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出了很多新機,很多人在購買前會詳細查看手機參數,其中「解析度」這一項讓不少人一頭霧水,究竟手機解析度是什麼?對我們的使用體驗有什麼影響?是不是解析度越高越好?
教授估計這些問題讓很多對手機了解不多的朋友產生困擾,所以今天就來為大家科普科普~
一、什麼是手機屏幕解析度?
圖像的顯示都是由許多像素點排列組成的,手機屏幕解析度就代表著像素個數,當用手機屏幕中橫向的像素點與豎向的像素點相乘的時候,再換算出來的比值就是屏幕的解析度了。
這麼說可能還不太好理解,用一張簡單的圖來解釋:
二、P、K 、ppi代表什麼意思?
相信大家看到過幾種關於解析度的表達方式,比如720P、2K、326ppi,他們代表的意義也各不相同。
1.P
「P」是Progressive的縮寫,意思是「逐行掃描」,表示的是「視頻像素的總行數」。
比如720P表示屏幕有720行的像素,具體解析度為1280*720;1080P則表示屏幕總共有1080行像素數,具體解析度為1920*1080。
2.K
「2K、4K」表示的是「視頻像素的總列數」。如2K表示的是屏幕有2000列像素數,4K表示的是屏幕有4000列像素數。總的來說,只要是橫像素大於2000的都可以叫做2k屏幕。
3.ppi
「ppi」全稱為Pixels Per Inch,表示代表每英寸屏幕所擁有的像素數量,是手機屏幕的像素密度值。
理論上說來,ppi的數值越高,也就代表該屏幕顯示出的圖像密度越大,擬真度和還原程度也就越高。具體計算方式如下:
三、如何查看自己手機屏幕的解析度
如果不清楚自己手機屏幕的解析度,可以通過手動去查看,打開手機中的【設置】-【關於手機/我的手機】這個選項,然後就可以在"解析度"那一欄看到手機屏幕的解析度參數了,這個方法適用於大部分手機。
除了手動查看的方式之外,也可以自行上手機品牌的官網進行查詢。
四、解析度是否越高越好?
很多朋友認為,手機屏幕的解析度越高,畫面顯示效果就越清晰,所以都是傾向於選擇解析度高的手機。其實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辯證地來分析一下。
1.利:畫面細節更豐富、清晰
在合適的屏幕解析度下,手機屏幕的畫面呈現會更加清晰,細節更豐富細膩,當我們在翻閱圖片或觀看視頻時,視覺體驗就會更好。
舉個慄子(這次是真慄子~),當圖像尺寸一樣的情況下,不同解析度下的慄子,清晰度截然不同,解析度越高,慄子細節更細膩。
2.弊:傷眼、耗電、售價高
如果長期使用屏幕解析度過高的手機,就很容易造成眼睛的疲勞和近視,雖然要注重手機的清晰度,建議大家還是要把眼睛健康放在第一位。
同時,手機屏幕解析度越高,手機使用過程中的耗電也就越大。另外,更高解析度的屏幕可能需要更高的材料成本,這樣會導致手機售價的增加,這對普通用戶來說無疑是增加了負擔。
總而言之,手機屏幕的解析度並不是越高就越好的。大家在選擇手機時,不要過於追求高解析度的屏幕,而是要選擇適合手機尺寸的屏幕解析度。
5英寸以下的手機,參考解析度是720P;5~6英寸的手機,選擇1080P基本能滿足視覺需求了;而6英寸以上的手機,就建議要選擇2K解析度了。
那麼,你覺得解析度高低對你的日常使用有什麼影響嗎?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