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宜昌的一名老人獨自冒雨去交醫保,可工作人員卻拒絕收取現金,並告訴她要麼告訴親戚,要麼用手機來支付。老人滿頭白髮,佝僂著背,哪裡會用智慧型手機啊,看著老人手足無措滿臉無助的樣子,不知道的,還以為是老人做錯了什麼似的,這讓我的心裡真的非常難受。
這已經不是我第一次看到老人被有意排除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便利之外了,尤其是在今年。
今年的三月份,江蘇鎮江就有多名老人因為無法出示健康碼被司機乘客聯手趕下車,他們要麼沒有智慧型手機,用的是老年機,要麼就是不會用智慧型手機,原本習以為常的生活突然變得陌生而冷漠了,去醫院看病,不懂怎麼在網上預約掛號,他們只能夠一大清早去排隊,好不容易排到之後才發現,少得可憐的現場號早都已經掛完了!去景區玩,他們發現不下載app就無法買票,去餐廳裡吃飯,服務員冷冷的甩了一句掃碼點餐,陪孫女寫完作業,完成之後孩子說讓提交到釘釘群裡的班級文件夾裡……
有個新聞讓我印象特別深刻,在2018年的1月,在上海火車站,一位老人因為不會在網上購票,來往火車站跑了六趟都沒有買到票,急得跪下大哭。這些上了年紀的老人,他們就活該被新技術拋棄嗎?
人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悲之處,老人之所以會被時代拋棄,是因為他們拒絕學習。我想說請收起你那高高的優越感吧,先別說我們每個人都會變老,在我看來有的老人並不是不願意去學習,而是很多產品壓根就沒有考慮過他們,因為老人不是主流的消費群體,所以他們的需求註定會被追求利潤的企業所忽視,可是公共服務領域,憑什麼要求普通人去適應新的技術呢?他們本應該為老人提供更加周到的服務,憑什麼用一句優勝劣汰就敷衍過去了呢?
很早以前就有人發現了,很多殘疾人似乎都不怎麼愛出門,為什麼呢?還不是因為公共場所為他們提供的便利實在是太少了,那些斷頭的盲道,那些淪為清潔阿姨工具間的殘疾人衛生間,無一不在暗示著他們,老老實實在家裡呆著別出門,別給社會添麻煩。
可變老這件事情誰也躲不過啊!有數據顯示,2050年我國的老齡化將達到峰值,65歲以上的老人將佔到人口的27.9%,無論你現在手機玩的多溜,你終將有變老的那一天,也有被別人嫌棄怎麼連這都學不會的那一天,技術的進步不代表人性的退步,畢竟一個對老年人不那麼友好的環境,誰都逃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