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資訊 | DCB 中國力量 TCT 2018:RESTORE CHINA 系列研究結果...

2020-12-06 丁香園

美國聖地牙哥當地時間 9 月 23 日,在國際頂級介入治療學術會議 TCT 2018 上,陳韻岱教授和高潤霖院士代表中國專家分別匯報了 RESTORE ISR(支架內再狹窄)和 RESTORE SVD(小血管疾病)研究結果,展現了冠脈藥物塗層球囊(DCB)臨床研究的中國力量。

這兩項研究是同時開展的、前瞻性、多中心 RCT,在 23 家全國知名心血管中心積極努力下,歷時 3 年完成,共納入了超過 500 例患者。該研究證實了 RESTORE DCB 在治療 ISR 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時確證了 RESTORE DCB 對於 SVD 治療效果不劣於新一代佐他莫司 DES。在 RESTORE 研究中國協作組專家的共同努力及推動下,兩項研究均成功入選 JACC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 雜誌,並且即將在 TCT 大會期間同期發表,進一步推動 DCB 在冠脈介入治療領域的應用。

RESTORE ISR 研究:新一代 DCB 帶來介入治療新選擇

陳韻岱教授匯報了 RESTORE ISR 研究結果。DCB 治療支架內再狹窄(ISR)已得到了歐洲血運重建指南的Ⅰ類推薦,但指南同時也指出並不是每款 DCB 都有相同的臨床效果。


陳韻岱教授於 TCT 現場

本研究共有 12 個國內知名心血管中心參加,納入 240 例患者,隨機分為 RESTORE  DCB 組和 SeQuent Please DCB 組,主要研究終點為 9 個月造影的節段內管腔丟失(LLL),安全性終點包括 12 個月臨床隨訪 TLF(複合不良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靶血管 MI,缺血驅動的靶病變血運重建)、血栓形成等;次要終點包括介入治療成功率(器械成功、病變成功、手術成功)、最小管腔直徑、管腔狹窄率等。

主要終點:9 個月造影結果顯示,RESTORE DCB 組節段內晚期管腔丟失不劣於 SeQuent Please DCB 組(圖 1)。


圖 1. RESTOR ISR 研究主要研究終點

影像學指標:9 個月造影結果顯示,包括晚期管腔丟失,最小管腔直徑,直徑狹窄程度(%)等指標,兩組均無統計學差異(圖 2)。


圖 2. RESTOR ISR 研究影像學指標

安全性終點:1 年臨床隨訪結果顯示,RESTORE DCB 治療組與 SeQuent Please DCB 治療組在包括 TLF、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TLR 及血栓形成等指標均無差異(圖 3)。


圖 3. RESTOR ISR 研究安全性終點

陳韻岱教授談到,RESTORE ISR 研究與以往對比裸球囊(POBA)的試驗設計不同,是首個 DCB 頭對頭對比的、前瞻性、多中心 RCT 研究。從研究立項、設計到實施均嚴格遵循 ICH-GCP 標準,採用核心實驗室對影像數據進行判讀,獨立的 CEC 對不良事件進行判定,總體來說是一項高標準、嚴要求的高質量的臨床研究。其結果證實了 RESTORE DCB 在 ISR 的治療中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都不劣於 SeQuent Please。在研究過程中,術者對於 RESTORE  DCB 在輸送過程中良好的通過性印象深刻。基於該球囊塗層均質有彈性,藥物洗脫率低等技術特點,有望在以後的臨床實踐中優化介入操作,從而進一步推動「Nothing Left」理念的推廣和應用。

RESTORE SVD 研究:冠脈原發小血管病變新的合理選擇

高潤霖院士做了 RESTORE SVD 研究結果的主旨發言:冠脈小血管由於血管直徑小,支架植入後再狹窄及血栓發生率顯著高於大血管,但其對於心肌血供的意義重大,所以是目前臨床介入治療的痛點之一。隨著製造工藝的進步,DCB 有望成為 SVD 治療的新方案。


高潤霖院士於 TCT 現場

本研究共有 11 個知名心血管臨床研究中心參與,納入小血管病變患者 260 例(參考血管直徑 2.00~2.75 mm)。主要終點為 9 個月造影的節段內狹窄直徑百分比(%),安全性終點包括 12 個月臨床隨訪的 TLF(複合不良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靶血管 MI,缺血驅動的靶病變血運重建)、血栓形成等;次要終點包括介入治療成功率(器械成功、病變成功、手術成功)、最小管腔直徑、晚期管腔丟失等。

主要終點:9 個月造影結果顯示,RESTORE DCB 治療組節段內直徑狹窄程度(%)不劣於 Resolute DES 治療組(圖 4)。


圖 4. RESTOR SVD 研究主要研究終點

安全性終點:1 年臨床隨訪結果顯示,RESTORE DCB 治療組與佐他莫司 DES 治療組在包括 TLF、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血運重建及血栓形成等指標均無差異(圖 5)。


圖 5. RESTOR SVD 研究安全性終點

極小血管組:造影及臨床隨訪結果顯示,DCB 在極小血管病變治療中同樣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高潤霖院士強調,本研究為 DCB 用於冠脈原發小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療提供了新的高質量臨床證據。RESTORE SVD 是首個嚴格遵循 ICH-GCP 標準設計實施的前瞻性多中心研究,採用獨立的核心實驗室與臨床事件委員會(CEC),比較 DCB 與新一代-limu DES 治療 SVD 的有效性與安全性。1 年隨訪結果顯示出 RESTORE DCB 不劣於新一代佐他莫司 DES,而且安全性高。該研究獲得國際專家及同行高度認可,其研究結果全文同步發表於 JACC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在試驗設計之初,為了獲取更全面的臨床數據,計劃進行 5 年臨床隨訪,後續隨訪數據將對 RESTORE DCB 的遠期安全性及有效性評價具有重要意義。相信隨著 RESTORE DCB 更多、更大樣本臨床研究的陸續開展,其在冠脈介入治療的應用將越來越受到關注,「介入無植入」理念也會惠及更多的患者。

專家觀點

RESTORE CHINA 系列研究結果的全球首次發布,引發國內外專家的廣泛關注,成為此次 TCT 的學術熱點之一。6 位參與 RESTORE CHINA 系列研究的專家對此進行了簡要點評:

高潤霖院士:RESTORE CHINA 系列研究以其高標準和嚴規範,獲得國際臨床的廣泛認可,是中國冠脈介入研究接軌國際一流水準的重要裡程碑之一。其將進一步推動「介入無植入」理念的發展,有望成為我國冠脈介入研究的新起點。

陳韻岱教授:RESTORE ISR CHINA 研究是目前規模最大的 DCB 頭對頭研究,研究結果證實採用新一代技術工藝的 RESTORE DCB,在治療 ISR 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上,均不劣於 SeQuent Please,其將豐富未來臨床治療選擇。希望該研究未來能融入腔內影像診斷,進一步探尋病理機制、推動介入發展、造福更多患者。

喬樹賓教授:冠脈小血管病變由於血管直徑較小的限制,現有治療方式和效果都不盡人意,是冠脈介入治療中的難點。與最新 DES 的比較的 RESTORE SVD CHINA 研究,為 DCB 在 SVD 治療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了有力的臨床證據,並有望豐富 SVD 臨床治療選擇。

唐熠達教授:RESTORE SVD CHINA 研究是目前規模最大的同時具備臨床及影像終點的研究,研究結果證實了採用新一代技術工藝的 RESTORE DCB,在治療 SVD 上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極小血管組的理想結果也為真實世界提供了臨床依據。我們將繼續隨訪,獲取更多數據來評價新一代 RESTORE DCB 的遠期效果。

蘇晞教授:在與最新型 DES 的頭對頭比較中,RESTORE SVD CHINA 研究結果證實了新一代 RESTORE DCB 在 SVD 治療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ESTORE DCB 所採用的新型專利塗層(SafePAX®)大幅降低 DCB 藥物洗脫率、顯著提高 DCB 操作性和通過性,其有望豐富臨床對藥物球囊的認知和應用,將進一步推動「介入無植入」理念的推廣。

徐波教授:RESTORE CHINA 系列研究,是全球首次同時開展兩個適應證的 DCB 研究(ISR+SVD),其在試驗設計和質量控制上,均達到國際領先水準。最為重要的是,根據對照組特點,分別選取了晚期管腔丟失(ISR 適應證,DCB 與 DCB 對比)和直徑狹窄程度(%)(SVD 適應證,DCB 與 DES 對比)兩個正確的主要研究終點。RESTORE CHINA 系列研究同期被 JACC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 發表,是全球學術界對該臨床研究的高度認可。

RESTORE CHINA 研究是國際領先的、國內規模最大的前瞻性 RCT 研究,同時設計開展了 SVD 及 ISR 兩個研究方向。該研究結果初步證實了 RESTORE DCB 獨有的 SafePAX 賦形劑專利技術、0.1μm 極小粒徑控制及專利塗布工藝等革新性技術,有望優化 DCB 的臨床操作,規範及推廣其臨床應用。此次中國專家牽頭完成的 RESTORE CHINA 系列兩項研究結果在 TCT 2018 全球首次公布,研究全文同步發表於心血管介入領域權威雜誌 JACC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再一次在國際介入治療領域的舞臺上展示了「中國力量」!


相關焦點

  • tct檢查是什麼 tct主要檢查什麼病
    現在女孩子去看婦科,醫生就會建議去做一個tct檢查。當大家聽說這個時一定不理解什麼是tct。今天小編就來帶著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什麼是tct檢查。  tct檢查是什麼  tct是液基薄層細胞檢測的英文縮寫,就是醫生通過取宮頸表面的脫落細胞,
  • 基因甲基化檢查和tct檢查的區別
    在做檢查之前她也進行了相關知識的收集與整理,所以明確向醫生提出了做tct檢查,但醫生卻建議她做一個基因甲基化檢查,說這個準確度更高。王晶有點迷惑, 基因甲基化檢查是什麼,它和tct檢查有什麼區別,下面敬善基因為您詳細介紹!
  • 來自TCT2020重磅研究的啟示|安貞心語
    在10月17日的TCT Connect 2020的最新臨床試驗會議上重磅研究冠脈支架創新專場中,分別介紹了冠脈支架的最新技術與當代最新支架的對比研究:HOST-Reduce-Polytech-ACS研究比較了可降解塗層支架和永久聚合物支架的療效;COBRA-REDUCE研究旨在探討需要口服抗凝藥治療的患者中,接受COBRA PzF支架應用
  • 2018中國民營企業製造業500強榜單(全名單)
    中國民營企業製造業500強榜單(全名單) - 電氣企業 全國工商聯發布了2018中國民營企業製造業500強榜單。
  • 中國衛生人才網廣東醫療衛生每日資訊(2018年9月26日)
    廣東衛生人才網同步中國衛生人才網備考資料信息:中國衛生人才網廣東醫療衛生每日資訊(2018年9月26日),請考生多加關注。更多醫療衛生每日資訊,醫療衛生資訊,廣東醫療衛生考試,廣東人事考試的內容,請關注廣東衛生人才網備考資料頻道/廣東人事考試網!
  • 重磅!2018菲爾茲獎結果出爐!
    2018國際數學家大會 (ICM2018) 於8月1日至9日在巴西裡約熱內盧 (Rio de Janeiro所獲獎項:2013拉馬努金獎 (SASTRA) 、2014克雷研究獎、2015費馬獎、2015奧斯特洛斯基獎、2015柯爾代數獎、2016萊布尼茲獎、2016科學突破新視野數學獎 (本人謝絕) 、2016歐洲數學學會獎。
  • 年終盤點:2018年《細胞》雜誌重磅級突破性研究成果
    谷 君 說 時至歲末,迎接我們的將是嶄新的2019年,昨天推出《年終盤點:2018年Science雜誌重磅級突破性研究成果》,今天小編就對2018年Science雜誌發表的亮點研究進行整理,分享給大家!
  • Unity 2018.3 Beta版發布
    直播預告 | Unity面部捕捉解決方案課程(第一期)9月26日晚8點,Unity技術直播課程將帶來Facial AR Remote面部捕捉解決方案系列課程的第一期,感興趣的朋友趕緊預約吧![了解詳情...]
  • Biohybrid artificial retina aims to restore vision using....
    Biohybrid artificial retina aims to restore vision using living cellsCurrently there’s no way to restore vision once it’s lost, but there are treatments to slow down the progression of symptoms, and there are more experimental solutions, such as artificial retinas, bionic
  • 為什麼「中國」英文是「China」?這舞臺劇很好地回答這個問題!
    我們都知道英文「China」就是中國的意思。至於為什麼會這樣表達,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因為瓷器。畢竟在英語中,小寫的china 是指瓷器,大寫的China 是指中國,所以中國的China 來源於瓷器的china。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年終盤點:2018年Lancet雜誌重磅級突破性研究成果
    時光總是匆匆易逝,轉眼間2018年已經接近尾聲,迎接我們的將是嶄新的2019年,在即將過去的2018年裡,世界頂級醫學期刊Lancet雜誌的影響因子再創新高(2017年IF:53.254),那麼在這一年裡,Lancet雜誌上又發表了哪些重磅級的研究成果呢?時至歲末,小編帶你一起去學習一下!
  • SCPMA出版「悟空」首個觀測結果英文專題
    「悟空」衛星在軌運行的前530天共採集了約28億高能宇宙射線, 其中包含約150萬25 GeV以上的電子宇宙射線, 首次直接探測到電子宇宙射線能譜在大約1 TeV處存在拐折現象, 對於研究電子宇宙射線的起源和加速機制, 以及是否包含暗物質貢獻起著重要作用。
  • 重磅?超燃?這些詞都不足以形容2018「家居中國」深圳創意設計周!
    今夏8月, 「家居中國」深圳創意設計周將與深圳國際家居軟裝博覽會在深圳會展中心同期銳意綻放,配比本屆博覽會(秋季展)首次130000㎡全館開放的盛大規模、大家居全品類展品爆滿呈現的空前盛況,本屆深圳創意設計周也毫不輸陣,近期頻頻爆出重磅級活動,大咖論壇區一再加碼,創意展區空前爆滿,近40場系列活動將分四個主論壇區在深圳會展中心輪番上演。
  • 2018中國生命科學領域重大研究進展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研究人員開發出高通量電鏡三維影像系統,利用該平臺實現了對清醒的斑馬魚(而非標本)的全腦神經元活動的追蹤。此外,北京大學發布了基於高質量大樣本的中國人腦精細結構模板,使得中國人腦的研究無需基於西方人的結構模板。
  • 濰柴:見證大國重器的力量!
    濰柴:見證大國重器的力量! 2020年11月23日 17:46 濰柴資訊 責編:張文星
  • 重磅丨雷鋒網《2018 醫學影像 AI 行業研究報告》正式上線:醫生...
    為此,經過近兩個月的企業調研、報告撰寫後,雷鋒網推出了首份醫療影像AI行業垂直深度報告——《2018醫學影像AI行業研究報告》。本報告不拘泥于格式,不堆砌無意義的表格和數據,不做價值較小的常識內容普及,而是深入行業本質,剖析入微。
  • 重磅消息:中國頂級科技期刊被SCI掃地出門,科研狗喜憂參半!
    在2019年更新的SCI數據上,人們發現:中國2018年被SCI收錄的排名第四的雜誌——中國科研機構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創辦的《Bone Research》,已被SCI踢出局,檢索《Bone Research》的信息,你會發現此期刊被畫了條刪除線,並紅字警告:未被最新的JCR期刊引證報告收錄
  • Nature封面重磅:死亡大腦可復活
    4月18日,Nature封面推薦的一項重磅研究,讓生與死之間的界限又模糊了一些。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Zvonimir Vrselja和Nenad Sestan等,讓已經被砍下來4個小時的豬腦,恢復了腦循環和部分細胞功能,維持了大腦的正常結構,並對一些外界刺激產生相應反應。
  • 生物谷推薦:6月必看的重磅級研究Top10
    此前有研究人員發現,小蘇打能夠增強癌症免疫療法,而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通過一系列複雜的實驗發現了上述機制,研究者重點對溶酶體的行為進行了研究,溶酶體能消化蛋白質,當其準備開始發揮作用時mTOR就會移動到其位點。【2】Nat Med:重磅!
  • 2018年度巨獻:重磅級文章解讀衰老領域研究新進展!
    時至歲末,轉眼間2018年就要結束了,在即將過去的這一年裡,科學家們在衰老研究領域取得了多項研究成果,本文中,小編就對2018年的重要研究成果進行梳理解讀,分享給大家!)的表現,比如疾病或藥物,這常常與一系列疾病有關,甚至會降低機體的壽命,儘管科學家們進行了大量研究,但目前他們仍然並不清楚腸道菌群是如何影響機體健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