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探針臺的市場及競爭分析報告

2020-11-30 騰訊網

來源: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公眾號

作者:casa秘書處

(本文經授權轉載)

一、 半導體探針臺概述

探針臺是半導體(包括集成電路、分立器件、光電器件、傳感器)行業重要的檢測裝備之一,其廣泛應用於複雜、高速器件的精密電氣測量,旨在確保質量及可靠性,並縮減研發時間和器件製造工藝的成本。

探針臺用於晶圓加工之後、封裝工藝之前的 CP 測試環節,負責晶圓的輸送與定位,使晶圓上的晶粒依次與探針接觸並逐個測試。在半導體器件與集成電路製造工藝中,從單晶矽棒的製取到最終器件製造的完成需經過複雜的工序,可分為前道工序與後道工序,探針臺是檢測半導體晶片的電參數、光參數的關鍵設備。經過檢測,探針臺將參數特性不符合要求的晶片記錄下來,在進入後序工序前予以剔除,大大降低器件的製造成本。

半導體的測試環節,主要包括晶片設計中的設計驗證、晶圓製造中的晶圓測試(CP測試)和封裝完成後的成品測試(FT測試)。半導體測試設備主要包括測試機、探針臺和分選機。在所有的測試環節中都會用到測試機,不同環節中測試機需要和分選機或探針臺配合使用。

圖1 晶圓測試CP測試環節,灰色為探針臺

探針臺是檢測晶片的重要設備,在晶片的設計驗證階段,主要工作是檢測晶片設計的功能是否能夠達到晶片的技術指標,在檢測過程中會對晶片樣品逐一檢查,只有通過設計驗證的產品型號才會量產。晶圓測試一般在晶圓廠、封測廠或專門的測試代工廠進行,主要用到的設備為測試機和探針臺。

圖2 晶片測試及探針臺設備應用流程圖

二、 半導體探針臺市場

1. 全球半導體投資規模持續攀升

半導體行業向來有「一代設備,一代工藝,一代產品」的說法。半導體設備價值普遍較高,一條先進半導體生產線投資中,設備價值約佔總投資規模的 75%以上。隨著全球半導體行業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半導體設備市場也呈增長趨勢。根據 SEMI 統計,全球半導體設備銷售額從 2013 年的318億美元增長至 2018年的645 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約為 15.2%,但受到半導體行業景氣度下滑及宏觀經濟環境影響,2019年、2020年一季度增長有所下降,但預計疫情過後,將恢復增長。

中國半導體市場飛速增長。在全球貿易摩擦背景下,半導體行業國產化率提高成為必然趨勢,國內半導體產業的投資規模持續擴大。根據 SEMI 統計數據,2018 年半導體設備在中國大陸的銷售額約為 131億美元,同比增長 59.3%,約佔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的 20.3%,已成為僅次於韓國的全球第二大半導體設備需求市場。結合SEMI和IDC等行業機構的數據和預測,2018、2019年國內半導體製造設備投資額約為131、117億美元,而2020年受疫情影響將繼續下滑。預計疫情結束後,半導體設備的投資將反彈,2021、2022年將恢復至143、179億美元。

圖3 全球及中國大陸的半導體設備銷售規模

數據來源:SEMI,CSA Research整理

2. 探針臺市場逐年增長

半導體測試對於良率和品質控制至關重要,是必不可少的環節,主要涉及兩種測試(CP 測試、FT 測試等)、三種設備(探針臺、測試機、分選機等)。根據半導體產線投資配置規律,測試設備在半導體設備投資的佔比約為8%,僅次於晶圓製造裝備,其中測試機、分選機、探針臺的佔比分別為63.10%、17.40%、15.20%。

圖4 測試設備在半導體設備投資中佔比約為8%

數據來源: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CSA Research整理

圖5 探針臺在半導體測試設備中佔15.2%

數據來源: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CSA Research整理

近年來,全球貿易摩擦持續加劇,而半導體作為信息產業的基石和兵家必爭之地成為本輪貿易戰的焦點。2019 年,中美貿易戰、日韓半導體材料爭端對全球半導體產業競爭格局也帶來了較大的影響。在自主可控發展策略指導下、在資本與相關配套政策扶植下,中國大陸正在也必將成為全球半導體產業擴張寶地,未來幾年半導體產能擴充仍將有較大需求。2019 年國內半導體設備投資約為 923.51億元,國內半導體檢測設備市場規模約為67.43億元。在疫情結束後國內半導體投資將反彈及恢復增長,檢測設備市場規模也將隨之增長,預計 2022年將達到 103.22億元。

按照探針臺佔整個半導體檢測設備投資的15.2%測算,2018年、2019年、2020年全球的探針臺市場規模約為56.6億元、46.2億元、42.96億元,疫情結束後2021年、2022年有望將達到51.56億元、59.29 億元的需求。國內探針臺市場規模2019年約為10.25億元,2022年將增長到15.69億元。

圖6 全球探針臺市場規模及國內探針臺市場規模(%)

數據來源:SEMI,CSA Research

三、 半導體探針臺廠商的競爭格局

半導體設備的技術壁壘高。隨著半導體行業的迅速發展,半導體產品的加工面積成倍縮小,複雜程度與日俱增,生產半導體產品所需的製造設備需要綜合運用光學、物理、化學等科學技術,具有技術壁壘高、製造難度大及研發投入高等特點。

國際企業佔主導,國內企業在突破。從全球市場看,半導體探針臺設備行業集中度較高,目前主要由國外廠商主導,行業呈現較高壟斷的競爭格局。東京精密(Accretech)、東京電子(Tokyo Electron)兩家公司佔據全球約七成的市場份額。其次為臺灣企業,如臺灣惠特、臺灣旺矽等也佔有較大的市場份額,特別是在LED探針臺領域具有優勢。

圖7 全球探針臺市場TOP企業格局

數據來源:CSA Research,SEMI,上市公司財報

從國內市場看,東京精密(Accretech)市場佔比最高;第二梯隊為東京電子(Tokyo Electron);而臺灣惠特和深圳矽電相差不大,佔比在13%-15%。而中國本土企業中,深圳矽電是國內規模最大的探針臺生產企業,進展較快,近三年營業收入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速,並且在大陸市場的基礎上,開始拓展中國臺灣地區市場。

此外,國內長川科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45所、西700廠等廠商值得關注。長川科技的主要產品為測試機和分選機,探針臺處於研發階段,尚未形成收入。中國電子科技集團45所的探針臺在改革開放前曾一度是國內市場的主流機型,市場佔有率高達67%,近年來依託原有技術積澱發展較快,探針臺產品包括手動探針測試臺和自動探針測試臺;西700廠主要側重於研製4探針模式的手動探計臺。

圖8 大陸探針臺市場TOP企業格局

數據來源:CSA Research,SEMI,上市公司財報

數據來源:CSA Research,SEMI,上市公司財報

四、 未來發展趨勢

1. 市場趨勢:長期看好,短期存在風險

長期來看,國內的半導體整體產業及半導體製造業增長穩定,帶動封測需求。隨著聯網設備的大規模成長,以及對數據處理、運算能力和數據存儲的需求激升,驅動了物聯網、人工智慧與高效能運算等技術的逐漸成熟,人工智慧及物聯網等終端產品的應用,包括5G通訊、工業用智能製造、車用電子與智慧家居等需求即將爆發。終端應用持續攀升將導致對半導體的需求日漸增長,刺激半導體封測技術、需求明顯提升,催生IC封裝從低階封裝技術,朝向高階和先進封裝技術等領域發展。對於仰仗半導體封測業的探針臺產業而言,終端應用衍生的高階封裝需求激增,封測需求持續成長,加上半導體產業導入新材料所衍生的各種機會,都有望刺激探針卡市場需求持續增長。

短期來看,2020年半導體產業發展面臨的不確定性較多且複雜交織,一是貿易戰持續,給半導體的發展及競爭格局帶來不確定性;二是新冠狀病毒的疫情成為「黑天鵝」事件,席捲全球,對各行業均產生難以估量的影響。

2. 技術趨勢:向高、精、尖和自動化發展

晶圓尺寸持續增大,從6」到8」再到目前的12",而對應的探針臺也從手動向半自動和全自動發展。在此過程中,涉及到晶圓尺寸、精度、解析度以及測試原理等變化,未來的探針臺將沿著以下幾個方向改進。

(1)測試品種多。早期的探針臺主要針對一些分立器件進行測試,測試精度要求不是很高,但是隨著信息化的發展、晶圓片尺寸增加、封裝尺寸的減小以及納米工藝技術的成熟,對測試效率和穩定性提出很高的要求。其產品測試已經擴展到SOC、霍爾元件等領域,因此,大直徑晶圓片測試、全自動晶圓測試以及高性能晶圓片測試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2)微變形接觸技術。Mirco Touch微接觸技術,它減少了測試易碎器件或者pad處於活動電測區域下的接觸破壞,實現了對於垂直升降系統的精準的控制,大大降低了探針接觸晶圓的衝擊力,同時也提高了測試過程中探針的精準度,保證了良品率。因此,未來的探針臺將會在微變形接觸等技術上投入更大的成本。

(3)非接觸測量技術。隨著電磁波理論和RFID (射頻識別)技術的成熟,接觸式測試將會因為更高的良率、更短的測試時間以及更低的產品成本等潛在優勢越來越受到青睞。這種測試方法中,每個裸片內含集成天線,TESTER通過電磁波與其通信,可以消除在標準測試過程中偶然發生的測試盤被損時間,減低缺陷率。

3. 競爭趨勢:貿易摩擦下的國產替代機會

中國國產替代成為重要趨勢,龍頭公司將有10 倍以上市場增長空間。半導體設備的國產化既符合產業安全自主可控需求,也符合產業發展基本規律。只有在設備上擁有核心技術升級與迭代能力,才能真正實現半導體製造上實現超越,國產化率是當務之急,也勢不可擋。中國設備產業未來10 年,第一步將迎接中國半導體產業對設備投資需求成倍的增長,同時目標將國產化率從平均 5%~10%,提升到 70%~80%以上甚至更高;第二步中國設備廠商與國際廠商同臺競技之後,實現打開國門走向世界,從追趕到超越的升華。

在貿易戰背景下,「中興事件」、「華為事件」等系列事件,警醒了業內對硬科技缺失的重視,從國家層面到企業均開始推進半導體核心技術國產自主化,實現供應鏈安全可控,這加速了半導體材料和設備的國產化替代進程。目前,我國的半導體行業的國產化率仍然比較低,設備領域尤其明顯,探針臺市場領域,國產設備的在國內市場的份額不超過20%,亟需發展和提高。

隨著以深圳矽電、長川科技、中電科45所為代表的國內產設備企業飛速發展,預計未來國產探針臺在國內市場的佔比將越來越高。國內半導體產業的逐步崛起,將給上遊設備龍頭公司帶來較大的成長空間。

轉載來源:本文轉載自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技術戰略聯盟公眾號。

聲明:資料由本媒體號從網絡收集整理而成,所有資料版權歸原公司、機構所有。資料僅供學習參考,切勿用於商業用途,如涉及版權問題,請第一時間告知我們刪除,非常感謝!

相關焦點

  • 潮科技入門指南 | 半導體測試設備行業研究分析報告
    目錄1、半導體測試設備簡述1.1 測試是貫穿半導體生產過程的核心環節1.2 半導體測試的三大核心設備:測試機、分選機、探針臺2、行業發展現狀和趨勢2.1 全球半導體產業穩步增長,中國市場發展強勁2.2 全球半導體製造重心轉向中國,拉動國內半導體設備發展2.3 中國封裝測試產業快速發展,拉動測試設備市場需求2.4 全球半導體測試設備市場規模達50.1億美元,中國成主力市場
  • 2021年中國半導體檢測設備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前景分析市場規模有...
    前道檢測設備又包括量測類和缺陷檢測類,量測類包括橢偏儀四探針、原子力顯微鏡、熱波系統、相干探測顯微等,缺陷檢測類包括光學顯微鏡、電子顯微鏡等;而後道檢測設備主要包括分選機、測試機、探針臺。中國半導體檢測設備市場規模達到176億元2016-2018年,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規模波動增長。
  • 2020年全球及中國半導體用靶材行業市場現狀及競爭格局分析 主要...
    2020年全球及中國半導體用靶材行業市場現狀及競爭格局分析 主要市場仍集中在國外  2020-10-27 12:00:42
  • 國內首臺商用12英寸全自動晶圓探針臺問世
    科技日報記者 陸成寬22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獲悉,該所旗下長春光華微電子設備工程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華微電子」)成功研製出國內首臺商用12英寸全自動晶圓探針臺。晶圓探針臺是半導體行業重要的檢測裝備之一,用於晶圓加工之後、封裝工藝之前的晶圓測試環節,負責晶圓的輸送與定位,使晶圓上的晶粒依次與探針接觸並逐個測試。在這個過程中,晶圓探針臺可以將參數特性不符合要求的晶片記錄下來,在進入後序工序前予以剔除,從而大幅度降低器件的製造成本。晶圓探針檢測過程技術難度極大。
  • 2020年中國半導體材料現狀調研及市場前景走勢分析報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中國半導體材料現狀調研及市場前景走勢分析報告認為,從產品層面,儘管市場的推動力己由PC轉向移動產品,包括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但是它們的高潮己過,在發達國家中己呈飽和態勢,而僅在發展中國家尚有一定餘地,然而價格的競爭日趨激烈,逐漸向今天PC市場的低毛利率靠攏。
  • 長川科技:公司申請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的審核問詢函之回復報告
    隨著中國半導體市場地位的逐年提升、國內政策與資金環境的不斷改善,全球半導體產業重心一步步向中國大陸傾斜。根據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發布的報告,預計2017-2020年間投產的半導體晶圓廠約為62座,其中26座設於中國,約佔全球總數42%。
  • 半導體設備行業深度報告:市場再創新高,國產化替代空間廣闊
    (報告出品方/作者:德邦證券,馮俊)核心觀點全球半導體設備支出進入上升周期。5G、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以及汽車電 子等新技術和新產品的應用,將帶來龐大的半導體市場需求,行業將進入新一輪的 上升周期。半導體設備位於產業鏈的上遊,其市場規模隨著下遊半導體的技術發展 和市場需求而波動。
  • 2020年中國半導體靶材市場現狀及競爭格局分析 國產替代步伐加快...
    濺射靶材是用濺射法沉積薄膜的原材料,主要應用於面板顯示、半導體和磁記錄薄膜太陽能領域。其中,半導體生產對靶材的純度有著更高的要求。2018年,中國半導體靶材市場規模約12.1億元;2019年,全球半導體靶材銷售規模約9.8億元,總體來看,全球半導體靶材市場仍集中在國外。
  • 未雨綢繆:半導體檢測儀器核心零部件搶先一步國產替代
    德國的一加專利分析公司IPlytics就正式對外發布了一份5G專利研究報告,研究報告中指出,截止至2019年4月份,中國四家公司擁有的5G標準必要專利數量竟然達到了驚人的36%,緊隨其後的便是韓國的25%,而美國僅僅只有
  • 國內首臺商用12英寸全自動晶圓探針臺問世,該技術長期被日本公司壟斷
    2020.06.22 18:11【國內首臺商用12英寸全自動晶圓探針臺問世,該技術長期被日本公司壟斷】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旗下的長春光華微電子設備工程中心有限公司成功研製出國內首臺商用12英寸全自動晶圓探針臺。
  • 半導體設備分類及行業分析
    打開APP 半導體設備分類及行業分析 周碧俊 發表於 2018-08-22 17:54:00 地域分布:2017年北美地區半導體銷售額為885億美元,同比增長35%,增速居全球首位;亞太及其他地區銷售額為2488億美元,同比增長13.3%,佔全球市場總值的60.36%。從國內來看,2017年中國半導體銷售額為1315億美元,同比增長22.3%,佔全球半導體市場比重為32%。
  • AOI檢測設備深度報告::全球競爭格局
    工藝流程控制所用的檢測設備包括工藝參數管理系統、光刻過程控制系統和收益分析軟體系統。工藝流程控制系統主要對工藝流程參數、光刻設備的穩定性進行檢測,系統設備記錄每一類電晶體參數並生成相應的receipt,最後將receipt輸入到已調試好的設備中大批量生產晶片。
  • 半導體設備行業專題報告:國內需求增長,國產替代進展提速
    2.3 全球市場受海外廠商誤導,前五大廠商市佔率較高 全球設備五強佔市場主導角色。全球設備格局競爭,主要前道工藝(刻蝕、沉積、塗膠、熱處理、清洗等)整合成三強 AMAT、LAM、TEL。測試產品技術發展趨勢主要包括:(1)並行測試數量和測試速度的要求不斷提升;(2)功能模塊需求增加;(3)對測試精度的要求提升;(4)要求使用通用化軟體開發平臺;(5)對數據分析能力提升半導體測試設備市場呈現寡頭壟斷格局。集成電路檢測在測試精度、速度、效率和可靠性等方面要求高。
  • 2020年全球及中國光刻膠行業市場現狀及競爭格局分析 半導體光刻膠...
    原標題:2020年全球及中國光刻膠行業市場現狀及競爭格局分析 半導體光刻膠國產替代需求大   1、光刻膠行業基本概況分析
  • 半導體設備行業專題報告:全產業鏈視角看半導體檢測設備
    如需報告請登錄【未來智庫】。一、檢測設備:晶片良率控制關鍵1.1 半導體檢測設備分前道量測設備和後道測試設備 定義:廣義上的半導體檢測設備,分為前道量測(又稱半導體量測設備) 和後道測試(又稱半導體測試設備)。
  • 潮科技行業入門指南 | 半導體測試設備行業研究分析報告
    根據Gartner數據,2017年在存儲器市場量價齊升的帶動下,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同比增長22.2%,達到4,197億美元,2007-2017年CAGR為3.95%,其中集成電路市場規模為3,402億美元,佔比81.4%。隨著全球經濟穩步增長,預計未來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增速在6%以上。
  • 中國化合物半導體行業發展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2026年)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化合物半導體行業發展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2026年)認為,化合物半導體多指晶態無機化合物半導體,即是指由兩種或兩種以上元素以確定的原子配比形成的化合物  《中國化合物半導體行業發展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2026年)》在多年化合物半導體行業研究的基礎上,結合中國化合物半導體行業市場的發展現狀,通過資深研究團隊對化合物半導體市場資訊進行整理分析,並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長期市場監測的資料庫,對化合物半導體行業進行了全面、細緻的調研分析。
  • 超導行業下遊應用市場及競爭格局分析(附報告目錄)
    超導行業下遊應用市場及競爭格局分析(附報告目錄)1、超導行業概述定義:超導體(英文名:superconductor),又稱為超導材料,指在某一溫度下,電阻為零的導體。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諮詢有限公司《2020-2026年超導行業全面調研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圖片來自網絡特性:超導體具有三個基本特性:完全電導性、完全抗磁性、通量量子化。
  • 中國半導體材料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年版)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半導體材料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年版)認為,近幾年,由於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投資環境的日益改善、優惠政策的吸引及全球半導體產業向中國轉移等等原因,我國集成電路產業每年都保持30%的增長率。
  • 2020年全球碳化矽(SiC)行業市場現狀與競爭格局分析 2020年市場...
    碳化矽(SiC)又名碳矽石、金剛砂,是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的代表之一,SiC主要用於電力電子器件的製造。受新能源汽車、工業電源等應用的推動,全球電力電子碳化矽的市場規模不斷增長,預計2020年的市場規模將達6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