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牛娃背後有牛媽!媽媽5點起床給孩備課 6歲小姑娘羅凌熹5歲半...

2020-12-04 瀟湘晨報

前不久,今年PET考試報名線上系統一開放,立刻癱瘓,一度上了當天的熱搜。 PET是什麼?即劍橋英語二級考試。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它已經成了很多小學生畢業之前必須拿下的目標。PET通過,意味著英語詞彙量達到了3500左右,而義務教育階段的新課標高中英語,要求學生掌握3200個單詞。在青島,也有很多這樣的「牛娃」,小小年紀說著一口讓大學英語六級水平的成年人也不可思議的流利英語,但是當你了解了「牛娃」背後家長的付出和堅持後,就會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道理和堅持到底的力量。

今天一起來認識這位剛剛6歲上一年級的小姑娘羅凌熹,她從3歲半開始在媽媽有效而有趣的家庭英語啟蒙下,閱讀了上千本英語繪本和分級書,4歲半獲得「希望之星」全國星路風採英語大賽省賽一等獎、國賽幼兒組三等獎,5歲半取得了Star測試GE5.8,這代表其閱讀能力與美國5年級學生的中等水平相當。這樣出類拔萃的孩子也許有很多,但是就像羅凌熹媽媽車璐所言,「天才永遠是極少數,我們唯一做對的是從來沒放棄。 」

A 每天5點起床給孩子「備課」每天忙碌的工作之餘,車璐會不時翻一翻最近登上風口浪尖的家長群,她今年剛剛升級為一年級小學生的家長,心態還很平和,「一個不為學習表現和考試成績焦慮的父母,可能要動更多的腦筋、有更多的耐心、承擔更大的壓力。 」而在學前,車璐已經在家庭英語啟蒙上,為孩子付出和堅持了整整兩年。

大家常常很好奇,夫妻倆都在公安系統工作,哪有那麼多時間陪伴和啟蒙孩子?車璐坦言,時間都是擠出來的。回想英語啟蒙這一路,小凌熹Abey幾乎沒有抗拒和牴觸過,車璐覺得這是抓住了孩子喜歡玩和快樂的天性。簡單的一句「在玩中學」,背後是家長源源不斷地堅持和付出:「從Abey3歲半到4歲半這一年,我每天早上5點起床『備課』,為這一天跟孩子要說的日常英語和小遊戲做準備,每天晚上等孩子睡覺後再總結梳理今天都說了什麼、玩了什麼、讀了什麼,常常整理完已經是深夜12點。」車璐告訴記者,3歲至3歲半這個階段是英語啟蒙的絕佳介入期,因此計劃每天下班後堅持和孩子進行2個小時的英語遊戲和閱讀,這一堅持就是兩年時間,現在朋友圈裡還記錄著她每天晚上密密麻麻的英語習得打卡,350天、512天、600天……

遊戲怎麼玩?車璐和Abey在親子陪伴中一起頭腦風暴、自製道具。「搶椅子遊戲配合著新學的英文兒歌;捉迷藏可以藏各種英文卡片,玩著玩著就記住了;尋寶遊戲路上你需要的手電筒、繩子、打火機,需要過懸崖、爬山、蹚河,需要遊泳、跳躍,需要戰勝霸王龍、獵豹、羚羊……所有這些所謂的 『生詞』,在遊戲中變成了聽力詞彙,無形中就是有趣又有效的輸入。 」車璐回憶說。

每晚睡前英文閱讀成為習慣。

B 600多天堅持每晚都閱讀從小凌熹3歲半開始的英語啟蒙,除了媽媽費盡心思的準備親子遊戲,還少不了堅持不懈的每天陪伴閱讀。親子閱讀在很多家庭中都很常見,但要固定到每天晚上的同一時間讀同樣量的書而成為習慣,成百上千天堅持下來,就不那麼輕而易舉了。

「孩子的啟蒙重在一點一滴的積累,不能斷開,否則那個大打折扣的效果立馬就會顯現出來。 」車璐笑道。她搭配了兩套英語分級讀物海尼曼和牛津樹,跟遊戲同步進行,這兩套書加起來有1000多本,每天晚上堅持為孩子讀8至10本,每周分級進行難易搭配,滾動一周,下一周換新,就這樣一「刷」就是600多天。 「中間孩子也會有反抗,尤其是越大越會對每天讀一樣的書而感到厭煩,這個時候家長最好還是隨孩子的喜歡和興趣,適當換一換。 」車璐從不要求孩子跟讀,也不過分翻譯,更不會把「你讀一遍」這樣生硬的任務甩給Abey,只是在一遍遍不做要求地、聲情並茂地、儘可能有趣地為孩子讀啊讀,在這樣幾百天的親子陪伴和堅持中,Abey的記憶力、理解力都在快速運轉,在5歲的時候已經能夠輕鬆指讀這兩套分級書和英文繪本、章節書。

「其實我也只是普通的英語六級水平,所以家長不要擔心自己的口語不好,就丟給孩子一支點讀筆讓他自己聽。」車璐說道,因為英語分級讀物並不是特別有趣,不至於讓孩子自己自覺愛上,所以非常需要家長的引導和陪伴。

媽媽為她頒發家庭獎狀。

C 為克服緊張去廣場演講2019年Abey參加了 「希望之星」全國英語風採大賽,這個伴隨很多80後家長們成長的央視英語節目,走到去年已經是第20屆了。「當時娃4歲半,誤打誤撞報上了名,初賽特等獎、複賽特等獎、省賽一等獎,竟然一路殺進了國賽,最終獲得幼兒組第三名。」現在回想起來,車璐感慨過程其實挺「虐」的,那時候的孩子年齡小,完全不懂比賽規則,限時計時、點入正題、演講技巧等都是在一輪輪比賽中邊學邊練的。

「為了克服在舞臺上英文演講的緊張,我們一起去廣場、商場等人多的地方,隨時隨地演講,受得了圍觀,才能上得了賽場啊。 」車璐咬牙陪著孩子天天練習,堅持了一個多月時間備賽,終於走上全國的舞臺拿到了獎盃。「整個比賽跟下來,我覺得Abey自信了很多。接下來,還有21世紀杯英語演講比賽、外研社杯英語辯論賽等,影響力都挺大,都可以帶娃參加。 」車璐計劃。今年9月,Abey進入了嶗山區一所普通的公立小學,雖然其他學業佔用了很多時間,但是他們都堅信,「你把時間放在哪裡,哪裡就會開花,孩子不會辜負你的每一分努力。 」

掃碼收聽凌熹說流利的英語。

【對話】「孩子成了我的老師」

記者:這幾年堅持陪娃英語啟蒙的時間,有沒有想放棄的時候?是什麼支撐你們一直堅持下來?

車璐:孩子其實是一直開心快樂,反而壓力來自我自己,我也有很多焦慮的時候,覺得很累或者沒有時間堅持不住的時候,但是一看到孩子每天給你的驚喜,那種有一分付出就有一分回報、努力了就有收穫的感覺,讓我一次次動力滿滿。現在孩子已經養成了英語思維,可以自主閱讀,我只需要幫她挑選一些書籍和資源就可以了,回看那些從零到有、從有到優的過程,覺得能夠堅持很有意義。

記者:接下來對孩子的英語學習和成長有什麼規劃?

車璐:我們一直堅持著「學一樣就學好學透」的觀念,而不是「廣撒網」,所以Abey這兩年只學了國象和遊泳兩門興趣課。在英語上,我們現在的規劃是一年級考出劍橋英語一級KET,二年級考出PET,並非像其他城市那樣為了小升初,而只是為孩子設定一個能夠前進的目標。現在家長們普遍工作都很辛苦,但是親子陪伴的過程其實也為家長提供了一個學習的機會,其實孩子反而成了我的老師。

來源 | 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楊健 受訪者供圖 視頻剪輯 劉宇航

編輯 | ICE

【來源:青島早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早上5點半,上海7歲男孩獨自帶著鬧鐘趕地鐵!網友:有前途
    早上5點半,你是不是還在睡夢中?上海有個小男孩卻已經出門趕第一班地鐵了!而且手上還拿著一個鬧鐘...究竟男孩的目的地是哪裡?為何還要帶著鬧鐘?跟著揚晚君一起看看!6月16日早上5點30分,上海地鐵13號線南京西路站剛開門,下面這個7歲小乘客就來"趕早班"。
  • 寒假學習計劃曝光:牛娃背後是更「牛」的家長,這些做法值得借鑑
    最近,我跟一些牛媽們提了下給孩子的寒假安排,並總結出了家長們在培養孩子英語方面的經驗,一起來看看吧!孩子英語零基礎我們先來看英語零基礎的孩子應該如何培養!家長圈中的大部分孩子,英語已經不是0基礎了,所以寶媽們對英語啟蒙或多或少都有些經驗。說到英語啟蒙時,小徐媽媽認為,對英語0基礎的孩子而言,「磨耳朵」是培養英語語感的重要一環。
  • 英語直播課和錄播課哪個好?杭州牛媽選課心路歷程,戳中萬千家長
    英語的重要性,不用魚 sir 強調,相信家長們也一清二楚。但明白歸明白,真正到給自家孩子規劃課程時,卻又迷茫了。但最近魚sir遇到了一位杭州牛媽,不僅沒在這方面發過愁,反而從下決心讓孩子開始系統學英語,到敲定少兒英語直播課只用了4天,可以說非常神速了。
  • 大寶10歲自主閱讀哈利波特,旅遊全程當翻譯;牛娃背後都有一個
    Stephaine媽媽是一位全職媽媽,加入高端英語1年多了,目前大寶10歲可以自主閱讀哈利波特,外出旅遊就是團裡的小翻譯;二寶5歲,加入高端英語後,閱讀、聽力、口語和模仿能力提升很大,身邊的朋友都覺得不可思議。今天這篇文章是Stephaine媽媽的學習小結。
  • 14歲一日寫詩兩千首,小學研究直腸癌……這樣的「牛娃」,你真的不要?
    很多人都希望自己有個「牛娃」——也許達不到一天2000首詩、研究直腸癌之類神奇的高度,但也得達到相當的高度。此前一個5歲「牛娃」長達15頁的簡歷走紅,其中刻畫了一個「360度無死角」的小朋友——大班時識字量達到1500字,英語閱讀量年500本,每周要寫三篇英語日記,文史、藝術、數理、運動、遊歷的儲備讓很多成人都感嘆「被吊打」。
  • 被逼出「超能力」的職場二孩媽媽
    作為一位生活在北京的年輕二孩媽媽,張欣把時間分配得井井有條:每天早上8點到9點半陪孩子吃早餐,9點半到下午6點在車裡工作,午餐自行解決,下午6點到晚上11點再次回歸家庭,11點以後是保養皮膚和工作時間,凌晨兩三點入睡。  最近,張欣的工作壓力很大,她的服務對象涉及餐飲、服務和金融平臺等領域。
  • 4歲劍橋少兒英語滿盾- 看鯨魚小班的原版閱讀課有什麼奧秘?
    前一陣子,在抖音直播間看到了一位4歲的小牛蛙Becca的分享活動。這個小姑娘可是不簡單,她在4歲時考取劍橋少兒英語一級滿盾的好成績,還在2019 WE Cup鯨魚英語大賽全國總決賽中摘得幼兒組冠軍,要知道這個比賽雖然規模不是很大,在業內也是出名的高手雲集的少兒英語賽事。
  • 不背單詞就能自主閱讀,4歲牛娃的英語怎麼學的?
    4歲的Matthew除了英語,現在也在做法語啟蒙,是一個活潑的小男孩兒,喜歡搭樂高和唱歌,聽他媽媽說,Matthew興致上來的時候,會在家裡舉辦小型演唱會,媽媽是吉他手、弟弟是鼓手,他自己則是主唱。除了活潑,Matthew身上另外一個明顯的特徵是「從不背單詞也能原版閱讀」,這種能力,可以說讓很多大人都羨慕嫉妒恨,可這個4歲男孩兒卻用得遊刃有餘。
  • 四五歲就懂核反應堆?外媒稱中國「牛娃簡歷」折射家長焦慮
    參考消息網6月3日報導外媒稱,為了讓子女在競爭名校時佔得先機,中國家長煞費苦心。新加坡《聯合早報》5月30日以《從愛因斯坦級牛娃說起》為題報導稱,上海有一批「牛娃」,這些幼兒園的孩子到底有多厲害,來看看他們的簡歷:生物博士媽媽和工程師爸爸,認識超過2000個漢字,會畫心肺循環、神經傳遞;復旦碩士老媽和清華博士老爸,18個月熟背《弟子規》,三歲會潛水;
  • 太原6歲女孩30秒指揮媽媽側方停車,網友直呼內行
    近日,山西太原,一位6歲女孩幫媽媽指揮停車的視頻走紅奶奶指揮了很久倒不進去,結果女兒上場僅用30秒就幫媽媽停好了車。@黑黑的小黑_:所以說,開車這事不分男女,有些人就有天賦,這小姑娘長大應該就開的老練@當紅小生:這才是媽媽的小棉襖
  • 從零基礎走向橋梁書,淺談我們的英語啟蒙之路
    一直不太願意寫英語啟蒙方面的內容,實在是覺得英語牛娃太多,牛媽們的雞娃「手段」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她們做不到。而我們這個佛系的普娃就打算安安靜靜的學著牛娃的經驗,按照普娃的步伐,一步步的堅持學下去。雖然一直以來,我分享的數學啟蒙經驗比較多,但其實英語是我們啟蒙中堅持最好,最久的一門學科。從2歲半正式啟蒙至今5歲8個月,3年多的時間我一直堅定的按自己的計劃和想法穩步前進,不求快,只求紮實是我一直堅持的原則。比起那些牛娃耀眼奪目的成績,我能分享的只有實打實的,適合大部分普娃的啟蒙經驗。
  • 馬上評|懂核反應堆、鹼基配對,這樣的牛娃還用上小學?
    教育焦慮是一個老生常談的社會痛點,每次總引發熱議,每一個人對此似乎都有發言權。但不同的是,這次「懂得核反應堆」、「學微積分」的幼兒園「牛娃」,最值得關注的卻不是教育焦慮,而是家長們的公然作假。「繼承了復旦碩士老媽的語言能力,三個半月我開口說話,一歲熟練表達意願,旅途中還會主動和美國的遊客用英語聊美杜莎和居裡……」「託班的時候就學會了時間管理,懂得核反應堆、鹼基配對以及RNA轉錄,和爸爸一起聽微積分學會了函數和極限,平時喜歡的遊戲是編程,會用Swift語言編寫代碼……」
  • 全球出名的5大獸孩:壽命最長的活了80歲,壽命短的僅活了幾年
    但是,有一些人類的孩子卻因為不知道什麼原因,跑到了動物的世界中,並且形成了動物的生活方式,也是十分的神奇,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全球範圍內的5大獸孩。熊女熊女被發現的事情很離奇,當時,幾個獵人射殺了一頭母熊,但是,萬萬沒想到,正當他們打算享受勝利的戰果的時候,卻突然被不知道什麼氣體攻擊了,醒來就發現了一個行為舉止和熊幾乎一模一樣的女孩,熊女是被母熊養大的,而它當時的舉動,似乎是在給自己的「媽媽」報仇。
  • 王詩齡吳欣怡黃多多,小小年紀簡歷好嚇人,她們背後有3個共同點
    王詩齡吳欣怡黃多多,小小年紀簡歷好嚇人,她們背後有3個共同點。如今的孩子真的一個比一個厲害!年紀還一個比一個小!來看看李湘、吳尊、黃磊的女兒,不僅顏值在線,還多才多藝,尤其她們的簡歷,真的好嚇人,連一些大人都哀嘆,自己過了一輩子也不如她們,讓人好生羨慕。
  • 6歲小孩就能學大學課程《無機化學》——珍惜學習的動力:好玩!
    6歲小孩就能學大學課程《無機化學》——珍惜學習的動力:好玩!來源於網絡昨天,一篇6歲萌娃自學《無機化學》的報導讓人眼前一亮。,那就學奧數,英語……一切都以「有用」和「無用」作為標準,學校需要的,考試需要的不管孩子喜不喜歡,有沒有天賦都是一股腦地趕鴨子上架,學校沒要求,對升學沒幫助的課外活動和愛好一律視為洪水猛獸,這是孩子的不幸也是家長的不幸。
  • 成都10歲男孩在家上學:做德語主播 寫萬字英文小說
    原標題:10歲男孩開個人音樂會,寫英文小說,更逆天的是他爸媽的教育方法  10歲的成都男孩瑞瑞,在家裡上學,每天練琴4個小時,德語和英語流利。  他還是一個在線音頻平臺上的主播,用德語講述兒童繪本故事,創作了一萬多字的英文冒險小說,正在洽談出版。
  • 武漢5歲女孩全英文「戰疫」故事,感染無數人:擁有這項能力的孩子...
    得知音頻中的小女孩只有5歲半,家住武漢,網友們紛紛留言點讚:「好可愛的聲音,超感動。」這個別人家的孩子就是葉梓珺,小名「小葉子」。在武漢封城的日子裡,她沒有閒下來。和她一起參與配音的是第八屆「21世紀杯」全國英語演講大會冠軍顧秋蓓,她飾演繪本中即將奔赴一線打怪獸的「媽媽」;小葉子飾演對媽媽無限依戀的「孩子」。因為顧媽媽人在上海,小葉子遠在武漢,特殊時期,她們只能隔空錄製。看到視頻中的小葉子自信大方介紹自己宅家的生活,流暢生動地進行英文配音,有多少人能忍住不給她點讚呢?
  • 二胎寶媽曬「作息時間表」,六點起床九點半休息,網友:寶爸呢?
    再看爸爸,娃出生前和出生後幾乎沒有任何改變,踢球、打遊戲、聚會……似乎什麼也沒耽誤,這樣對比起來,難怪寶媽心裡不平衡了。二胎寶媽曬出自己的「作息時間表」在網上有一位二胎寶媽在網上曬出了自己的「作息時間表」,裡面詳細地記錄了自己和老公的全天作息。表格中顯示,寶媽早上六點就要起床為寶寶準備早餐,陸續叫醒家人們,抽空自己洗漱,然後上班。
  • 每天幾點起床比較好?6點起床與9點起床的人,原來差距這麼大
    2.成年人作息時間如果是青年人,年齡在20歲到35歲之間,每天面臨繁忙的工作和學業,需要較長的睡眠時間自我修復。考慮到入睡時間長短,這個年齡段的人最好能夠在早上6:00~7:00起床。隨著年齡增長,人類對睡眠時間需求也會越來越少。年齡過了35歲之後,身體機能慢慢呈現下降狀態,每天保障7個小時睡眠時間就可以,早上5:00~7:00起床最好。
  • 上市四周年,數「英語牛娃」還看51Talk
    2020年6月10日,在線青少兒英語品牌51Talk迎來上市四周年紀念日。遙想2016年的6月,51Talk創始人兼CEO黃佳佳率領核心團隊,在美紐交所敲響上市的鐘聲,成為中國在線英語教育赴美上市第一股,向全世界發出了China Online Education(COE)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