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人都會患癌症?謠言,關於癌症的7個真相要了解清楚

2020-12-04 騰訊網

現在是談癌色變的時代,不管貧窮還是富有,每個人都有可能會患上癌症。但網上關於癌症的流言蜚語有很多,如不吃飯能餓死癌細胞、吃糖會加快癌症發展速度等,其實有很多說法根本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反而導致人們出現不必要的心理恐慌。

關於癌症的真相有哪些?

1、每個人都有可能會患癌

經過研究發現,每個人一生中患腫瘤的可能可達到21%,進入40歲後發病率會逐年升高,活的時間越長,患腫瘤的風險就越高。

2、腫瘤病人能吃糖

有人說糖分會為癌細胞提供營養,因此認為癌症患者吃糖會促進癌細胞滋生,然而這是錯誤的想法。身體上大部分能量由糖分提供,不管是正常細胞還是癌細胞生長都離不開糖,一旦缺乏能量就會降低患者抵抗力和免疫力,反而影響癌症治療。不過需控制每天的吃糖量,成年人糖分攝入量不能超過25克。

3、部分癌症跟慢性感染有關

經過調查表明,1/6的癌症是高危型的微生物感染導致的。目前為止,已確定有致癌風險的微生物有B肝或C肝病毒、幽門螺旋桿菌、HPV病毒以及EB病毒等,可誘發肝癌、宮頸癌、胃癌以及口咽癌等。

4、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化療

雖然化療是治療癌症的常用手段,但並不適合所有的患者。大部分血液系統腫瘤對化療藥物不敏感。還有經過多次化療的人可產生耐藥性,再次做化療會傷害正常細胞,對身體百害而無一利。另外化療給身體帶來很大的毒副作用,對於年齡超過70歲、伴有心肺功能和肝腎功能不全、易發生全身轉移的患者不能做化療。

5、多數癌痛能用止痛藥緩解

醫學上有一套三級止痛方案,廣泛應用且有效果。只要科學規範性治療,就能控制90%的癌痛,解決多數患者的困擾。剩下10%難治的頑固性癌痛也可以用止痛藥緩解,然後再結合心理幹預、神經阻斷以及鎮痛棒治療。

6、癌症能預防也能治癒

癌症並不是一蹴而就的,發病時間長,一般需10年到20年的時間。癌症跟多種因素有關,尤其是微生物感染以及不良的生活習慣,如吸菸酗酒,高鹽高糖和高脂肪飲食,缺乏運動以及濫用激素類藥物等。4成左右的癌症只要及時改變生活習慣,及早治療致癌細菌和病毒就能預防癌症。另外癌症並不是不治之症,早期實體瘤只要及早治療,治癒率能達到90%左右。

7、致癌物並不會直接引起癌症

在日常生活中確實有很多致癌物質,如甲醛、苯丙烯以及塑化劑等,這並不代表著接觸後就會導致癌症。因為癌症是多種因素的結果,很多物質致癌也需一定的劑量,並不會出現一兩次接觸而致癌。

溫馨提示

其實癌症根本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可怕,癌症高危人群需定期去醫院做篩查,早發現早治療,這樣才能提高治癒率。

相關焦點

  • 得了癌症等於宣告死亡?謠言,關於癌症的7個真相要了解清楚,別再無...
    生活中流傳著很多跟癌症有關的說法,如癌症會傳染給他人、手機和電腦會致癌等,使得人心惶惶,在生活方面更是小心翼翼,生怕癌症會纏身。其實癌症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可怕,需了解以下幾個問題,正確面對癌症。
  • 關於癌症,這三個謠言必須得破
    癌症,可以說是萬病之王,一旦家庭成員當中,有人檢查出來患上癌症,那麼對於整個家庭來講無異於五雷轟頂。而這種突如其來的打擊,對於絕大多數,平時對健康方面的客戶知識並不怎麼關注的家庭來講,很可能讓他們突然手足無措,聽到什麼都好像是救命稻草,於是開始有了病急亂投醫,於是謠言也開始四處橫行。
  • 盤點關於癌症的十大謠言:用小蘇打可以治療等
    最近,國外網站總結了西方社會中流行的十個關於癌症的謠言,其中很多謠言在我們周圍也有廣泛傳播。  癌症是人為導致的現代疾病  癌症可不是一種人為導致的現代疾病,它的歷史和人類一樣悠久。  數十年來,越來越多的證據都證明了一個簡單到幾乎不值得一提的事實,那就是只有長期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不吸菸、多運動、保持健康體重以及不飲酒,才能降低癌症發病率。  酸性食物導致癌症  有種觀點認為有些酸性食物會導致人的血液變酸,繼而增加患癌症的風險。因此你需要多吃健康的鹼性食物,比如綠葉菜和水果。
  • 癌症固然危險,卻也不必杯弓蛇影,關於癌症的5大謠言不可輕信
    癌症是很多人都談之色變的疾病,它嚴重危害人的身體健康,甚至會剝奪人的生命,還會給家庭帶來非常大的負擔和折磨。理解人們對於癌症的恐懼,但是恐懼之餘,也不能輕信一些防癌抗癌的謠言,不然非但達不到防癌的目的,反而會影響到人的健康。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日常生活中人們在防癌方面經常聽信哪些謠言。
  • 關於肺癌的10大謠言,各個擊破
    1.謠言:霧霾是目前中國肺癌高發的主要原因。真相:空氣汙染,包括霧霾毫無疑問是肺癌風險因素,必須要治理。但由於肺癌發生平均需要20多年,因此目前肺癌高發,不可能是是近幾年的霧霾造成的。如果說霧霾導致癌症,則定會在20年後才爆發。目前中國肺癌發病率高的主要原因很簡單,就是吸菸。中國人口佔世界人口1/5,但肺癌患者數佔全球肺癌患者數的13.為什麼?
  • 我國每分鐘6人被診斷為癌症 中國人一生患癌症概率22%
    &nbsp&nbsp&nbsp&nbsp惡性腫瘤通常被人們稱為癌症。北京大學腫瘤醫院的專家介紹說,目前我國平均每天確診8550名癌症患者,相當於每分鐘就有6人被診斷為癌症,平均10秒鐘就有一人確診。每年因癌症死亡病例達270萬例。按照人均期望壽命計算,中國人一生罹患癌症的概率為22%。北京發病率最高的癌症是肺癌,其次為結直腸癌、肝癌、胃癌和前列腺癌。
  • 每個人都有癌細胞?酸性體質易患癌?關於癌症的謠言,別再傳了
    由於對癌症了解不深入,一知半解,很多人「談癌色變」,對癌症也是諱莫如深。更糟糕的是,有很多關於癌症的謠言被隨意傳播,導致不必要的擔憂和恐懼,甚至阻礙了預防、治療和預後。基於此,我們總結了癌症的一些謠言,希望能幫大家更好地認識癌症。
  • 癌症的真相
    結論是,暴露到100毫西弗(不包含自然背景輻射)為例,每100個人終其一生會有1個人發生輻射導致的癌症,輻射強度越高發生機率越高。(參考值:一次胸部斷層掃描劑量約7毫西弗)誘癌的異常能量包含所有類別的游離輻射、紫外線(包含太陽輻射)、X射線、中子輻射、日光浴的太陽床等(以上誘癌物資料節錄自國際癌症研究署)。
  • 最全癌症謠言排行榜,這些都是假的!排第3是胸罩致癌,事實是胸罩防癌,排第34是Vit17能治癌
    在國際癌症研究中心的「致癌分類」中,氯與咖啡因同級,意為「目前尚無足夠資料來確定該物質是否為人類致癌物」。水中氯含量超過每升2毫克時,多數人就能聞到,而世衛組織標準為每升5毫克,因此只要沒有聞到或嘗出自來水中的氯味就不用擔心。
  • 六大癌症謠言,統統幫你擊破
    酶是一個很「嬌氣」的物質,環境過酸,過鹼,溫度過高,過低都會導致失去活性。而且目前並沒有科學研究表明這種發酵後產生的酶可以有預防癌症的功效。我們的身體是一個非常精密的整體,身體會通過一系列的機制去維持機體內穩態,從而保證機體細胞可以正常工作。其實不管是吃酸的東西還是鹼的東西(比如傳說中的鹼性水),首先進入胃,接受胃酸的洗禮,然後再進入腸道,消化液對其進行消化分解吸收,最後的「下場」都一樣,都會成為食物殘渣從腸道排出體外。飲食是沒有辦法改變血液的酸鹼性的。
  • 每分鐘7.5人患癌症,為什麼患癌率這麼高?3種飲食習慣是真兇
    據去年國家癌症機構發布的一項癌症預警,在提醒我國人患癌概率逐年增加,經確認每年都超過1萬人患癌,平均到每分鐘會有7.5人患癌症。 其實看看我們的身邊人就能知道,再加上網上各種信息,以及新聞報導出來的各種事件等等,讓人們覺得癌症離我們越來越近
  • 闢謠|7月謠言盤點:尼古丁是癌症剋星,抽菸能防癌?
    真相:尼古丁使人成癮,吸菸量就會變大,煙霧中至少已經有60種成分被證實會導致癌症!首先,「世界菸葉研究重大突破」新聞發布會子虛烏有。「中國防癌協會」和「中國菸草協會」這兩個機構的名字完全不對,正確的名稱應該是「中國抗癌協會」和「中國菸草學會」。
  • 癌症並不是你想的那樣!我們對癌症的3大誤解 請科學看待
    點擊查看 都說謠言猛於虎,我覺得健康謠言殺傷力最強。前一陣子健康圈出了一個大新聞,「酸鹼體質理論」的創始人羅伯特楊,在美國被罰賠償1.05個億的美元給一個癌症患者。
  • 關於癌症治療16個謊言,不能信
    一份在網絡上流傳、聲稱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所謂「最新研究」「癌症預防方法」,宣傳各種食物的酸鹼性,並聲稱「餓死癌細胞」是比化療放療更有效的治療。這份資料其實只是一個謠傳,內容完全錯誤,誤導了許多人。然而,基於此謠言廣泛流傳影響極大,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在其官方網站上也給予了闢謠。
  • 「癌症十大謠言」看到最後一個我竟無言以對
    ……4月26日,「科學抗癌·關愛生命」全國腫瘤防治倡議書發布,多位專家大咖到場普及防癌知識,為公眾擊碎「十大致癌謠言」。國家抗擊癌症的陣地前移,防治重於治療。在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活動中,中國抗癌協會科普宣傳部部長支修益教授說道,普及防癌知識,是降低患癌率的基礎。
  • 化療讓人死得更快?關於癌症的5個真相,是時候該讓你知道了
    張先生年輕的時候,為了耍帥裝酷,交了一些不務正業的朋友,整天學著別人抽菸喝酒,後來時間長了就形成習慣了,平時有事沒事都會抽根煙喝瓶酒,一晃十多年過去了,身體都沒出現什麼問題,可最近卻發現自己突然咳血。張先生心裡有不好的預感,去到醫院檢查發現是小細胞肺癌並發心衰,醫生建議他做化療,可他之前聽別人說,化療好像會讓人死得更快?
  • 真相來了!濟寧2020年12月謠言榜出爐
    濟寧市全媒體闢謠平臺1月6日訊 「地暖對身體有害」、「物流1月7日前停運」……在剛剛過去的一個月中,不少傳言活躍在社交媒體中,假借權威機構名義興風作浪、引起恐慌。今天,濟寧市全媒體闢謠平臺盤點2020年12月謠言,快來一起了解真相。傳言一:借疫情穿防護服上門打劫?12月份,一條與疫情相關的謠言在濟寧市民的社交媒體中活躍。
  • 青少年近視可治癒、飢餓療法治癌症…這些謠言被終結
    醫學上不存在EB流感  謠言:1月,一則「防流感關愛帖」在一些微信群瘋轉,帖子稱:「衛生局發出通知:這次的EB流感很嚴重,預防的方式就是要保持喉嚨黏膜的溼潤,不能讓喉嚨乾燥,因此一定要多喝水。如果喉嚨黏膜乾燥,10分鐘內病毒就能入侵體內。成人每次喝50—80毫升的溫水,孩子每次喝30—50毫升……」看上去真是讓人不寒而慄,事實究竟如何呢?
  • 癌症的「幫兇」被揪出,患上癌症的人,通常都有四個共同點!
    自己僅僅只是最近不舒服,就算是出現癌症,也應該在早期,不能進展到晚期啊,難道癌症也是急性病嗎?錯!癌症之所以早期難察覺,正是因為癌症的隱匿性高!癌細胞形成癌腫的最初,既沒有破壞器官功能,又沒有被免疫系統察覺和攻擊,所以患者自然就很難產生症狀。
  • 每年新增癌症人數超百萬,關於癌症的5個冷知識,希望能夠了解
    不過,這個言論對癌症患者於家庭來說,並不能得到其認同。我們一切關於癌症的想法,只不過是因為自己沒有患癌而已。癌症所經歷的痛苦和折磨,是大家無法想像的。即便是健康人,在聽到癌症時,也會想到巨額花費、疼痛、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