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身體非常健康啊,一點症狀都沒有,怎麼最近有點不舒服,就成了癌症晚期呢?
這是很多癌晚期患者在確診時,會反覆諮詢醫生的問題。因為在大家的認知中,疾病發展都需要過程,只有急性病才會突然爆發症狀。
自己僅僅只是最近不舒服,就算是出現癌症,也應該在早期,不能進展到晚期啊,難道癌症也是急性病嗎?
錯!癌症之所以早期難察覺,正是因為癌症的隱匿性高!
癌細胞形成癌腫的最初,既沒有破壞器官功能,又沒有被免疫系統察覺和攻擊,所以患者自然就很難產生症狀。
而隨著癌症不斷進展,在侵犯到器官功能、壓迫周圍組織後,患者才可能會逐漸有症狀表現,但此時,癌細胞往往已經出現了擴散和轉移!
我國每年新被確診的癌症患者約為380萬左右,但這其中近80%都走到了中晚期。
進入中晚期後的癌變,即便是有辦法治療,預後也不能和早期相比較,患者出現復發、轉移、擴散的機率較高。
特別是進入晚期後,幾個月病情惡化、死亡,都是臨床可預見的結局。
所以,從癌症的特性、惡性程度來看,癌症預防意義遠要比治療重要的多。這就需要大家了解日常中可致癌的因素,並儘量遠離它們。
有研究調查顯示,以下四個壞習慣,或許就是促癌兇手,現在改正還來得及!
1、吸菸:香菸是我國第一大類致人成癮的消費品,它所含的尼古丁成分能讓大腦產生依賴,只要開始吸菸,後期就可能會被香菸俘虜。
而且,香菸可不單單是成癮如此簡單,大量研究都證實,一支香菸在燃燒的過程中,產生的致癌物約有70種,這包括了焦油、苯並芘、尼古丁等。
長期大量吸菸,可增加自身患肺癌、口腔癌、膀胱癌等多種癌症的機率。也正因如此,香菸也被列入了一類致癌物中;
2、酗酒:酒精同樣也是讓人產生依賴、成癮的物質,它和香菸共同被列入了一類致癌物。
酒精造成的身體傷害主要有化學和物理兩大方面,它在進入機體的過程中,就會造成消化道黏膜直接損傷和肝功能障礙,逐漸發展為消化道潰瘍、炎症、酒精性肝病等問題。
同時,酒精在肝臟內代謝的過程中,還會產生一種名為乙醛的毒性物質,它不僅是酒精中毒的原罪,而且還會對細胞造成損傷、改變細胞DNA表達,增加癌變機率;
3、久坐不動:與現代人來說,久坐不動似乎已經成了常態,甚至有一項數據調查顯示,我國青中年人平均每日久坐時間超過了8小時以上。
久坐雖然不會直接致癌,但卻會削弱自身免疫力,導致免疫系統篩查變異細胞的能力減弱。
同時,久坐還容易造成肥胖出現,而肥胖恰恰也是癌症的獨立危險因素之一,與大腸癌、胰腺癌、乳腺癌、卵巢癌等都有關聯;
4、不健康的飲食:一天三頓吃外賣,油炸、燒烤各種美食不斷,滿足口腹之慾的同時,你的健康也在被悄悄偷走。
就如上文中提到的,高熱量、高脂肪等不健康食物會促發肥胖,肥胖又是癌症的影響因素之一。
除此外,部分不健康食物中,還存在致癌物質,比如油炸食物含有丙烯醯胺、燒烤食物含有多環芳烴、加工肉類含亞硝基化合物等。
長期大量食用,可造成致癌物在體內堆積,繼而增加患癌機率。
以上四種不健康的壞習慣,你中了幾槍?
要知道癌症是一個長期、慢性發展的結果,看似不良習慣眼下並沒有對健康造成影響,但隨著年齡不斷增長、致癌物長期在體內堆積,患癌率自然也會逐漸升高。
所以,為了身體健康著想,從現在起遠離不良的生活和飲食習慣,還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