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的「幫兇」被揪出,患上癌症的人,通常都有四個共同點!

2020-12-04 醫說健康

我之前身體非常健康啊,一點症狀都沒有,怎麼最近有點不舒服,就成了癌症晚期呢?

這是很多癌晚期患者在確診時,會反覆諮詢醫生的問題。因為在大家的認知中,疾病發展都需要過程,只有急性病才會突然爆發症狀。

自己僅僅只是最近不舒服,就算是出現癌症,也應該在早期,不能進展到晚期啊,難道癌症也是急性病嗎?

錯!癌症之所以早期難察覺,正是因為癌症的隱匿性高!

癌細胞形成癌腫的最初,既沒有破壞器官功能,又沒有被免疫系統察覺和攻擊,所以患者自然就很難產生症狀。

而隨著癌症不斷進展,在侵犯到器官功能、壓迫周圍組織後,患者才可能會逐漸有症狀表現,但此時,癌細胞往往已經出現了擴散和轉移!

我國每年新被確診的癌症患者約為380萬左右,但這其中近80%都走到了中晚期。

進入中晚期後的癌變,即便是有辦法治療,預後也不能和早期相比較,患者出現復發、轉移、擴散的機率較高。

特別是進入晚期後,幾個月病情惡化、死亡,都是臨床可預見的結局。

所以,從癌症的特性、惡性程度來看,癌症預防意義遠要比治療重要的多。這就需要大家了解日常中可致癌的因素,並儘量遠離它們。

有研究調查顯示,以下四個壞習慣,或許就是促癌兇手,現在改正還來得及!

1、吸菸:香菸是我國第一大類致人成癮的消費品,它所含的尼古丁成分能讓大腦產生依賴,只要開始吸菸,後期就可能會被香菸俘虜。

而且,香菸可不單單是成癮如此簡單,大量研究都證實,一支香菸在燃燒的過程中,產生的致癌物約有70種,這包括了焦油、苯並芘、尼古丁等。

長期大量吸菸,可增加自身患肺癌、口腔癌、膀胱癌等多種癌症的機率。也正因如此,香菸也被列入了一類致癌物中;

2、酗酒:酒精同樣也是讓人產生依賴、成癮的物質,它和香菸共同被列入了一類致癌物。

酒精造成的身體傷害主要有化學和物理兩大方面,它在進入機體的過程中,就會造成消化道黏膜直接損傷和肝功能障礙,逐漸發展為消化道潰瘍、炎症、酒精性肝病等問題。

同時,酒精在肝臟內代謝的過程中,還會產生一種名為乙醛的毒性物質,它不僅是酒精中毒的原罪,而且還會對細胞造成損傷、改變細胞DNA表達,增加癌變機率;

3、久坐不動:與現代人來說,久坐不動似乎已經成了常態,甚至有一項數據調查顯示,我國青中年人平均每日久坐時間超過了8小時以上

久坐雖然不會直接致癌,但卻會削弱自身免疫力,導致免疫系統篩查變異細胞的能力減弱

同時,久坐還容易造成肥胖出現,而肥胖恰恰也是癌症的獨立危險因素之一,與大腸癌、胰腺癌、乳腺癌、卵巢癌等都有關聯;

4、不健康的飲食:一天三頓吃外賣,油炸、燒烤各種美食不斷,滿足口腹之慾的同時,你的健康也在被悄悄偷走。

就如上文中提到的,高熱量、高脂肪等不健康食物會促發肥胖,肥胖又是癌症的影響因素之一。

除此外,部分不健康食物中,還存在致癌物質,比如油炸食物含有丙烯醯胺、燒烤食物含有多環芳烴、加工肉類含亞硝基化合物等。

長期大量食用,可造成致癌物在體內堆積,繼而增加患癌機率。

以上四種不健康的壞習慣,你中了幾槍?

要知道癌症是一個長期、慢性發展的結果,看似不良習慣眼下並沒有對健康造成影響,但隨著年齡不斷增長、致癌物長期在體內堆積,患癌率自然也會逐漸升高。

所以,為了身體健康著想,從現在起遠離不良的生活和飲食習慣,還是非常必要的。

相關焦點

  • 癌症不是突然到來,患上癌症的人,常常忽視了身體的四個特徵
    很多人都是出現明顯的症狀,無法繼續拖下去了,才想到去醫院檢查,但是卻不知道,癌症的發生決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癌症的發展是一個長期的漫長的過程,只是這個過程一直被忽視。 那麼,患上癌症的人,身體究竟有哪些特徵呢?
  • 不容易得癌症的人,都有幾個共同的特點,你佔了其中幾個?
    癌症的發病原因多種多樣,目前還沒有一個確切的定論,但可以肯定的是癌症和我們日常生活習慣有著密切的關係。癌症會發生在任何一個人身上,但有些人一輩子也沒得癌症。沒得癌症的人都有哪些共同點呢?一般得癌症的都是抵抗比較低的人,抵抗力強是身體好的一種標誌。身體處在一個良好的狀態下抵抗力會增強,抵抗力增強對抗外來細菌和病毒的能力就會增強,防止病毒和細菌威脅到身體健康。
  • 研究稱侵襲性細菌可能是癌症「幫兇」
  • 大象為什麼很少患癌症
    【《今日美國報》10月8日報導】題:科學家發現大象很少患癌症的原因    根據我們對癌症的認識,大象應該很容易患上癌症。    癌症是一種老年疾病,而大象能活到70歲。在如此長的一生中,大象增重很多———從200磅(約90.7千克)的幼象迅速長至12000磅的大傢伙。
  • 每一個人都會患癌症?謠言,關於癌症的7個真相要了解清楚
    現在是談癌色變的時代,不管貧窮還是富有,每個人都有可能會患上癌症。但網上關於癌症的流言蜚語有很多,如不吃飯能餓死癌細胞、吃糖會加快癌症發展速度等,其實有很多說法根本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反而導致人們出現不必要的心理恐慌。 關於癌症的真相有哪些?
  • 我國每分鐘6人被診斷為癌症 中國人一生患癌症概率22%
    &nbsp&nbsp&nbsp&nbsp惡性腫瘤通常被人們稱為癌症。北京大學腫瘤醫院的專家介紹說,目前我國平均每天確診8550名癌症患者,相當於每分鐘就有6人被診斷為癌症,平均10秒鐘就有一人確診。每年因癌症死亡病例達270萬例。按照人均期望壽命計算,中國人一生罹患癌症的概率為22%。北京發病率最高的癌症是肺癌,其次為結直腸癌、肝癌、胃癌和前列腺癌。
  • 所有惡性疾病都有三個共同點 牢記它第一時間揪出惡性特徵!
    原標題:所有惡性疾病都有三個共同點 牢記它第一時間揪出惡性特徵!   醫生經常跟我們講,預防惡性疾病要早發現、早診斷和治療。可是,怎樣才能早發現呢?每種惡性疾病都有不同的症狀,很難一一記住,有沒方法可以提示我們呢?
  • 科學家發現罕見病例,癌症母親順產導致嬰兒患癌症
    出品:科普中國製作:陸修遠(大阪大學免疫科學研究所)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近日,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發表的最新病例報告顯示,患有宮頸癌的母親在分娩過程中,其體內的癌細胞通過嬰兒初啼時吸入的羊水進入了嬰兒體內,導致嬰兒患上了肺癌。這是人類首次觀察到此類癌症轉移現象。
  • 真的有「癌症絕緣體」嗎?符合四個標準,說明你也是其中一員
    癌症絕緣體!就是說他們不會輕易患上癌症是嗎?那他們是怎麼做到的?」電視機前的爺爺在收看養生節目,看起來對今天內容很感興趣。畢竟就目前的癌症情況來說,全世界大概有1810萬人為新增癌症患者,在他們當中已經有近960萬因癌症而失去生命,癌症對人生命的威脅是很大的。
  • 腫瘤標誌物升高就絕對是患上了癌症嗎?
    腫瘤標誌物升高就絕對是患上了癌症嗎?答案是否定的有的時候,腫瘤標誌物出現異常也有可能是身體的細胞受到了某種外界因素的刺激引起的一種應激性反應,並不代表細胞發生了惡變。所以,有的癌症患者在檢查的時候可能沒有發現腫瘤標誌物升高。即使如此,醫生也需要通過腫瘤標誌物的檢測結果來幫助患者判斷病情,監測治療效果、了解預後和復發的情況。所以,腫瘤標誌物的檢查項目非常重要,尤其是一些有癌症家族遺傳史和中老年人都應該定期檢測腫瘤標誌物,了解身體的健康狀態。
  • 癌症和遺傳到底有多大關係?
    癌症越來越常見。有人說癌症和糖尿病一樣是富貴病,是因為人均壽命提高了,很多人活到了得癌的歲數。這只是原因之一,此外還有癌症診斷技術的改進,特別是早期診斷技術的改進,使得很多人身體內的癌症被早期發現。總而言之,我們死於癌症的可能性會越來越高。癌症是一大類疾病的總稱,其共同點是失去控制的細胞增殖。
  • 如果這三個血常規結果有異常,提醒:當心是癌症找上自己的信號
    體檢是很多公司給員工的福利,通過每年的定期體檢,就能發現身體中潛藏的某些問題,比如高血壓、高血脂和糖尿病等,都能在體檢中無處遁形。而隨著近些年癌症的高發,越來越多的人也開始加入了自行體檢的大軍中,血常規就是體檢項目中常見的一項!
  • 家族中4人確診同類癌症,難道癌症真的會遺傳?
    為什麼一個年紀輕輕的小姑娘,會前後患上兩種看上去八桿子打不到一起的癌症呢?家族中4人確診同類癌症,難道癌症真的會遺傳? 癌症會遺傳嗎? 癌症不是遺傳病。
  • 關於癌症,這三個謠言必須得破
    癌症,可以說是萬病之王,一旦家庭成員當中,有人檢查出來患上癌症,那麼對於整個家庭來講無異於五雷轟頂。而這種突如其來的打擊,對於絕大多數,平時對健康方面的客戶知識並不怎麼關注的家庭來講,很可能讓他們突然手足無措,聽到什麼都好像是救命稻草,於是開始有了病急亂投醫,於是謠言也開始四處橫行。
  • 不小心吃了患癌的豬肉,人也會患上癌症嗎?
    有朋友在網上提問,如果有一頭豬患了肝癌,人吃了豬的肝癌細胞,會有什麼影響?他自己查了查,有人說,吃了患癌的豬肉,人也會患癌,心裡非常擔心,害怕得都睡不著覺了,整天寢食難安。這個問題真的是非常的有意思,也有一點重口味,既然有人提問了,肯定這種情況是普遍的,說明大家對於這個問題還存在疑惑。
  • 癌症早期很難察覺到?其實做對4項檢查,能幫助早點揪出癌細胞
    癌症在很多人看來出現的很突然,一查出癌症就是晚期,治療難度低。可癌症的出現也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完成的,需要很漫長的一段時間,從正常的細胞發展為癌細胞,然後不斷的發展,損傷器官最終形成癌症。這樣的過程很少有人能發現,因此也被人們說成,癌症早期很難察覺到。
  • Nature子刊:最新研究有望預測哪些人更容易患癌症
    解讀最新科學前沿科研公路社出品現代科學已經證明,癌症本質上是一種基因病,由致癌基因激活或抑癌基因失活引起,除了內源性因素外,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在癌症發生過程中也佔據著很大因素,而這些外界環境因素,一般被稱為致癌物。當然,接觸致癌物,並不一定會導致癌症的發生,因為還要看這個人的基因因素。
  • 揪出致癌基因,精準診療使晚期癌症患者延壽十年——專訪北京武警第三醫院腫瘤科主任張建忠
    ,但如果採用較為先進的基因檢測方法,揪出其驅動基因(癌症發生的重要基因),然後制定一對一的治療方案的話,這名病人治療後的壽命可能在10年左右。癌症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目前我國的腫瘤發病率仍高居不下,同時死亡率也在攀升,雖然歐美國家的腫瘤發病率也在升高,但其死亡率與此前持平,腫瘤的診斷和治療顯得越來越重要」,北京市武警第三醫院張建忠說,腫瘤發病率這麼高,與人的壽命延長不無關係,「腫瘤發病的高峰值有兩大類,一個是在70歲左右的人群,另一個就是
  • 每分鐘就有7人得癌症,不想「發現即晚期」,5類人注意篩查
    你或許不知道癌症是一種什麼病,但你一定知道它的治療難度大、死亡率高! 我國每年新被確診的癌症患者達到了近400萬人,相當於平均每天就有1萬人被確診為癌,每分鐘有7人被確診。而且,更為可怕的是,在這些患者中有近70%都已經邁入了中晚期!
  • 上海交大發現腸道微生物可化療, 具核梭桿菌是癌症幫兇還是剋星
    近日,哈佛大學研究團隊發現微生物是癌細胞擴散的重要幫兇。  那麼我們有沒有辦法控制具杆核梭菌的數量,或者改變具核梭桿菌的特質,甚至直接消滅具核梭桿菌呢?    毋庸置疑,這是我們治癌研究的重大突破,一旦我們能夠控制具核梭桿菌致使癌細胞自相殘殺,那麼就意味著人類距離戰勝癌症的日期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