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談癌色變的時代,不管貧窮還是富有,每個人都有可能會患上癌症。但網上關於癌症的流言蜚語有很多,如不吃飯能餓死癌細胞、吃糖會加快癌症發展速度等,其實有很多說法根本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反而導致人們出現不必要的心理恐慌。
關於癌症的真相有哪些?
1、每個人都有可能會患癌
經過研究發現,每個人一生中患腫瘤的可能可達到21%,進入40歲後發病率會逐年升高,活的時間越長,患腫瘤的風險就越高。
2、腫瘤病人能吃糖
有人說糖分會為癌細胞提供營養,因此認為癌症患者吃糖會促進癌細胞滋生,然而這是錯誤的想法。身體上大部分能量由糖分提供,不管是正常細胞還是癌細胞生長都離不開糖,一旦缺乏能量就會降低患者抵抗力和免疫力,反而影響癌症治療。不過需控制每天的吃糖量,成年人糖分攝入量不能超過25克。
3、部分癌症跟慢性感染有關
經過調查表明,1/6的癌症是高危型的微生物感染導致的。目前為止,已確定有致癌風險的微生物有B肝或C肝病毒、幽門螺旋桿菌、HPV病毒以及EB病毒等,可誘發肝癌、宮頸癌、胃癌以及口咽癌等。
4、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化療
雖然化療是治療癌症的常用手段,但並不適合所有的患者。大部分血液系統腫瘤對化療藥物不敏感。還有經過多次化療的人可產生耐藥性,再次做化療會傷害正常細胞,對身體百害而無一利。另外化療給身體帶來很大的毒副作用,對於年齡超過70歲、伴有心肺功能和肝腎功能不全、易發生全身轉移的患者不能做化療。
5、多數癌痛能用止痛藥緩解
醫學上有一套三級止痛方案,廣泛應用且有效果。只要科學規範性治療,就能控制90%的癌痛,解決多數患者的困擾。剩下10%難治的頑固性癌痛也可以用止痛藥緩解,然後再結合心理幹預、神經阻斷以及鎮痛棒治療。
6、癌症能預防也能治癒
癌症並不是一蹴而就的,發病時間長,一般需10年到20年的時間。癌症跟多種因素有關,尤其是微生物感染以及不良的生活習慣,如吸菸酗酒,高鹽高糖和高脂肪飲食,缺乏運動以及濫用激素類藥物等。4成左右的癌症只要及時改變生活習慣,及早治療致癌細菌和病毒就能預防癌症。另外癌症並不是不治之症,早期實體瘤只要及早治療,治癒率能達到90%左右。
7、致癌物並不會直接引起癌症
在日常生活中確實有很多致癌物質,如甲醛、苯丙烯以及塑化劑等,這並不代表著接觸後就會導致癌症。因為癌症是多種因素的結果,很多物質致癌也需一定的劑量,並不會出現一兩次接觸而致癌。
溫馨提示
其實癌症根本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可怕,癌症高危人群需定期去醫院做篩查,早發現早治療,這樣才能提高治癒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