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人類已經掌握了許多生物運行的基本邏輯,但從根本上看,我們身上還潛藏著許多秘密,體溫變化就是其中一個。
在19世紀時,德國醫生卡爾從25000位患者中獲得了數百萬的腋窩溫度數據,他發現正常人的溫度應該在37℃左右。
然而在20世紀時,一個研究小組對148名參與疫苗實驗的人進行了測試,發現他們的平均體溫為36.8℃;而在2017年時,一項針對英國3.5萬人的研究發現,他們的平均體溫為36.6℃。
即使是與世隔絕的原始部落人群,他們的體溫也從過去的37℃下降到了36.5℃,這說明人類的體溫下降並不是某一個民族的事情,而是整個人類面臨的現狀,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在過去很長時間以來,人們都無法精確測出自己的體溫。自從體溫計發明以來,一些醫生們開始收集人類的數據,經過200多年的數據收集,人們已經能夠從這些體溫數據中發現一些變化,那就是:人類體溫正在不斷降低。
科學家們曾經考慮過體溫變低的原因,最開始人們認為之所以出現如此大的差距,在於體溫計的誤差。比如:口腔溫度和腋窩的溫度並不一樣,如果測量的位置不同,得到的體溫數據也不同。
再者,體溫計也有誤差,過去的體溫計有可能與現如今的體溫計溫差較大,使得兩者的數據出現差異。
1992年時,一位醫生Philip Mackowiak測試了一支19世紀的體溫計,結果發現當時的體溫計溫度偏高,有時超過1℃,因此該醫生認為,是體溫計的誤差,導致了人體體溫逐漸變低。
然而事情沒有那麼簡單,後來又有一個小組研究了同一時期不同年齡的體溫數據,結果發現,在同一時期測量的人中,年齡較大的人體溫更高。而在此次試驗中,他們所使用的體溫計都是相同的。
所以問題又來了,為什麼人類體溫正在逐漸降低呢?
曾經科學家有過猜測,認為是人類醫療衛生條件的進步,使得人類體溫逐漸降低。我們知道,在19世紀之前,人類醫學並不發達,在許多國家中,一些傳染病仍舊困擾著它們。
比如:肺結核,牙齦疾病等。研究人員介紹說,這些慢性炎症會引起人體免疫反應,提高人體溫度。而且研究人員介紹說:我敢肯定19世紀絕大多數人都患有慢性炎症,他們的壽命在40歲左右,甚至更早,而且他們都有可怕的牙齒問題。
之所以一些傳染病會導致人體溫度上升,是因為當人體免疫系統作戰時,會相應地提高人體溫度,原理和我們感冒時,身體會發燒一樣。
之所以現如今體溫較低,研究人員認為是因為我們現如今的生活環境比過去更加乾淨,而且患有慢性疾病的人類減少,尤其是受病毒感染的人減少,正是因為如此,我們的體溫才會下降。
但是問題又來了,研究小組發現,現如今依舊生活在原始生活中的部落,現如今依然面臨傳染病以及慢性炎症,他們的生活環境依舊比較原始,但他們的體溫卻和現如今大多數人一樣,也降低了。
還有研究小組認為,是人類的科學技術進步使得人類體溫降低,原因是因為我們夏天有空調,冬天有暖氣,不需要人類消耗能量來維持體溫。
然而又有人反對,因為原始部落裡的人可沒有空調和暖氣;不過他們的衣服以及能量來源確實比以前更多。
雖然研究小組找了很多原因,但他們依舊沒有找到人體體溫降低的根本原因,這也說明人類體溫降低可能並不是由單一因素所影響的,而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而且,人體體溫其實並不是固定的,而是一個大致的範圍,並且還會隨著季節變化而變化,甚至也會隨著年齡的變化而變化。
只要沒有影響到我們的生活,人體體溫整體下降這件事對我們影響並不大。
雖然暫時還不知道人類的體溫下降究竟是什麼原因,但現如今我們並沒有感覺到體溫變化對我們的影響。
然而對於科學家而言,找到影響人類體溫的因素,以及找到人類體溫下降之後對人體有多大的影響這件事至關重要,所以他們依舊在苦苦追尋著最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