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鬥衛星:中國「天眼」看世界
然而,在西安衛星測控中心,有一群人卻一直堅守在崗位上,中科院上海微小衛星工程中心導航副總師沈學民就是其中之一。 4月21日,北鬥導航小衛星準確進入工作軌道,地面成功接收到衛星下發的導航信號,沈學民的一顆心總算放進了肚子裡。「我們的衛星測試項目基本完成,所有的參數都很理想。」
-
高分系列衛星 擦亮中國「天眼」(圖)
原標題:高分系列衛星 擦亮中國「天眼」(圖) 高分二號衛星天山天池融合影像這雙「天眼」是否明亮,決定了我們所看到的景物是否清晰。因此,無數航天科研人員孜孜不倦地工作,為的就是不斷擦亮這雙「天眼」。 9月29日,「高分二號」衛星首批影像圖公布,在600公裡高空所拍下的照片,能清晰地看到馬路上的斑馬線。這是我國首批亞米級高解析度衛星影像圖,標誌著我國衛星遙感技術進入亞米級時代。
-
Bilingual · Foreign Business | 衛星「天眼」重現2017全球大事件
「外企頭條」欄目又跟大家見面了,今天推出2017年年終特稿,用衛星「天眼」拍攝的照片重現2017年全球歷史性大事件。請看詳細報導↓↓衛星攝影作品回顧2017年全球歷史性大事件Photos from Space to Reveal The Biggest News Stories Happened in 2017
-
用方程解開衛星「隊形」的秘密「天眼」看地球會是怎樣的?
當今社會,世界這麼大,你想出去走走,不帶現金可以,可千萬別忘了帶手機,不僅是因為手機裡面有支付寶,更因為裡面有地圖、有導航、有周邊衣食住行、有微信共享位置、有行程的足跡……為什麼時間和位置在我們的生活中如此重要?這是因為人類70%以上的活動與時空息息相關。
-
透過衛星圖 看2020那些難忘瞬間
就讓我們通過衛星圖共同回顧2020那些難忘的瞬間雷神山、火神山兩座醫院火速建成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武漢參照北京小湯山醫院模式,建設兩座傳染病醫院。1月23日、1月27日,火神山、雷神山兩座醫院先後動工開建。2月2日,火神山醫院率先交付。
-
世界地球日〡中科星圖「天眼」守望美麗星球
透過遙感衛星圖像,從外太空俯視地球,可以感知季節變幻、城市發展、滄海桑田。當然,也不難發現這顆藍色星球每年會發生數百萬次地震、數十萬次森林火災;南極的格陵蘭島冰川正在加速融化,形成數以百計的寶藍色湖泊,冰蓋萎縮速度比以前所知更快。
-
美國「天眼」阿雷西博望遠鏡崩塌,全球僅剩中國貴州「天眼」
中國嫦娥五號成功降落月球,開始人類44年以來首次月巖採集之際,國際太空探索界別發生另一件大事。美國最大球面射電望遠鏡,波多黎各阿雷西博望遠鏡(Arecibo Telescope)發生災難性意外,望遠鏡鏡面遭上方懸吊設備墜下砸毀。 由於阿雷西博望遠鏡直徑達數百米,整個損毀場面猶如戰區廢墟。
-
全球唯一天眼!中國天眼將向全球科學家開放,美媒:看後讓人驚嘆
據26日美國哥倫比亞公司的報導,在我國面向全球開放我國的天眼後,該媒體記者來到實地進行參觀,看完後只有一個感慨:著實讓人驚嘆!01全球僅剩唯一天眼在本月月初的時候,全球第二大天眼,美國阿雷西博望遠鏡坍塌,阿雷西博望遠鏡是全球第二大"天眼",多年來貢獻極大。隨著此次阿雷西博的坍塌,全球只剩下一個天眼,就是位於中國貴州的"天眼"。
-
中國「天眼」成全球唯一,各國或需競爭申請
隨著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開始退出太空探索領域,中國天眼開始受到外媒關注,並被寄予了全球探測外太空的重要希望。日前,外媒報導,中國天眼將從明年向世界開放。中國「天眼」成世界唯一,基於天眼的研究成《自然》年度十大發現之一據法媒12月15日報導,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發生坍塌事故,引發世界天文探索領域的震動,中國天眼將成為世界射電天文學領域內唯一重要工具。
-
一夜間,美國發生一大事,900噸天眼瞬間倒塌,日本:只能靠中國
圖為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最近,美國發生一件大事,據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聲稱,美國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一夜之間坍塌,這是美國專門為開展天文科研而建造的巨型射電望遠鏡,這套射電望遠鏡的儀器重達900噸,由3個支撐塔利用鋼纜吊起,由於支撐塔斷裂
-
[臺媒看貴州]大陸天眼探測外星人 高薪挖角
臺灣《聯合報》 特派記者戴瑞芬 大陸去年九月建成世界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天眼」,但研究團隊卻「群龍無首」,因此向全球發出求才令,計劃以約一百九十萬美元(約五千七百萬臺幣)的研究津貼,免費住房和福利」高薪挖角。
-
美國「天眼」坍塌後,全球眼光聚集東方,中國「天眼」向世界開放
美國是全球疫情的"震中",驚為天人的確診人數讓人惶恐。除疫情嚴重之外,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也已宣布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望遠鏡退役。去年的12月初,美國天眼出現意外坍塌。從相關報導提供的視頻來看,美國天眼坍塌聲堪比雪崩,900噸懸空平臺猛烈往下墜。國內外媒體聚焦中國在美國天眼坍塌之後,世界將目光聚焦在東方。
-
中國「天眼」面向世界 交流合作是發展正道
2021年4月1日,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將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這一消息引起了各國業內人士的高度關注,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記者前往中國天眼進行實地探訪時還表示:中國迅速崛起的科技實力令人側目!中國天眼,大國重器。
-
中國「天眼」面向世界,交流合作是發展正道
中國網評論員 牛慧穎 2021年4月1日,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將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這一消息引起了各國業內人士的高度關注,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記者前往中國天眼進行實地探訪時還表示:中國迅速崛起的科技實力令人側目! 中國天眼,大國重器。
-
耗資2.6億,曾是全球最大「天眼」,如今鏽跡斑斑成超大垃圾場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秒懂新世界】」,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消息資訊 從古至今,人類對太空的探索從未停止,望遠鏡的出現給了人們眺望遠方的機會,美國曾耗資2.6億建造全球最大「望遠鏡」,但如今卻雜草重生淪落成垃圾場
-
一覺醒來發生兩件大事!中國「嫦娥」登月自拍,美國天眼轟然倒塌
但是現在一覺醒來發生了兩件大事情,首先就是中國的「嫦娥」登月自拍了!中國人的浪漫天分讓我們在給宇航設備起名字的時候充滿了童話氛圍,登月車「嫦娥」就是很明顯的一個案例。這一次我們的登月車通過繞月的方式登錄月球,在收集了月球的樣本之後同時,還通過高清的攝像頭傳輸了作業過程的影像回到地球,通過這個「自拍」,可以很直觀的感受到我們在宇航方面的技術進步。
-
作為全球最大的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到底多牛?能用於軍事嗎
我們都知道中國有一個被稱作「天眼」的射電望遠鏡,這是全球最大的望遠鏡,有人說,「天眼」能夠將上千公裡以外燃燒的火柴大小的亮光看的一清二楚。因此,很多人不禁會問,作為「全球之最」,「天眼」能否被用於軍事用途?各國對此也關心不已,發布了很多相關的猜測。
-
一覽神奇海洋世界 探索全球藻類奇觀
原標題:一覽神奇海洋世界 探索全球藻類奇觀 通常人們都會認為海藻是有害的,事實上它們可能是最被低估的生命形式,是食物鏈上有機物質的初級生產者。正因為如此,如果沒有它們的話就不可能有生命。 雖然大多數藻類都很小,甚至可以用微觀來形容,但它們是大自然最宏偉的奇觀。
-
[臺媒看貴州]大陸貴州黔南球面射電望遠鏡堪稱「中國天眼」
臺灣古都電臺全球資訊網 臺長 蘇恩恩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被譽為「中國天眼」,由大陸天文學家於1994年提出構想,歷時22年興建於去年9月25日落成啟用。是目前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 這座巨大的望遠鏡外形與衛星天線相似,單口徑500米,猶如一隻巨大的「天眼」,可用於窺探星際之間互動的訊息觀測暗物 .測定黑洞質量、甚至搜尋神秘的「星外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