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新世界大門一一AI將光子時間轉換成3D圖像

2020-09-04 科技Online123

近期發表在Optica期刊上的一篇新論文中,英國、義大利和荷蘭的研究人員描述了一種全新的製作動畫3D圖像的方法:通過捕捉光子的時間信息,而不是其空間坐標。研究人員通過調整光線反射到一個探測器上的時間,來提取出一個場景的三維圖像,這項被稱為時間成像的新技術展示了一種機器學習的重要用途。


這種方法通過利用AI將時間轉換成三維空間的視覺,可以幫助汽車、行動裝置和健康監護儀器等提高360度的認知能力。

在我們生活中,照片和視頻通常是通過使用數字傳感器捕獲光子(光的構建基塊)來製作的。比如,數位相機由數百萬個像素組成,這些像素通過檢測空間每個點的光的強度和顏色來形成圖像。 然後,通過在拍攝對象周圍放置兩個或更多攝像機可以從多個角度對其進行拍攝,或者通過使用光流掃描場景並將其重構三維來生成3D圖像。

無論哪種方式,我們拍攝的照片和視頻僅通過收集場景的空間信息來構建圖像。 而研究人員此次是通過有關光子的時間信息來生成3D圖像,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他們在實驗過程是使用了一個簡單且廉價的單像素檢測器,該檢測器經過調整可充當光子的秒表。 這個檢測器僅記錄由瞬間雷射脈衝產生的光子從任意給定場景中的每個物體反彈併到達傳感器所需的時間。物體距離越遠,每個反射光子到達傳感器所花費的時間就越長。 有關場景中反射的每個光子的時間信息,研究人員稱為時間數據,收集在一個非常簡單的圖形中。

然後,藉助複雜的神經網絡算法將這些圖轉換為3D圖像。研究人員通過向團隊展示數千張團隊人員在實驗室中移動和攜帶物體的常規照片,以及同時由單像素檢測器捕獲的時間數據來訓練算法。

最終,網絡已經足夠了解時間數據與照片的對應關係,從而僅憑時間數據就可以創建高度準確的圖像。 在驗證原理的實驗中,儘管使用的硬體和算法有可能每秒產生數千張圖像,但研究人員設法從時間數據中以約10幀/秒的速度構造了運動圖像。

格拉斯哥大學計算科學學院數據科學研究員Alex Turpin博士表示,我們手機中的相機通過使用數百萬個像素來形成圖像。如果僅考慮空間信息,則僅憑單個像素創建圖像是不可能的,因為單像素檢測器沒有任何信息。但是,這樣的檢測器仍然可以提供有關時間的有價值的信息。我們設法做的是找到一種新方法,可以將一維數據,即簡單的時間測量,轉換成運動圖像,該圖像代表任何給定場景中空間的三個維度。與傳統圖像製作不同的最重要方式是,該團隊的研究方法能夠將光線與整個過程完全分離。

Turpin還說道「我們有信心用該方法可以適用於能夠用短脈衝探測場景並精確測量回波的任何系統,以全新的方式使用時間而非光來可視化世界」。 當前,神經網絡創建圖像的能力僅限於經過訓練以從研究人員創建的場景的時態數據中挑選出來的能力。 但是,通過進一步培訓甚至使用更高級的算法,可以學習可視化各種場景,從而擴大其在現實世界中的潛在應用。

另外,Turpin還補充說「收集時間數據的單像素檢測器體積小、重量輕、且價格便宜,這意味著它們可以輕鬆地添加到現有系統中,比如自動駕駛汽車的攝像頭,以提高尋路的準確性和速度。它們可以增強行動裝置中現有的傳感器,比如Google Pixel 4,這些傳感器已經具有基於雷達技術的簡單手勢識別系統」。

這項技術,感覺未來很多科技在此基礎上將得到更大的釋放和新的突破。而且,通過它,像是在看全新的世界一般~

相關焦點

  • AI將光子時間轉換成3D圖像,通過時間來可視化世界
    這種方法通過利用AI將時間轉換成三維空間的視覺,可以幫助汽車、行動裝置和健康監護儀器等提高360度的認知能力。 此項研究「Spatial images from temporal data」目前已在Optica雜誌上發表。
  • 獅身人面像秘密被發現,耳後暗藏機關,是打開新世界大門的鑰匙?
    獅身人面像秘密被發現,耳後暗藏機關,是打開新世界大門的鑰匙?提起未解之謎,相信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便是埃及的金字塔,巨石陣和百慕達三角。雖然在未解之謎裡大部分都是假的,不過關於獅身人面像的說法卻有不一樣的見解。
  • 科學家: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
    大家都知道,埃及歷史特別悠久,境內有很多充滿了神秘色彩的建築,比如金字塔,它身上有很多秘密,眾多專家研究了很長時間都沒有研究明白,其實除了金字塔,獅身人面像也特別神秘,前段時間有很多消息稱,它耳朵後面被發現了機關,科學家瞧後就稱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這究竟是咋回事呢?
  • 新AI相機:通過光子時間差構建3D圖像,單像素成像、每秒可達1000幀
    近期發表在 Optica 期刊上的一篇新論文中,英國、義大利和荷蘭的研究人員描述了一種全新的製作動畫 3D 圖像的方法:通過捕捉光子的時間信息,而不是其空間坐標。例如,從探測器 3 米遠的任何表面反射的光子,無論朝向表面的任意方向,都將在 10 納秒內到達。而所謂的飛行時間相機可以增加深度,通過精確計算從物體反射到不同像素的閃光時間來製作 3D 圖像。新型的 3D 成像設備從一個簡單、廉價的單點檢測器開始,這種探測器被調整為充當光子的秒表。
  • 中科大實現軌道角動量光子的量子頻率轉換
    OAM與偏振組成的混合糾纏光子的頻率上轉換,證明了在頻率變換過程中單光子的量子相干性和光子對的糾纏特性保持不變。能夠實現該功能的轉換器可稱為量子頻率變換器,其基本要求是除了能夠按照需要變換光子的頻率之外,更重要的是不能破壞原有量子態的量子關聯與相干特性。儘管人們已經實現了高斯單光子以及糾纏光子的頻率轉換,然而迄今為止能否實現和如何實現OAM光子以及OAM糾纏光子的頻率轉換仍然是一個"open question"。
  • 物理學的第二朵「烏雲」讓普朗克打開了量子世界的大門!
    但它晴朗的天空飄來了兩朵烏雲,其中一朵烏雲就讓普朗克悄悄打開了量子世界的大門。到底是什麼?今天土哥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黑體所謂的黑體,並不是我們平時看到的黑色物體,它是一種能吸收任何頻率的電磁波的理想模型。由於一個封閉的金屬殼,它具有靜電屏蔽的作用。
  • 假設終成現實,研究人員用矽來分裂光子
    然而,儘管矽具有所有的能力,但它在將光轉換成電的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不同顏色的光子攜帶的能量不同。矽可以有效地將紅色光子轉化為電能,但卻只能以熱的形式把藍色光的能量耗散掉,而藍色光子攜帶的能量是紅色光子的兩倍。這一新發現為科學家們提供了一種提高矽效率的方法,即將矽與碳基材料配對,將藍色光子轉換成紅色光子對,從而更有效地被矽利用。
  • 圖像傳感器運行神經網絡!實現納秒級時間內圖像分類,或將推進邊緣...
    近日,奧地利維也納工業大學光子學研究所 Lukas Mennel 博士等人研發的一種超高速機器視覺設備——自帶神經網絡的圖像傳感器,將圖像處理速度提升了幾十萬倍。但機器視覺並非只是人眼的簡單延伸,它還有人腦的一部分功能一一從圖像中提取、處理、理解信息,從而用於實際的測量和控制。就機器視覺技術本身而言,其主要流程是——相機逐行掃描像素,然後將視頻幀轉換為數位訊號,再將其傳輸到計算機中進行分析。不過其中存在的問題是,由於傳感器與處理單元之間大量數據的移動,信息往往無法得到快速的處理、決策,這也就是機器視覺經常面臨的延遲。
  • 從光子到電子,圖像傳感器技術簡介
    光子和電子之間的這種可預測的相互作用,啟動了捕捉數字圖像的過程。在入射光子傳遞的能量被轉換為電能後,系統必須具有某種方式來量化這種能量,並將其存儲為數值序列(或矩陣)。 在大多數圖像傳感器中,從光到電的轉換是由光電二極體完成的,它是一個PN結,其結構有利於產生響應入射光的電子空穴對。
  • 大堡薦|美麗新世界:我們將毀於我們熱愛的東西
    而阿道司·赫胥黎便是著名作家,著有《克羅姆·耶婁》《滑稽的環舞》《那些貧瘠的葉子》《旋律和對立》《迷失在加沙》《許多個夏天之後》《時間必須暫停》《天才與女神》《島》等,而1932年創作的長篇小說《美麗新世界》為他贏得了巨大的聲譽。此外,兄弟倆的父親和兒子以及後輩們,也大都成為了出色的作家或科學家。
  • Looking Glass Portrait相框開始預購 可以將圖像轉換成3D全息圖顯示
    最新的iphone 12系列使用後置雷射雷達傳感器,可以拍攝令人印象深刻的3D照片和掃描圖像,但是iPhone 12沒有3D屏幕無法顯示3D圖像,現在售價349美元的Looking Glass Portrait可以完成這項任務,它是一個7.9英寸的桌面相框大小的顯示屏
  • 美術生用衛生紙繪畫,本以為是塗鴉,畫紙一旋轉,打開新世界大門
    今天這位美術大佬的更是打開新世界的大門啊,這位大佬直接用衛生紙在報紙上創作。是不是就是為了吸引流量啊,但是當這位大佬把畫紙一旋轉,真是打開新世界的大門啊!
  • 【暴風影音】3D轉換成2D方法
    利用暴風影音觀看3D電影時,如果沒有3D眼鏡時,可以通過將其轉換成2D來觀看。下面就是具體的轉換方法。利用暴風影音打開待轉換的3D電影,點擊暴風影音播放器左下角的「工具箱」按鈕,以打開擴展面板。在其擴展面板中,找到「3D」按鈕,點擊進入3D效果詳細設置界面。如圖所示:在接下來打開的「3D設置」擴展面板中,點擊「3D設置」進入詳細設置界面。
  • 一組為你打開新世界大門的神奇照片!
    鬼系公眾號:走進靈異(zoujinly)這組圖來自「尼康微觀攝影大賽」的獲獎作品,可以為你打開新世界的大門!
  • 可將2D圖像轉換為3D的全息技術:「20美元100張圖片」
    那麼這款349美元的產品如何創建和使用3D圖像呢?Looking Glass Factory在1月6日宣布推出HoloPlay Studio,以提供針對該問題的解決方案。這是公司自己的軟體,用於將2D圖像轉換為3D。「今天,我們已經創建了各種非常逼真的全息圖像,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能讓人去欣賞。我們通過全息圖來創建、傳達和體驗圖像,讓人們更能接近真實的世界。」
  • 人類最偉大發明之一,打開微觀世界的大門——顯微鏡進化史
    他用業餘時間練就一套獨步天下的磨鏡技術,磨製出一片直徑只有3mm的球形鏡片,放大倍數達到了200倍,從此打開微觀世界的大門。他最先從地上的雨水裡發現了微生物,又發現沒落地的雨水裡並沒有。後來他繼續改良顯微鏡,設計了多種顯微技術,把放大倍數提高到300倍。
  • 超越1000公裡距離,量子通信大門是如何被「墨子號」打開的?
    雖然全世界科研人員都在深入研究量子通信,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量子通信的大門卻一直未能打開,究其原因是因為量子通信目前還無法實現遠距離傳輸。但是,現在,"墨子號」突破一千公裡的技術突破將打開量子通信從實驗室走向實際應用的大門。
  • 這個AI系統僅憑光回聲就能得到3D圖像
    在傳統攝影中,環境光從物體上反射,鏡頭將其聚焦在一個由微型感光元素或像素組成的屏幕上。這幅圖像是由反射光所形成的亮點和暗點的集合。相比之下,一種名為「飛行時間相機(time-of-flight camera,ToF camera)」的設備可以為圖像加上深度信息,通過計算物體反射回來的一束光到達不同像素的精確時間來生成 3D 圖像。
  • 光子處理器達到前所未有的計算密度
    一組科學家開發了一種解決該問題的方法,使用光子(基於光的)處理器將處理和數據存儲結合在單個晶片上。這些可以通過並行且更快地處理信息來超越常規電子晶片。明斯特大學的Wolfram Pernice教授說:「用於加速機器學習領域任務的輕型處理器使複雜的數學任務能夠以較高的速度和吞吐量進行處理。」 「這比依靠電子數據傳輸的傳統晶片(如圖形卡或專用硬體(如TPU))要快得多。」
  • 聲子與人造原子耦合,打開進入量子世界的新大門
    示意圖顯示,在一個固體表面,右側的人造原子發出漣漪狀的聲波,這種聲表面波被左側的「麥克風」捕捉到。瑞典Chalm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的研究人員在最新研究中,成功地讓聲子與一個人造原子耦合,首次證明利用聲音也可與人造原子進行溝通,由此演示了用聲子取代光子的量子物理學現象。這項成果將刊登在《Science》雜誌上。「通過與原子交談並傾聽它們的聲音,我們已經打開了一扇進入量子世界的新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