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艦世界:論如何反駁隊友的輸出強調論

2020-12-07 騰訊網

作者:NGA-何これっぽい

雷神打了八十幾把,勝率50%都沒有。只有三輪車,隊伍裡有一個DD的時候,才容易贏。

平時打得傷害再多,拿了兩三個人頭,也是輸輸輸輸然後偶爾贏個兩三把。

最近我就一直賭氣在玩雷神,想證明自己打得應該不差,但問題來了大多數人都吹雷神很強(當然很強不代表容易贏),但是我的單野勝率一直沒能證明這點。

先說明一下基本的情況:傷害十萬往上的局大多數,潛在傷害200W 300W也不是少數,傷害構成以優先打擊DD CA BB的順序來累積的。開局也秒過CA,不過也輸了。

群友勸我別玩雷神了,八字不合。我也沒轍,打算再打一局,然後明天起一天一局單野無論輸贏觀察情況。然後今天最後一局是這個情況,墊底DD三劍客,BB群體肉偵。(上把是墊底白龍,再上把是暴斃春雲和NTR)

我打著那麼多把,真就無可奈何地論證了一個觀點——那就是純傷害輸出真的沒用。

沒有推進,沒有阻擊,一旦被對方夾擊,那點輸出根本彌補不了這麼大的一個戰略缺口。

曾經我開斯拉瓦,硬著頭皮去外側拉交叉火力,口嗨我們的大和,說他只管跑,一點都不會阻擊。結果大和回了一句自己傷害多少多少,結束時退出去一看,他第一我第二。我掛了的時候遊戲就結束了,可惜沒能跟他分享我的觀點。

我當時就想對他說,你打的那麼多傷害有什麼用,狙擊到敵人了麼,人頭收走了麼,能減緩敵人上前推進的攻勢麼,啥都沒做到只是給對面放了個群體攻擊,了他們每人一刀,但人家有奶,你這一刀別人不疼,人家照樣推進。

一個不是32殼有一定抗線能力的BB,有460口徑的威懾力,自己居然就主動跑了,把一大片空間全部留給對面佔領,不得不說這真是一個戰術失敗。

從毛子的數據統計裡就有人分析過,能挨打的船就是容易贏。除此之外,有視野的船也容易贏。這破遊戲你能打多少輸出,要不是就是靠隊友的視野,要不就是對面主動送。除非是靠自己自亮自打,不然都是靠著前線隊友的冒險和博弈來輸出的,輸出的人只不過是把將火力投送到隊友給大家準備好的窗口裡而已,而這事誰都能幹,無非誰做得比較好,給你準備好窗口的人,可不是誰都行的。

所以,下次我再見到那種說自己傷害多少多少的人卻又主動跑路的人我一定會送上一句「你真的像一隻快要輸了的雷神!」

能夠引起討論是好事,我看有人也說了一些自己的觀點。手機也不方便每一個都回復過去,就這裡編輯補充說明一下。

有說傷害做得好不等於輸出做得好,這個確實是對的。但只要有輸出窗口,確實是誰都能輸出,區別只在於你願不願意輸出的同時承擔被反擊的風險以及你輸出的水平如何。從這個角度出發,說只要有窗口,誰都能輸出這個觀點我覺得確實沒有問題。但你輸出做得再好,多數情況也不能靠自己一個人斬殺吧,隊友不幫你火,不幫你牽制住阻礙對面撤退,沒有消滅到對面的有生力量,那你輸出再好也只是傷害高。因為你的輸出沒有起到消滅有生力量的目的。對面撤退時你要有前線隊友幫你拉住視野,後方隊友一起幫你火才能完成的。只要對面不死,除非大保健沒了,他就能得回來,又或者站得遠一點輸出。

也有簡單認為贏不了是傷害沒打夠的,這是典型誇大了個人的作用。你把你能做的都做了,一局29萬輸出但還是贏不了,你就知道你的那點傷害無法彌補一個團隊上的戰略失誤。別人能夠圍剿你而你不能突破圍剿,最終不過是敗戰前的掙扎而已。

本質上窩窩屎就是一場陣地戰,地圖就那麼大,你還得想辦法佔點,先手佔點後手佔點區別不大,能夠把對面的活動空間給壓縮過去,自然就能佔點了。

樓裡面有說在上面的事例裡我看不起大和的AP輸出,但我表達的並非這個意思,大和他確實輸出了而且隊伍第一,但他主動後撤丟掉了大片的活動空間才是我最主要的批評。撤退不能盲目撤退,適當打一下阻擊,免得一潰即散。有節制地進行撤退,拿捏好互相的距離,幫另一邊爭取足夠的時間,防止對面合攏圍剿。

推進一樣,前面的船冒著風險幫你推進,擠壓對面的活動空間,你就需要跟過去鞏固戰果。

最後我想說一句,雷神沒有將局勢從鬼門關拉回來的能力,下山路上往油門踩上一腳的能力是有的,但很不幸我單野遇上的局大多是前者。

相關焦點

  • 本體論和認識論
    2000多年前的希臘的懷疑論者皮浪做出這樣的判斷:1、這個世界是不存在的;2、即使這個世界是存在的,它也是無法認識的;3、即使這個世界是可以認識的,那這種認識也是無法表達的。皮浪的懷疑論斷無意中勾勒出了哲學發展的的一個脈絡,即本體論哲學,認識論哲學和語言哲學。 哲學和科學密不可分。
  • 如何評價達爾文的進化論
    提到進化論,很多人自然而然會想到達爾文,達爾文的名字就是進化論的代名詞。進化論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理論,這個理論涉及到人從何處來,又會向何處去,以及生命的存在意義等問題。在達爾文之前,人們普遍相信創世說描繪的世界:上帝有目的地設計和創造的世界,有序、完善、永恆不變的世界。而達爾文為大家描繪了另一種景象的世界:沒有造物主,沒有預先的目的和設計,變化無窮的、充滿競爭的、不斷產生和消亡的、有過去的漫長和曲折的演變歷史、有不能預測未來的世界。
  • 有很多人反對進化論,那些反對進化論的人,有什麼證據呢?
    其實早在很久之前科學家們就已經開始研究了,達爾文的進化論就是對於人類起源的最好詮釋,但是從達爾文進化論出現到現在一直都有人反對這種言論,這些反對進化論的人往往對於進化論的意見都是非常大的,那麼他們具體來說有著什麼樣的表現呢?下面讓小編給大傢伙具體的介紹一下。
  • 史林|明治日本的黃禍論與人種論
    他認為:「對歐洲人而言,黃禍論意味著一種巨大的威脅。每當想到在中國已經生活著的巨大規模的人口,加上即將湧向世界各地的移民,歐洲人就不禁覺得恐懼不已。在歐洲人看來,亞洲人口的泛濫會給世界帶來災害。歐洲人只能憑藉技術上的優勢與亞洲人對抗。」因此,「黃禍論,與其說是經濟或者軍事上的威脅,倒不如說是異族龐大的人口基數給歐洲人帶來的心理上的恐懼感」。
  • 論中西本體論的差異|鄧曉芒
    論中西本體論的差異|鄧曉芒來自《世界哲學》據說用「本體論」一詞來譯西文的ontology的最初是日本學者,由此影響到中國人,「但20世紀30年代以後,日本學者已逐漸放棄『本體論』而採用『存在論』一詞,大約從50年代至今便幾乎完全用『存在論』代之,『本體論』這一術語已經消失。」
  • 黎明之前最後的黑暗,戰艦世界M系9級巡洋艦西雅圖評測
    黎明之前最後的黑暗,戰艦世界M系9級巡洋艦西雅圖評測《戰艦世界》國服更新之後,全新的美巡分線也是終於登場了。在這條新線當中,十級船伍斯特是公認的版本強勢船。在航母大改之後,伍斯特是為數不多不依賴隊友、靠自己的防空就能夠防禦航母攻擊的戰艦之一。不過在開上這艘神船之前,我們還需要經歷9級船西雅圖的考驗。今天我就帶領大家來看一看,西雅圖在遊戲當中究竟表現如何。與同級的巡洋相比,西雅圖在生存能力、裝甲和火力等方面並不突出。整體上它給我的感覺,是一艘功能性的支援船。作為一艘美系的巡洋艦,西雅圖的防空能力毋庸置疑。
  • 漫談博弈論
    ;在菜市場或淘寶店鋪裡討價還價買東西,毫無疑問也是一場博弈。玩團隊遊戲的時候,僅僅知道某玩家個人的行為,還很難判斷他究竟是「豬一樣的隊友」還是「神一樣的對手」,他的這些行為必須放到大環境中、結合其他玩家的行為,才能判斷是妙招還是蠢招。一個玩家是贏還是輸,也不僅取決於他自己怎麼出牌、怎麼走棋,還要看他的對手(和隊友),所以棋牌遊戲毫無疑問是博弈。
  • 坤鵬論:瑪麗的房間和哲學殭屍 心靈哲學二元論派的詰問
    另外,在還原論,物理主義那裡,世界歸根結底是粒子的集合。可是,印象、感受質似乎並不是粒子。那麼,它們又該置於這個世界的什麼位置?主觀的印象、感受質又是怎樣從作為物質的大腦中生成的?7.哲學殭屍這是心靈哲學中的假設存在物,也屬於一個思想實驗,常被用來反駁物理主義,比如:唯物主義、行為主義與功能主義者提出的論點。你其實可以將它理解為人型的中文房間。
  • 100多年過去了,為何達爾文的進化論仍是假說?
    18世紀初,達爾文乘坐著「小獵犬」號出海航行了5年的時間,足跡遍布世界各地,在採集動植物樣本、地質勘測的過程中,達爾文意識到,地球上的生物是不斷進化而來的,所有的物種,如果追根溯源的話,它們或許都來自少數的共同祖先,在漫長的時間裡經過不斷地演化,最終變成了今天的模樣,人類也不例外。
  • 化石證據無法反駁,13.6萬年前滅絕物種再現,進化論不對?
    作者:文/虞子期在科學之中,科學家們常說生物都是遵循「進化論」,然後地球上卻出現了一些類似「違背」進化論的生物,到底是不是真實存在?根據外媒BGR科學報告指出,在地球上就出現了一種被認為滅絕的生物出現,這可以說完全不符合「進化論」的情況,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情?難道進化論真的有問題?
  • 交互主體性:從關係本體論到關係認識論
    在廣松涉看來,傳統認識論中主—客二元圖式的真正被超越,當然首先是在馬克思的哲學革命中實現的。在這一點上,許多當代資產階級哲學家並沒有意識到。因為,在馬克思的哲學視域中,意識的社會歷史本質第一次得到科學說明。然而,馬克思沒有明確突出強調的方面是,「人的意識在本源上是社會化、交互主體化這一與件」[1](P18)。
  • 從認識論到生存論——走進懷疑論研究的生存論視野
    在休謨看來「我們的心靈自身是狹小偏窄的,我們無法使我們的概念擴展到能同自然的變化和範圍相匹敵的地步,」[8](P168)因而人類的心智「無論如何不配作那樣遼遠,那樣深奧的研究」,[9](P15)經驗就是人類理解的界限。
  • 「地球是平的」:反地球論鬥士的奇幻世界
    但是最吸引所有來訪者目光的,一定是張貼在進門就能看見的牆上的一張地圖,這張地圖看上去包含了大洲與大洋,卻和我見過的所有世界地圖都不一樣,上面的空白處還用紅色記號筆寫滿了句子。遺憾的是,所有這些倉育都不讓我拍照,這可能和他自居的身份有關:倉育不是地理老師,也不是地理愛好者,按倉育的話來說,他是一位「反地球論鬥士」。
  • 近代科學最偉大的三大理論:進化論、量子論和計算論
    不記得是哪位大科學家所說了,近代科學最偉大的三大理論分別是:進化論、量子論和計算論;這麼說不是因為其他的科學理論不偉大,而是因為與其他科學理論相比這三大科學成就要更偉大,因為它們不但觸及到了世界的本質和真相,而且會塑造這個世界未來的格局。
  • 進化論150年那些與達爾文 無關的「進化」(組圖)
    也就是從這一天開始,進化論逐漸撼動整個世界——誰也不會想到,正是這一生物學的理論,意外地對中國近代思想史乃至中國現實產生巨大影響,且至今不絕。  事實上,達爾文自己始終反對把進化論用於社會思想學領域,直到臨終時他也沒有發現有什麼理由可以把進化論用於哲學。他在1878年評價這種做法時說:「這是一個極其愚蠢的觀念。」
  • 從「重寫」到「本體論」
    研究者會在研究中試圖考察狩獵採集者與生態的互動關係,即狩獵採集者是如何利用生態,而生態又是如何影響狩獵採集者的。研究議題包括能量的輸出與攝入、生產模式和工時、勞動分工、人口與空間分布、性別和財產關係以及「覓食策略」等。
  • 本體論(六)| 康德的本體論思想及主張
    康德在論述本體論證明的時候,透露出他對本體論的看法,他把本體論理解為,純粹概念的推論其中,上帝論證最核心就是本體論證明,他們置一切經驗於不顧,完全是先天地從純粹的概念去推論最高原因的存在本體論使用的是一種特殊規定的語言,他的意義來源於概念之間的關係之中,柏拉圖後期理念論中所使用的理念或通種,就是些這樣的概念。
  • 坤鵬論:海德格爾——在世界之中存在(上)
    坤鵬論認為,海德格爾受到現象學很大影響,胡塞爾的思想是其哲學思考的重要源點之一,說他是現象學派也沒錯。但是,他對存在的定義,以及人與存在的關係,還有強調人類當下的「自我抉擇」以及「超越」,又明顯受著存在主義的影響。而且,存在主義是20世紀最有特色的思潮,此派的代表人物各有主張,但都圍繞著人的存在的意義,要人真誠而勇敢地面對自身,選擇成為自己。
  • 範縝和《神滅論》
    範縝生於公元450年,字子真,範縝是歷史上最為著名的無神論者,並寫出了著名的作品《神滅論》 範縝和《神滅論》
  • 有效場論的世界
    大約在我上中學的時候,就聽說過愛因斯坦說過一段非常有趣的話,即這個世界最不可以理解的一件事是這個世界竟然是可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