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酵素預防直腸癌?
沒道理。酵素論其本質就是酶,先不說這個酶有什麼功效,吃到胃裡最先接觸的就是胃酸,胃酸的pH值可以達到0.9-1.8(數值越低酸度越大)。酶是一個很「嬌氣」的物質,環境過酸,過鹼,溫度過高,過低都會導致失去活性。而且目前並沒有科學研究表明這種發酵後產生的酶可以有預防癌症的功效。反而值得注意的是,現在市面上好多自製的什麼水果酵素,在不能保證衛生條件下進行發酵,微生物大量繁殖,很有可能有致病菌的存在,而且亞硝酸鹽的含量也沒有嚴格的質量把控和檢測,反而進食後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2. 酸性體質易患癌?
根本沒有酸鹼體質的說法。我們的身體是一個非常精密的整體,身體會通過一系列的機制去維持機體內穩態,從而保證機體細胞可以正常工作。其實不管是吃酸的東西還是鹼的東西(比如傳說中的鹼性水),首先進入胃,接受胃酸的洗禮,然後再進入腸道,消化液對其進行消化分解吸收,最後的「下場」都一樣,都會成為食物殘渣從腸道排出體外。飲食是沒有辦法改變血液的酸鹼性的。其實這種說法只是一場商業騙局,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看人民網的報導。
3. 滴血查癌?
不準確。想單單通過驗血來查看是否患有癌症是不可信的,具體的原因大家可以查看我以前的文章:(點擊可跳轉)。同酸鹼體質一樣,「滴血查癌」也是一場商業騙局,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搜算關鍵詞:血液檢測公司 Theranos,查看新聞報導。
Theranos創始人伊莉莎白·霍姆斯(Elizabeth Holmes)
4. 腫瘤細胞能被餓死?
腫瘤細胞是不能被餓死的。有人想通過辟穀等方式餓死腫瘤細胞,只能是異想天開。腫瘤細胞的生長依靠身體裡的營養物質,當身體中營養物質不夠時,腫瘤細胞可以通過一系列的代謝機制分解機體,以滿足自身的營養供給,可以粗略理解為腫瘤細胞餓肚子的話,能把人」吃了」。所以,想餓死腫瘤細胞最先「餓死」的會是腫瘤患者。
5. 腫瘤患者要忌口?
腫瘤患者不需要忌口,反而需要豐富的營養物質去對抗腫瘤對機體的消耗,比如優質蛋白。如果非要說有「忌口」,那麼也只有甜品(包括含糖飲料和點心)是需要限制的。腫瘤細胞確實喜歡糖,日常飲食中的大米,白面都會被機體代謝稱為單糖(碳水化合物)然後吸收,這些碳水化合可以為機體提供能量,是最基礎的營養物質。甜品當中大部分是純糖,別說腫瘤患者了,就算是正常人群攝入過多甜食也會出現能量過剩從而導致肥胖。過量的純糖攝入造成供能過盛,可能會促進腫瘤細胞的生長。其實相比忌不忌口,腫瘤患者更應該重視的是食材的製作方法。
6. 癌症會遺傳?
根據國家衛健委下發最新的《腫瘤診療規範2018版》,只有極少的癌症和遺傳有部分可能的相關性。其實,可以「遺傳」的其實是生活飲食習慣以及環境,從而導致表面看起來癌症遺傳了。所以癌症經常有家族性、地域性的特徵。比如家裡人有長期吃醃菜的習慣,可能家族就會有胃癌,腸癌的風險,再比如某個地區(比如北方)「吃味重」,每餐食物的含鹽量高,那麼該地區患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就高。原癌基因每個人都有,生活中的生物,化學以及物理因素都有可能誘導原癌基因的表達,從而出現癌症。如果癌症可以遺傳,那麼我們對基因進行敲除,豈不是「天下無癌」?
大家還聽說過什麼謠言,或者存疑的「謠言」可以在下方留言,讓我們一起交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