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怕了嗎?AI讀懂思想乃大勢所趨

2021-01-11 讀芯術

全文共3297字,預計學習時長10分鐘

圖源:Unsplash

會「讀心術」的人工智慧,我們在科幻電影裡司空見慣。如果運用到現實中……

不少人都會擺擺手,表示反烏託邦未來的情節還是去電影裡實現吧。

的確,讓人工智慧可以讀懂思想的難度不小啊。

但,也不是不可能的。

特別是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這項技術正以跨越式的速度從科幻情節變為科學事實。

AI讀懂思想乃大勢所趨

在諸如人機互動和心理保健等多個領域中,自動無創的大腦活動檢測或許都大有用處。它可以提供用戶與設備之間交互的額外維度,還可以導出不依賴於口頭交流的實物信息。

這樣的創新也意味著更好的腦機接口。這將為人機交流開闢全新的平臺,包括為患有身體或精神疾病的人提供支持。腦機接口可以讓癱瘓的人移動機械臂,或者使脊髓受傷的人控制電動輪椅。

隨著人們越來越容易獲取低成本的腦電圖(EEG)設備,消費行業和研究機構能夠負擔腦電波數據的成本,進而產生了用自動分類取代人類專家的需求。

本文將介紹一個案例,以說明如何用機器學習來分析大腦活動。通過使用市售設備的腦電圖記錄,文章將介紹如何使用機器學習模型來預測受試者的相應心理狀態。

圖源:Unsplash

機器學習如何進行心理狀態分類

除非記錄人隸屬於執行此類實驗的實驗室,否則記錄高質量的腦電圖數據並非一帆風順。但是,小芯最近看到了一篇有趣的文章,是由約旦·伯德,路易斯·曼索、愛德華多·裡比耶羅、阿尼科·埃卡特和迭戈·R·法裡亞共同撰寫的《關於使用基於腦電圖的腦機接口進行心理狀態分類的研究》。幸運的是,他們已經公開分享了研究中使用的數據,以供其他人進行實驗使用。在小芯看來特別有趣的是,在亞馬遜上只需花幾百美元便可下單使用消費級設備。他們的研究中所用的記錄和處理數據的方法將在以下部分介紹。

實驗細節

該研究利用了市售的MUSE牌腦電圖頭帶使用了四個幹顱外電極。這是一種可穿戴式的大腦感應設備,可通過4個腦電圖(EEG)傳感器測量大腦活動。

為了喚起不同的心理狀態,實驗利用了下表所示的一系列電影片段,分別代表積極效價和消極效價。

來源:為了EEG腦波數據收集而作為刺激的影片片段

針對表中的每一個影片片段,分別記錄兩名實驗對象(1名男性,1名女性,年齡在20-22歲)60秒的數據,從而產生12分鐘的大腦活動數據(每種情緒狀態對應6分鐘的數據)。另外還收集了六分鐘的中性腦電波數據,從而產生從實驗對象身上記錄的總共多達36分鐘的腦電圖數據。(每天收集三分鐘的數據,以減少靜息情緒狀態的幹擾)。通過將可變頻率重新採樣到150Hz,可以產生一個容量為324,000個數據點的數據集。

腦電圖信號特徵的初步設置

特徵提取和腦電圖信號分類是腦機接口(BCI) 應用的核心問題。腦電圖特徵提取的挑戰之一是信號的複雜性,因為它實際上是非線性的,不平穩的,並且是隨意的。只有在極短的間隔之間,才認為信號是穩定的。這就是應用短時開窗技術以滿足所需是最佳實踐的原因。然而,仍認為它是一個在正常大腦條件下成立的假設。

來源:四個Muse傳感器的實時腦電圖(EEG)流的實例,Right AUX無設備,並且由於只是噪音,無需考慮。這個實時反饋圖在每個傳感器的t=0處有一個測得的微伏特y軸,以及一個詳細顯示時間讀數的x。

這一部分展示了特徵設置,這些特徵被認為可以恰當區分心理狀態的不同類別。這些特徵依賴於統計學技術、基於快速傅立葉變換的時頻分析、信息熵、時間序列的最大-最小特徵等。根據給定時間窗口中信號的時間分布,所有初步用來對心理狀態進行分類的特徵都將進行計算。定義該滑動窗口的時間段為1秒,即所有特徵都在這個時間點上進行計算。

機器學習算法

接著以上從原始腦電圖數據中進行特徵提取的方法,現在有了一個包含2547個特徵的數據集。針對數據集的每一行,都有對應的目標變量:「中性」、「消極」或「積極」。實驗目標為基於這組特徵訓練機器學習模型,從而成功預測相應的心理狀態。

此樣例從隨機森林分類這一「go-to」算法開始,因為它設置簡單,具有強大的開箱即用功能,無需進行超參數調優。

此處說明一下:使用卷積神經網絡方法處理原始時域數據(不是含有信號各種頻率特性的已提取的特徵集)也會很有趣。由於應用於時域的卷積在卷積定理中與信號的頻率特性聯繫緊密,這很有可能是減少預處理和特徵提取工作量的有效方法。

圖源:Unsplash

交叉驗證

在應用機器學習的過程中,首先需要明白交叉驗證的重要性:在數據集的一部分上評估模型性能,這一部分需區別於用於訓練模型的部分。其中一種方式就是在訓練模型時保留部分數據集,並且用以下方式(示例)評估模型性能:

· 用70%已標註的數據訓練模型

· 用剩下的30%評估已訓練的模型

通過多次反覆,觀察測試結果是否因訓練/測試的樣本不同而不同,K-折交叉驗證從而得到完善。

來源:http://karlrosaen.com/ml/learn

通過多次的訓練/測試比對,就能夠獲得更好的模型性能評估和完整的檢查,確認在進行了不同標註數據段的訓練後,模型性能不會有很大差異,即使這些數據本身在模型中有不穩定性或樣本集很小。

在本案例中,小芯在訓練模型時採用了10折交叉驗證,計算了在不同數據段上評估的準確性。最終模型性能可以通過以下混淆矩陣進行可視化展示。

在機器學習領域和特定的統計分類問題中,混淆矩陣,也被稱為誤差矩陣,是一種能夠將算法進行可視化展示的特殊表單布局。矩陣的每一行都表示實際類的實例,而每一列都表示預測類的實例。其名稱源於它能夠輕而易舉地看出系統是否混淆了不同的類(比如,錯將一個類標註成了另一個類)。

混淆矩陣:真實的心理狀態VS預測的心理狀態

當交叉驗證超過10折進行評估模型預測時,所獲得的最終結果是動人的——0.987(+/-0.01)的準確率。這就說明,基於從原始腦電圖數據中提取出來的特徵集,對一個人的心理狀態進行「中性」、「消極」或「積極」的預測,具有近99%的準確率。

通過腦電圖記錄預測情緒狀態,儘管該實例的結果是動人的,但是為了更廣泛的應用,仍有工作要做。同時,實驗記錄中只有兩個對象的有限樣本數量也產生了對新個體的普遍化問題。不過,由於樣例結果前景廣闊,它也成為了進一步研究的良好開端。

前景展望

這一結果是否意味著,人們正在向意念完全受控的異位科幻未來靠近?而在這一未來世界,人們甚至會失去自我想法這一隱私權。

人工智慧讀取人腦活動的能力引發了有關隱私權和安全性等道德問題,而主要研究人員有必要認識到這一點。技術打開了新型惡意應用的潘多拉之盒,其中包括了在操縱人腦思考敏感信息後從人腦中竊取它們。不過,該領域的突破仍然有待時日,在破解基於思考的大腦模式之路上,還需跨出重要的一步。這樣的創新也意味著更好的腦機接口。這將為人機交流開闢全新的平臺。腦機接口可以讓癱瘓的人移動機械臂,或者使脊髓受傷的人控制電動輪椅。如下視頻所示的「智能修復」等應用,是在扶助全世界殘障人士的事業中邁出的一大步。

儘管自認為是「技術樂觀主義者」,小芯還是相信有必要健全該技術的法律法規,以確保這項技術真正幫助有需要的人,同時不會造成災難性後果。

未來如何,我們無法預料。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人們正在有意或無意地尋找與計算機進行交互的方式。人工智慧驅動型接口前景廣闊,且充滿挑戰。

既然潘多拉的魔盒已經被打開,那就勇敢無畏的前進吧!

留言點讚關注

我們一起分享AI學習與發展的乾貨

如轉載,請後臺留言,遵守轉載規範

相關焦點

  • 日本科學家訓練AI讀懂人類想法,「讀心術」不再是痴人說夢!
    如果AI能讀懂出你腦子裡在想的事,你敢信嗎?聽起來是不是「痴人說夢」?過去可能是,但現在科學家卻能將其化為可能。據外媒報導,一支日本科研隊日前進行了一套訓練AI進行「讀心」的實驗。你們知道嗎,這還不是科研人員第一次做這樣的實驗,在這之前也有科研人員取得過類似的成果。之前的實驗是,科研人員讓受測者看著一張圖片的同時,用fMRI掃描他的大腦活動,最後再讓電腦用fMRI的資料重新產生出一張圖片,兩張比較,看看電腦能不能準確重現受測者看到的圖片。
  • 你怕不怕「蒼蠅似的思想」
    清高如聞一多,也會在詩中嘆息:「你知道我愛英雄,還愛高山\我愛一幅國旗,在風中招展\可是還有一個我,你怕不怕\蒼蠅似的思想,垃圾桶裡爬……」  曾經有過「蒼蠅似的思想」,絲毫沒有影響聞一多的偉大,因為他更擁有「風中招展」的英雄、高山之旗,擁有厚重的三墳五典和詩情畫意,足以噤住那些「蒼蠅」。聞一多不怕承認那個不美好的自我。那個年代,自我剖析、自我反省,甚至成了一種潮流。
  • 產檢時醫生打的「啞謎」,可能暗示了寶寶性別,你讀懂了嗎?
    很多孕媽產檢的時候會耍「小伎倆」,與醫生「鬥智鬥勇」,千方百計地想提早知道孩子的性別,但是醫生不被允許告知胎兒性別,一方面是基於職業道德;另一方面是怕小夫妻有重男輕女的思想,得知懷的是女寶會流掉。為了規避這種情況,產檢時醫生就會保密孩子的性別。
  • 瘋狂的思想實驗:忒修斯之船和缸中之腦,就問你怕不怕
    思想實驗要求邏輯縝密,沒有致命缺陷。忒修斯之船和缸中之腦都是接近完美的思想實驗,我們至今都沒找到解決的辦法。尤其是思想實驗,從簡單的世界本質,到伽利略落體實驗,再到忒修斯之船和缸中之腦,都對自然科學造成了衝擊,使得人們一度懷疑起了世界的真實性,有的思想極端的人更是否定了自我的存在,也否定了世界的存在。今天就來說說忒修斯之船和缸中之腦,讀懂它們的你,會不會感到害怕?
  • 讀懂莊子,你就會明白:現在的人為什麼不快樂?
    ,你就會發現,原來快樂不是用錢買來的。也成了王者榮耀英雄「莊周」的一句經典臺詞,這麼超前的思想和腦洞,不知道比西方哲學家早了多少年,拍成科幻片都綽綽有餘,而莊子就是這樣一個「腦洞大開」的人。>王者榮耀莊周圖他看到「螳臂當車」就教導人們不要硬碰硬、不自量力,看到「井底之蛙「就告訴我們不要目光短淺,看到樹不成材,就告訴我們人怕出名豬怕壯
  • 黃容根駁劉慧卿言論 稱中華民族統一乃大勢所趨
    黃容根駁劉慧卿言論 稱中華民族統一乃大勢所趨   黃容根說,「中華民族走向統一,乃大勢所趨,是任何力量也阻擋不了的。不論是李登輝,還是劉慧卿,分裂國家,背離民族感情,等待他們的是公正的歷史審判。有道是: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 你的「英語閱讀」真的「讀懂」英語She won the Nobel Prize了嗎?
    你的「英語閱讀」真的「讀懂」英語She won the Nobel Prize了嗎?當你一直「堅持」只用中文「讀」並「讀懂」英文時,你的所謂的「英語閱讀」是完全失敗的:你根本不懂所謂的「英語閱讀」指的是什麼,更不懂「什麼樣」的英語閱讀才會讓你這個始終並一直處於「無後方依託作戰」(無任何英語語言環境下「學」英語,「用」英語)的「英語學習者」(If any at all)真正提高英語,而且能讓自己的英語在前述前提下「持續地活下去」:
  • 「男怕磨,女怕泡,雞怕攆,狗怕舔」你看懂了嗎?這就是人性
    鄉下有句老話:「男怕磨,女怕泡,雞怕趕,狗怕舔」,聽起來似乎俗不可耐,但如果仔細斟酌這看似粗俗的幾句話,其中的精華,還真是那一回事,再細細斟酌,這可不是人之常情!我們先來聊聊這句「男怕磨,女怕泡」,聽了這句話,是不是立刻聯想到一個詞,那就是「軟磨硬泡」。對啊,其實這句話的核心意思就是,不管男女,都怕持久戰不斷。
  • 你真的懂鎖嗎 帶你五步讀懂執手鎖(圖)
    你真的懂鎖嗎 帶你五步讀懂執手鎖  第一部分:執手你真的懂鎖嗎 帶你五步讀懂執手鎖  選擇門把手,除了款式要符合設計風格和中國好意頭習慣外,還得特別注意執手表面的電鍍工藝
  • 古人告誡: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你知道這是在說什麼嗎
    比如古人就有一句俗語叫做「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大家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先解釋前半句: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了解過我們中國古代的曆法,自從在西周之後,我們已經基本上確定下來一年有幾個月,一天有幾個時辰這樣的時間計時。
  • 你可能沒讀懂差強人意的含義
    大家讀懂這句話了嗎?有兩個意思:面對疫情,中國處理得不盡如人意;面對疫情,中國處理得令人比較滿意的。是不是很繞腦?你覺得應該是哪個意思呢?為什麼會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意思呢?因為這裡面有個讓人容易誤解的傢伙就是「差強人意」。「差強人意」是日常使用頻率較高的一個成語,但因為不知其確切的意思,往往被誤解誤用。語言是一個民族的靈魂。
  • 一句話能讀懂一個人嗎?NLP告訴你,可以!
    一句話讀懂一個人是天方夜譚嗎?告訴你,不是。這是一門嚴肅的學問,通過訓練,可以做到一句話了解一個人的很多東西。這門學問就是NLP(神經語言程序學)NLP,是神經語言程序學的英文縮寫。NLP被解釋為研究我們的大腦如何工作的學問。
  • 讓AI讀懂0,會帶來更多前沿突破嗎?
    在這份一望無際的 「待學習清單」 中,讓 AI 讀懂 「0」、讀懂「無」 這一概念,或許可以佔據一席之地。近日,美國 AI 視覺檢查公司 Neurala 的 CEO 兼聯合創始人 Max Versace 在一篇文章中提出了這樣一個有趣的觀點。
  • 這篇「極簡」英語你能用英語「讀懂」嗎?Good morning,sir
    這篇「極簡」英語你能用英語「讀懂」嗎?Good morning,sir這是一段「極簡」的英語,於是人人以為:自己「讀懂了」。其實,你「讀懂」的只是它的「中文(意思)」,也就是說你在「使用」的語言是中文,而從英語「學以致用」角度講,在整個「閱讀」過程中,你的英語根本沒有得到任何「使用」:我們說的「英語閱讀」不是給你「用」中文的,是給你把(已知)的英語「用起來」的。但是,你的「用」中文的「英譯漢」式的,所謂的「英語閱讀」並沒有、甚至根本沒有達到「用」英語的要求和目的。
  • 【地評線】大洋網評:「讀懂中國」,讀懂大國擔當
    今天,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下稱「讀懂中國」)將在廣州拉開帷幕。來自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知名政治家、戰略家、學者、企業家等將齊聚花城,透過廣州這扇「窗口」,讀懂中國故事,分享中國智慧。廣州,再度匯聚全球智慧,吸引全球目光。  審時、度勢,此次「讀懂中國」非同尋常。眼下,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全球經濟政治格局劇烈變化,諸多不穩定、不確定因素疊加。
  • 一文讀懂深度學習中的矩陣微積分,fast.ai創始人&ANTLR之父出品
    這位ANTLR之父和fast.ai創始人Jeremy Howard一起推出了一篇免費教程,旨在幫你快速入門深度學習中的矩陣微積分。簡明,易懂。DeepMind研究科學家Andrew Trask評價說:如果你想跳過不相干的內容,一文看盡深度學習中所需的數學知識,那麼就是這份資源沒錯了。只需一點關於微積分和神經網絡的基礎知識,就能單刀直入,開始以下的學習啦。
  • 俗語「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啥意思?快看看你是否符合
    俗語「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啥意思?快看看你是否符合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講一下民間俗語,俗語呢,是起源於百姓的生活中的,是人民在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經驗。但是有對的,也有不適合現在的。我們要講的俗語是「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看起來好像跟生辰有關係啊。在古代,生辰八字是很重要的,在婚配和時候都要看生辰八字看看兩人是否能相配。不僅如此,一些「高人」在看完一個人的生辰八字後還能判斷這個人的命運,是否是大富大貴又是否是命途多舛。如果自己的生辰八字被一些壞人知道了,還能藉此來讓人做壞事。不過這也是古代封建迷信罷了。我們繼續來看俗語。
  • 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孩子出生時的忌諱,影響命運嗎
    在生產力更為低下的古代,關於生孩子也有「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個俗語,這樣的俗語是什麼意思?會影響孩子命運嗎?我們國家在古代有「十天幹十二地支」的劃分,所謂「午時」,對應的其實就是中午十一點到下午一點的範圍,「子時」對應的則是晚上十一點到凌晨一點的範圍。
  • 你願意讓AI來審稿你的論文嗎?
    最終的裁判是你。」 UNSILO的原型從PubMed Central學術資料庫中獲取信息,比較稿件和170萬(雖然這個數值很大,但依然有限)已發表的生物醫學論文全文的差異。這家公司表示,未來它會加入超過2000萬篇PubMed的論文。
  • 漢語詞意豐富,來考考你,看你能讀懂嗎?
    但是很多字你認識了,連在一起就未必能讀懂了!不信?來看看吧! 01 內涵豐富的漢字 有些字詞放在不同的情境下,往往有著不同的意思,下面的一句多義,你讀懂了嗎: 1.冬天,能穿多少穿多少;夏天,能穿多少穿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