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物理學】黑體輻射的「紫外災難」與能量量子化

2021-01-19 旭崬叨科學

  引言:物理學發展到19世紀末期,可以說是達到相當完美、相當成熟的程度。19世紀的最後一天,歐洲著名的科學家歡聚一堂。會上,英國著名物理學家W.湯姆生(即開爾文男爵)發表了新年祝詞。他在回顧物理學所取得的偉大成就時說,物理大廈已經落成,所剩只是一些修飾工作。

  但美麗而晴朗的天空卻被兩朵烏雲籠罩了。第一朵烏云: 「以太說」 破滅;第二朵烏云:黑體輻射與「紫外災難」。

  尋找以太的零結果,愛因斯坦創立了現代物理大廈之一:相對論

  熱輻射的紫外災難的解決 ,普朗克等人建立了現代物理大廈之二:量子論


1、熱輻射的基本概念

  所有物體在任何溫度下都要發射電磁波,這種與溫度有關的輻射稱為熱輻射。熱輻射的電磁波的波長λ、強度與物體的溫度T有關,還與物體的性質表面形狀有關。

   單色輻出度M(λ,T):為了描述物體輻射能量的能力,定義物體單位表面在單位時間內發出的波長在λ附近單位波長間隔內的電磁波的能量為單色輻出度。


  輻出度M(T):物體從單位面積上發射的所有各種波長的輻射總功率稱為物體的總輻出度。


  吸收比α(T):當輻射從外界入射到物體表面時,吸收能量與入射總能量之比,是吸收能力的量度。


  單色吸收比α(λ,T): 當輻射從外界入射到物體表面時,在λ到λ+dλ的波段內吸收的能量與入射的總能量之比。


2、基爾霍夫定律

  實驗發現,在溫度一定時物體在某波長λ處的單色輻出度與單色吸收比的比值與物體及其物體表面的性質無關,即


  能完全吸收各種波長電磁波而無反射的物體稱為黑體。黑體的吸收比和單色吸收比為100%。黑體能吸收各種頻率的電磁波,也能輻射各種頻率的電磁波。黑體是理想模型,在不透明材料圍成的空腔上開一個小孔。該小孔可認為是黑體的表面(因為從小孔入射的光線須經空腔內壁多次反射後才有極少部分可能射出小孔)。


  實驗規律發現:在溫度一定時黑體的單色輻出度與波長有關,並存在一極大值,所對應的波長為λm,且溫度T升高,λm下降。


  上述全波段的黑體輻射規律是基於以下幾個實驗規律逐步建立的:


(1)斯特藩—玻耳茲曼定律:實驗證明,黑體的總輻出度M0(T)(每條曲線下的面積)與溫度的四次方成正比,即


  σ=5.67×10- 8 W/(m2K4),稱為Stefen恆量。


(2)維恩位移定律:黑體輻射中單色輻出度的極值波長λm與黑體溫度T之積為常數,即


  b=2.898×10-3 m·K,稱為Wien常數。


  以上兩個實驗定律是遙感、高溫測量和紅外追蹤等技術的物理基礎。


(3)維恩公式(非前面的維恩位移定律):假定電磁波能量分布服從類似於經典的麥克斯韋速度分布律,可得



(4)瑞利-金斯公式:瑞利-金斯從經典的能量均分定理出發,得到



(5)普朗克公式:普朗克利用內插法,使兩個波段分別與維恩公式和瑞利—金斯公式一致,得到正確的黑體輻射公式


  

   υ 是電磁波的頻率。


  維恩公式在低頻段,偏離實驗曲線;瑞利—金斯公式在高頻段(紫外區)與實驗明顯不符, 短波極限為無限大——「紫外災難」。而普朗克公式在全波段與實驗結果驚人符合!



  按照經典電磁理論,空腔內的熱平衡輻射由一系列駐波組成,每一頻率的駐波振動可對應同頻率的簡諧振子振動。空腔中的電磁波能量分布可等效為一系列頻率的簡諧振子的能量分布。經典理認為振子的能量取連續值,其中維恩公式和瑞利-金斯公式正是基於這一假設得到的。

普朗克為了從理論上解釋他所得到的半經驗公式,他大膽地假設:振子振動的能量是不連續的,只能取最小能量ε0的整數倍。ε0 =hν同振子的頻率成正比,稱為能量子,其中h = 6.6260755×10 -34 J·s稱為普朗克常數。由此他導出黑體的輻出度


為振子的平均能量。 


   在熱平衡態中能量為ε的概率正比於(玻爾茲曼正則分布)。按照經典物理學的觀念,諧振子的能量ε在0到∞區間內連續取值,從而 

  若採用能量子假說,則上式中的積分轉變為數列求和,即


進而得到


   對於短波,hν>>kT,>>1,普朗克公式退化為維恩公式;對於長波,hν<<kT,,普朗克公式過度到瑞利-金斯公式。 


  從經典物理學的眼光來看,能量子假說是如此的不可思議,就連普朗克本人也感到難以置信。他曾想儘量縮小與經典物理學之間的矛盾,宣稱只假設諧振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量子」的含義即不連續取值,而不必認為輻射場本身具有不連續性。但更多的事實將迫使人們承認,輻射場也是量子化的。

  普朗克因闡明光量子論而獲得19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相關焦點

  • 高中物理 | 黑體和黑體輻射 能量量子化
    一、黑體和黑體輻射1、熱輻射定義:物體在任何溫度下,都會發射電磁波,溫度不同,所發射的電磁波的頻率、強度也不同,物理學中把這種現象叫做熱輻射
  • 普朗克——能量的量子化
    19世紀末,經典物理學在各個領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有牛頓的經典力學,還有電磁學都很完善了。甚至有許多物理學家認為物理學已經發展到頭了,後輩的物理學家只要做一些修補工作就行了。但是,在物流學晴朗天空遠處,還有兩朵令人不安的烏雲。
  • 量子力學3:黑體輻射和紫外災難,普朗克小心推開量子力學大門
    物理學史上第二朵烏雲黑體輻射的問題。黑體這個詞是1862年的時候由基爾霍夫老先生提出來的一個概念,黑體不是指黑顏色的東西,黑體是說當電磁波打過來的時候,所有電磁波都會被這個物體吸收而不會發生透射和反射,這種東西叫做黑體。黑顏色的物體只不過是能夠吸收可見光,可見光只是電磁波的一部分,黑顏色的物體吸收可見光,不見得別的電磁波也能被吸收,所以黑顏色的物體不一定是黑體。
  • 黑體輻射和能量量子化
    打開APP 黑體輻射和能量量子化 本站 發表於 2008-09-22 13:26:00 黑體輻射和能量量子化電子、原子、分子和光子等微觀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的運動特徵。
  • 物理學上的紫外災難是什麼
    ,它導致了量子論的誕生,什麼是紫外災難,簡單予以說明,供競賽黨們欣賞。紫外災難研究具有一定溫度的黑體發射電磁輻射的規律,發射的電磁輻射包括的波長從很長到相當短的都有,輻射能量隨輻射的頻率形成一定的分布.如果黑體的溫度很低,發射的電磁輻射主要是頻率較低的,即波長較長的電磁輻射.如果黑體的溫度較高,發射的電磁輻射主要是頻率較高的,即波長較短的電磁輻射.1893年德國物理學家維恩(Wil-helm Wien)發現輻射能量最大的頻率值正比於黑體的絕對溫度,並給出輻射能量對頻率的分布公式
  • 能量量子化
    固體在溫度升高時顏色的變化黑體與黑體輻射能全部吸收各種波長的輻射能而不發生反射,折射和透射的物體稱為絕對黑體,簡稱黑體。測量黑體輻射的實驗原理圖如上圖所示,加熱空腔使其溫度升高,空腔就成了不同溫度下的黑體,從小孔向外的輻射就是黑體輻射。
  • 關於能量量子化的物理學史
    正在這時,英國物理學家瑞利提出了高溫下長波段的能量分布規律:u∝λ-4T,這一理論後來又經英國天文學家、物理學家金斯修訂過,所以被稱為「瑞利-金斯定律」:u=kT·8πv2/c3。它從另一途徑解釋了熱輻射能量分布曲線。但按照這一理論,在高頻段輻射能量要趨於無窮大——或者說在紫外波段出現發散,這顯然是荒謬的。
  • 普朗克提出能量量子化,標誌著量子時代的開始
    黑體輻射規律圖像與氣體分子速率分布圖像有些相似,儘管這兩者毫無聯繫,但能量量子化是否類比了氣體分子呢?本人物理學研究不深,也沒有資源查閱相關資料,提出此問也是毫無根據的無釐頭靈感呈現。普朗克在1900年提出了「量子化」的概念。像這樣以某種最小單位作跳躍式增減的,就稱這個物理量是量子化的。這是量子化概念的首次提出。
  • 黑體輻射叛逆經典 普朗克釋放量子妖精
    誰能想到,其中的一朵竟引發了一場顛覆經典物理學的量子革命。在這場至今仍未完成的革命中,多少英雄前僕後繼,為量子大廈夯實根基、添磚加瓦……從去年11月開始,「賽先生」特邀美國理論物理博士、科普作家張天蓉,開設「量子群英傳」專欄,通過一個個生動的人物故事,將量子物理的百年歷史娓娓道來。本文為「開天闢地」的第一回:黑體輻射叛逆經典 普朗克釋放量子妖精。
  • 從普朗克黑體輻射定律到真正的黑
    關鍵詞:色彩學;黑體輻射;維恩Wien定律;瑞利-金斯Rayleigh-Jeans公式;量子力學;普朗克黑體輻射公式。引言本文的目的在於為物理學專業學生普及色彩學知識及建立色彩學與自己知識體系的聯繫;為非專業學生提供一些量子力學歷史故事和基本色彩原理。
  • 量子論誕生之黑體輻射:真正的革命是連革命者本人都在反對它
    另一個是關於黑體輻射的問題。關於光速在各個方向上都不變的問題,導致愛因斯坦發現了狹義相對論。那麼黑體輻射的問題是什麼問題呢?所謂的黑體,簡單的說就是,它只吸收光,不反射別的光,它發出的都是它自身的光的物質。比如太陽、燒紅的烙鐵、黑暗中的人體等都可以是近似的黑體。
  • 量子論誕生之黑體輻射:真正的革命是連革命者本人都在反對它
    另一個是關於黑體輻射的問題。關於光速在各個方向上都不變的問題,導致愛因斯坦發現了狹義相對論。那麼黑體輻射的問題是什麼問題呢?所謂的黑體,簡單的說就是,它只吸收光,不反射別的光,它發出的都是它自身的光的物質。比如太陽、燒紅的烙鐵、黑暗中的人體等都可以是近似的黑體。
  • 量子力學那點事長路漫漫之三:黑體輻射——普朗克的重大發現
    基爾霍夫還提出了基爾霍夫輻射定律,就是在熱平衡狀態的物體所輻射的能量與吸收率之比與物體本身物性無關,只與波長和溫度有關。 物理學家們都喜歡理想狀態,這是物理學的一個優良傳統,例如牛頓爵爺在理想狀態 下提出了牛頓力學,克拉伯龍提出了理想狀態下的氣體方程,那麼這個輻射也應該由一個理想狀態,這個理想狀態就是黑體。
  • 黑體輻射原理的發現
    黑體輻射原理的發現「普朗克是一位保守的物理學家」,人們常常這樣評價。這樣一個保守的物理學家,是20世紀傑出的自然學者之一,如果以重要性而論的話,繼伽利略與牛頓、愛因斯坦之後,開啟物理學新時代的正是普朗克。
  • 什麼是黑體輻射?
    ② 黑體輻射的能量密度與頻率有關。如圖1.11 所示。能量密度許多科學家的辛苦努力成果表明,以連續波為基礎的經典物理理論不能解釋圖1.11 所給出的實驗曲線。為了解釋這個實驗曲線,德國物理學家普朗克(M. K. E. L.
  • 普朗克黑體輻射公式
    打開APP 普朗克黑體輻射公式 發表於 2017-11-02 09:48:11   黑體輻射現象是指當黑體(空腔)與內部輻射處於平衡時
  • 「黑體輻射」說圖解字
    眾所周知,量子力學始於普朗克對黑體輻射規律的研究,那麼,什麼是黑體輻射,怎樣理解黑體輻射的規律?讓我們一起閱讀課本,了解前人的研究歷程,感受科學方法的魅力!      細心閱讀這段課文,我們收穫3個方面的信息:       1.熱輻射:一切物體都在輻射電磁波,這種輻射與物體的溫度有關,所以叫做熱輻射。
  • 早期量子理論:從黑體輻射到薛丁格方程,見證量子理論的發展
    量子物理是研究微觀粒子(線度為10^-10m)運動規律及微觀結構的一門學科,是近代和現代物理學的理論支柱。本文將介紹早期量子理論的相關知識。因為專業性複雜,不再列出具體公式。高溫下鐵絲bian'hong為了找到黑體輻射的規律,1900年瑞利和金斯根據經典電磁理論和線性諧振子能量按自由度均分的思想
  • 物理學的第二朵「烏雲」讓普朗克打開了量子世界的大門!
    類似的我們也可以用一封閉的金屬殼充當黑體,在上面開一個小孔,當電磁場進入小孔時,會在裡面反射,最後被吸收。有的小夥伴就會問,它吸收了這麼多能量,不會爆炸嗎?其實黑體還會進行熱輻射,最後會達到平衡的狀態。維恩公式人們對它輻射的能量密度和電磁波的頻率進行測量,最後描述一個圖像。
  • 色溫與黑體輻射
    在上述色溫的定義當中,出現了「黑體」這個熱力學術語。黑體,是一個理想化的物體,可以吸收外來的全部電磁輻射,不會有任何反射和透射。也就是說,黑體的吸收係數是1。估計會有很多人以為黑體就是黑色的,其實不然,黑體不一定是黑色的。雖然黑體不反射任何電磁波,但是它可以輻射電磁波。當其輻射的電磁波波段中的可見光達到一定程度時,我們就可以看到黑體的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