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詩讚:
我本華佗子,年老業已退。
奈何庚子春,疫魔舞山河。
可表後生不畏死,團結抗擊如磐石。
著我舊時袍,身穿銀甲衣。
與子共戰疫,不破勿須還,
待到山花爛漫復榮日,解甲歸田園。
2020年4月4日,清明時節,它終究是不平凡的一天!天空是依舊藍色的,但那種藍色更像是人們的眼淚。突然,萬籟俱靜的天空被一聲防空警報打破,刺耳的聲音中流露出更多的是心痛。
上午10點,全國舉行了抗擊疫情的默哀活動,防控警報響起,所有車輛,輪船鳴笛,路上的行人都停住了腳步······鍾南山院士也在辦公室的椅子上慢慢的站了起來······
2020年1月23日,武漢封城,全國啟動一級應急響應,中央領導人一聲令下,「火雷醫院」崛地而起,全國各個地方醫院的醫生速援武漢······,這場無聲的戰爭打響,84歲的鐘南山院士有一次挺身而出,他來了!2003年,中國出了兩個英雄,一個頂天一個立地,頂天的是航天英雄楊利偉,立地的就是醫學專家鍾南山,他在抗擊非典中戰功赫赫,拯救了不知多少生命。有人評價說,如果沒有鍾南山抗擊非典的結果可能就要改寫,這句話背後是個驚險的故事,2002年11月,廣東佛山出現了第一個非典病例,隨後這個可怕的疾病迅速在全國傳播開來,在非典初期時,醫學家們都在拼命想辦法,但前期很多專家誤入歧途,北京方面有權威人士稱病原基本可以確定為衣原體,並建議使用抗生素治療,媒體隨後大量報導,這是一個錯誤的方向,如果按照此方案執行,不知非典還要帶走多少生命。鍾南山站出來堅決反對,應為他試驗了很多次,抗生素對非典患者根本無效,於是他頂住壓力,多次疾呼:「病原不是衣原體,不能使用抗生素」,他的堅持使廣東在非典治療中沒有走更多的彎路,廣東省SARS病死率也降到了全球最低,約為百分之3.8。
這個84歲的老人不但醫術高超,更敢講真話,在冠狀病初期,他一邊告訴公眾儘量不要去武漢,一邊自己登上去武漢的高鐵,掛帥出徵!
人民日報這樣評價他:84歲的鐘南山有院士的專業,有戰士的勇猛,更有國士的擔當。
中國最可高的山——鍾南山,中國最紅的心——14億人萬眾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