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砂法檢測路基壓實度技術要點

2020-11-28 建設工程教育網

  摘要:保證路基應有強度和穩定性的最經濟有效的技術措施是路基壓實,而現場路基壓實的質量通常用壓實度來衡量。路基壓實度的檢測有環刀法、灌砂法、核子密度儀法等試驗方法,而灌砂法是路基壓實度檢測中最常用的試驗方法,適用於現場測定細粒土、砂類土和礫類土的密度。文章根據路基工程中壓實度檢測的實踐經驗,綜合考慮了影響灌砂法檢測路基壓實度精確度的各個相關因素,對如何保證灌砂法檢測路基壓實度的精度進行了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灌砂法;檢測;路基;最大密度;含水量

  一、路基檢測方法概述

  保證路基應有強度和穩定性的一項最經濟有效的技術措施是路基壓實,而現場路基壓實的質量通常用壓實度來衡量。路基壓實度的檢測有環刀法、灌砂法、核子密度儀法等試驗方法,而灌砂法是路基壓實度檢測中最常用的試驗方法,適用於現場測定細粒土、砂類土和礫類土的密度。灌砂法雖簡單易學,但影響測試結果的因素較多,如果掌握不好,容易引起較大誤差或錯誤。如何保證灌砂法檢測路基壓實度的精度,作者結合近幾年在幾條公路上的實踐經驗對這方面進行了分析與探討。

  二、土的最大幹密度的確定

  壓實度就是土在壓實後達到接近最大幹密度的程度,施工壓實度公式:

  K=ρd /ρc ×100

  式中:K——測設地點的施工壓實度(%);

  ρd——試樣的幹密度(g/cm3);

  ρc——由擊實試驗得到的試樣的最大幹密度(g/cm3)。

  試樣最大幹密度ρc 的值通過擊實試驗方法來確定,而且土質不同它的值也不相同。

  (一)擊實試驗方法的選取

  《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 F80/1-2004)中明確規定,路基壓實度以重型擊實試驗法為準。

  現在各國使用的擊實試驗方法分為輕型擊實試驗法和重型擊實試驗法,兩種擊實試驗法的差異主要是擊實功能的差別,重型擊實試驗法的單位擊實功比輕型擊實試驗法要提高4.5倍,這樣對同樣的土質來講,採用重型擊實試驗法時其最大幹密度提高(經試驗一般可提高6%~20%)。但有的施工單位卻仍使用輕型擊實試驗法,這樣得出的最大幹密度值比實際要小,導致計算得到的壓實度值偏大。

  (二)不同類土最大幹密度的確定

  不同性質的土其最大幹密度差別很大,因此應嚴格按規範中相關規定來確定不同土類、不同取土場的土的最大幹密度。有些施工單位及監理單位為了省事,施工段中僅用一個或極少數幾個最大幹密度值,當用土數量、土類發生變化和取土場更換時也不去重新做擊實試驗來確定該類土的最大幹密度,而是仍採用原來的試驗值,這樣所選取的最大幹密度已經沒有了代表性,從而使計算得到的壓實度不能真正反映實際壓實質量。

  三、灌砂筒的選用

  施工中用灌砂法測定壓實度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當集料的最大粒徑小於13.2mm,測定層的厚度不超過150mm時,宜採用φ100mm的小型灌砂筒測試。

  2.當集料的最大粒徑等於或大於13.2mm,但不大於31.5mm,測定層的厚度不超過200mm時,應用φ150mm的大型灌砂筒測試。

  3.如集料的最大粒徑超過31.5mm,則應相應地增大灌砂筒和標定罐的尺寸,灌砂筒的直徑以200mm或大於200mm為宜。

  目前市面上只有φ150mm的大型灌砂筒和φ100mm的小型灌砂筒兩種,工地上普遍應用φ150mm的灌砂筒,它的測深為150mm,其所測壓實度僅為這150mm的壓實度。但是近幾年壓實機械壓實功能增大,相應的壓實層厚度往往超過200mm左右,而且路基填方如為礫類土,最大粒逕往往超過31.5mm,如果再繼續用φ150mm的灌砂筒測出的壓實度結果的準確性就可想而知了,這就需要相關部門制定出新的灌砂筒標準來適應各種路基填料的要求。

  四、量砂松方密度的標定

  (一)儲砂筒中砂面高度、砂的總重對量砂密度的影響

  《公路土工試驗規程》中對筒內砂的高度和質量都做了明確規定。筒內砂的高度與筒頂的距離不超過15mm,原因是不同高度的砂,其下落速度不同,因而灌進標定罐內砂的密實程度也不同,這就直接影響了量砂的密度。因此,儲砂筒中砂面高度必須嚴格控制。另外,筒內砂的質量準確至1g,每次標定及以後的試驗都維持這個質量不變,因為標定時,只要砂總重相同,即砂的自重一樣,顯然其下落速度也能保持一致,從而提高量砂使用的準確性。實踐證明,現場測試時,儲砂筒中砂面高度和重量與室內標定時保持一致,大大提高了檢測數據的準確性。

  (二)標定罐深度對量砂密度的影響

  砂的密度隨著標定罐深度的變化其數值有較明顯的變化。《公路土工試驗規程》中說明:標定罐深度減少2.5cm,砂的密度約降低1%。現在假定土樣最大幹密度為1.78g/cm3,灌砂筒和砂的總質量為7000g,錐體及基板和粗糙面間砂的總質量為850g,灌砂後筒和砂的質量為3100g,溼土重4000g,含水量10%,如果採用20cm標定罐標定的砂的密度1.433g/cm3,得出碾壓層的壓實度為96.0%,如果採用15cm標定罐來標定砂的密度,其數值應該是1.405g/cm3,那麼,此時壓實度為94.1%。由此看來,對於同一個試坑,採用不同標定罐標定的砂密度,對壓實度數值產生了較大影響。因此,現場試洞深度應與室內標定罐深度一致。

  (三)量砂的顆粒級配組成對量砂密度的影響

  不同顆粒粒徑組成的砂,其級配不同,密度也明顯不同,故每次檢測使用時量砂必須採用粒徑0.25~0.50mm 或0.30~0.60mm的標準砂,而且要保持砂的潔淨乾燥,如果重複使用時一定要注意晾乾,篩除雜質,並且經常標定,否則影響量砂的松方密度。

  由上述可見,儲砂筒砂面高度、砂的總重、標定罐深度、砂的顆粒組成等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量砂的密度。量砂密度標定準確與否,將影響路基壓實度的檢測精度。所以,在進行路基壓實度檢測之前,標定工作不容忽視,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

  五、現場檢測注意事項

  (一)試坑數量、位置、深度、形狀的選擇

  1.檢測點數量。施工單位在完成每一壓實層後應該首先自檢,自檢頻率按照技術規範的規定進行全頻率試驗。依據《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範》中的規定:檢驗頻率為每1000m2至少檢驗2點,不足1000m2時檢驗2點,必要時可根據需要增加檢測點。灌砂法檢測每點需要操作時間約15min,如果以報檢寬度為30m 的路基為例,即使每天只報檢500m,每天的報檢面積為15000m2,需要檢測點數為30個點,需要時間約為7.5h,僅僅自檢的現場操作就需要如此漫長的時間,如果再加上現場監理抽檢時間,那就更長,這就需要現場監理、施工單位自檢和抽檢一塊進行。

  2.試坑的位置。檢測點地表面處理要平,只要表面凸出一點(即使1mm),使整個表面高出一薄層,其體積便算到試坑中去了,將影響試驗結果,因此除非非常的平,否則應先放上基板測定一次粗糙表面消耗的量砂。必須注重對薄弱點的檢測,由於工程結構的特殊性,一般路基中間部位的壓實度較兩側接近路邊緣處壓實度高,所以加強對路基邊部的檢測也是非常必要的。

  3.試坑的深度。按照《公路路基路面現場測試規程》要求,試坑的深度應該等於測定層的厚度,但不得有下層材料混入。一般情況下每壓實層厚度約為15cm,所以試坑深度也應該為15cm。由於現場操作時,挖坑這道工序往往由工地務工人員完成,其挖坑深度經常達不到要求。壓路機在碾壓過程中其應力分布呈倒三角形,所以就每一壓實層而言,越向下的部位其壓實度越小。因此,坑的深度不夠,將導致測得的壓實度值偏大。

  4.試坑的形狀。試坑的形狀應該是圓柱體,坑洞周壁應豎直,但實際操作中會出現上大下小或上小下大的情形,這樣形狀的試坑導致測得的壓實度值偏大或偏小。

  (二)土的含水量的測定

  含水量試驗最準確的方法是烘乾法,在測定中粒土和粗粒土的含水量時,不能僅取其中的細粒土,因為它無代表性。用酒精法測含水量與土類有關,因該種方法測含水量會由於將土壤中的有機質燃燒掉而產生誤差,另外,潮溼的黏性土難於粉碎,也使酒精法的精度降低。路基經過風吹日曬,路基表面含水量偏低,所以,在做含水量時,應將試坑內取出的土壤迅速均勻攪拌,然後再測含水量。在鑿洞過程中,應隨時將鑿松的土取出裝入塑膠袋中,不使水分蒸發。

  六、結語

  文章對灌砂法技術要點的提出,從根本上解決了壓實度檢測結果的不準確性,對提高路基壓實度檢測的精確度,加強路基壓實度監控將起到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公路路基路面現場測試規程(JTG E60-2008)[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2]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 F80/1-2004)[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3]公路土工試驗規程(JTG E40-2007)[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作者簡介:孫衍泉(1973-),男,山東肥城人,山東省肥城市公路局工程師,研究方向:公路施工技術。

相關焦點

  • 淺談灌砂法在路基壓實度檢測中的運用
    1 前言   路基工程質量的好壞,壓實度是最重要的內在指標之一,只有對路基進行充分壓實,才能保證路基的強度、整體穩定性,並保證和延長公路的使用壽命。路基現場壓實度檢測主要檢測方法有灌砂法、環刀法、核子法、水袋法等檢測方法。
  • 工程實用乾貨,灌砂法檢測路基壓實度原理是什麼?如何減小誤差?
    如何用灌砂法檢測路基壓實度,檢測原理是什麼?如何減小誤差?相信大夥都聽見過這樣的報導,xxx高速公路建成通車不久,發生了路面塌陷導致交通癱瘓,剛建成的高速公路為什麼會塌陷呢?灌砂法檢測路基壓實度的原理灌砂法(標準方法,但不適用於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材料的壓實度檢測)基本原理是利用粒徑0. 30~0.60mm或0.2~0.50mm清潔乾淨的均勻砂,從一定高度自由下落到試洞內,按其單位重量不變的原理來測量試洞的容積(即用標準砂來置換試洞中的集料),並根據集料的含水量來推算出試樣的實測幹密度。
  • 監理工程師通過灌砂法控制路基工程質量
    在公路建設項目中,對壓實度的控制是監理工程師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內容。  交通部頒發的規範中指出,對路基工程壓實度的檢測方法有灌砂法、核子密度儀測定法和環刀法三種可實行的檢測方法。而灌砂法則因其數值的準確性、操作過程的可控性和結果的可代表性而得到建設各方的廣泛認可,成為目前公路建設中應用最廣泛的壓實度檢測方法。  我們將從監理程序、監理準備和現場檢測三個角度來論述這一方法。
  • 公路路基施工基礎路基排水:路基壓實質量控制
    公路路基施工基礎路基排水:路基壓實質量控制   灌砂法測壓實度所用的檢測工具有灌砂筒、基板、挖洞及從洞中取料的合適工具、標準砂、天平、臺秤、盛砂的容器、含水量檢測工具等。其灌沙法的檢測步驟是:  1 在試驗地點選一塊平坦表面,其面積不得小於基板面積,並將其清掃乾淨。
  • 現場密度測試方法——灌砂法
    現場密度檢測方法及適用範圍比較灌砂法測試原理:灌砂法是利用均勻顆粒的砂去置換試洞的體積稱量取出材料的總質量灌砂法就是在掏好的試驗坑內填滿標準沙,多採用標準沙。當表面的粗糙度較大時,則進行現場錐體填砂的標定。③將基板放回清掃乾淨的表面上,沿基板中孔鑿洞(洞的直徑與灌砂筒一致)。在鑿洞過程中,應注意勿使鑿出的材料丟失,並隨時將鑿出的材料取出裝入塑膠袋中,不使水分蒸發,也可放在大試樣盒內。試洞的深度應等於測定層厚度,但不得有下層材料混入,最後將洞內的全部鑿松材料取出。
  • 紅砂巖地帶路基施工技術
    三、紅砂巖路基填築施工   常用機械設備配備。平地機PYl80,振動壓路機YZl8B,羊角碾 YZTK18,灑水車8t,推土機 D85,挖掘機1m3。   路基填築施工工藝。紅砂巖的填築工藝以「預崩解-耙壓-壓實」程序為核心。
  • 淺談高填土路基的質量監控
    4、高填方路基的施工階段  實踐證明,如壓實度大於95%時,填高每增加1米,工後沉降約為1釐米,而車輛荷載作用影響僅為80~150cm深度,路基沉降主要是自重作用,因此,路基的層間壓實顯然成為控制的重點。路基壓實度是保證路基強度及路面使用質量的關鍵,直接關係到路面的使用性能及壽命。
  • 道路常見試驗檢測方法
    對公路和橋梁結構進行試驗檢測,既是一項控制工程質量的重要手段,也是評定工程質量必不可少的技術措施。一.土工試驗土工試驗是最基本的試驗,包括含水率試驗、液塑限、顆粒分析和土工擊實試驗。含水率試驗用於確定溝槽回填料、路基壓實料、橋臺背回填料是否需要加水或曬乾,以及測定砂、石的天然含水量,用於調整砼的施工配合比。
  • 道路施工中衝擊壓路機碾壓技巧與路基壓實效果有什麼關係?
    近幾年衝擊壓路機的應用對路基壓實效果有進一步提升,能夠實現振動壓實和夯實的作用,對路基壓實具有良好的效果。衝擊壓路機的碾壓遍數對路基壓實質量的影響進行檢測分析。另外衝擊壓路機在施工中衝擊增強補壓要點有很多要點需要注意:(1) 大於8m的高填方路基,必須採用衝擊式壓路機進行衝擊補強。(2) 填土平面長或寬大於等於80m,且衝擊碾壓深度2m內無涵洞或其他構造物時,路基每填高2m應衝碾一次。
  • 建研微講壇|水利工程砂礫壓實度影響因素及測定方法
    本文以某河道改造工程為例,分析了影響砂礫壓實度的因素,闡述檢測砂礫壓實度的方法,通過砂礫填料的擊實實驗和壓實檢測,確定水利工程土樣最大幹密度和現場密度,以檢測現場壓實度。關鍵詞:水利工程;最大幹密度;壓實度天然砂礫具有透水性強、抗壓強度高、壓實密度大、沉降變形小等工程特點,是良好的填方材料。
  • 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土方路基施 工技術交底記錄
    對所有路基範圍內溝渠、坑槽按指定的範圍清除雜物,然後用合格材料分層回填並壓實,對清理出來的廢料、雜物運到指定的棄土場,絕不造成環境汙染。6、土方地段的挖方路基施工標高,應考慮因壓實而產生的下沉量,其值由試驗確定,路槽底面以下30cm的壓實度,要達到96%,並作相應的路基土工試驗。如果雨季施工,則保留更多覆蓋層,以免路塹被雨水浸泡。 7、邊溝、截水溝和排水溝的開挖應從下遊出口向上遊開挖,其斷面和坡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 路基工程知識:沙漠地區風積沙路基溼壓法施工技術
    沙漠地區人煙稀少、築路材料缺乏,所需的土、砂石料、水泥、瀝青、鋼材等主材均需遠運。為降低工程造價,本著就地取材的原則路基填築以風積沙為主。根據風積沙的物理力學性質和實踐結果表明,風積沙路基具有整體穩定性好、沉降量小、沉降速度快、水穩性好等優點,但風積沙在天然條件下呈鬆散狀態,內聚力幾乎為零,抗剪性能極差,一般機具難以行駛,普通鋼輪壓路機根本無法碾壓至規定的壓實度。
  • 路基基床表層以下過渡段級配碎石填層檢測要點有哪些
    【學員問題】路基基床表層以下過渡段級配碎石填層檢測要點有哪些?  【解答】①過渡段級配碎石填料粒徑、級配及質量應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數量:每2000m3抽樣檢驗1次顆粒級配、顆粒密度、針狀、片狀顆粒含量、黏土團及有機物含量。  檢驗方法:在料場抽樣進行室內試驗,並在每層的填築過程中目測檢查級配有無明顯變化。
  • 2020年公路水運試驗檢測師《道路工程》真題及答案
    、砂石路面及路基土的各種材料壓實層的密度和壓實度。在一條二級公路路基施工現場,檢測人員用該方法測定路基壓實度以檢驗施工質量,獲得的檢測數據經過計算得出該試驗點土的溼密度1.95g/cm3,含水率19.8%,已知該土最大幹密度為1.75g/cm3,請根據上述條件完成下列問題。
  • 從施工準備到路基施工,市政道路建設的重點就在這一篇文章裡!
    技術指標應符合規範要求。粗骨料應手動分級。粗骨料的最大標稱粒徑不應大於碎石的22.5mm,碎石為31.5毫米,礫石為19.0mm。鋼纖維混凝土粗骨料的最大粒徑不應大於19.0mm。3)採用質地堅硬、細度模數大於2.5、符合級配要求的潔淨粗砂、中砂,技術指標應符合規範要求。使用機制砂時,應檢查砂漿的打磨值,打磨值應大於35,不得使用耐磨性差的水工巖石機制砂。海砂不得直接用於混凝土表面。
  • 路基工程知識:公路施工中填石路基的處理技術
    2.填築方法:豎向填築法、分層壓實法、衝擊壓實法和強力夯實法。  (1)豎向填築法(傾填法)主要用於二級及二級以下且鋪設低級路面的公路在陡峻山坡施工特別困難或大量爆破以挖作填路段,以及無法自下而上分層填築的陡坡、斷巖、泥沼地區和水中作業的填石路堤。該方法施工路基壓實、穩定問題較多。  (2)分層壓實法(碾壓法)是普遍採用並能保證填石路堤質量的方法。
  • 淺論在路基沉降處理中灌漿法的應用
    結合京承高速公路某段高填土路基沉降工程治理,說明灌漿法的施工程序和方法,並介紹了本工程採用的一種新型的高水速凝材料,在壓漿後1h內固結硬化的技術,通過對採用和未採用壓漿技術的路段沉降觀測對比研究, 總結 了該項技術的優點和取得的施工經驗。
  • 農村公路砂改油工程設計與施工技術的應用
    ,對容易被忽視的公路排水問題,路基補強問題以及瀝青油麵層施工技術問題與大家進行經驗交流和探討。  3、天然砂礫基層施工技術要點  如果沒有掌握好天然砂礫基層的施工技術,也有可能變成「一盤散沙」 。天然砂礫基層施工成敗關鍵在於是否能掌握好級配、壓實厚度、含泥量和灑水碾壓方法幾個環節。   3.1 級配:天然砂礫必須要有級配,不能採用單一粒徑的粗集料或細集料。
  • 關於密度、密實度、壓實度、容重、孔隙率的辨析
    質地堅硬的散粒狀材料,如砂、石要磨成細粉測定密度需耗費很大的能量,一般測定其密度,在應用過程中(如混凝土配合比計算過程)近似代替其密度。3、堆積密度(ρ'0)堆積密度是指粉狀或散粒狀材料在堆積狀態下,單位體積的重量。
  • 解讀新版路基施工規範
    本文重點介紹了土質路基壓實度標準、溼粘土做填料路基的壓實度標準、溼粘土路基壓實、填石路堤施工等的編制背景、新舊條文變化注意事項及其技術背景和具體應用。  一、土質路基壓實度標準  新版《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範》對土質路基壓實度標準作了較大修改。  1、提高了土質路堤壓實度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