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NGA-何これっぽい
雷神打了八十幾把,勝率50%都沒有。只有三輪車,隊伍裡有一個DD的時候,才容易贏。
平時打得傷害再多,拿了兩三個人頭,也是輸輸輸輸然後偶爾贏個兩三把。
最近我就一直賭氣在玩雷神,想證明自己打得應該不差,但問題來了大多數人都吹雷神很強(當然很強不代表容易贏),但是我的單野勝率一直沒能證明這點。
先說明一下基本的情況:傷害十萬往上的局大多數,潛在傷害200W 300W也不是少數,傷害構成以優先打擊DD CA BB的順序來累積的。開局也秒過CA,不過也輸了。
群友勸我別玩雷神了,八字不合。我也沒轍,打算再打一局,然後明天起一天一局單野無論輸贏觀察情況。然後今天最後一局是這個情況,墊底DD三劍客,BB群體肉偵。(上把是墊底白龍,再上把是暴斃春雲和NTR)
我打著那麼多把,真就無可奈何地論證了一個觀點——那就是純傷害輸出真的沒用。
沒有推進,沒有阻擊,一旦被對方夾擊,那點輸出根本彌補不了這麼大的一個戰略缺口。
曾經我開斯拉瓦,硬著頭皮去外側拉交叉火力,口嗨我們的大和,說他只管跑,一點都不會阻擊。結果大和回了一句自己傷害多少多少,結束時退出去一看,他第一我第二。我掛了的時候遊戲就結束了,可惜沒能跟他分享我的觀點。
我當時就想對他說,你打的那麼多傷害有什麼用,狙擊到敵人了麼,人頭收走了麼,能減緩敵人上前推進的攻勢麼,啥都沒做到只是給對面放了個群體攻擊,了他們每人一刀,但人家有奶,你這一刀別人不疼,人家照樣推進。
一個不是32殼有一定抗線能力的BB,有460口徑的威懾力,自己居然就主動跑了,把一大片空間全部留給對面佔領,不得不說這真是一個戰術失敗。
從毛子的數據統計裡就有人分析過,能挨打的船就是容易贏。除此之外,有視野的船也容易贏。這破遊戲你能打多少輸出,要不是就是靠隊友的視野,要不就是對面主動送。除非是靠自己自亮自打,不然都是靠著前線隊友的冒險和博弈來輸出的,輸出的人只不過是把將火力投送到隊友給大家準備好的窗口裡而已,而這事誰都能幹,無非誰做得比較好,給你準備好窗口的人,可不是誰都行的。
所以,下次我再見到那種說自己傷害多少多少的人卻又主動跑路的人我一定會送上一句「你真的像一隻快要輸了的雷神!」
能夠引起討論是好事,我看有人也說了一些自己的觀點。手機也不方便每一個都回復過去,就這裡編輯補充說明一下。
有說傷害做得好不等於輸出做得好,這個確實是對的。但只要有輸出窗口,確實是誰都能輸出,區別只在於你願不願意輸出的同時承擔被反擊的風險以及你輸出的水平如何。從這個角度出發,說只要有窗口,誰都能輸出這個觀點我覺得確實沒有問題。但你輸出做得再好,多數情況也不能靠自己一個人斬殺吧,隊友不幫你火,不幫你牽制住阻礙對面撤退,沒有消滅到對面的有生力量,那你輸出再好也只是傷害高。因為你的輸出沒有起到消滅有生力量的目的。對面撤退時你要有前線隊友幫你拉住視野,後方隊友一起幫你火才能完成的。只要對面不死,除非大保健沒了,他就能得回來,又或者站得遠一點輸出。
也有簡單認為贏不了是傷害沒打夠的,這是典型誇大了個人的作用。你把你能做的都做了,一局29萬輸出但還是贏不了,你就知道你的那點傷害無法彌補一個團隊上的戰略失誤。別人能夠圍剿你而你不能突破圍剿,最終不過是敗戰前的掙扎而已。
本質上窩窩屎就是一場陣地戰,地圖就那麼大,你還得想辦法佔點,先手佔點後手佔點區別不大,能夠把對面的活動空間給壓縮過去,自然就能佔點了。
樓裡面有說在上面的事例裡我看不起大和的AP輸出,但我表達的並非這個意思,大和他確實輸出了而且隊伍第一,但他主動後撤丟掉了大片的活動空間才是我最主要的批評。撤退不能盲目撤退,適當打一下阻擊,免得一潰即散。有節制地進行撤退,拿捏好互相的距離,幫另一邊爭取足夠的時間,防止對面合攏圍剿。
推進一樣,前面的船冒著風險幫你推進,擠壓對面的活動空間,你就需要跟過去鞏固戰果。
最後我想說一句,雷神沒有將局勢從鬼門關拉回來的能力,下山路上往油門踩上一腳的能力是有的,但很不幸我單野遇上的局大多是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