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近體溫多少度?研究發現人的標準體溫正在下降

2020-11-09 科學網

作者:馮麗妃

自德國內科醫生Carl Wunderlich確立98.6華氏度為標準「正常」體溫以來,近兩個世紀以來,父母和醫生都把這個溫度當作發燒的衡量標準,通常也用來衡量疾病的嚴重程度。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近年來,健康成年人的體溫降低已被廣泛報導。2017年,一項針對英國3.5萬名成年人的研究發現,他們的平均體溫要低一些(97.9華氏度)。2019年的一項研究表明,美國人的正常體溫約為97.5華氏度。

近日,一個由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人類學系教授Michael Gurven領導的多國研究團隊發現,提斯曼人(玻利維亞亞馬遜地區的土著居民)也出現了類似的體溫下降。研究人員觀察到,16年來,提斯曼的平均體溫急劇下降——每年下降0.09華氏度,現在提斯曼人的體溫大約為97.7華氏度。

「在不到20年的時間裡,我們看到這一下降水平與美國近兩個世紀以來觀察到的下降水平差不多。」Gurven說。他們的分析是基於對近5500名成年人的18000份觀察結果的大樣本,並根據可能影響體溫的多種其他因素進行了調整,比如環境溫度和體重。

這項研究顯示,自19世紀60年代內戰以來,美國人的正常體溫在單一人群中下降,但卻無法解釋為什麼會出現這種下降。「很明顯,人類生理的某些方面可能發生了變化。一個主要的假設是,隨著時間推移,由於衛生條件的改善、清潔的水、疫苗接種和醫療治療,我們經歷了更少的感染。」Gurven說,

雖然一些感染與較高的體溫有關,但這並不能解釋隨著時間的推移,體溫的急劇下降。「我們在大部分研究中使用了相同類型的溫度計,所以這不是由於儀器的改變。」Gurven指出。

文章共同作者、該校人類學系博士後Thomas Kraft補充說:「無論我們如何進行分析,體溫都在下降。即便我們將分析局限於被醫生診斷為低於10%的完全健康的成年人,仍然觀察到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體溫也在下降。」

一個關鍵問題是,為什麼美國人和提斯曼人的體溫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下降了。該小組在玻利維亞進行的長期研究提供的大量數據說明了一些可能性。「這種下降可能是由於現代醫療保健的興起,輕微感染的比率較低。」Gerven解釋說,「然而,儘管過去二十年人們的健康狀況總體上有所改善,感染仍然在玻利維亞農村地區廣泛存在,僅僅減少感染並不能解釋觀察到的體溫下降。」

對此,他認為這可能是因為人們的身體狀況較好,所以減少了對抗感染的工作。或者更多的抗生素和其他治療手段意味著感染的持續時間比過去更短。與這一論點相一致的是,Gurve說:「我們發現,在研究初期患呼吸道感染的人比最近患同樣呼吸道感染的人體溫更高。」

但研究人員發現,即使他們的分析包含了炎症的生物標記,體溫的暫時下降仍然存在。

「另一種可能是,由於夏天有空調,冬天有暖氣,我們的身體不需要那麼費力地調節內部溫度。」Kraft說,「儘管提斯曼人的體溫確實會隨著季節和天氣模式而變化,但他們並沒有使用任何先進的技術來幫助調節體溫。不過,他們確實有更多機會獲得衣服和毯子。」

沒有一種辦法可以解釋體溫下降。這可能是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所有因素都表明情況有所改善。「提斯曼人居住的玻利維亞地區是農村和熱帶地區,公共衛生基礎設施很少。」Gurven說,「我們的研究首次表明,即使在熱帶環境中,體溫也有所下降,而在那裡感染仍然是發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

作為一種重要的信號,溫度是身體內發生的生理變化的指示器,就像新陳代謝的恆溫器一樣。「我們已經知道,不存在任何時候對每個人都適用的普遍『正常』體溫,所以我懷疑這項發現會影響臨床醫生在實踐中如何使用體溫讀數。」Gurven說。儘管人們一直把溫度定在華氏98.6度,但大多數臨床醫生認為「正常」溫度有一個範圍。一天當中,從清晨的最低溫度到傍晚的最高溫度,體溫的變化可高達1華氏度。它還會隨著月經周期和體育活動的變化而變化,並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趨於下降。

通過將流行病學和社會經濟狀況的改善與體溫的變化聯繫起來,這項研究表明,體溫信息可能為人們的整體健康提供線索,就像預期壽命等其他常見指標一樣。「體溫很容易測量,因此可以很容易地添加到監測人口健康的常規大規模調查中。」Gurven說。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126/sciadv.abc6599

相關焦點

  • 最新研究表明,人類的標準體溫正在下降…
    「正常」體溫以來,近兩個世紀以來,父母和醫生都把這個溫度當作發燒的衡量標準,通常也用來衡量疾病的嚴重程度。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近年來,健康成年人的體溫降低已被廣泛報導。2017年,一項針對英國3.5萬名成年人的研究發現,他們的平均體溫要低一些(97.9華氏度)。2019年的一項研究表明,美國人的正常體溫約為97.5華氏度。
  • 37°C是人體正常體溫?科學家發現基礎體溫正在下降
    生物醫學及生命科學期刊eLIFE刊發最新研究稱,美國史丹福大學發現,近百年來,美國人的基礎體溫隨著時間推移,逐漸下降。將37°C作為正常體溫的「生理點」,這一理論可能不再適用。人均標準體溫為37℃(浮動範圍在36.2°C-37.5°C)。超過38℃,即為發熱。Carl Reinhold August Wunderlich / Science Museum1992年,美國馬裡蘭大學醫學歷史學教授Philip Mackowiak意外發現,這個數值並不標準。
  • 體溫37℃,或在發低燒……研究發現人類體溫一直在下降
    因為,一個多世紀以來,37℃(98.6華氏度)一直被用作人類健康的體溫標準,但這個標準卻在不斷受到懷疑。近日,發表在《eLIFE》上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研究表明,現在我們的體溫正在穩步下降。研究通訊作者、史丹福大學醫學研究員Julie Parsonnet教授說:「我們的體溫並不是人們想像的那樣。雖然每個人都知道,人體正常體溫是37攝氏度,但這並不是正確的。」
  • 人的體溫在下降
    圖 口腔體溫研究人員發現成人平均體溫在過去二十年有下降趨勢。近兩個世紀以來以98.6華氏度 (37.0 ℃) 成立標準正常體溫,作為測量是否發燒的評估。體溫度下降被廣泛報導。 例如,最近在英國和美國。近兩個世紀以來德國醫生卡爾德奇建立98.6 °F標準正常體溫。近年來,平均溫度下降被廣泛報導。
  • 成年人正常體溫是多少度?體溫37度算發燒嗎?看醫生怎麼說
    在多數人看來,37攝氏度是正常的體溫,超過37度就是發燒了,但真的是這樣嗎?成年人的正常體溫到底是多少度?下面醫生給大家詳細說清楚,可能很多人一直以來所認為的並不是很正確的。成年人的正常體溫是多少度?37度是大家一直以來認為的正常體溫,一般來說,這是正確的。不過醫生也提醒大家,人的體溫不是固定一個數值不變的,每個人的體溫不完全一樣,測量不同的部位得到的體溫也是不一樣的。通常情況下,測量腋溫是常見的方式,腋溫在36-37.2之間是正常的範圍。
  • 人類體溫「涼涼」了,科學家發現:人類體溫正在不斷下降
    Hello大家好我是小楠,科學家們發現人類的體溫正在下降,因為在19世紀的時候,德國醫生卡爾從25000位患者中,獲得人類正常體溫是37℃左右,但是在20世紀,研究小組又抽查了148人,平均體溫在36.8℃,2017年的時候,英國又對3.5萬人抽查得出,人類平均體溫到了36.6℃,
  • 人類正在快速涼涼?科學家發現:人類體溫正在不斷下降
    148名參與疫苗實驗的人進行了測試,發現他們的平均體溫為36.8℃;而在2017年時,一項針對英國3.5萬人的研究發現,他們的平均體溫為36.6℃。自從體溫計發明以來,一些醫生們開始收集人類的數據,經過200多年的數據收集,人們已經能夠從這些體溫數據中發現一些變化,那就是:人類體溫正在不斷降低。
  • 你的體溫還有36度8嗎?研究表明:體溫下降1度,免疫力下降30%
    由於受到相關肺炎的影響,很多人都養成了每天測體溫的習慣,正常來說人的體溫應該是36度8左右,接近37度,但是經過長期測體溫會發現現在人的體溫都有所降低,基本上都在36度3或者4左右。體溫下降會給人體帶來什麼影響?
  • 真的不是 37℃了,多項研究發現人類體溫一直在下降
    」 華氏 98.6 度的標準是由德國內科醫生 Carl Reinhold August Wunderlich 於 1851 年制定的,而自 19 世紀以來,人們的平均體溫已經下降。研究人員表示,體溫下降是過去 200 年我們周圍環境變化的結果,而這些變化反過來又推動了生理變化。
  • 加州大學最新研究:人類在最近16年裡平均體溫下降了0.5°C
    (通常是判斷疾病嚴重程度)的衡量標準評估。:2017年對英國35,000名成年人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平均體溫為97.9°F(36.6°C);而2019年的一項研究表明,美國人的正常平均體溫約為97.5°F (36.4°C)。
  • 全球人類體溫正在不斷下降:專家說出原因
    眾所周知,人類屬於「恆溫動物」,正常體溫都會保持在37℃左右。但一項新的研究表明,似乎全球人類的體溫正在不斷下降。據外媒報導,發表在《科學進展》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除了美國和英國,那些偏遠落後地區的人體平均體溫也在不斷下降。
  • 體溫低免疫下降?謠言!溫度低有益健康更有助於長壽
    人是恆溫動物,我們的體溫一直穩定在某一區間,全人類都知道腋下的體溫標準度數37℃,但生活中測量卻常少個零點幾度......最近的研究石錘了我們的體溫不到37℃,確實低於前人,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一些人還擔憂體溫降低會讓身體變差、壽命變短,又是真的麼?
  • 成年人體溫為多少度,算發燒?體溫一直是37度,正不正常?
    到底體溫超過多少度算發燒?37度是不是正常體溫?關於這個問題,不妨一起來了解下。成年人體溫超過多少度,算發燒?37度是正常體溫嗎?我們測量體溫,一般都是測量腋下體溫,正常的腋下體溫是36—37度,腋下體溫超過37.3度,就算是發燒了。
  • 正常的體溫標準不再「正常」
    自從98.6華氏度(37.0攝氏度)被確立為「正常」體溫的標準以來,將近兩個世紀以來,它一直被用作衡量發燒的標準。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健康成年人的體溫降低已被廣泛報導——例如,最近在英國和美國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現在發現提斯曼尼人也出現了類似的減少,提斯曼尼人是玻利維亞亞馬遜地區的土著覓食園藝家。
  • 人類37℃正常體溫將成歷史,人類體溫正在快速變涼
    溫德利希取中間值,確定了人體溫度大約為37℃的標準數值。此後,37℃作為標準正常體溫,收錄進入了教科書,成為了常識,也被作為評估發燒的標準,如今已經沿用了近200年時間。然而,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隨著時間的流逝,人類的體溫似乎正在緩慢下降。
  • 人的正常體溫不是37°麼?為啥有人說36°?我們的體溫在下降
    人類體溫正在慢慢下降,與此同時免疫系統也在慢慢下降,這點還是要重視起來的!很早之前有一些專家,他們做出了這樣的預測:當人類的平均體溫慢慢下降的時候,免疫力系統也就會慢慢下降。也有人會說:我今天的體溫38度多一點點了,如果體溫已經超過了37度,甚至達到了38度,那也沒有必要開心,你這個時候應該抓緊時間去醫院看一看,看看自己是不是發燒感冒了。好的話不多說,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人類的體溫真的在慢慢下降嗎?我的回答是真的沒有錯,人類的體溫就是在慢慢下降。
  • 獵奇:37度已不是正常體溫?專家證實每過十年,人的體溫降0.03度
    37攝氏度是一個人體溫正常的標準狀態,但是這個被人們一致認同的體溫標準從何處得來的呢?這個溫度到底還適不適用現代人的體溫標準呢?今天就來說說這個問題。其實經過科學家的證明,37度這已經漸漸不適合用來描述現代人的正常體溫標準了。基本上每過十年左右,人的平均正常體溫都要下降0.03度。
  • 體溫多少算發燒?燒到多少度需要用藥?很多人都沒有做對
    對於發燒這個事情,其實很多人也存在誤解,就是覺得發燒了就要用藥,不管燒到多少度,覺得先用藥就是對的。卻不知道你理解的發燒,可能並不是真正的發燒,隨便亂用藥,對健康是不利的,如果不想給身體增添麻煩,就要及時了解清楚。那麼,體溫在多少攝入度算發燒?
  • 最近天天被測溫槍打才發現:我們的正常體溫不再是37℃了?人體變涼...
    最近,因為疫情的關係,每天進出小區都要測量體溫。不少人發現每次測量結果都是36℃多,很少會高於36.7℃。這就有點讓人納悶了。小時候課本上說,人的正常體溫大約是37℃,但為什麼現實中大部分人的體溫都不到37℃?就在今年早些時候,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教授朱莉·帕森內特帶領團隊發布了一項研究成果。
  • 人類體溫在神秘下降,100年降了0.3℃,體溫低於37℃意味著什麼?
    男性的體溫要比女性低了0.3度;年齡越大,體溫越低。人類體溫在降低37 ℃的標準體溫已經沿用了一百多年,但諸多研究表明,人類的體溫正在下降,正常體溫已經低於19世紀所制定的標準。此前,科學家測量了3.5萬人的口腔溫度,25萬次測量數據給出的平均值為36.6 ℃,表明人類體溫正在下降。2020年,史丹福大學的科學家通過詳實的研究確認了這一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