(簡稱908專項)總驗收會議在京召開,會議對專項取得的各項成果,包括新測的我國海岸線總長度,近海水資源、漁業資源整體狀況以及近海的環境特徵進行了驗收發布。
  • 加強海岸線整治修復 打造廣東黃金海岸線
    我省大陸海岸線長達4114.3千米,居全國之首,且海域遼闊、海灣和海島眾多,有獨特的區位優勢和海岸帶資源稟賦。而湛江海岸線綿長,濱海景觀豐富。如何將這些天然的優勢利用起來?省政協委員、市政協副主席孫省利建議,要大力實施海岸線整治修復工程,留住海岸帶美麗容顏,全面構築起海洋生態安全保護屏障,打造全國最美的廣東海岸景觀帶。    他建議,要以海岸線為基準,向陸域後退200米至500米不等(港口和公共碼頭除外),將該範圍同劃歸為國有或者集體所用,以便於統一規劃,統籌安排開發利用活動。這一公共區域可進行景觀化和生態化建設,也可以形成新的海岸帶生態產業。
  • 聚焦「海洋+」|整治海洋汙染在行動,深圳劍指「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本次活動承辦方——深圳市藍色海洋環境保護協會執行秘書長馬海鵬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受汙染後的環境可能會消耗更多的資源來修復,只有保護好生態,才能為海洋產業經濟保留長久的發展動力。我們希望通過海岸線徒步、海岸線記錄者等項目來監督深圳市海岸線的生態環境情況,幫助打造民間灣長制,真正監督深圳每一寸海岸線。」
  • 它又是如何加重汙染的?
    這種大氣層結容易發生上下翻滾,即"對流"運動,可將近地面層的汙染物向高空乃至遠方輸散,從而使城市空氣汙染程度減輕。地面上空的大氣結構會出現氣溫隨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常現象,"頭輕腳重"從而導致大氣層結(層次結構)穩定,稱之為"逆溫",發生逆溫現象的大氣層稱為"逆溫層"。
  • 中國海岸長又美,但不是世界最長,這10國海岸線又長又美!
    儘管中國幅員遼闊,海岸線綿長,但相對於國土地形來說,世界上還有一些國家擁有更長、地形更複雜的海岸線景觀。這個以穆斯林為主的海島國家的海岸線綿延5.4萬公裡,排名世界第三。Top-4:俄羅斯。地球上面積第一大的國家是俄羅斯,它必然也有相當長的海岸線,但卻不是最長的。俄羅斯的海岸線總長度達到了3.7萬公裡,地跨兩大洲、三大洋。
  • 海岸線77公裡,大小港灣66處 這裡的山水都是自然形成 卻鮮為人知
    如果問你去南海當中的海島去旅行,你會選擇哪一座海島?相信絕大多數的人都會把椰島風情的三亞放在首選的位置。正是三亞的名氣太大了,也是國內海島遊首選的目的地,所以很多其他的海島被掩蓋了名氣。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座海島,雖然名氣不及三亞,但是卻也有別樣的海島風情值得我們去打卡。
  • 山東發布《海岸線調查技術規範》,提高海岸線有效管控
    據山東省市場監管局二級巡視員郭大雷介紹,當前,海洋經濟快速發展,海洋開發活動在廣度和深度上不斷拓展,山東省海岸線和海島岸線的類型和位置都發生了變化,目前沿用的海岸線基礎數據不同程度出現與實際不符的問題。實際工作中,不同部門、不同行業對海岸線位置的界定,執行的標準不統一,對海岸線監管工作帶來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