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的第二朵「烏雲」讓普朗克打開了量子世界的大門!

2020-12-05 土哥愛釣魚

大家好,我是土哥!今天給大家帶了的是近代物理學中的第二朵「烏雲」。在十九世紀末,歐洲的許多物理學家就聚在一起。

由於當時在力學方面的都能從經典力學中得到解決;麥克斯韋的電磁場理論,對電磁場進行了統一;在熱學方面也形成了理論體系。開爾文就很自信說到,物理的大廈已經落成,剩下的就是小補小修的工作。但它晴朗的天空飄來了兩朵烏雲,其中一朵烏雲就讓普朗克悄悄打開了量子世界的大門。到底是什麼?今天土哥就帶大家了解一下!

黑體

所謂的黑體,並不是我們平時看到的黑色物體,它是一種能吸收任何頻率的電磁波的理想模型。由於一個封閉的金屬殼,它具有靜電屏蔽的作用。大家有沒有在電梯裡面手機信號會比較差的情況,電梯就相當於封閉的金屬外殼,屏蔽了電磁波,信號自然會差。

類似的我們也可以用一封閉的金屬殼充當黑體,在上面開一個小孔,當電磁場進入小孔時,會在裡面反射,最後被吸收。有的小夥伴就會問,它吸收了這麼多能量,不會爆炸嗎?其實黑體還會進行熱輻射,最後會達到平衡的狀態。

維恩公式

人們對它輻射的能量密度和電磁波的頻率進行測量,最後描述一個圖像。那麼這個圖像規律怎麼用公式表達出來呢?

首先是維恩給出了一條公式,表達式為ξ=Edv=C1v^3dv/e^(C2v/T)。這條公式在頻率較高的部分吻合的比較好,但是頻率較低的地方出現了一點偏差。

瑞利——金斯公式

瑞利他根據原有的經典電磁學理論也搞了一個公式來描述測量的數據,後來經過金斯的完善得到了一個表達式,即為ξ=Edv=8πkTv^2dv/c^3=Tv^2dv,我們稱這個公式為瑞利——金斯公式。

公式在頻率比較低的時候吻合的比較好,但是當頻率增大時,能量密度也會不斷增大,嚴重偏離測量結果,這個也被我們成為「紫外災難」。這說明原有的理論不能解釋這個現象。然而新的理論又要誕生!

能量量子化

當時,普朗克也在研究黑體輻射的問題,後面自己蒙出了一天公式來描述測量結果的規律。表達式為ξ=Edv=C1v^3dv/[e^(C2v/T)-1],細心的小夥伴發現,他的公式跟維恩公式只差一點點。作為博士肯定要在論文中搞點有價值的東西。雖然公式與測量結果吻合的很好,但他沒有開始並沒有解釋其中的原因,後來他也許怕人說閒話,畢竟基本是照抄維恩的公式,他後面還是給出了解釋。

小編這裡作簡單介紹光的能量ξ=nhv,但是n只能取正整數,h為普朗克常量,v表示光的頻率。ξ=hv表示一個光子的能量。由於n只能取正整數,這樣可以知道,光的能量是不連續的,而是一分一分的。這就普朗克提出的能量量子化。開始人們並不贊同,也沒太在意這件事,但是愛因斯坦卻因此受到啟發。

光電效應

人們發現光電效應的時候,發現發生光電效應跟光的頻率有關,而跟光的強度無關。但是這在經典的電磁理論是說不通的,因為光足夠強大,能量就足夠多,這樣就可以把金屬的電子逃逸出來,但現實卻是由光頻率決定。

光量子假說

愛因斯坦提出光量子假說,他認為光也是不連續的,也是一份一份的,電子這樣一次才能吸收一個光子。光子的能量又由頻率v決定。當電子吸收的能量大於它所需要的逃出功時,電子才會逃逸出來,光電效應才能夠發生。這樣就很好的解釋了光電效應,愛因斯坦因此在1921年時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當初這朵烏雲——原有理論描述的結果與黑體輻射的測量結果有矛盾,量子世界的大門被普朗克打開,後面也引發了許多新的理論。人們對自然的探索又有了一個飛躍,也許物理學大廈的建成還需要後人的不斷努力,任重而道遠!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如果還想知道更多的物理知識,關注土哥將給你帶來更多的精彩!咱們下期間,拜拜!

相關焦點

  • 經典力學的局限打開了量子力學的大門
    然而就在上個世紀,當那些物理界的前輩們沉浸在物理學大廈已經建造完備的喜悅中時,兩朵烏雲卻遮住了物理學的萬丈光芒,而在這兩朵烏雲後面又是無數大大小小的烏雲!儘管從經典物理學的角度來看,這幾朵烏雲並不能帶來傾盆大雨,但正是這幾朵烏雲掀開了物理學新的一頁,一種完全不同於經典物理學的量子物理應運而生!
  • 量子度量 一、烏雲背後的烏雲
    一、烏雲背後的烏雲1900年4月27日,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威廉湯姆生(即開爾文男爵),在英國皇家學會發表的名為《在熱和光動力理論上空的19世紀烏雲》演講,開爾文男爵樂觀地指出,物理大廈已經完成,所剩的只是一些修飾工作,同時他還富有遠見地指出,在物理學陽光燦爛的天空中飄浮著兩朵烏雲。第一朵烏雲主要是指麥可遜莫雷實驗。
  • 量子力學3:黑體輻射和紫外災難,普朗克小心推開量子力學大門
    物理學史上第二朵烏雲黑體輻射的問題。黑體這個詞是1862年的時候由基爾霍夫老先生提出來的一個概念,黑體不是指黑顏色的東西,黑體是說當電磁波打過來的時候,所有電磁波都會被這個物體吸收而不會發生透射和反射,這種東西叫做黑體。黑顏色的物體只不過是能夠吸收可見光,可見光只是電磁波的一部分,黑顏色的物體吸收可見光,不見得別的電磁波也能被吸收,所以黑顏色的物體不一定是黑體。
  • 在物理學晴朗天空的遠處,還有兩朵小小的、令人不安的烏雲
    到19世紀末經典物理的框架已經十分完美,顯示出一種形式上的完整,被譽為「 一座莊嚴雄偉的建築和動人心弦的美麗殿堂 巍然聳立,使人們普遍產生了一種錯覺,認為物理學的發展已完成,對 物理世界的解釋已達終點,宇宙萬物必然按照由精美的數學方程 所表達的物理定律永遠運動下去。面對物理學所取得的如此輝煌的成就,不少物理學家除了讚嘆,還發出志得意滿和無所作為的感慨。
  • 現代物理學還有多少烏雲?至少三大烏雲,幾十朵小烏雲,甚至更多
    第一次是以伽利略和牛頓為代表的實驗科學的興起,第二次是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崛起。21世紀為止,物理學沒有出現顛覆性理論。反而留下來更多的烏雲。普朗克這些烏雲全都是在20世紀被科學家提出,驅散其中任何一朵烏雲,必將在物理學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 世界不是連續的:普朗克首次提出量子概念,動搖了經典力學的根基
    量子講堂第十二期:世界不是連續的,普朗克首次提出量子概念,動搖了經典力學的根基為了讓大家更好的理解世界不是連續的及量子等相關概念,這篇文章會採用較為通俗的語言為大家講解,儘可能少使用讓大家頭疼的數學公式。
  • 「諸葛大力」的偶像普朗克是什麼身份?一位改變物理發展的大咖
    年輕時期的馬克斯·普朗克他是舊量子力學三大巨頭之一,打開了現代物理學大門,其餘兩位是誰呢?不過,普朗克選擇成為一名物理學家在當時並不是很好的決定。經典力學在經過兩個世紀的飛速發展,19世紀末期,已經達到了經典物理學的巔峰,開爾文曾在英國物理學會上發表了《在熱和光動力理論上空的十九世紀烏雲》的演講,他表示經典物理學大廈已經鑄成,但是有兩個理論如同懸掛在天上的兩朵烏雲,遮蔽經典物理學的光芒。
  • 兩朵烏雲催生兩大理論,你知道嗎?
    在1900年,著名英國物理學家開爾文(威廉·湯姆遜)在一篇瞻望二十世紀物理學的文章中他先說:「在已經基本建成的物理學大廈中,後輩物理學家只要做一些零碎的修補工作就行了……」,接著他又說:「但是,在物理學晴朗的天空的遠處,還有兩朵小小的令人不安的烏雲」
  • 文化名人普朗克與量子力學,將兩個半經驗公式組合成普朗克公式
    文化名人普朗克與量子力學,將兩個半經驗公式組合成普朗克公式量子論這個概念是德國著名的物理學家普朗克提出來的。普朗克少年時就酷愛科學和藝術,中學畢業後,對於本活道路的選擇舉棋不定,究竟是為物理學奮鬥終身呢,還是獻身於音樂王國?
  • 黑體輻射叛逆經典 普朗克釋放量子妖精
    編者按:1900年4月,著名物理學家開爾文男爵發表了他的著名演講,提到物理學陽光燦爛的天空中漂浮著的「兩朵小烏雲老者見孩子聰明可愛,布滿皺紋的臉上浮起一絲難得的笑容,仿孩子的語氣答曰:「在下德國人普朗克是也!」不料男孩眼睛一亮:「莫非是那位打開潘多拉魔盒,放出了量子小妖精的馬克斯·普朗克?」老者道:「正是敝人......」孩子喜出望外:「啊,原來你就是前輩們常提起的量子之父!久仰久仰!」
  • 物理學史上第二朵烏雲,量子論的大爆發!從根本上了解量子力學
    結果幾天之後,普朗克還真把這兩套公式湊成了一個,也就是著名的普朗克黑體公式。在普朗克黑體公式公布之後,大家發現這個公式非常管用,但問題是大家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知道這個公式好用,但是不知道它為什麼好用,也並不知道這個公式隱藏著怎樣的物理意義。
  • 量子世界的大門是如何打開的?普朗克和愛因斯坦都做了些什麼?
    波其實也是一種能量,大小也與波長有關,波長越長能量越低,波長越短能量越高,以前人們認為波這種能量是連續不斷的,直到1900年普朗克發現,物體熱幅射發出的光不是連續的,而是斷斷續續的,一份一份的,其大小等於光的頻率和一個常數的乘積,這就是所謂的量子化現象,因此,量子最初指的是能量的最小單位,就象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一樣,普朗克帶來量子概念的出現,從此打開了量子世界的大門
  • 兩朵「烏雲」籠罩在現代宇宙學上,或將再次引發物理學變革
    在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堅不可摧的經典物理學大廈已經構建起來。然而,還有兩朵「烏雲」籠罩在這上空,這令當時的一些物理學家惴惴不安,誰也沒有想到最終會引發物理學史上最大的一場變革。一朵「烏雲」是紫外災變,黑體輻射能量呈現出不連續性,最終從中誕生了量子力學。
  • 量子力學首課:愛因斯坦與物理學革命,量子力學開端一目了然
    今天我們來簡單介紹愛因斯坦在相對論和量子論建立時他的貢獻大家看到上面這張照片,這張照片跟大家通常看到的愛因斯坦照片不太一樣,通常看到的都是那個發亂糟糟滿臉皺紋叼個菸斗的那個愛因斯坦,大家都覺得這個腦袋聰明的不得了,其實這個腦袋已經不行了,行的是年輕時候的腦袋。
  • 普朗克——能量的量子化
    19世紀末,經典物理學在各個領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有牛頓的經典力學,還有電磁學都很完善了。甚至有許多物理學家認為物理學已經發展到頭了,後輩的物理學家只要做一些修補工作就行了。但是,在物流學晴朗天空遠處,還有兩朵令人不安的烏雲。
  • 沒想到『燈泡』是量子設備,它是如何一步步打開量子世界的大門的
    難以想像的強大量子計算機,牢不可破的量子加密,超精密的量子傳感器,當我們想到量子技術時,我們想到的都是這些『黑科技』。但是,儘管我們正在學習以新的方式利用世界的量子特性,但更深層的事實是,世界一直是量子的。即使是老式發明的標誌——燈泡——也是一種量子技術。
  • 【量子物理學】黑體輻射的「紫外災難」與能量量子化
    他在回顧物理學所取得的偉大成就時說,物理大廈已經落成,所剩只是一些修飾工作。  但美麗而晴朗的天空卻被兩朵烏雲籠罩了。第一朵烏云: 「以太說」 破滅;第二朵烏云:黑體輻射與「紫外災難」。  尋找以太的零結果,愛因斯坦創立了現代物理大廈之一:相對論。
  • 《量子江湖風雨錄》(1)
    似乎物理學不再會出現驚喜。 但在不經意間,有兩個並不起眼的物理學難題擺在了物理學家的面前,當時被稱為「十九世紀末物理學大廈上的兩朵烏雲」 。由於這兩朵烏雲不合時宜地出現在了經典物理學大廈落成之際,所以並未引起物理學界的高度重視,人們樂觀地認為這兩朵烏雲會在當時已有的理論體系內得以化解。
  • 物理學定律趨向宇宙真諦?或許能破除物理學兩朵烏雲,解宇宙之謎
    用愛因斯坦相對論來解釋宇宙的一切,說起這世間最具有奧妙的學科,人們一定都會想到物理學,物理學和科學,這兩門學科在不斷的推動人類向前發展,人類在不斷的探索奧秘的過程當中也變得更加的謙遜,因為我們知道尚且具有許多未破解的奧秘,人類所接觸到的知識也只不過是宇宙中的滄海一粟,其實跟浩瀚的宇宙相比,目前人類所掌握的知識實在是不值得一提。
  • 開爾文的兩朵「烏雲」——經典物理學的危機
    然而,他還是低估了這兩朵「烏雲」的威力。它們是從根基上動搖了經典物理學大廈,使經典物理學處於深刻的危機之中。開爾文所稱的第一朵烏雲就是指的邁克耳遜一莫雷的「以太」漂移實驗。人們知道,水波的傳播要有水做媒介,聲波的傳播要有空氣做媒介,它們離開了介質都不能傳播。太陽光穿過真空傳到地球上,幾十億光年以外的星系發出的光,也穿過宇宙空間傳到地球上。光波為什麼能在真空中傳播?它的傳播介質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