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精,還我爺爺」。這是中國著名動畫電影《葫蘆娃》中的經典臺詞,要說我對這部動畫印象最深刻的角色,定是名叫穿山甲的動物。原因是它近段時間的秘籍走紅,先是「穿山甲公子」,後是「穿山甲的公主」,後者相對前者來說,有過之而無不及。
2月12日,網友「挖」出一位「穿山甲公主」,此人微博名為「綻放的多多」,曾多次在其個人微博上曬出食用野味的經歷,穿山甲、蛇、天鵝甚至貓頭鷹都曾成為其盤中餐。「綻放的多多」甚至曾發微博稱「喝了用穿山甲、蛇、天鵝肉等八種動物熬製成的湯,補到流鼻血。」看到這些「饕餮盛宴」的美食,不禁讓人嘆息!一群人「狂歡」的背後,有著多少動物的屍體。
孔子曰:「食,色,性也」,凡是人的生命,不離兩件大事:飲食、男女。話雖如此,可如今我們的選擇也很多,如:五穀雜糧、果蔬、奶蛋、雞鴨魚肉......為什麼偏偏看中它?你可知,穿山甲其實是個很單純、很可愛的動物。
它外表堅硬 內心柔軟
很多人第一眼看到穿山甲的時候,總覺得這傢伙有些兇猛,殊不知它其實是個人畜無害的「小可愛」。
穿山甲是地棲性哺乳動物,晝伏夜出,看似魁梧、兇悍的身材卻以白蟻和螞蟻為食;堅硬的鱗片總給不了解它的人,一種震懾力。然而,這種鱗片的存在,單純的只是為了保護它自己,並沒有任何攻擊性,偷獵者,只要彎腰去撿,就可以很輕鬆的得到它。雖說沒有攻擊性,卻有防禦的本能,每當獅子、老虎等大型動物試圖去吃它的時候,它會將自己縮成一團,變成一個球體,利用肌肉讓鱗片進行切割運動,割破敵人的嘴巴,從而「虎口脫險」。
擁有處女座「氣質」——潔癖
穿山甲有愛清潔的習性,每次大便前,先在洞口的外邊1-2米的地方用前爪挖一個5-10釐米深的坑,將糞便排入坑中以後,再用鬆土覆蓋,此舉甚是可愛,比起在大街上隨地小便的成年人來說,還是穿山甲比較講究。生物學家達爾文曾經說過:「人類和高等動物大腦之間的差別,顯然在於程度上而不是本質上的差異。」
現今生存環境堪憂 呼籲「升級」
20世紀60年代至2004年,我國境內的穿山甲數量減少了89%到94%。
2007至2016年,我國共查獲209 起穿山甲走私案件,其中活體2405隻,死體11419隻。
從這些數據不難看出,這些走私給案件,給眾多穿山甲帶來了滅頂之災。目前國內唯一的穩定種群只是在臺灣才有。有學界表示,穿山甲野外種群之少,已經支撐不起一個科研隊伍了。對此,有建議提出,出臺更有力的保護動物措施,嚴令禁止食用、藥用穿山甲及其製品等貿易,提升穿山甲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
事實上,穿山甲在我國目前屬於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好在,現在將每年2月的第三個星期六設為世界穿山甲日,從某種角度上來說,人們已經開始留心這個可愛了。
嘴下留情 還它自由與單純
家有千鍾粟,可架不住只能取一瓢而食之,奈何!人的欲望是無限的,當你有了最好的,你還會要更好的,人就是這樣既貪婪又自私。殊不知,口腹之慾只是人類最低檔次的需求。可見,不管你多有權勢、多有錢......其實你也只不過是停留在滿足自然生存的本能的階段。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沒有喪心病狂的吃客,便沒有喪心病狂的捕獵。想要從根源上保護它,不能只靠輿論譴責、口頭勸誡和呼籲,更多的是拿起法律武器,必要時給消費野生動物和違法捕獵者以當頭棒喝,形成高壓態勢,讓其無處可逃。
在此,筆者奉勸那些被自己欲望控制的人們,請你嘴下留情,不要讓它們成為「亡魂」,倘若你執迷不悟,自有相關法律來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