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地基土最大幹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的測定中,當試樣中粒徑大於( )的...
在地基土最大幹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的測定中,當試樣中粒徑大於( )的土質量小於或等於試樣總質量的30%時,需要校正最大幹密度及最佳含水量。 A.4mm B.5mm C.6mm D.7mm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試驗與檢測。
-
解讀新版路基施工規範
溼粘土、紅粘土、中弱膨脹土在國內部分省份普遍存在,用溼粘土、紅粘土、中弱膨脹土等作為填料,直接採用新規範規定的重型擊實壓實度標準時,存在以下問題: 1、上述三種土多分布於多雨潮溼地區,天然含水量一般大於最佳含水量,要將天然含水量降低到最佳含水量,需將土塊擊碎並翻曬。土塊擊碎、翻曬十分困難,還將消耗大量的工期、成本,並且在此過程中容易導致土塊、內溼外幹或內幹外溼含水量不均勻的現象。
-
淺談高填土路基的質量監控
4.2填料控制路基填料不得使用淤泥、沼澤土、有機土、含草皮土、生活垃圾、樹根和含有腐朽物質的土,施工中的不合格填料必須棄掉。液限大於50,塑性指數又大於26的土,以及含水量超過規定的土,不得直接作為填料。不同性質的土應分別填築,不得混填。
-
灌砂法檢測路基壓實度技術要點
摘要:保證路基應有強度和穩定性的最經濟有效的技術措施是路基壓實,而現場路基壓實的質量通常用壓實度來衡量。路基壓實度的檢測有環刀法、灌砂法、核子密度儀法等試驗方法,而灌砂法是路基壓實度檢測中最常用的試驗方法,適用於現場測定細粒土、砂類土和礫類土的密度。
-
路基工程知識:沙漠地區風積沙路基溼壓法施工技術
沙漠地區人煙稀少、築路材料缺乏,所需的土、砂石料、水泥、瀝青、鋼材等主材均需遠運。為降低工程造價,本著就地取材的原則路基填築以風積沙為主。根據風積沙的物理力學性質和實踐結果表明,風積沙路基具有整體穩定性好、沉降量小、沉降速度快、水穩性好等優點,但風積沙在天然條件下呈鬆散狀態,內聚力幾乎為零,抗剪性能極差,一般機具難以行駛,普通鋼輪壓路機根本無法碾壓至規定的壓實度。
-
509深度為你解讀路基填土定額套用,含水量怎麼確定,你知道嗎?
填方指的是表面高於原地面時,從原地面填築至路基表面部分的土石體積。一、基本要求1、地基表層應碾壓密實,路堤基底應在填筑前進行壓實2、一般土質地段,高速公路、一級公路和二級公路基底的壓實度不應小於90%,三、四級公路不應小於85%3、低路堤應對地基表層土進行超挖、分層回填壓實,處理深度不應小於路床深度。
-
公路路基施工基礎路基排水:路基壓實質量控制
公路路基施工基礎路基排水:路基壓實質量控制 灌砂法測壓實度所用的檢測工具有灌砂筒、基板、挖洞及從洞中取料的合適工具、標準砂、天平、臺秤、盛砂的容器、含水量檢測工具等。其灌沙法的檢測步驟是: 1 在試驗地點選一塊平坦表面,其面積不得小於基板面積,並將其清掃乾淨。
-
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土方路基施 工技術交底記錄
5、原材料準備 對路基填築用土,進行下列試驗:(1)顆粒大小分析試驗(2)含水量試驗(3)密度試驗(4)土的標準擊實試驗(最大幹密度、最佳含水量)(5)土的強度試驗(CBR值)。6、土方地段的挖方路基施工標高,應考慮因壓實而產生的下沉量,其值由試驗確定,路槽底面以下30cm的壓實度,要達到96%,並作相應的路基土工試驗。如果雨季施工,則保留更多覆蓋層,以免路塹被雨水浸泡。 7、邊溝、截水溝和排水溝的開挖應從下遊出口向上遊開挖,其斷面和坡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
路基不均勻沉降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勘察工作應該滿足設計與施工對基礎資料的需求,加大這方面工作力度。 2.2壓實度的控制。 路基施工時,嚴格按現行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範要求進行,並通過試驗路段來確定不同機具壓實不同填料的最佳含水量、適宜的松鋪厚度和相應的碾壓遍數,採用最佳的機械配套和施工組織,對路基進行壓實。 2.3嚴格控制路基填料。
-
擊實試驗+幹密度試驗簡介
此法用不同的擊實功分別錘擊不同含水量的土樣,並測定相應的幹密度,最終形成幹密度-含水率的拋物線曲線並測得最大幹密度與最佳含水率,為填土工程的設計、施工提供依據。規範:採用的試驗標準是:GB/T 50123-1999《土工試驗方法標準》。
-
武漢巖土所基於土水密度的黏土吸附水確定方法取得進展
在黏土或膨脹土中,毛細作用和吸附作用是土顆粒與水相互作用的主要組成部分。毛細作用由氣液界面的表面張力控制,主要取決於孔隙的幾何尺寸進而依賴於邊界條件。吸附作用主要由短程範德華力和長程庫侖力控制,依賴於礦物的表面特性如比表面積和陽離子交換能力等。如何科學的定義及定量確定吸附水的含量是巖土工程及水文地質多個領域中的難點問題。
-
道路常見試驗檢測方法
對公路和橋梁結構進行試驗檢測,既是一項控制工程質量的重要手段,也是評定工程質量必不可少的技術措施。一.土工試驗土工試驗是最基本的試驗,包括含水率試驗、液塑限、顆粒分析和土工擊實試驗。含水率試驗用於確定溝槽回填料、路基壓實料、橋臺背回填料是否需要加水或曬乾,以及測定砂、石的天然含水量,用於調整砼的施工配合比。
-
淺談灌砂法在路基壓實度檢測中的運用
1 前言 路基工程質量的好壞,壓實度是最重要的內在指標之一,只有對路基進行充分壓實,才能保證路基的強度、整體穩定性,並保證和延長公路的使用壽命。路基現場壓實度檢測主要檢測方法有灌砂法、環刀法、核子法、水袋法等檢測方法。
-
601什麼是特殊路基?有哪些種類?軟土路基處理方式有哪些?
4、高液限土含水量高、容重輕、穩定性差、強度低,液限大於50%的細粒土。5、膨脹土亦稱「脹縮性土」。二、軟土路基處理方式路基處理方式以軟土路基處理為主要解決對象,根據不同處理方式進行分析1、地基淺層處理地基淺層路基處理適用於淺部薄層(厚度小於3~5m)的軟土路基處理。
-
紅砂巖地帶路基施工技術
施工中要嚴格控制最大粒徑和每層松鋪厚度,經耙壓後的填料最大粒徑不得大於25釐米,每層松鋪厚度不大於40釐米。平地機的整平方法是由兩側開始向路中推進,如此往返三次,一般就可達到規定的粒徑要求。 含水量控制:紅砂巖填料碾壓前含水量應控制在最佳含水量±1%範圍。對完成路段採用灌砂法進行壓實度檢測,含水量用灑精燃燒法或烘乾法測試。施工中路拱橫坡採用4%。
-
建研微講壇|水利工程砂礫壓實度影響因素及測定方法
本文以某河道改造工程為例,分析了影響砂礫壓實度的因素,闡述檢測砂礫壓實度的方法,通過砂礫填料的擊實實驗和壓實檢測,確定水利工程土樣最大幹密度和現場密度,以檢測現場壓實度。關鍵詞:水利工程;最大幹密度;壓實度天然砂礫具有透水性強、抗壓強度高、壓實密度大、沉降變形小等工程特點,是良好的填方材料。
-
路基本身引起的路基橫向不均勻沉降
若填料中混入種植土、腐殖土或泥沼等劣質土,或土中含有未經打碎的大塊土或凍土等,或在填石路堤中石料規格不一,性質不勻,亂石中空隙很大,在一定期限(例如雨季)可能產生局部明顯橫向下沉。另外,填料常常是路塹的挖方、隧道掘進產生的廢方。這些填料性質差異大、級配也相差很遠。在施工過程中,如果分層碾壓厚度過大,小顆粒填料和軟弱物質很難得到有效壓實,在荷載的長期作用下,回填料會產生不協調沉降變形。
-
道路施工壓實密度與密度標準問題分析
長期以來,公路工程技術人員為了真實地反映施工現場的壓實密度,合理地解決密度標準問題,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近年來,有些公路建設項目採用含石量與幹密度關係線性回歸方程計算壓實度的方法,比較科學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1、擊實試驗演變過程簡單描述 按照傳統的做法,所謂密實標準,就是最大幹密度。最大幹密度是通過標準擊實試驗確定的。
-
壓實填土的最大幹密度經驗公式有了理論依據
【摘要】給出了壓實填土最大幹密度經驗公式的理論表達式。
-
工程實用乾貨,灌砂法檢測路基壓實度原理是什麼?如何減小誤差?
灌砂法檢測路基壓實度的原理灌砂法(標準方法,但不適用於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材料的壓實度檢測)基本原理是利用粒徑0. 30~0.60mm或0.2~0.50mm清潔乾淨的均勻砂,從一定高度自由下落到試洞內,按其單位重量不變的原理來測量試洞的容積(即用標準砂來置換試洞中的集料),並根據集料的含水量來推算出試樣的實測幹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