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就是癌症?關於「腫瘤君」的7個大誤會

2021-01-13 一心國學論

癌症和腫瘤,這兩個詞大家都經常會聽到。

對於很多人而言,它們倆好像是同義詞,可以通用。但其實不是,這倆詞的含義是有所區別的。

對老百姓而言,癌症和腫瘤一般情況下,互換也確實沒太大問題。但在專業人士的眼裡,這兩個詞的區別還是明顯的。

最重要的區別,就是癌症的關鍵詞是「惡性」。

腫瘤有良性和惡性的區別,但只有惡性腫瘤才會被稱為癌症,良性腫瘤不是癌症。

用數學公式來表示的話:

腫瘤=良性腫瘤+惡性腫瘤

癌症=惡性腫瘤

良性癌症=說錯了

腫瘤就是癌症嗎?

腫瘤和癌症區別

那良性和惡性腫瘤的區別是啥呢?

不是看大小,而是看腫瘤是否到處跑。

良性腫瘤屬於「釘子戶」,就在一個地方待著,所以只要用手術或放療這種局部治療,去掉腫瘤本身,基本就算治好了。

而惡性腫瘤不論大小,都已經發生了轉移。有可能是跑到了原發部位附近別的地方,也可能進入了血液系統或淋巴系統,甚至可能跑到了身體的其他器官。

對於這樣的腫瘤,光靠局部治療就不行了,需要系統的治療,比如化療藥物,靶向藥物,免疫藥物等。

隨著現代醫學發展,即使晚期癌症,也不再等於絕症,越來越多可以被變為慢性病,甚至實現臨床治癒。

腫瘤和癌症兩個詞,在英文中也是有區別的,腫瘤的英文是Tumor或者Tumour,而癌症的英文是Cancer。

說起Cancer,對喜歡研究星座的各位同學們應該不陌生,因為巨蟹座的英文就是Cancer!

巨蟹座同學們,哭吧哭吧哭吧不是罪。

腫瘤就是癌症?關於「腫瘤君」的7個大誤會

有針對性地篩查癌症,不但守護了健康,也節省了人力和財力。

❹ 吃某些食物可以防癌?

經常聽人說吃西藍花、大蒜、番茄等等食物可以防癌,這都是片面的說法,只吃這些東西可達不到防癌的目的,真正科學的飲食還是「營養均衡」。

大家記住「兩高一低」原則——高維生素、高纖維素、低脂肪。

維生素主要來自新鮮的果蔬,纖維素存在於果蔬和粗糧中,控制脂肪需少吃豬、牛、羊等紅肉,用雞、魚等白肉替代。

在上述基礎上,還要儘量保證飲食多樣化,最簡單的方法是數顏色,一天吃3種至5種顏色的食物是最好的。

腫瘤就是癌症?關於「腫瘤君」的7個大誤會

❺ 是癌症就不能治癒?

雖然惡性腫瘤家族中的厲害角色很多,但隨著醫學的進步,和人們對健康意識的增強。大多數癌症早期被發現都是可以治癒,甚至部分晚期癌症也可治癒,比如晚期淋巴瘤和睪丸癌的治療效果就不錯。

而且醫學對治癒的標準可能和多數人想的不一樣。醫學上認為——惡性腫瘤患者經治療後,5年內不復發就等同於痊癒。因為如果惡性腫瘤細胞沒有被消滅乾淨,經過5年的時間,應該可以發展出新的癌細胞組織。所以5年後沒有再發現新的癌細胞,就可認為患者痊癒了。

腫瘤就是癌症?關於「腫瘤君」的7個大誤會

❻ 酸性體質易患癌?

近年來「酸鹼性體質」的各種說法被廣泛傳播,大力吹捧「鹼性體質」有益健康,「酸性體質」會得癌。

科學家都說並無酸鹼性體質的說法,純屬無稽之談。首先,你們人體中有多種液體,包括細胞內液、細胞外液(組織液、血液、淋巴液、消化系統分泌的各種消化液以及汗液、尿液等,這些液體各有各的酸鹼度,所以如何鑑定「酸鹼體質」呢?(詳情請看《流傳甚廣的『酸鹼體質』到底靠不靠譜》)

腫瘤就是癌症?關於「腫瘤君」的7個大誤會

❼ 斷食可殺死癌細胞?

有些患者病急亂投醫,想要通過斷食的方式「餓死」癌細胞,只喝水、吃少量果蔬,結果自己卻被餓得七葷八素。有的斷食的癌症患者一周體重可減少10公斤,出現嚴重的營養不良,免疫力也會隨之下降,反而讓癌細胞更囂張的活下去。

腫瘤就是癌症?關於「腫瘤君」的7個大誤會

(本期小編:許多樂子)

腫瘤就是癌症?關於「腫瘤君」的7個大誤會

關小倩醫生是南醫三院腫瘤科主任,從事腫瘤臨床醫療和臨床腫瘤研究十餘年,在腫瘤規範化治療及個體化治療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腫瘤內科診斷及治療;腫瘤靶向治療;專長乳腺癌的診斷與綜合治療,特別是乳腺癌新輔助治療、輔助治療、內分泌及靶向治療,鑽研於復發、難治性乳腺癌的綜合治療。

注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後臺留言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猜你喜歡

手術、化療、放療這三種方法對癌症的治療真起作用了嗎?

認清本質:癌症只是一種慢性疾病——死的快是由不當醫療造成的

如何理解癌症的各種治療方法?

相關焦點

  • 腫瘤就是癌症嗎?是也不是!
    腫瘤是癌症,也不是癌症!腫瘤是機體在內因、外因多種致瘤因素長時間作用下,局部的組織細胞發生變化不再受機體調控、異常增殖而形成的新生物。從形態上分有實體性腫瘤、血液性腫瘤,人們說腫瘤一般是指實體性腫瘤。因此上,腫瘤=良性腫瘤+惡性腫瘤,惡性腫瘤=癌+肉瘤。癌症又是癌細胞與症狀的組合,疾病的名稱,與癌還不能完全劃等號。但是,不論是專業領域中還是普通人群中,腫瘤常常指的就惡性腫瘤,惡性腫瘤與癌症就是一回事,與癌的概念也就攪和在一起了!
  • 央視主持人李詠因癌症去世:為什麼有些癌症發現就是晚期?
    為什麼得癌症的越來越多?為什麼有些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我們應該如何預防呢?今天就為大家科普一下。為什麼有些癌症發現就是晚期?在大多數人心中,癌症往往與「絕症」是同義詞,癌症的可怕源自人們對不治之症的恐懼,事實上,癌症的真相遠比上述理解更複雜。
  • 每一個人都會患癌症?謠言,關於癌症的7個真相要了解清楚
    現在是談癌色變的時代,不管貧窮還是富有,每個人都有可能會患上癌症。但網上關於癌症的流言蜚語有很多,如不吃飯能餓死癌細胞、吃糖會加快癌症發展速度等,其實有很多說法根本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反而導致人們出現不必要的心理恐慌。 關於癌症的真相有哪些?
  • 結節是腫瘤嗎?腫瘤和癌症有什麼區別?醫生今天給您科普下
    對於結節,通常都是在體檢或住院檢查時,很多人才會偶爾在某個身體器官內發現結節,如肺結節、甲狀腺結節或乳腺結節,大多數人不知道它是什麼,於是有人懷疑是腫瘤或者是癌症的早期徵兆。其實結節是醫學術語,經常出現的有肺結節、乳腺結節、皮下結節這幾種,體積稍微大的被稱為包塊。
  • 滾蛋吧,腫瘤君!你的「心理口罩」戴好了嗎?
    腫瘤君,一直作為「黑惡勢力」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且正值疫情期間,腫瘤患者作為免疫力薄弱群體更是倍感擔憂。今天圖騰專家要給大家介紹一種「心理口罩」——音樂療法。讓你做好心理建設,調整自己的治療方法,在黑暗中尋找光明。
  • 電影《滾蛋吧腫瘤君》所有音樂主題曲插曲片尾曲匯總
    腫瘤君》由白百何、吳彥祖主演,將於8月13日全國上映。該影片講述了29歲的樂天派漫畫家熊頓因患癌症身處人生最艱難的時刻但同樣對著命運微笑的故事。該片計劃於2015年8月13日於中國大陸上映。滾蛋吧!腫瘤君電影《滾蛋吧腫瘤君》英文插曲匯總滾蛋吧腫瘤君 音樂原聲  1.五個滷蛋逛商場的BGM moumoon-《sunshine girl》
  • 腫瘤就是癌症?醫生:腫瘤也分「善」和「惡」,從4點可區分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腫瘤就是癌症,腫瘤和癌症沒有什麼區別,其實這一觀點是錯誤的。腫瘤是發生在人身體部位的細胞出現異常增生的結果,但是在臨床上腫瘤的性質分為惡性和良性的區分,性質的不同,所代表的結果也是不一樣的。
  • 得了腫瘤一定是癌症嗎?癌症和腫瘤千萬不能混為一談!
    得了腫瘤一定是癌症嗎?癌症和腫瘤千萬不能混為一談!腫瘤可以分為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一般來說,腫瘤的良惡性主要根據分化程度來區分。所謂分化程度,就是腫瘤細胞跟正常細胞接近的程度,接近程度越高,就是腫瘤的分化程度高,良性的可能性就比較大。當然,復發和轉移也是重要的判斷依據。介於良性和惡性之間的,叫做交界性腫瘤。
  • 腫瘤和癌症的區別 到底什麼是「癌症」
    醫生一般會向你解釋說,腫瘤就是人體在各種致瘤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新生物(新生物,就是新長出來的東西,多表現為包塊、腫塊),其實說得通俗一點,就是在人體內新長出來的非正常的東西,就像是在不良環境下長出來的異類分子。
  • 腫瘤與癌症,並非對等關係,醫生說出3個區別,早點分清楚
    如果不夠了解腫瘤的知識,相信很多人會將腫瘤和癌症畫上等號。有一些患者在醫院被查出身體內有腫瘤,心就涼了大半截,覺得自己已經沒多久好活的了。還有的會因為這種情緒的影響,而出現消極治療的情況。但事實上腫瘤與癌症並非對等關係,如果不了解,或許真的會產生很大的誤解,甚至影響人們的治療積極性。關於腫瘤和癌症,醫生說出3個區別,早點分清楚,也許就不用日夜難安,受到驚嚇了。
  • 腫瘤vs癌症:我們不一樣!
    2020年4月15~21日,是第26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其主題是「癌症防治 共同行動」。 腫瘤不一定是惡性的癌症,但癌症一定是惡性的腫瘤。 腫瘤,從醫學意義上講,是人體在各種致瘤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新生物。新生物,顧名思義,就是新長出來的東西,多表現為包塊、腫塊。說得通俗一點,腫瘤就是在人體內新長出來的非正常的東西,就像是在不良環境下長出來的異類分子。
  • 關於癌症,這三個謠言必須得破
    那麼在眾多的關於癌症的謠言當中,今天我來給大家講三個,可能你也曾經聽說過,但是這些謠言卻確確實實的在各個角落裡,坑害著腫瘤患者的生命、尊嚴以及生活質量。我聽了覺得很可笑,但是他接下去說,班裡已經有七八個家長,準備一起去教育局投訴。我突然意識到這不是一個人的問題,而是一群人的觀念問題。 癌症雖然可怕,但它不是傳染病,它是由於我們自身的基因突變的累積,加上我們的免疫系統對自身突變基因的監控失察,最終產生了不受我們自身調控的,瘋狂生長的腫瘤細胞。
  • 盤點:腫瘤患者有關飲食問題「傳送門」
    腫瘤患者千萬不要吃奇怪的食物與偏方科普:抗腫瘤治療期間水果應該怎麼吃?腫瘤患者每天吃多少食物才合適?腫瘤患者居家期間的營養管-飲食原則「能吃什麼,怎麼吃」胃癌術後的飲食指導?!這幾個小貼士要收藏!教你如何在腫瘤患者化療期間合理飲食科普| 優化飲食結構,加強體育運動,與腫瘤保持距離化療期間應該如何飲食?什麼時候吃同樣也很重要!在癌症治療期間,不同的治療方法有不同的飲食訣竅!胃癌術後出現這一併發症,可要注意飲食了!化療期間食慾減退該如何飲食?腫瘤相關水腫患者,飲食中能加味精麼?
  • 得了癌症等於宣告死亡?謠言,關於癌症的7個真相要了解清楚,別再無...
    生活中流傳著很多跟癌症有關的說法,如癌症會傳染給他人、手機和電腦會致癌等,使得人心惶惶,在生活方面更是小心翼翼,生怕癌症會纏身。其實癌症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可怕,需了解以下幾個問題,正確面對癌症。
  • 天津爆炸,腰斬了「十億票房電影」《腫瘤君》?
    截止今天晚上8點鐘,腫瘤君上映3天的總票房是13000多萬,但其中包括將近2000萬元的點映票房,平均下來每天才3000多萬,遠遠低於之前首日破億的《捉妖記》、《煎餅俠》。娛樂資本論記者在與影院經理聊天時了解到,《腫瘤君》並沒有之前預期的那麼好。「如果按照10億的片子看,剛剛起片兩天,晚上8點左右的上座率起碼要達到65%以上,但是《腫瘤君》的上座率最多也就是40%。
  • 腫瘤沒那麼嚇人,它就是一種慢性疾病
    4月17日,在重慶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的指導下,由重慶市腫瘤防治辦公室、重慶市癌症中心主辦,重慶日報、上遊新聞、健康人報承辦的「腫瘤君,因愛重生——重慶2019腫瘤防治科普宣傳月」活動拉開序幕,來自全市各大醫院的21位腫瘤防治專家匯聚一堂,帶來權威專業的醫學科普,並對熱度最高的防癌治癌問題進行了解答。
  • 當1400億個免疫細胞進入體內,如何成功殲滅7個腫瘤
    免疫療法作為攻克癌症的一項新的治療模式,近幾年不斷有臨床上的好消息傳出。 2016年,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報導,首例結直腸癌四期患者通過手術治療+新免疫療法,獲得了臨床治癒的效果,不但原病灶消失了,患者轉移到肺部的7個新病灶也都完全消失了。
  • 這樣發燒可能是癌症前兆
    核心提示:聽到癌症你怕了嗎,關於癌症的早期信號你了解多少?許多人談癌色變,沒有人想被癌症「青睞」。據權威報告顯示,按照平均壽命74歲計算,人一生中患惡性腫瘤的機率是22%。怎樣讓「腫瘤君」遠離你我?這需要時常關注身體變化,未雨綢繆。美國「婦女之友」網站近日發表文章稱,肚子疼、聲音嘶啞、小便困難等身體出現的小變化很容易被大家忽視,而它們卻可能是癌症前兆。
  • 有良性的腫瘤,卻沒有良性的癌症?癌症和腫瘤都有哪些區別?
    在我的工作中,經常遇到病人來問自己患的是癌症還是腫瘤?我給的答案幾乎是「某某某腫瘤」,哪怕是癌症晚期,也儘量告知「腫瘤」。很多人內心深處不願意接受癌症這個事實,反而更容易接受「腫瘤」這個詞。所以,請原諒我這樣的「行為」。那麼癌症和腫瘤有區別嗎?
  • 2020年華大基因腫瘤醫學成果展示:3款最新腫瘤檢測技術,助力癌症防控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副院長、肝臟外科主任周儉教授、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婦科主任吳小華教授,共同擔任此次大會主席;北京協和醫院婦科主任醫師吳鳴教授、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大腸外科主任醫師彭俊傑教授、華大基因腫瘤事業部負責人朱師達博士、華大數極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汪宇盈博士、華大基因腫瘤研發技術負責人吳惠子博士分別分享了關於卵巢癌、腸癌、肝癌三個方向的國內外研究、臨床治療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