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體溫在下降?科學家發現人體這一變化,令人驚喜不已!

2021-01-09 婷觀環宇

在19世紀的時候,德國的一位醫生通過收集了2.5萬人的體溫數據後,確定了37攝氏度是人類的正常體溫,正是因為他,人類第一次確立了標準體溫。但是這一標準在1992年的時候遭到美國一位叫做菲利普·麥克維亞克的大學教授的質疑。

後來,他找來了148名健康的人參加這一項體溫測試,經過三天,每天1-4次測量後,他得出了結論,人類正常的體溫均值在36.8攝氏度。那麼大家就很疑惑,這兩個數據究竟哪一個是正確的呢?到底應該相信哪一個呢?

直到今年,史丹福大學的教授朱莉·帕森內特發表了一篇最新的研究成果,現代男性的體溫較19世紀的時候已經下降了0.58攝氏度,女性則下降了0.32攝氏度,這些數據的實驗樣本都是美國人,所以不一定能代表全人類。

不過從這一個數據就可以看出,人類的體溫確確實實實在下降的,實驗表明,人類體溫每隔10年,就要下降0.03攝氏度,這個數據讓一些科學家感到有些驚喜,因為體溫低可以使基礎代謝的速度放緩,減少了自由基的產生,換句話講,就是人類的壽命將會得到延長。

當然,有好處也有壞處,體溫下降會使細胞活性降低,免疫系統的白細胞工作起來就容易偷懶,令細菌或者病毒有機可乘,使人體生病。體溫降低還會造成身體器官的機能低下,人們也會逐漸變得「遲緩」。

當然,這個過程是非常緩慢的,這點大家不必擔心,不過對於人類來說,體溫過高或者過低都會使身體的各系統受損,所以平常大家也要保護好自己的身體,不要受涼了或者受熱了,尤其像現在天氣這麼熱,少曬點太陽,也不要吹空調感冒了。

相關焦點

  • 人類體溫「涼涼」了,科學家發現:人類體溫正在不斷下降
    Hello大家好我是小楠,科學家們發現人類的體溫正在下降,因為在19世紀的時候,德國醫生卡爾從25000位患者中,獲得人類正常體溫是37℃左右,但是在20世紀,研究小組又抽查了148人,平均體溫在36.8℃,2017年的時候,英國又對3.5萬人抽查得出,人類平均體溫到了36.6℃,
  • 人類正在快速涼涼?科學家發現:人類體溫正在不斷下降
    即使是與世隔絕的原始部落人群,他們的體溫也從過去的37℃下降到了36.5℃,這說明人類的體溫下降並不是某一個民族的事情,而是整個人類面臨的現狀,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自從體溫計發明以來,一些醫生們開始收集人類的數據,經過200多年的數據收集,人們已經能夠從這些體溫數據中發現一些變化,那就是:人類體溫正在不斷降低。
  • 37°C是人體正常體溫?科學家發現基礎體溫正在下降
    醫學界將37°C作為正常體溫的「生理點」,這一理論可能不再適用。在醫學科學界,沒有什麼是永垂不朽。最近,被架在放大鏡下觀察的,是「人體基礎體溫」。生物醫學及生命科學期刊eLIFE刊發最新研究稱,美國史丹福大學發現,近百年來,美國人的基礎體溫隨著時間推移,逐漸下降。將37°C作為正常體溫的「生理點」,這一理論可能不再適用。
  • 人類體溫在下降,而全球在變暖,這意味著什麼?是好是壞?
    還記得小時候感冒生病量體溫的時候嗎?當我們第一次學會看水銀體溫計的時候非常興奮。有時沒生病,都會把體溫計加胳肢窩裡,就為了顯擺下自己會讀體溫計了。我們知道人類正常的體溫是37攝氏度,這是一個標準,高了就是發燒,低了那肯定也不正常。但你有沒有發現,不知從何時起,體溫計再也從你的胳肢窩裡量不出37攝氏度這個標準體溫了。
  • 體溫37℃,或在發低燒……研究發現人類體溫一直在下降
    研究通訊作者、史丹福大學醫學研究員Julie Parsonnet教授說:「我們的體溫並不是人們想像的那樣。雖然每個人都知道,人體正常體溫是37攝氏度,但這並不是正確的。」生活在19世紀末的人體溫略高一些。例如,在本世紀初出生的男性比19世紀初出生的男性體溫要低0.59攝氏度,這意味著每十年穩步下降0.03攝氏度。女性的體溫變化降幅也差不多,自19世紀90年代以來下降了0.32攝氏度。
  • 真的不是 37℃了,多項研究發現人類體溫一直在下降
    近日,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表示,在過去 200 多年時間裡,我們的體溫真的一直在下降,今天我們的評價體溫已經不是 200 年前測定並廣為流傳的 37 攝氏度,而是大約 36.6 攝氏度。這一研究結果發表在 1 月 7 日的eLife雜誌上。
  • 人類體溫在神秘下降,100年降了0.3℃,體溫低於37℃意味著什麼?
    此前,科學家測量了3.5萬人的口腔溫度,25萬次測量數據給出的平均值為36.6 ℃,表明人類體溫正在下降。2020年,史丹福大學的科學家通過詳實的研究確認了這一結論。科學家排除了身高、體重、年齡等因素的影響,結果發現人類體溫每隔10年就會降低0.03 ℃。與當年文德利希教授所得到的數據相比,人類的平均體溫已經下降了0.4 ℃,也就是說平均體溫為36.6 ℃。其中男性體溫比女性體溫下降得更多,前者為0.59 ℃,後者為0.32 ℃。為什麼人類體溫會降低?
  • 人類體溫在神秘下降,100年降了0.3℃,體溫低於37℃意味著什麼?
    此前,科學家測量了3.5萬人的口腔溫度,25萬次測量數據給出的平均值為36.6 ℃,表明人類體溫正在下降。 2020年,史丹福大學的科學家通過詳實的研究確認了這一結論。
  • 科學研究表明,每隔10年人體體溫下降0.03℃,人類有危險嗎
    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海洋溫度升高,生物滅絕,大自然平衡失調,這是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對於人類的生死存亡有很大的影響。世界各國已經意識到這一個問題,正在商議對策,共同應對這一災難性問題。從上面可以得知,全球的氣溫都在直線式上升,並帶來不少的自然災難。但是人體情況恰恰好相反。
  • 回不去的37℃,人類體溫持續下降到底意味著什麼?
    後來,人們對於人體體溫又有了更深的了解,比如:人一天的體溫波動為0.2℃ ;年輕人通常比老年人體溫高;女性一般比男性體溫高(這與月經周期有關)。同時,我們的體溫也隨著天氣、身體活動水平以及是否進食而變化...總之,人體保持一個相對穩定的溫度,能保持其許多器官和化學反應順利進行,並有可能防止真菌感染。
  • 你的體溫還有36度8嗎?研究表明:體溫下降1度,免疫力下降30%
    研究表明:體溫下降1度,免疫力下降30%但是近期科學家卻發現人類的體溫正在持續下降,成年人的體溫大概下降了0.4度,雖然被很多人所忽視0.4度也不是太大,但是卻會給身體帶來不可預知的危害。同時科學家還發現人體體溫每下降一度,免疫力也會下降30%以上,這就是為什麼,雖然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醫療技術也提高了,但是人的抵抗力卻逐漸下降,並不是因為藥物用過度造成的,多半是由於體溫下降,導致病毒入侵的概率會越來越多。雖然不能直接表明這些,這個出現與體溫下降直接有關,但是卻也是有一定影響的。
  • 人類體溫已不再是37度!這很可怕
    二、人類平均體溫下降,對身體會造成什麼影響實際上,人類的體溫以較為緩慢的速度持續降低,這一現象導致的結果十分可怕,研究表明,當人類的體溫每增高1℃,人類的免疫能力會增高5-6倍。令人意外的是,皮質醇這一物質增加會加速分解代謝,這一過程不僅會分解肌肉,還會促使脂肪堆積儲存,並且會優先將脂肪積攢在人體的內臟區域,導致基礎代謝率不斷降低,人類的體溫也會相繼降低。顯然,人體體溫降低釀成的結果是十分可怕的。
  • 為什麼我們的正常體溫一直在下降?人類要變成冷血動物了?
    今年早些時候的一項有趣的研究發現,美國人的正常體溫約為97.5華氏度,在加利福尼亞州帕洛阿爾託,研究人員採集了數十萬的體溫讀數。這意味著在美國,正常體溫在過去150年裡一直在下降。今天的人們比兩個世紀前跑得更涼快。
  • 你的體溫還有37度嗎?體溫下降1度,免疫力下降30%!3招或有幫助
    在量體溫的時候,你有沒有發現,你的體溫並沒有37度!而是在36度多一點。以前,人們普遍認為,人體的溫度是37度。那麼,體溫下降會給人體帶來什麼影響呢?人體正常的體溫是37度的說法,起源德國的一個內科醫生,他叫溫德利希。1851年,他收集了大約26000名正常人的體溫數據,發現大家的體溫基本上都是37度。
  • 全球人類體溫正在不斷下降:專家說出原因
    眾所周知,人類屬於「恆溫動物」,正常體溫都會保持在37℃左右。但一項新的研究表明,似乎全球人類的體溫正在不斷下降。據外媒報導,發表在《科學進展》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除了美國和英國,那些偏遠落後地區的人體平均體溫也在不斷下降。
  • 體溫危機?科學家觀測到人類體溫逐年『變涼』
    ,首次給出了人體正常體溫的估測值,為37 ℃。這一指標廣為流傳,一直延續至今。到了2002年,一份研究綜述報告對該標準提出了質疑。隨後,2017年的一項英國研究報告了近3.5萬名英國患者的體檢數據,發現其平均口腔溫度約為36.6°C;無獨有偶,2019年美國的一項研究也表明,美國約為97.5°F (約合36.4℃) ,該數據取自加利福尼亞帕洛阿爾市居民。這些信息引起了科學家們的興趣,為什麼人類的體溫出現了下降趨勢?
  • 陳根:體溫下降背後的健康之變,人類健康新見解
    文/陳根 疫情以來,大量的重複的日常的測溫也讓人們發現,人體的體溫似乎並未達到從前認為標準的37℃體溫。而越來越多的研究卻對這一兩百年來的科學認知提出了質疑。早在2017年,就有一項英國的研究採取了3.5萬名研究對象25萬次體溫記錄,發現平均體溫在36.6℃左右。
  • 人類未來會進化成什麼樣?科學家在現代人身上發現了3個變化
    生物繁殖為基因突變提供了可能,基因又像是生物工程的圖紙一樣,決定了生物的習性以及性狀,而自然環境對生物適應能力的選擇,就決定了哪些基因能夠被保存下來,這就是生物的進化過程。我們地球上現實如此多的物種就是通過以上的過程演化而來的,我們人類也不例外,現代人和數百萬年前的古猿看起來在外觀上的差異是巨大的,甚至我們和一萬年前的人類相比,也有些許的變化。
  • 回不去的37度,科學家確認:人類體溫不斷降低。人類正不斷進化
    德國科學家卡爾溫德裡希實際統計了25000名人類的體溫信息後,於1851年第一次提出了將37攝氏度(98.6華氏度)定為人的正常溫度,這一結論也在當時得到了廣泛認同。然而,過去了十餘年年,該測量值下降至36.5℃(女性為36.53℃,男性為36.57℃),平均每年迅速下降0.03℃。科學家們的困惑人類是恆溫動物,體溫維持在一定範圍內,能讓人體各細胞和代謝反應更有效地運作,並避免體內外的病菌孳生。體溫無論過高或者過低,都會使得人體機能的正常運轉出現異常。
  • 過去一個世紀人體體溫正穩步下降 37℃可能不再是人體正常體溫
    過去一個世紀人體體溫正穩步下降 37℃可能不再是人體正常體溫  olivia chan • 2020-01-09 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