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對太陽做「CT」 首獲7波段層析成像

2020-11-26 觀察者網

據中新網2月21日報導,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獲悉,中國科學家對太陽做了一次「CT」檢查,首次在國際上獲得太陽大氣可見至近紅外7波段同時層析高分辨力圖像。

太陽的層析成像(資料圖)

在中國國家高技術計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共同支持下,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光電所)饒長輝團隊,通過光電所研製的7波段太陽層析成像系統與雲南天文臺1米新真空太陽望遠鏡以及151單元太陽自適應光學系統對接,並開展對太陽活動區觀測獲得的成像結果。

現代太陽物理理論認為,太陽是一顆基本穩定的恆星。它的輻射總量(其中大部分是可見光)變化很小。然而,它的外層大氣由於受到太陽磁場的支配,處於局部的激烈運動中,稱為太陽活動。從某種意義上說,太陽活動可以通俗地看做為太陽的「天氣變化」。而若想對太陽大氣進行「天氣預報」,除了常規的太陽望遠鏡觀測以外,還必須開展多波段成像觀測。

據介紹,多波段層析成像,就相當於給太陽做CT,通過同時記錄不同波段的圖像,可以清楚的了解太陽活動的演化過程,也就可能在日冕物質拋射和質子事件等危害性太陽活動發生之前做出預警。同時觀測數據對建立太陽大氣模型提供數據支撐,實現較為準確的空間天氣預報。

太陽是地球的生命之源,地球上的一切生命活動都與太陽息息相關。太陽為我們提供光和熱,促進農業生產、推動氣候變化。但是,當大量的太陽活動伴隨著如日冕物質拋射,質子事件發生時,就會對我們的生產生活造成危害。如物質拋射時將有大量的帶電粒子被拋入太空,若朝向地球進行物質拋射,則大量帶電粒子會對地球上高壓輸電,輸油管道,無線通信,航空航天等等都造成重大影響。

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饒長輝團隊經過多年技術積累和科研攻關,突破多項關鍵技術,成功研製7波段太陽層析成像系統,這是目前世界上波段最多的多波段層析成像系統,其探測波長分別為對應的太陽高度涵蓋光球層、色球層底部、色球層中部和色球層頂部。 

(記者 胡敏)

相關焦點

  • 如何給太陽做「CT」
    2016年,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太陽高分辨力成像研究團隊成功研製了當時世界上通道數最多的太陽大氣多波段層析成像系統,媒體報導說給太陽做 「CT」。但是為什麼可以給太陽做「CT」?具體怎麼做「CT」?讓我們從源頭開始,一起回顧一下這項技術的演進過程。
  • 如何給太陽做「CT」? - 科學探索 - cnBeta.COM
    2016年,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太陽高分辨力成像研究團隊成功研製了當時世界上通道數最多的太陽大氣多波段層析成像系統,媒體報導說給太陽做 「CT」。
  • 自適應光學助力太陽高分辨力光學成像技術發展與應用
    通過觀察太陽大氣在空間和時間尺度中的物理變化過程,並建立模型,我們將有望預測太陽的活動,從而避免其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危害。基於大口徑太陽光學望遠鏡對太陽大氣進行高分辨力層析成像是觀測太陽活動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受到地球大氣湍流的影響,大口徑光學望遠鏡原本可以分辨的細小結構,也會被模糊成一團,需要自適應光學技術對湍流擾動進行實時探測和補償,讓望遠鏡發揮其極致性能。
  • 中國科學家國際首獲水合離子原子級解析度圖像
    孫自法 攝  中新網北京5月14日電 (記者孫自法)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中國多個科研團隊合作,繼2014年獲得世界首幅亞分子級解析度的水分子圖像後,水科學領域近日再獲重大突破,在國際上首次得到水合離子的原子級解析度圖像,並在此基礎上發現一種水合離子輸運的幻數效應。中國科學家這一重要科研成果,已於當地時間14日獲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在線發表。
  • 超分辨螢光輔助衍射層析成像揭露細胞器相互作用全景
    ,發展了超分辨螢光輔助衍射層析(SR-FACT)雙模態顯微成像技術,實現了對細胞內細胞器相互作用過程的高速三維全景成像。 無標記成像則不受螢光標記物引入的各種限制。無標記成像技術通過細胞內不同結構表現出的不同光學屬性來進行成像,如以相襯顯微鏡為代表的各種相位成像方法可成像具有不同折射率的結構。新近出現的光學衍射層析成像通過結合斷層掃描及全息顯微成像技術,可在衍射模型下實現三維無標記成像。但先前的工作在關注提高光學衍射層析成像解析度的同時,忽略了較慢的成像速度在活細胞成像中造成的解析度下降的問題。
  • 國產廠商首發新品:太赫茲三維層析成像系統
    儀器信息網訊 2020年5月29日上午九點,青源峰達將在抖音平臺發布新產品QT-TO1000太赫茲三維層析成像系統。  5月29日,青源峰達將再次網上發布新產品QT-TO1000太赫茲三維層析成像系統。屆時,此產品的研發負責人、技術大咖們將從幕後走向臺前,通過現場和線上的不同形式與用戶實現面對面交流,從不同維度全面闡述產品的核心亮點,與應用客戶和技術愛好者進行深入交流和探討。
  • 美國科研團隊利用諧波光學層析成像優化3D圖像
    諧波光學層析成像是一種對微觀、非線性、非均勻物體成像的新技術,可以利用全息信息生成樣本的三維圖像。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貝克曼高級科學技術研究所和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的科學家開發了描述組織成像的理論模型,發現樣品被模糊的、離焦的雷射照射時,就可以幹涉測量複雜的諧波場,並使用散射逆模型重建諧波的三維分布,實現對組織的三維成像。
  • 子午工程二期圓環陣太陽射電成像望遠鏡開工建設
    圓環陣太陽射電成像望遠鏡是由401個直徑為4.5米的天線均勻分布在直徑1公裡的圓環上構成的綜合孔徑射電望遠鏡,佔地面積100畝,海拔3830米。該望遠鏡是子午工程二期「太陽-行星系探測子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該子系統中唯一在150MHz-450MHz頻段內成像的觀測設備,具有高時間、高空間解析度的特點。
  • EUV和X射線波段的三維陣列成像研究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高功率雷射物理聯合實驗室張軍勇課題組首次將古希臘梯子映射到納米結構中,以解析的數學形式完整描述了三維陣列焦點成像的方法
  • 皮膚ct做局部還是全身_三維皮膚ct是全身照嗎
    皮膚ct做局部還是全身_三維皮膚ct是全身照嗎?白癜風是皮膚病的一種,白癜風在早期的時候肉眼有時候難分辨出區別,很多患者就是因為誤判漏判導致病情加重,對於這種沒有把握的疾病症狀,患者還是應該到專業的白癜風醫院進行檢查。檢測過病情之後,才能得到更好的治療。對於白斑白點,只有更為先進的技術才能做到更的檢查。
  • 中國首臺高通量集成化生物3D印表機研發成功
    新華社杭州11月23日電(記者餘靖靜)來自杭州、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的科學家團隊23日在杭州發布了我國首臺高通量集成化生物3D印表機。據了解,這臺生物3D印表機的關鍵技術創新為「離散製造微層析成像技術(MCT)」。這項技術無論是基礎原理的提出,還是技術實現,均由中國科學家和工程師自主完成。據MCT技術發明者、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副教授王玲介紹,現有的CT、雷射共聚焦等成像技術受到物體體積、信號穿透深度、射線損傷等因素制約。
  • 科學家將機器學習與層析成像技術結合,以了解材料立體結構和界面
    完整的鈷超級合金原子探針層析成像的三維點雲重構(左)和邊緣檢測方法(右)生成的界面。儘管該技術是為原子探針層析成像技術開發的,但海諾寧解釋說,它可以適用於任何種類的層析成像技術,即使X射線層析成像技術也不一定能揭示原子位置。他說:「只要具有一些結構信息和界面的3-D數據集,該技術就很有用。」促成該研究的合作以包括來自數學、人工智慧、納米科學、材料科學和計算機科學等眾多不同領域的專家而著稱。
  • 中國科學家合成新型仿生納米材料 集核磁、CT成像和光熱治療於一身
    中國科學家合成新型仿生納米材料 集核磁、CT成像和光熱治療於一身  Winnie Lee • 2019-12-29 10:
  • 「地獄圖集」逆轉時鐘 地幔層析成像重建消失的海洋和高峰
    但地質學家已經開始通過觀察地幔撿起了這些碎片——利用由穿過地球內部的地震波生成的類似於計算機層析成像(CT)掃描得到的圖片。過去幾年,層析成像技術的提高已經在板塊自由地落入最終「墓地」——位於地表2900公裡之下地球熔融核心上方的巖石堆——的慢動作過程中,揭示了其中很多這樣的冰冷的厚板塊。現在,地球內部整體X光成像圖即將走到聚光燈下。
  • Imec即將震撼展示首款短波紅外(SWIR)波段高光譜成像相機
    過去5年來,由Imec設計並製造的CMOS半導體高光譜圖像濾波器,已經以單片集成的方式應用於矽基CMOS圖像傳感器,其感光範圍為400~1000nm波段的可見光和近紅外光(VNIR)。然而,有研究預計將有超過一半的商用多光譜及高光譜成像應用需要鑑別1000~1700nm波段的短波紅外(SWIR)光譜數據。
  • 瑞金新技術(七)| 胸部電阻抗層析成像技術指導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
    瑞金新技術(七)| 胸部電阻抗層析成像技術指導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呼吸支持策略 2020-11-17 2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8重大儀器專項明確任務方向 高速雷射共聚焦拉曼光譜成像儀名列...
    在高端通用儀器工程化及應用開發方面,涵蓋了16大類儀器設備,包括高精度光熱電位分析儀、氣相分子吸收光譜儀、高精度光聲光譜檢測儀、高靈敏紫外成像儀、高速雷射共聚焦拉曼光譜成像儀、磁共振腦圖譜測量儀、有機物主元素分析儀、高速網絡協議與安全檢測儀、材料高溫高頻力學性能原位測試儀、微納結構動態特性測試儀、大型複雜結構件力學性能檢測儀、太赫茲三維層析成像儀、差分高能電子衍射儀、固態量子材料自旋信息測量儀
  • 做一次CT,對一般人的傷害有多大?終於有人肯說實話了
    相信很多人對於ct檢查都有聽說過吧,可能有些人雖然聽說過,卻不怎麼了解,只知道ct對人體的傷害是很大的。也因此有很多人在聽到需要做ct的時候就直接拒絕,生怕她對身體有什麼傷害。但其實,如果需要做ct檢查,就要進行,而且ct檢查雖然有危害,但是有些卻不是傷害特別明顯的。
  • 光電所在共孔徑寬光譜紅外雙波段消熱差光學系統研究中獲進展
    光電所在共孔徑寬光譜紅外雙波段消熱差光學系統研究中獲進展 2016-04-28 光電技術研究所 :提出了一種共用光路部分為透鏡和反射鏡相結合,利用二色分光鏡實現分光探測成像,通過巧妙搭配合適的光學材料、機械材料和分配光焦度,可實現兩個支路系統在較寬溫度內取得良好成像性能的共孔徑紅外雙波段消熱差光學系統結構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