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小孩就能學大學課程《無機化學》——珍惜學習的動力:好玩!

2020-12-05 夕爸說教育

6歲小孩就能學大學課程《無機化學》——珍惜學習的動力:好玩!

來源於網絡

昨天,一篇6歲萌娃自學《無機化學》的報導讓人眼前一亮。作為大學化學專業基礎學科的《無機化學》即使現在的大學生自學起來都覺得頭痛,一個幼兒園的孩子是怎麼做到的呢?

「好玩!」就是最好的答案。

當接受採訪的時候,孩子給文科出身記者姐姐上起了化學課,當問到為什麼學化學時,孩子簡單而有力的答道「好玩!」是的,在孩子幼兒時期的教育,最值得珍惜的就是「好玩!」這股學習的動力。

孔子說過,自知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在當下喧囂的功利教育模式下,「好玩!」的樂知精神尤為難得!

去年的一檔綜藝節目《少年說》裡,一個初中的孩子向媽媽提出繼續學習舞蹈的要求時,媽媽用堅定的語氣回應必須以成績為基礎,考上年級前100名才能繼續學習孩子熱愛的舞蹈。

來源於網絡

是的,中國式父母「以為了你好」的態度規劃著孩子的人生,小升初特長有用,我們就學鋼琴舞蹈,奧數,英語必考,那就學奧數,英語……

一切都以「有用」和「無用」作為標準,學校需要的,考試需要的不管孩子喜不喜歡,有沒有天賦都是一股腦地趕鴨子上架,學校沒要求,對升學沒幫助的課外活動和愛好一律視為洪水猛獸,這是孩子的不幸也是家長的不幸。

來源於網絡

而再看看前面的6歲萌娃,從一本兒童百科大全開始對化學產生興趣,並非理科出身的媽媽通過書籍網絡有問必答,還是自製元素周期表的卡位為孩子排憂解難。

為了保護孩子的興趣,當知識性的問題已超越自己的極限是,她不是用「長大了就知道了」來搪塞,而是帶著孩子前往浙江大學,拜訪實驗樓,才有幸結識了浙大教授為他們提供了進一步學習的渠道!

來源於網絡

還是印證了那句話,一個牛娃的背後總是有一個默默付出的媽媽!去年,考上北大的河北女生王心儀的一篇《感謝貧窮》感動無數家庭,最讓我垂淚的是那位在她背後默默付出的母親,一位20年時光依然穿著舊校服的母親。

天真無邪的孩子們都是保持初心的「樂知者」,作為家長的我們正是他們的守護者守護他們的好奇、天真,守護他們的初心!

好玩!是每一個孩子最珍貴的學習動力!讓我們發現它,呵護它,守護著它吧!

相關焦點

  • 6歲娃娃自學《無機化學》還求教浙大教授
    ……」「去年十月份有一天,這個小孩來我們實驗平臺參觀,問了很多很多問題,一個人在實驗室的電鏡旁邊看了很長時間……」何老師在大學當了30年老師,嘴裡說的這個「小孩」,真的是一個小小孩——袁萊維今年6歲半,京杭幼兒園大班在讀。袁萊維。背後是他媽媽給他繪製的元素周期表「我一次碰到這麼小、懂這麼多化學的學生。」
  • 如何學習無機化學
    因因此,基礎化學理論和元素化學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有機體,學習無機化學的時候,對這兩個組成部分必須同等重視,不能有所偏廢。這兩部分內容不同,採取的學習方法也不同。對理理論部分應該著重於理解基本概念,弄清每個概念的確切含義和來龍去脈;而對元素部分則要運用基本理論說明元素和元素化合物的性質。學習元素的基本性質應偏重於在理解的基礎上加強記憶。
  • 寧波大學材料科學與化學工程學院681無機化學考研
    【導語】寧波大學材料科學與化學工程學院681無機化學考研全套資料已發布,現分享給大家。本學習資料共分為5個部分,內容全面豐富。資料來源:學爽學習網簡介及目錄:本全套共包括5部分內容,共計7種學習資料。1.歷年考研寧波大學材料科學與化學工程學院681無機化學歷年考研彙編2.指定教材筆記和課後習題詳解武漢大學、吉林大學《無機化學》(第3版)筆記和課後習題含考研詳解說明:寧波大學材料科學與化學工程學院「無機化學」指定教材為:《無機化學》(上、下冊,第三版),武漢大學、吉林大學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 6歲萌娃已經自學完《無機化學》和《基礎有機化學》了!
    袁萊維。背後是他媽媽給他繪製的元素周期表「我一次碰到這麼小、懂這麼多化學的學生。」因為對化學有如此深厚的興趣,袁萊維引起了這位浙江大學化學系分析測試平臺主任、浙江省化學會競賽委員會主任何巧紅教授的重視。何教授馬上把小朋友推薦給了學軍中學拔尖創新辦公室副主任、金牌教練姚琪老師。姚老師給袁萊維找了一位學軍年輕的化學競賽教練,畢業於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的黃山老師。黃老師「扔」給袁萊維一本《無機化學》,讓他回去看書。
  • 6歲萌娃愛看《無機化學》 浙大教授都被問得頭疼
    是不是存在超氯酸……」  「去年10月,這個孩子來我們實驗平臺參觀,一個人在電鏡旁邊看了很長時間……」何老師口中的「小孩」,叫袁萊維,今年6歲半,在京杭幼兒園讀大班。  何老師在大學教了30年,還是「頭一次碰到懂這麼多化學的小朋友」,就把這棵好苗子推薦給了學軍中學拔尖創新辦公室副主任、金牌教練姚琪老師。
  • 學知識是次要好玩才是重點
    綜述    拋開語數外,來點好玩的    難得的暑假,屬於童年的盛夏,明媚的陽光,開懷的笑臉,不一樣的快樂。仍是參加暑期班,但完全可以拋開語數外,來點好玩的。    給自己一個技能:暑期到了,各種烘培班也迎來了暑期檔的旺季。學做蛋糕、曲奇、巧克力可能不算是很新鮮的暑假節目,但對於孩子們來說,絕對是一種課餘的樂趣。
  • 淺談化學:無機化學的教學與研究,看完長知識了!
    一、教學方法論  無機化學是四大基礎化學之首,是化學專業學生進入大學後所學的第一門專業基礎課,也是後續專業基礎課程的基礎,它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效果直接影響到其他專業基礎課的學習緒論教學將會給學生帶來先入為主的影響,使學生了解該門課的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和應有的學習方法,可以直接調動學生對課程的學習動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緒論內容整理後,分為三個部分來講授:一是無機化學的發展史:二是無機化學研究目的及著名化學家:三是無機化學之魅力所在。每個部分都配以豐富多彩的圖畫,並融合科技和生活實例,使學生對無機化學的知識及應用有一個顯著的了解和清晰的認知。
  • 徐靖源——天津醫科大學——無機藥物化學、生物無機化學、功能...
    姓名: 徐靖源       性別: 女       出生年月: 1968-01 所在院校: 天津醫科大學
  • 大學化學學什麼課程
    作為一名大學在校化學師範生,我就來給你理一理學了些什麼課程: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儀器分析,物理化學,材料化學,生態學,化工基礎,科學發展史……大學語文,高等數學,大學物理,教育學,教師職業道德與教育法規,家庭教育學,書寫技能訓練,教師口語大學英語
  • 著名無機化學家遊效曾院士:演繹最美化學人生—新聞—科學網
    如今,南京大學燈火通明的化學實驗室裡,再也見不到一位滿頭白髮的老人。2016年11月19日,帶著對化學事業的依依不捨,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著名無機化學家、南京大學教授遊效曾逝世,享年83歲。
  • 14歲輟學,年少失聰,他不斷突破自我當選院士,科研成果國際領先!
    從一名皮革廠學徒工起步,他砥礪前行,成長為無機化學領域的學術大師;作為三名貢獻者之一,他因首次發現"茚基動力效應"轟動國際,為廉價金屬錳代替貴金屬作為氧化均相催化劑開闢了一條新途徑。他就是南京大學校友、中國科學院院士計亮年。
  • 天津大學45門課程獲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
    本站訊(通訊員 成雷鳴)近日,教育部印發《關於公布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的通知》(教高函〔2020〕8號)正式公布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天津大學共有45門課程獲得認定,其中,新認定課程37門,原2017年、2018年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和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8門。從類型看,五類一流課程均有入選,從數量看,新認定課程數居全國高校第八、天津市高校第一。
  • 理學院「無機與分析化學」MOOC教材出版發行
    由理學院化學學科和玲教授和李銀環副教授負責編寫的在線開放課程配套MOOC教材——「無機與分析化學」,日前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是目前國內首部化學類MOOC教材。 教材採用寬闊的留白將教材內容與「無機與分析化學MOOC」的教學資源緊密相連,極大延伸了讀者的學習空間,可以對課程學習進行補充,實現本校教師的教學特色與「MOOC」優質資源的有機融合,有效提高了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 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著名無機化學家、南京大學教授遊效曾...
    遊效曾  閻居梅攝  如今,南京大學燈火通明的化學實驗室裡,再也見不到一位滿頭白髮的老人。2016年11月19日,帶著對化學事業的依依不捨,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著名無機化學家、南京大學教授遊效曾逝世,享年83歲。
  • IGCSE、A-level、IB國際課程的化學學習攻略
    本文主要是通過分析(IGCSE,A-level 和IBDP)三大國際課程中化學的科目設置,考試的形式及難度,總結歸納國際課程中學習化學的技巧和方法,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並幫助學生愉快的學好化學這門學科。
  • 38歲成為院士!對話無機化學家任詠華:化學就是生活,人就是大的化學反應瓶
    >也可以看文字以下為採訪摘要香港大學化學系教授任詠華,38歲成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是當時最年輕的院士。我爸媽覺得孩子就應該做好自己的本分,念好你的書,多學些東西。直到今天,我依舊覺得我有很多東西不懂,還需要自學。你今天是最好的,但明天你已經不是最好的了。化學是要終身學習的。
  •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著名無機化學家遊效曾逝世,享年83歲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著名無機化學家遊效曾逝世,享年83歲 「 南京大學」微信公眾號 2016-11-21 16:05 來源:澎湃新聞
  • 漫漫化學路——寫在我國著名無機化學家遊效曾院士逝世一周年之際
    抗戰勝利後,遊效曾考入學風嚴謹的省立南昌二中,11歲的他獨自步行60裡山路,再坐船順江而下去南昌。遊效曾生前回憶往事,屢次提起 1947年南京大學校友、著名物理學家吳有訓教授回母校南昌二中為師生作報告,「大大地激發了青少年愛科學、學科學的熱情」。
  • 6歲娃學珠心算1年反不會加減法 專家稱沒必要學
    家長焦慮:  女兒學珠心算,加減法反而不會了  2日上午,家住夷陵區的向女士到本報新聞中心「投訴」:6歲的女兒學珠心算之後,原本會的加減法反而不會了。到底是孩子本來就不適合學還是老師教法有問題?  向女士去年帶女兒萌萌參加故事比賽時看到令她驚嘆的「珠心算」表演,有個6歲的孩子隨便掐掐手指頭就能算出三位數加減的答案。「當時我非常羨慕,感覺這孩子像神童。就決定讓女兒報珠心算的培訓班,當時孩子剛滿5歲。」向女士說,教珠心算的老師告訴她學這個有很多好處,比如可以培養注意力,開發潛在智能等。向女士交了錢,一學期400元,每次兩節課共90分鐘。
  • 張青蓮院士:無機化學泰鬥,教育大師,測定銦等10種元素原子量,入選中學化學課本
    張青蓮出身書香門第之家, 從小聰穎好學 。上中學時曾在中、英文競賽中名列前茅;大學畢業以第一名的成績榮獲銀杯獎。研究生畢業時在高崇熙教授指導下完成的《五種硒酸鹽新絡合物的合成》是我國第一篇配位化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