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評|懂核反應堆、鹼基配對,這樣的牛娃還用上小學?

2020-12-05 澎湃新聞

「懂得核反應堆」、「學微積分」……這不是大學生的技能,而是幼升小孩子們的本領。近日,一篇題為《幼升小的牛娃怕不是愛因斯坦轉世》的文章刷爆朋友圈,也再次刷新了人們對「神童」的認知。

原來,這是在某名校幼升小的選拔中,面對8000多人報名只錄取60人的嚴峻形勢,家長們在孩子簡歷上大做文章,爭先恐後地秀出了這些讓人睜目結舌的「牛娃簡歷」,希望為孩子爭得一張「入場券」。

教育焦慮是一個老生常談的社會痛點,每次總引發熱議,每一個人對此似乎都有發言權。但不同的是,這次「懂得核反應堆」、「學微積分」的幼兒園「牛娃」,最值得關注的卻不是教育焦慮,而是家長們的公然作假。

「繼承了復旦碩士老媽的語言能力,三個半月我開口說話,一歲熟練表達意願,旅途中還會主動和美國的遊客用英語聊美杜莎和居裡……」

「託班的時候就學會了時間管理,懂得核反應堆、鹼基配對以及RNA轉錄,和爸爸一起聽微積分學會了函數和極限,平時喜歡的遊戲是編程,會用Swift語言編寫代碼……」

這樣的牛娃,真的存在嗎?

按照常識,孩子開始說話通常是在一歲前後,兩歲左右才能夠說得比較好。少數語言能力比較強的孩子,也要在七、八個月左右能含糊發出「媽媽」等簡單聲音。三個半月就能開口說話,那恐怕真的要驚為天人了!更別說主動和美國遊客用英語聊起「美杜莎」這一成年人也不一定都知道的古希臘神話中的形象。至於「託班的時候就懂得核反應堆、聽微積分……」,相比之下,12歲才對數學感到狂熱的喜愛並開始自學高等數學的愛因斯坦,恐怕也要自慚形穢了。

不能否認,這個世界確實有天才和神童的存在。但天才從來都是稀缺品,怎麼可能在一場幼升小選拔中成批湧現呢?或許,有人會說家長們只是為了有效引起校方關注適當「包裝」而已,雖然有誇大嫌疑,但不必過於較真。果如是,就更可怕了。

實際上,教育焦慮雖然有問題,但並非一無是處,最起碼反映了家長對孩子教育的重視,適度焦慮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於孩子的教育。但焦慮到「包裝」出「牛娃簡歷」的地步,如此不擇手段,反映出家長們的心態已經失衡扭曲。

這樣做的直接後果是對孩子造成誤導。「牛娃簡歷」雖是家長捉筆,但幼升小選拔畢竟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懵懂的孩子如果在不明就裡的情況下接受簡歷中的「人設」,難免會在幼小的心靈埋下弄虛作假可以獲益和驕傲自大的種子。倘若日後萌發起來,說嚴重點,會影響孩子今後的價值取向。如果孩子覺得自己沒有簡歷上寫的那麼「牛」,家長是否又要想方設法「說服」孩子接受?接受了還會是那個純真的孩子嗎?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謂的家教,也就是耳濡目染的結果。為了一場幼升小,不惜公然弄虛作假,這樣的榜樣示範,禍兮?福兮?即便只是教育焦慮的產物,但如此罔顧底線的「包裝」,已經不是一般意義的焦慮,這種2.0版的焦慮更值得警惕。

相關焦點

  • 四五歲就懂核反應堆?外媒稱中國「牛娃簡歷」折射家長焦慮
    >懂得核反應堆、鹼基配對以及RNA轉錄,和爸爸一起聽微積分學會了函數和極限,平時喜歡的遊戲是編程。報導稱,每年春季是上海一年一度的小一報名時間,這時候網上總少不了關於「幼升小」(幼兒園升小學)的各種話題,今年搶眼球的是一批據稱投給一所上海名校的「牛娃」簡歷。這些簡歷由一篇題為《幼升小的牛娃怕不是愛因斯坦轉世》的網絡文章爆料出來。
  • 各路牛娃扎堆報名,學過微積分還懂核反應堆
    上海一所比較有名的小學經過網選、機考、面試3輪後要從8000多個孩子裡最終要挑選60個孩子錄取。於是很多家長絞盡腦汁為孩子準備簡歷,希望給孩子一個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然而就是這些家長們充分準備的簡歷簡直亮瞎了網友們的雙眼。媽媽是博士,爸爸是工程師,一個幼兒園孩子就已經認識了超2000字,還會畫心肺循環、神經傳遞等等,愛好還是做微信裡的圖片推理題。
  • 懂核反應堆、學過微積分?幼兒園「神童簡歷」太雷人了!
    △《幼升小的牛娃怕不是愛因斯坦轉世》文章截圖「繼承了復旦碩士老媽的語言能力,三個半月我開口說話,一歲熟練表達意願,旅途中還會主動和美國的遊客用英語聊美杜莎和居裡……」「擁有清華博士老爸強大的數學基因,中班時就能進行百以內的混合運算,也知道小數、分數和負數……」「託班的時候就學會了時間管理,懂得核反應堆、鹼基配對以及RNA轉錄,和爸爸一起聽微積分學會了函數和極限
  • 懂核反應堆、學過微積分 幼升小神童簡歷引發集體吐槽
    但專家指出,「超前教育」造成孩子「領跑」只是暫時的假象,將超前於孩子發展過程的知識技能強加於還沒有完全做好能力上準備的孩子,可能會帶來「拔苗助長」,上演現代版「傷仲永」的嚴重後果。幼升小「牛娃」頻現引發集體「吐槽」近日,一篇題為《幼升小的牛娃怕不是愛因斯坦轉世》的文章在朋友圈中廣為流傳。
  • 懂核反應堆、學過微積分?你沒看錯,這是幼升小的「神童簡歷」!
    但專家指出,「超前教育」造成孩子「領跑」只是暫時的假象,將超前於孩子發展過程的知識技能強加於還沒有完全做好能力上準備的孩子,可能會帶來「拔苗助長」,上演現代版「傷仲永」的嚴重後果。幼升小「牛娃」頻現引發集體「吐槽」近日,一篇題為《幼升小的牛娃怕不是愛因斯坦轉世》的文章在朋友圈中廣為流傳。
  • 幼升小「神童簡歷」太雷人:懂核反應堆、學過微積分
    但專家指出,「超前教育」造成孩子「領跑」只是暫時的假象,將超前於孩子發展過程的知識技能強加於還沒有完全做好能力上準備的孩子,可能會帶來「拔苗助長」,上演現代版「傷仲永」的嚴重後果。  幼升小「牛娃」頻現引發集體「吐槽」  近日,一篇題為《幼升小的牛娃怕不是愛因斯坦轉世》的文章在朋友圈中廣為流傳。
  • 懂核反應堆、學過微積分
    但專家指出,「超前教育」造成孩子「領跑」只是暫時的假象,將超前於孩子發展過程的知識技能強加於還沒有完全做好能力上準備的孩子,可能會帶來「拔苗助長」,上演現代版「傷仲永」的嚴重後果。  幼升小「牛娃」頻現引發集體「吐槽」  近日,一篇題為《幼升小的牛娃怕不是愛因斯坦轉世》的文章在朋友圈中廣為流傳。
  • 懂核反應堆、學過微積分
    幼升小「神童簡歷」折射家長集體焦慮 新華社長沙4月21日電(記者謝櫻)一場8000人只能錄取60人的幼升小選拔,引來了一批「懂得核反應堆」「學微積分」的優秀的幼兒園「牛娃簡歷」,這些被戲謔「超過愛因斯坦」的神童,近幾天正在朋友圈刷屏。
  • 幸好,自稱「懂核反應堆」的6歲孩子簡歷是假的
    「天才牛娃」的簡歷是好事者的偽作,但把這些簡歷當真的家長,大有人在「我喜歡看科學書,除了大百科這種簡單的,還有像遺傳學這種深奧的,在科技館裡我給爸爸講核反應堆的原理、鹼基配對以及RNA轉錄,旁邊的人都震驚啦。」
  • 鹼基互補配對規律的計算
    關於鹼基互補配對規律的計算(2)涉及到多種鹼基互補配對關係,DNA分子內部有A與T配對,C與G配對;DNA分子的模板鏈與生成的RNA之間有A與U配對,T與A配對,C與G配對。學習過程中,學生不易認識清楚。(3)涉及許多數量關係(規律),在DNA雙鏈中,①A等於T,G等於C,A+GT+C  等於A+G  T+C  等1。
  • ...天然鹼基?科學家多用了四個合成鹼基創造出了具有雙螺旋結構的DNA
    研究人員使用了4個額外的分子(除了G、C、A、T外的另外四個)來製作合成DNA,這樣對應的產物就含有一個由8個字母組成的編碼,而不是4個字母。隨著字母的增加,DNA存儲信息的能力更強。在日語中,科學家將這種新的DNA稱為「hachimoji」——即「八字母」DNA。之前不同研究小組用六個字母創造出了類似的DNA,這次研究是對其的擴展。
  • 14歲一日寫詩兩千首,小學研究直腸癌……這樣的「牛娃」,你真的不要?
    但旁觀者們在「罵爹」之餘也要想想,這樣的「奇觀」,真的只是孤例嗎? 很多人都希望自己有個「牛娃」——也許達不到一天2000首詩、研究直腸癌之類神奇的高度,但也得達到相當的高度。
  • 學微積分的牛娃簡歷背後是拔苗助長
    一場8000人只能錄取60人的幼升小選拔,引來了一批「懂得核反應堆」「學微積分」的優秀幼兒園「牛娃簡歷」,這些被戲謔為「超過愛因斯坦」的神童,近幾天正在朋友圈刷屏。這一幕,發生在上海某知名學校「幼升小」的海選簡歷中。裡面出現了很多「超過愛因斯坦」的神童,他們的簡歷截圖被人發到朋友圈,雷倒不少網友。
  • 2020全國卷3中的擺動假說 密碼子與反密碼子之間的如何配對的?
    tRNA分子中除了 4種普通鹼基 (A、U、C和 G) 以外,還含有相當數目的稀有鹼基 ,如假尿嘧啶(ψ)、 次黃嘌呤(I)等。這些鹼基不是從 DNA模板上直接 轉錄下來 的,而是經特定酶的作用 ,把某些鹼基變換為稀有鹼基。tRNA雖為單鏈 ,但其不同的片段之間可形成互補的雙螺旋結構區,而非互補區則形成環狀結構。
  • 含8個鹼基的DNA首次合成
    地球生命的DNA包含4個鹼基,現在,美國科學家將生命「字母表」的數量增加了一倍,首次合成出包含8個鹼基的DNA。實驗表明,合成DNA似乎能像天然DNA一樣存儲和轉錄信息。發表於《科學》雜誌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宇宙中或許存在其他生命形式,這對於外星生命搜尋非常重要。
  • 學霸歸納知識點:三步巧解鹼基計算難題
    這三個關係式分別是:  1、如果把DNA的兩條鏈分別定為Ⅰ鏈和Ⅱ鏈的話,那麼根據鹼基互補配對原則,Ⅰ鏈上的腺嘌呤(A)一定等於Ⅱ鏈上的胸腺嘧啶(T),Ⅰ鏈上的鳥嘌呤(G)一定等於Ⅱ鏈上的胞嘧啶(C),反之亦然。  可簡寫為:AⅠ=TⅡ,TⅠ=AⅡ,CⅠ=GⅡ,GⅠ=CⅡ。
  • 【試題研究】2020全國卷3中的擺動假說 密碼子與反密碼子之間的如何配對的?
    tRNA分子中除了 4種普通鹼基 (A、U、C和 G) 以外,還含有相當數目的稀有鹼基 ,如假尿嘧啶(ψ)、 次黃嘌呤(I)等。這些鹼基不是從 DNA模板上直接 轉錄下來 的,而是經特定酶的作用 ,把某些鹼基變換為稀有鹼基。tRNA雖為單鏈 ,但其不同的片段之間可形成互補的雙螺旋結構區,而非互補區則形成環狀結構。
  • 牛娃助力大學生創意創業項目
    中證網訊 5月28日,由著名節目主持人、陽光媒體集團主席楊瀾女士發起的「正青春」校園助力成長計劃在國內著名學府清華大學正式啟動,牛娃網際網路金融作為首席金融合作平臺將為全國高校學子的創業項目提供導師指導和資金助力支持。  牛娃網際網路金融(下文簡稱「牛娃」)是首批獲上海市政府批准成立的網際網路金融服務公司。
  • 德科學家首次測出DNA鹼基對之間作用力
    DNA分子保持穩定的雙螺旋結構依靠兩種作用力:鹼基之間的氫鍵和鹼基對之間的堆積力,氫鍵垂直於螺旋軸作用,而堆積力沿著螺旋軸作用。到目前為止,科學家還不清楚氫鍵和堆積力哪種作用對DNA雙螺旋的穩定性貢獻更大。直接測出鹼基對之間微弱的堆積力是一個很大的技術挑戰。該校研究人員經過6年努力,終於開發出一種特殊的實驗裝置,能用來測量單個分子間極弱的作用力。
  • 8鹼基DNA的誕生,會是外星生命的遺傳密碼麼?
    Hachimoji DNA系統中不僅含有天然的A-T、C-G配對,還包含人造的Z-P、S-B鹼基對,且它們間均以氫鍵進行互補配對。氫鍵供體原子用藍色標記,受體原子用紅色標記,每組中左邊兩對為天然鹼基核苷酸,右邊兩對為人工合成鹼基核苷酸其實,早在上個世級70年代,就已經有一些學者對上帝的自然法則發出挑戰,期望能對遺傳字母表進行擴展,只不過一直沒有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