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死亡聖甲蟲!古董飛彈揚威敘利亞 土耳其軍隊2次挨揍損失慘重
「聖甲蟲-B」(Tochka)彈道飛彈(一說為俄軍戰機轟炸),摧毀了一隊前往重鎮薩拉齊卜的土耳其軍車。據塔斯社報導,2月12日,敘軍就曾出動配屬「老虎部隊」(第25特戰師)的米-24武裝直升機,並發射「聖甲蟲」飛彈,對一支土軍平板運輸車隊發動奇襲,摧毀多輛土軍坦克、卡車。 另據俄羅斯獨立軍事網站「南方戰線」報導稱,2020年1月25日、2月3日、2月24日,敘軍在伊德利卜戰區多次發射「聖甲蟲」打擊敵方彈藥庫、指揮部、堅固要塞等「高價值目標」。
-
俄軍在波羅的海舉行大規模軍演 30多艘戰艦參演
在第一階段,參演海軍戰艦將從各自駐地出發,演練反水雷技能,而後在波羅的海的指定區域部署完畢。報導稱,俄軍近岸部隊、防空部隊、海軍陸戰隊、海軍航空兵也將參與此次演習。演習還包含炮兵射擊、進攻及防空飛彈的實彈發射。目前俄軍正在演練的項目是還擊敵軍空中進攻、殲滅對方艦隊、搜索並摧毀潛艇、戰術空降兵登陸等。
-
現在地空飛彈那麼先進,種類眾多,為什麼部隊還保留高射炮?
自從作戰飛機誕生以來,地面部隊和海上艦艇部隊一時間受到了很大的威脅,隨之,就產生了防空炮,這些防空炮一代比一代強,從最開始的手動裝填到自動射擊的防空炮,比如在二戰期間誕生了大量的高炮,大口徑的和小口徑的都有,並且創造了很大的戰果。尤其是二戰德國的知名的88炮,能打飛機還能反坦克,並且戰果輝煌,是盟軍地面部隊和轟炸機部隊最恐懼的武器之一。
-
【作戰研究】俄軍北極地區戰術行動方法研究
同月,俄公布的新版軍事學說中,首次出現保證俄羅斯在北極的國家利益的條款。可以看出,在戰略層面,俄武裝力量已為維護北極利益做好充分準備。為有效支撐位北極地區的戰略布局,在戰役戰術層面,俄軍未雨綢繆,對已有的北極作戰行動經驗不斷加以檢驗,豐富,完善,這已體現在俄近年來位北極地區進行的密集軍事活動中。可以說,目前,俄軍已經形成一套相對系統,成熟的北極地區戰術行動方法。
-
「獵戶座」首射飛彈,成為俄軍中堅力量
近日,根據俄羅斯相關媒體報導,俄羅斯軍方「獵戶座」無人機順利完成小型飛彈試射任務,同時也將地面目標全部搗毀,這意味著俄羅斯軍方在無人機領域正式跨入察打一體化時代。通過俄羅斯在敘利亞等戰場上的表現,俄羅斯國防部發現本國在多用途無人機發展領域較為落後,特別是察打一體無人機,而隨著「獵戶座」無人機的出世,及近日完成的飛彈試射任務,順利填補了俄羅斯在此方面的空白。
-
練兵備戰再出發——2021年全軍部隊新年開訓大掃描
南國海疆,南部戰區海軍艦艇編隊展開多型艦艇、多課目、全要素的實戰化演練。洪湖艦為某艦補給油料時,突然接到艦艇編隊指揮員下達的戰鬥指令,立即轉入戰鬥狀態。遠海大洋,運城艦開展新年度首次艦機協同攻擊訓練,數枚艦艦飛彈騰空而起,精準命中目標。
-
解碼無人作戰「蜂群戰術」
它們確定了軍事行動的戰略戰術。遠距離操控的機器加入作戰的未來戰爭圖景在我們眼前展開。」俄羅斯《觀點報》網站10月在題為《納卡衝突揭示未來戰爭範式》的文章中說。 這一觀點代表了輿論界的普遍聲音。其中,無人作戰「蜂群戰術」成為諸多軍事觀察家進一步聚焦的話題。在9月底爆發的納卡衝突中,雙方開戰後的24小時內,亞塞拜然運用智能無人機「蜂群戰術」,對亞美尼亞的地面裝甲部隊造成重大毀傷。
-
重視飛彈輕視火箭炮,俄羅斯武器這次吃了大虧,我國有先見之明
而在最近的納卡衝突上,俄羅斯的盟友亞美尼亞也吃了同樣的虧,因為缺乏好用的重火力武器,亞美尼亞便使用俄羅斯的「伊斯坎德爾」飛彈,去攻擊亞塞拜然的軍事目標。結果,就算使用了「伊斯坎德爾」飛彈,亞美尼亞也沒能挽回戰局,因為「伊斯坎德爾」飛彈根本就不管用,它的數量太稀少了,只能用來打擊高價值目標,使用「伊斯坎德爾」飛彈,根本就抵擋不住亞塞拜然大軍的衝鋒。
-
駐波增加到5500人,不享受治外法權,俄軍以「大規模」軍演回應
根據協議規定,美國方面將把駐波美軍從現在的4500人增加到5500人,同時還將在波蘭境內設立美國陸軍第五軍司令部前沿指揮所和北約東翼部隊指揮中心,波蘭未來最多將駐紮兩萬名美軍,兩國之間將舉行更多的聯合軍演。
-
這次俄軍為何沒表態
此前俄羅斯已經修改了核反擊策略,並且由克裡姆林宮籤發至戰略飛彈部隊。隨後俄羅斯又爆出了亞爾斯戰略飛彈的換裝進程已經開始加速,特別是俄軍此次將換裝之後的飛彈部隊都集中到國土的最東端,也就是靠近美國的方向,這些都說明俄羅斯對美軍的忌憚達到了冷戰之後的最頂點。
-
陸航部隊新年首飛從難從嚴 真抓實訓真抗實練向實戰化靠攏
從飛行課目到組訓模式,新年度的開訓都帶來了全新的變化,飛行調度、戰術謀劃、特情處置,全程自主指揮,一改以往重技術輕戰術的做法,實戰化意味愈加濃烈,達成作戰意圖,這才是實戰化訓練條件下一名指揮員應具備的能力。」
-
飛彈勁旅攜「天劍」而來
他們現在的演習演練與以前有何不同? 立體戰場的多維對抗 飛彈勁旅攜劍而來 三九嚴寒,白山黑水間呵氣成冰,本該萬物沉寂的林海雪原此刻卻因火箭軍的冬季對抗演練而激烈喧囂。每年一到冬訓季,一支支飛彈勁旅就「攜劍」而來,抵達火箭軍飛彈部隊有著「準戰場」美譽之稱的紅藍對抗演練地。往往從進入演練區一開始,他們就撞進了專業化藍軍布下的天羅地網。
-
15萬大軍一夜突現西部邊境,飛彈密集開火炸毀機場,美:開戰信號
由於緊急演習,因此當15萬大軍一夜之間突然現身西部邊境,並且發生飛彈密集開火炸毀了假想敵的機場目標之後,有美國五角大樓的消息人士稱,此舉已經被參聯會視為俄軍打算在邊境開戰的信號。對於此次俄軍突然舉辦如此大規模的軍事演練,雖然國際輿論普遍解讀成這是克裡姆林宮的慣例,但是從俄羅斯目前在歐洲的處境來看絕非如此簡單。
-
功勞卓著的俄軍「仙女座-D」指揮系統
上世紀90年代,俄空降兵部隊使用「飛行-K」自動化指揮系統,幫助部隊指揮員實時自動化控制和指揮兵力,有效提高了空降兵部隊的指揮效率和作戰效能。但是,該系統的指揮流程自動化僅能實現營級或者是團級單位。為了控制所有層級的部隊指揮,俄空降兵在「飛行-K」基礎上,開發了「仙女座-D」新一代自動化指揮系統。
-
虛擬空間演繹「空戰」革命 助部隊戰鬥力提升
而他的對手,扮演「藍軍」的戰友就在5米遠外的一臺飛行模擬器上衝他伸出大拇指…… 實戰標準練飛行,實裝對抗練戰術,在空軍某飛行學院飛行仿真技術研究所變為現實。 用最小的成本獲取最大的戰鬥力效益 上世紀20年代末,美國飛行員E。林克為了便於儀表飛行,製作了一個地面練習裝置,被稱作林克練習器,這也是當代飛行模擬器的原型。
-
俄軍維和部隊也受不了,2000屍體遍布納卡,野獸競相吞食慘不忍睹
,而最近納卡地區傳來了新消息,衝突導致2000多具屍體遍布納卡各地,並且因為露天時間過長,這些屍體大多已腐爛,野獸競相吞食現場慘不忍睹,就連負責收屍的俄軍維和部隊都有些受不了。 納卡衝突 雖然這場衝突只持續了一個月,參戰方只有兩個小國,但從俄軍維和部隊發出的照片來看
-
摧毀俄軍S-500防空系統,美重啟防空壓製作戰,灰狼計劃出爐
特別是在21世紀後美國主導的幾場戰爭中,美國的空天襲擊能力已經越來越強,各方面的技術也越來越成熟。作為美國最大戰略對手俄羅斯,已經面臨著空前的防空反導壓力,研製新一代的防空飛彈系統已經迫在眉睫。就在在今年的"軍隊-2020"防務展上,俄羅斯已經向世界展示了最新型的S-500防空飛彈系統,並開始列裝部隊,預計在2025年開始批量生產。
-
俄「獵戶座」無人機首射飛彈
俄「獵戶座」無人機據俄新網報導,俄軍「獵戶座」無人機近日順利完成小型飛彈試射任務,並摧毀所有地面目標。這是該型無人機首次進行飛彈發射,標誌著俄軍無人機正式進入察打一體時代。俄軍事工業綜合體人士稱,「獵戶座」無人機進行小型飛彈試射,旨在對其武器裝備系統進行整體測試,檢驗該型無人機火力系統及其配屬飛彈的可靠性。除試射飛彈外,「獵戶座」無人機在此次試驗過程中還首次進行滑翔制導炸彈的投擲,達到預期效果。
-
俄軍出現奇葩事故,裝甲車撞上小轎車,美軍:疲勞駕駛
在此之前不久,還有1連俄方榴彈炮車在高速路上行駛的過程中,突然就發生了側翻,當地法院裁定駕駛這輛炮車的俄軍士兵,需要為此承擔38萬美元的賠償,以彌補其過失。這些事故出現之後,立即被國際媒體報導,因為俄方很少發生這樣的事情,而俄方最大的對手,美軍卻是多次出現類似的事故,不久之前,在一次訓練中,1輛美方裝甲車在過河時突然翻入河水中,冰冷的河水立即倒灌進入戰車內部,由於救援不及時,加上當時水溫很低,導致3名士兵被淹死在車內,還有3名美軍士兵嚴重昏迷,並被送入了當地的部隊醫院進行救治。美方就表示,俄方出現這樣的情況,明顯屬於「疲勞駕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