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微積分的牛娃簡歷背後是拔苗助長

2021-01-08 新京報

來論

超前教育會過早消耗孩子的學習興趣,透支孩子對學習的積極態度,短暫的優勢無法長期延續。

一場8000人只能錄取60人的幼升小選拔,引來了一批「懂得核反應堆」「學微積分」的優秀幼兒園「牛娃簡歷」,這些被戲謔為「超過愛因斯坦」的神童,近幾天正在朋友圈刷屏。

這一幕,發生在上海某知名學校「幼升小」的海選簡歷中。裡面出現了很多「超過愛因斯坦」的神童,他們的簡歷截圖被人發到朋友圈,雷倒不少網友。

看到魔幻般的「神童簡歷」,好多網友都覺得自嘆不如、童年虛度,還有一種感覺是——自己的腦洞咋就不夠用了呢?

這無疑是當下一些家長對教育焦慮的現實反映。家長想讓孩子拿到名校的「入場券」,這種迫切心情可以理解。可是,如果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不能進入「名校」,就把孩子送到各類培訓班「惡補」,這絕非明智選擇。

學前教育中的「搶跑學習」、「超前教育」等現象,違反了成長規律,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如果這樣的「牛娃」真的是讓孩子在學微積分,那麼,作為理智的家長,應當尊重教育規律,保護孩子的興趣愛好,循序漸進地教育孩子,不可急於求成,不可拔苗助長。否則,現代版「傷仲永」的悲劇或將重演。

有些家長不惜一切代價,將各種培訓填滿孩子本該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活,雖然孩子獲得了短暫的發展,但拔苗助長後的「搶跑」僅是一種假象。

事實上,超前教育會過早消耗孩子的學習興趣,透支孩子對學習的積極態度,短暫的優勢無法長期延續。再者,有的家長為了增加競爭的砝碼,不惜在學歷中造假,給幼小的孩子傳遞了虛假、虛榮的價值觀,同時,這也加劇了公眾的焦慮。

更值得反思的不止是家長。一些民校中的名校,有優質的教育資源,滿足家長對教育的多元化需求。如果學校把高學費當成入學門檻,恐怕沒有太多的爭議。

但是,倘若學校將學生的智商、能力、成績納入面試考察的範圍,這必將推高家長的超前教育,加劇非理性的「教育強搶跑」,刺激家長的教育焦慮。

民辦名校確實存在招生環節的選擇困境,但是,幼兒教育階段每個家庭的背景不一樣,孩子也年紀尚小,未來的可塑性空間非常之大。

那麼如何確立更加公平的招生標準,這是一個難題。但顯然,不論怎樣,未來應該大大降低所謂學習成績方面的考量,而應該更加全面地考察一個孩子。

□黃齊超(教師)

相關焦點

  • 幼升小「神童簡歷」太雷人!懂核反應堆、學過微積分
    幼升小「神童簡歷」折射家長集體焦慮 新華社長沙4月21日電(記者謝櫻)一場8000人只能錄取60人的幼升小選拔,引來了一批「懂得核反應堆」「學微積分」的優秀的幼兒園「牛娃簡歷」,這些被戲謔「超過愛因斯坦」的神童,近幾天正在朋友圈刷屏。
  • 懂核反應堆、學過微積分 幼升小神童簡歷引發集體吐槽
    2018-04-22 17:33 | 新華社資料圖一場8000人只能錄取60人的幼升小選拔,引來了一批「懂得核反應堆」「學微積分」的優秀的幼兒園「牛娃簡歷」,這些被戲謔「超過愛因斯坦」的神童,近幾天正在朋友圈刷屏。由於家長急於為孩子順利升學積累優勢,「搶跑學習」「超前教育」在學齡前兒童中已經非常普遍。
  • 你沒看錯,這是幼升小的「神童簡歷」!
    一場8000人只能錄取60人的幼升小選拔,引來了一批「懂得核反應堆」「學微積分」的優秀的幼兒園「牛娃簡歷」,這些被戲謔「超過愛因斯坦」的神童,近幾天正在朋友圈刷屏。由於家長急於為孩子順利升學積累優勢,「搶跑學習」「超前教育」在學齡前兒童中已經非常普遍。
  • 幼升小"神童簡歷"太雷人!懂核反應堆、學過微積分
    幼升小「神童簡歷」折射家長集體焦慮  新華社長沙4月21日電(記者謝櫻)一場8000人只能錄取60人的幼升小選拔,引來了一批「懂得核反應堆」「學微積分」的優秀的幼兒園「牛娃簡歷」,這些被戲謔「超過愛因斯坦」的神童,近幾天正在朋友圈刷屏。  由於家長急於為孩子順利升學積累優勢,「搶跑學習」「超前教育」在學齡前兒童中已經非常普遍。
  • 幼升小「神童簡歷」太雷人:懂核反應堆、學過微積分
    幼升小「神童簡歷」折射家長集體焦慮  新華社長沙4月21日電(記者謝櫻)一場8000人只能錄取60人的幼升小選拔,引來了一批「懂得核反應堆」「學微積分」的優秀的幼兒園「牛娃簡歷」,這些被戲謔「超過愛因斯坦」的神童,近幾天正在朋友圈刷屏。  由於家長急於為孩子順利升學積累優勢,「搶跑學習」「超前教育」在學齡前兒童中已經非常普遍。
  • 馬上評|懂核反應堆、鹼基配對,這樣的牛娃還用上小學?
    「懂得核反應堆」、「學微積分」……這不是大學生的技能,而是幼升小孩子們的本領。近日,一篇題為《幼升小的牛娃怕不是愛因斯坦轉世》的文章刷爆朋友圈,也再次刷新了人們對「神童」的認知。原來,這是在某名校幼升小的選拔中,面對8000多人報名只錄取60人的嚴峻形勢,家長們在孩子簡歷上大做文章,爭先恐後地秀出了這些讓人睜目結舌的「牛娃簡歷」,希望為孩子爭得一張「入場券」。教育焦慮是一個老生常談的社會痛點,每次總引發熱議,每一個人對此似乎都有發言權。
  • 幼兒園「神童簡歷」太雷人了!
    近日,一篇題為《幼升小的牛娃怕不是愛因斯坦轉世》的文章在朋友圈中廣為流傳。文章中提到某名校幼升小報名人數8000多人,經過網選、機考、面試三輪,最終只錄取60人,競爭激烈程度令人咋舌。名校光環之下,不少家長精心撰寫了「牛娃簡歷」,希望為孩子爭得一張「入場券」。
  • 外媒稱中國「牛娃簡歷」折射家長焦慮
    新加坡《聯合早報》5月30日以《從愛因斯坦級牛娃說起》為題報導稱,上海有一批「牛娃」,這些幼兒園的孩子到底有多厲害,來看看他們的簡歷:生物博士媽媽和工程師爸爸,認識超過2000個漢字,會畫心肺循環、神經傳遞;復旦碩士老媽和清華博士老爸,18個月熟背《弟子規》,三歲會潛水;
  • 各路牛娃扎堆報名,學過微積分還懂核反應堆
    於是很多家長絞盡腦汁為孩子準備簡歷,希望給孩子一個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然而就是這些家長們充分準備的簡歷簡直亮瞎了網友們的雙眼。媽媽是博士,爸爸是工程師,一個幼兒園孩子就已經認識了超2000字,還會畫心肺循環、神經傳遞等等,愛好還是做微信裡的圖片推理題。兩歲自己刷牙、洗澡,識字量達2000以上,愛好是和哥哥一起玩24點、數獨等。
  • 幸好,自稱「懂核反應堆」的6歲孩子簡歷是假的
    「天才牛娃」的簡歷是好事者的偽作,但把這些簡歷當真的家長,大有人在「我喜歡看科學書,除了大百科這種簡單的,還有像遺傳學這種深奧的,在科技館裡我給爸爸講核反應堆的原理、鹼基配對以及RNA轉錄,旁邊的人都震驚啦。」
  • 14歲一日寫詩兩千首,小學研究直腸癌……這樣的「牛娃」,你真的不要?
    14歲少女小岑突然火了,因為她令人眼花繚亂的簡歷——出過3本「書 很多人都希望自己有個「牛娃」——也許達不到一天2000首詩、研究直腸癌之類神奇的高度,但也得達到相當的高度。此前一個5歲「牛娃」長達15頁的簡歷走紅,其中刻畫了一個「360度無死角」的小朋友——大班時識字量達到1500字,英語閱讀量年500本,每周要寫三篇英語日記,文史、藝術、數理、運動、遊歷的儲備讓很多成人都感嘆「被吊打」。
  • 孩子除了初等數學,還要學微積分,聽中科院院士咋說
    而很多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後,即使報考的是其他專業仍然需要學習數學,這不禁有人發出疑問:為什麼孩子除了初等數學,還要學微積分?快來聽聽中科院院士咋說。很多大學生抱怨自己的專業明明並不是理科專業,但同樣需要學習高數,為自己的課業增加了很多的壓力。
  • 高中時期到底要不要學微積分?科學家稱基礎課程更重要
    調查還發現,數學差生在高中選擇學微積分反而獲益最多。研究結果於發表於2018年5月的《數學教育研究》雜誌上。「我們想解決一個問題——到底什麼更重要?是微積分的數學基礎,還是在高中時期就能通過微積分課程?」Sadler說。這項研究的結果提供了一個明確的答案——高中掌握那些能為微積分做基礎的學科,比高中就學習微積分更好。
  • 世界十大神童,此人智商210,3歲學微積分,15歲獲博士學位
    3歲學微積分,4歲時就能讀能寫日、韓、英、德四國文字。金恩榮在斯坦福-比奈智商測試中的分數達到了210分。7歲時候訪問了NASA,15歲前獲得了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恩榮和他同年的兒童沒有相同的興趣,他寧願找那些比他大十二歲以上的同學做同伴。
  • 王詩齡吳欣怡黃多多,小小年紀簡歷好嚇人,她們背後有3個共同點
    王詩齡吳欣怡黃多多,小小年紀簡歷好嚇人,她們背後有3個共同點。如今的孩子真的一個比一個厲害!年紀還一個比一個小!來看看李湘、吳尊、黃磊的女兒,不僅顏值在線,還多才多藝,尤其她們的簡歷,真的好嚇人,連一些大人都哀嘆,自己過了一輩子也不如她們,讓人好生羨慕。
  • 牛娃助力大學生創意創業項目
    中證網訊 5月28日,由著名節目主持人、陽光媒體集團主席楊瀾女士發起的「正青春」校園助力成長計劃在國內著名學府清華大學正式啟動,牛娃網際網路金融作為首席金融合作平臺將為全國高校學子的創業項目提供導師指導和資金助力支持。  牛娃網際網路金融(下文簡稱「牛娃」)是首批獲上海市政府批准成立的網際網路金融服務公司。
  • 寒假學習計劃曝光:牛娃背後是更「牛」的家長,這些做法值得借鑑
    比如Eason媽媽的寒假雞娃安排,帶大家感受下:魚sir看完不得不感嘆,這些孩子之所以能成為「牛娃」,辛苦了背後的老母親們!另外也不得不佩服,魚sir家長圈裡的這些家長們各個都是雞娃高手。
  • 英語牛娃背後有牛媽!媽媽5點起床給孩備課 6歲小姑娘羅凌熹5歲半...
    在青島,也有很多這樣的「牛娃」,小小年紀說著一口讓大學英語六級水平的成年人也不可思議的流利英語,但是當你了解了「牛娃」背後家長的付出和堅持後,就會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道理和堅持到底的力量。簡單的一句「在玩中學」,背後是家長源源不斷地堅持和付出:「從Abey3歲半到4歲半這一年,我每天早上5點起床『備課』,為這一天跟孩子要說的日常英語和小遊戲做準備,每天晚上等孩子睡覺後再總結梳理今天都說了什麼、玩了什麼、讀了什麼,常常整理完已經是深夜12點。」
  • 全球首個商用生物組學微生物質譜資料庫建成
    這是全球首次發布商用生物組學微生物質譜資料庫。  據介紹,基質輔助雷射解吸電離飛行時間質譜(MALDI-TOF MS)已廣泛應用於歐美等發達國家以及我國的三甲醫院、省市級食品安全監管機構等。結合了該方法的質譜在業內被稱為微生物質譜。微生物質譜技術的核心之一為微生物質譜資料庫建設。據了解,傳統的建庫方法成本較高,建成一個有4000菌種的資料庫,需要上億元資金。
  • 寶寶出牙有順序,不用羨慕別家孩子,拔苗助長反而不利於牙齒發育
    不僅如此,寶寶的出牙都是有順序的,所以別再羨慕別家孩子,你這樣拔苗助長反而會害了孩子。小月追問道:「為什麼不能羨慕別家孩子?為什麼我這麼做會害了孩子?」 影響寶寶長牙的因素 1、遺傳因素 影響寶寶長牙最重要的因素便是遺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