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並不是你想的那樣!我們對癌症的3大誤解 請科學看待

2020-11-30 健康界

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

都說謠言猛於虎,我覺得健康謠言殺傷力最強。

前一陣子健康圈出了一個大新聞,「酸鹼體質理論」的創始人羅伯特楊,在美國被罰賠償1.05個億的美元給一個癌症患者。

再次證實,「酸鹼體質理論」就是個偽科學。

一個健康謠言,可能會害人無數。

李治中教授曾寫過一篇《我們是兼職在闢謠,別人是全職在傳播偽科學》的文章刷爆朋友圈,裡面闢了好幾個關於癌症的謠言,小編看完覺得大快人心。

全文接近一萬字,小編認真琢磨了好幾遍,總結出3個誤區分享給大家,一定會讓你對癌症有新的了解和認知。

一、癌症越來越普遍,罪魁禍首不是環境汙染或食品安全

古代人幾乎不怎麼得癌症,是因為古時候吃得健康,環境也好?

或者是明爭暗鬥太多,一句話說錯不小心被株連九族,各種死法都有,還輪不到癌症?

都不是!

古時候幾乎沒人患癌症,是因為壽命短。癌症越來越高發,是因為人類壽命越來越長。

年齡越大,癌症發病率越高

為啥跟壽命有關?

因為正常情況下,一個癌細胞要從正常的細胞發展成癌症,需要20到30年。

根據美國現在的統計,37%的女性和42%的男性在一生之中會遇到癌症。

如果是這樣,現在的一個家庭,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再加上父母和兩個小孩,這樣一個八口之家出現一個癌症患者的概率超過了90%。

所以癌症躲是躲不掉的。

二、癌症不是立刻要命,有些甚至有治癒的可能。

你可以想想,為啥我們覺得癌症可怕?

可能是因為身邊出現過癌症患者,花了很多錢治療,還是沒治好離開人世。也可能是因為影視劇的引導。

不少電視劇或者電影的主角都死於白血病……

其實按現在的醫療技術,有些癌症都不會立刻要命,而是形成一種與癌細胞共存的模式,變成慢性病,甚至有些可以治癒。

比如最近很火的一部電影《我不是藥神》,裡面的「神藥」的原型格列衛,就是慢粒白血病患者生存率從30%提高到90%的救星。

三、治療癌症不一定要殺死所有的癌細胞。

目前,現在全球已經有超過3500萬人帶癌生存,他們和癌症一起和諧地共存著。

甚至說,我們沒患癌的普通人,體內都攜帶有癌細胞。李教授舉了一個例子,大概有30%的男同胞體內都有前列腺癌細胞。 

但絕大多數人都不會因為前列腺癌去世,我們就是攜帶著這樣的癌細胞存活了一輩子而不知而已,所以,並不是一定要殺死每一個癌細胞

相關焦點

  • 細胞免疫療法:2021快到了,你以為癌症還是你想像的那樣嗎?
    聽說,關注了我的人  越來越健康啦  說到癌症,我們的第一感覺肯定是害怕,甚至聽到有人說:「得了癌症就完了!」  事實上,科技在發展,時代在進步,2020都快結束了,你以為癌症還是我們想像的那樣嗎?
  • 沒錢治療癌症,怎麼辦?還有四條路要走,請抓住機會
    「醫生,你開最好的藥給他,救救他,錢的方面不用考慮,他養大我不易,還沒有享過福呢!」醫院的住院部的病房裡,老趙看著病床上骨瘦如柴、昏睡著的父親,低聲地與醫生商量著。「哎,這樣子,那就試下免疫治療聯合化療,目前治療肺癌晚期還是有不錯的效果。」醫生於心不忍。
  • 癌症固然危險,卻也不必杯弓蛇影,關於癌症的5大謠言不可輕信
    癌症是很多人都談之色變的疾病,它嚴重危害人的身體健康,甚至會剝奪人的生命,還會給家庭帶來非常大的負擔和折磨。理解人們對於癌症的恐懼,但是恐懼之餘,也不能輕信一些防癌抗癌的謠言,不然非但達不到防癌的目的,反而會影響到人的健康。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日常生活中人們在防癌方面經常聽信哪些謠言。
  • 國際癌症研究中心:致癌物質分為5類4級(圖)
    製圖:李姿閱  3月31日,《求證》欄目刊登了《網傳「致癌說」是否準確?》一文,請專家分析了各種致癌說法。那麼,致癌因素究竟有哪些?應該怎樣看待?如何有效預防癌症發生?記者繼續採訪了國內外有關專家,進行解疑釋惑。
  • 即將徵服癌症的男人:2020癌症「登月計劃」負責人黃馨祥專訪
    我們在受到病毒感染或跟腱撕裂時身體的反應機制,與對抗癌症時身體的反應機制具有相同的生物學基礎。難道我們一直將癌症想得太簡單了?是的,我認為這就是我們一直失敗的原因。作為醫生,我們被訓練成了還原論者。我們嚴格遵循方案。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癌症不是線性的,它是完全非線性的;它屬於混沌科學,並不存在任何可控點。
  • 即將徵服癌症的男人:2020癌症「登月計劃」負責人黃馨祥專訪-虎嗅網
    作為醫生,我們被訓練成了還原論者。我們嚴格遵循方案。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癌症不是線性的,它是完全非線性的;它屬於混沌科學,並不存在任何可控點。你需要跨越時空用非線性的方式攻擊它,監控它,並真正與之共舞。我知道這聽起來有些哲學,有些愚蠢,有些深奧,但其實並非如此。
  • 給你最好的:最強癌症深度科普
    因為癌症的多樣性,藥廠幾乎註定每次只能針對很小的一些病人研發藥物,每一個新藥的開發成本?10年時間+20億美金!這樣大的時間金錢投入,導致我們進展緩慢,要攻克所有的癌症,即使不是遙遙無期,也是任重道遠。   第三是癌症的突變抗藥性。這點是癌症和愛滋病共有的,讓大家頭疼的地方。 也是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攻克愛滋病的根本原因。
  • 且讓我吐槽一下IARC的癌症警告
    第二級別為2A類(「很有可能致癌」)和2B類(「有可能致癌」),包括與癌症之間關係還不太確定的事物。3類納入的是那些由於缺乏數據而無法歸類的物質。關鍵問題在於,這個分類,是根據證據強度(strength of evidence),而不是基於風險程度(degree of risk)做出的。
  • 腫瘤院長寫給癌症患者的一封信:得了癌症別自責,真的不是你的錯
    今天,我要為大家分享一封信,信來自中國醫科大學航空總醫院普外科教授石漢平,他告訴我們,癌症患者不應該責怪自己,因為我們不能決定自己得不得腫瘤。不是我們做得不夠好,或者做錯事才得的腫瘤。現在讓我們來看看教授所說的話。親愛的讀者,我的心情深深地和你聯繫再一起。你好,我就很好。
  • 闢謠|引入轉基因食品將致「全民癌症」?
    近期,一篇《美國著名專家警告:轉基因食品可能使中國出現「全民癌症」的景象》的文章在網上流傳,轉基因是否致癌的話題再次引發關注。文中的美國專家認為,如果引入轉基因,「癌症是絕對逃不掉的結果,還有過敏症。那是一個你無法想像的全民患癌症的情景。」
  • 得癌症是「運氣不好」? 專家:又是誤導!
    似乎想回應所有腫瘤患者疑問。3月23日,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Kimmel癌症中心在《科學》雜誌上發表,題為《幹細胞分裂、體細胞突變、癌症病因學和癌症預防》(以下簡稱「論文」)稱,近三分之二的癌症基因突變可歸咎於健康細胞在分裂過程中發生的DNA(脫氧核糖核酸)複製隨機錯誤,即所謂的「壞運氣」,而不是遺傳基因或環境因素。
  • 關於黑洞的四大誤解,你中招了幾個?黑洞或許不是你想的那樣!
    黑洞是關於我們宇宙最熱門的搜索詞之一,這是一個令人著迷的想法,一個空間區域具有如此強大的引力,沒有任何東西能逃脫它致命的控制,甚至是一束光。嗯,不完全是,事實上,你認為我們所知道關於黑洞的許多事情最終都變成了誤解。
  • 赴美就醫小科普:家族史會影響你患癌症的風險嗎?
    據國內大型赴美就醫服務機構盛諾一家介紹,幾乎每個人身邊都有得了癌症的人。癌症甚至可能在某些家族中流傳。但是赴美就醫的癌症患者也不必過於焦慮,大多數癌症不是遺傳的。檢查一下你對其他關於癌症和家族史的常見誤解的了解:3個誤解誤解1:如果我家裡沒有人得癌症,我也不會得癌症。事實:大多數被診斷患有癌症的人並沒有家族病史。只有5%到10%的癌症是遺傳的。誤解2: 如果家族中有人患有癌症,我也會得癌症。事實:有時候,同一個家庭的人患癌症是因為他們共同的行為增加了他們的患病風險。
  • 癌症:生物進化的殘酷代價
    關於後者,最極端的例子就是世界第二大殺手——癌症。儘管癌症令人懼怕,但它為我們了解過去的進化歷程打開了一扇引人入勝的窗。 自尼克森就任美國總統並在1971年向癌症宣戰以來,僅美國政府就在癌症研究方面花費了1000億美元,而慈善機構和醫藥公司也投入了幾十億美元。 研究幾乎沒有進展,其原因有可能是科學家看待癌症問題的方式錯了嗎?關於癌症,存在著兩種常見的誤解,即癌症是一種「現代病」,而且主要危害人類。這些都不是真相。
  • 腫瘤就是癌症?關於「腫瘤君」的7個大誤會
    但其實不是,這倆詞的含義是有所區別的。對老百姓而言,癌症和腫瘤一般情況下,互換也確實沒太大問題。但在專業人士的眼裡,這兩個詞的區別還是明顯的。最重要的區別,就是癌症的關鍵詞是「惡性」。腫瘤有良性和惡性的區別,但只有惡性腫瘤才會被稱為癌症,良性腫瘤不是癌症。
  • 吃蒲公英能預防癌症嗎?專家闢謠:不要斷章取義
    很多人小時候都玩過蒲公英,我們在小學課文中也學到過,蒲公英的「降落傘」就是它的種子。有報導稱蒲公英根可以殺死98%的癌細胞,這是真的嗎?請大家千萬不要誤解,理論是所謂的能殺死98%的癌細胞,和能治癒98%的癌症,還有十萬八千裡的差距。
  • 患上癌症後,只要不吃發物,就能「餓死」癌細胞?是真實的嗎?
    癌症對我們人體來說危害是巨大的,但現在很多癌症的患病率非常高,患病後死亡的機率也非常高,因此很多的人都不願意提及到癌症。現在很多的人對於癌症其實存在著非常多的誤解,如果把這些誤解信以為真,就會影響患癌後的治療效果。
  • 「瘧原蟲治療癌症」有多少科學依據
    原標題:「瘧原蟲治療癌症」有多少科學依據只需1毫升含有瘧原蟲的血,然後用青蒿素控制著,一個癌症患者就痊癒了……春節期間,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教授陳小平的演說被傳播成了武俠大片,瘧原蟲對抗癌症被描述得像金庸作品裡的以毒攻毒的「神方」般簡單、有效。
  • 感冒病毒治療癌症?不是新鮮事 和你想的可能不一樣
    但這並不意味著感冒病毒就能治療癌症,因為引起感冒的還有其它病毒,比如流感病毒。此外,也不是所有柯薩奇病毒都具有安全性或治療癌症的潛力。很多柯薩奇病毒可導致手足口病,無菌性腦膜炎,心肌炎,心包炎等。實際上,除了A21型,其它柯薩奇病毒引起普通感冒還真少見。
  • 如果我得了癌症,請不要對我說「加油」
    「你無法想像那種日子,每一分鐘都生不如死,感覺自己已經不是一個人。」筆者一位患癌的朋友在終於結束全部化療療程後,這樣描述。 MD 安德森癌症中心在治療癌症的實力全球公認,連續 20 年被評為美國最佳癌症治療醫院。擁有8 位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3 位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40 位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員組成的豪華陣容,確保了這裡永遠是抗擊癌症的最前沿。 MD 安德森的優秀遠不止於其享譽全球的高超醫術,同樣體現在人文關懷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