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普朗克黑體輻射定律到真正的黑

2021-01-15 量子趣談


摘要:介紹了用以解釋熱輻射的幾個重要公式及其缺陷,普朗克黑體輻射定律與量子物理的發現歷程,並補充介紹了一些色彩學知識,最終討論了一個問題:什麼是黑


關鍵詞:色彩學;黑體輻射;維恩Wien定律;瑞利-金斯Rayleigh-Jeans公式;量子力學;普朗克黑體輻射公式。



引言

本文的目的在於為物理學專業學生普及色彩學知識及建立色彩學與自己知識體系的聯繫;為非專業學生提供一些量子力學歷史故事和基本色彩原理。提供在與女生逛街時對一件黑色衣服發表評論時的談資並且完全不保證讓對方覺得你有趣。

 

本文獻給我的膚色出眾的同學張子琪。

 

1 顏色視覺原理與色彩學基本知識介紹

  人們生活在一個由多種顏色組成的世界中,凡視力正常的人,都可以分辨380-780nm整個可見光範圍內的紅、橙、黃、綠、青、藍、紫等各種顏色以及大量的中間色。但是,事實上人眼所看到的顏色和物體本身的顏色略有區別。


顏色或色彩是通過眼、腦和我們的生活經驗所產生的一種對光的視覺效應。人對顏色的感覺不僅僅由光的物理性質所決定,還包含心理等許多因素,比如人類對顏色的感覺往往受到周圍顏色的影響。人們也將物質產生不同顏色的物理特性直接稱為顏色。


產生顏色的視覺途經為:光源發出光,照到物體表面,物體對入射光選擇性地吸收、反射或透射之後作用於人眼,由人眼內的視細胞將光刺激轉換為神經衝動,再經視神經傳入大腦,最後由大腦判斷出物體的顏色。而光的物理性質由它的波長和能量來決定。能量決定了光的強度,波長決定了光的顏色。使用分光計可以把光譜中的任意一種顏色挑選出來,並採用光電接收器記錄光譜中各種不同色光的輻射能。定義光譜密度,表示了單位波長區間內輻射能的大小,將其歸一化處理後獲得相對光譜能量分布函數,由與之間的關係可以知道光源的顏色特性。


在人可以感受的波長範圍內(約312.30 nm~745.40 nm),它被稱為可見光,有時也被簡稱為光。假如我們將一個光源各個波長的強度列在一起,我們就可以獲得這個光源的光譜。一個物體的光譜決定這個物體的光學特性,包括它的顏色。不同的光譜可以被人接收為同一個顏色(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稱這種現象為同色異譜現象,這樣的兩個顏色——這裡的顏色應當是物理中的定義——有相同的三刺激值,但是光譜分布曲線不同)。

 

2 熱輻射

有了一些基本的關於顏色的知識背景後,我們可以對熱輻射展開一定的闡述:

物體以電磁波的形式向外發射能量稱為輻射。熱輻射是一種物質中帶電粒子的熱運動產生的電磁輻射,任何物體均處於絕對零度以上,因此,任何物體在任何溫度下都能進行的輻射稱為熱輻射。熱輻射的例子包括可見光、白熾燈管、熱感相機捕捉到的動物發出的紅外輻射、宇宙背景輻射等。

我們可以用分光計來對一個物體的熱輻射進行分析,從而獲得熱輻射對應的不同波長的能量分布。總的來說,輻射能量的多少和輻射能按波長的分布與溫度有關;輻射能與物質的種類有關,如:熔融的玻璃主要發射紅外線,而同溫度下的鐵塊發出強烈的可見光;輻射能與物體表面狀況有關。例如表面越黑、越粗糙的物體輻射越強。

一定溫度下物體輻射的光譜結構與物體的材料性質有關,但基爾霍夫定律指出,在一定溫度下,對一定的波長,任何物體的單色輻射本領與單色吸收本領的比值為一恆量。該恆量的大小隻決定於溫度和波長,與材料及其表面的性質無關。由此,為了研究不依賴於物質具體物性的熱輻射規律,物理學家們定義了一種理想物體——黑體(black body),以此作為熱輻射研究的標準物體。黑體的表面能完全吸收周圍物體的所有熱輻射,由於沒有反射光,所以看上去是黑的,稱作黑體。這類物體在相同的溫度下,發射相同結構的光譜,因此對其熱輻射問題的研究有著很大的理論意義和實際用途。

 

3 黑體輻射的發展

許多物理學家都試圖從理論上推導出黑體單色輻射本領的理論公式,最具有代表意義的是前文提到的Wien和英國物理學家Lord Rayleigh和SirJames Jeans的工作,但始終沒有取得完全的成功。

1896年,德國物理學家Wien把輻射體的原子看作帶電諧振子,參照麥克斯韋速率分布推導出他的Wien公式:


(可以說,他具有工程師最好的品質:在對問題一無所知(所知甚少)的情況下給出一定範圍內的最優解決方案。)這一曲線在短波處有著極其優秀的擬合度。


1900年,Lord Rayleigh和Sir James Jeans,根據電磁場理論和統計物理中的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原理,導出Rayleigh-Jeans公式。


然而,Wien公式在短波處與實驗相符,而在長波處與實驗曲線相差較大;Rayleigh–Jeans公式在長波段與實驗結果吻合,但波長變短,即趨於紫外區時,R(lamda,T) 將發散,趨向於無窮大,被稱作「紫外災難」(ultraviolet catastrophe)。


圖:Wien,Rayleigh-Jeans, 與實際曲線

(Credits to Planck'sches Strahlungsgesetz:http://www.semibyte.de/wp/graphicslibrary/gl-physics/plancksches-strahlungsgesetz/)


Wien公式和Rayleigh-Jeans公式都是用經典物理學的方法來研究熱輻射所得的結果,都與實驗結果不符,明顯地暴露了經典物理學的缺陷。這是一件十分令人不安的事情,所以,我們稱黑體輻射實驗是物理學晴朗天空中一朵令人不安的烏雲。


顯然,我們需要一個能在整個頻率範圍內成立的公式。1900年,德國物理學家Max Planck,從熱力學的角度,把Wien和Raylei-Jeans表達式中熵S對平均能量的二階導數進行分析,用內插法將兩個式子綜合起來,提出了一個與實驗結果完全相符的公式。


這個公式在當時最能精確地對黑體輻射進行描述,因此讓Planck下定決心對其進行解釋。最終,他的物理解釋的關鍵在於黑體空腔器壁上的原子諧振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而且諧振子與腔內電磁波的能量交換也是量子化的。這一量子化解釋具有跨時代的意義,1900年的12月14日[a],也就是他將量子理論的論文送至柏林自然科學會的這一天,標誌著量子物理的開始。可惜的是,他的工作在5年內幾乎無人問津,直至1905年Einstein發展了量子理論,即提出光量子並且成功解釋光電效應時,這一偉大理論的價值才被人們逐漸發現,而物理學前進的車輪也隨之開始迅速轉動。

 

4 談一談黑色的物體與黑體

了解了以上關於色彩學、黑體輻射等知識後,我們就可以比較清楚地理解黑色,事實上,可以深入而準確地理解各種顏色了。那麼顯然,我們看到黑色不是因為有黑色的光進入人眼,而是沒有光進入人眼,那麼視神經不得到刺激,最終的感受就是黑的。所以,黑色的顏料和黑體對於人的作用結果是沒有區別的,但是其本質又有些許區別:

黑體就是對什麼光都吸收而無反射也無透射的物體,所以最終沒有光進入人眼;而黑色顏料是吸收了大部分顏色的光:顏料的拼色又稱為「減法拼色」,每一種顏色會吸收一部分波長的光,我們看到的顏色是沒有被顏料吸收的光,但是很清楚,黑顏料由於是調配混合得到的,所以不可能有對所有波長百分之百的吸收,因此在事實上,還是有某些波長的光進入人眼的。


那麼,除了黑體以外,「最黑」的物體是什麼呢?2012年2月10日,NASA報導了一種基於碳納米管的反射率小於0.5%的黑色物質,我們暫且可以稱它為最黑的物質吧。

 

5 結語與致謝

結合本學期作者所修色彩學課程,本文先補充了一些色彩學的專業知識,介紹了黑體輻射規律的發展過程以及在量子力學歷史中的意義,最後討論了黑色這一概念。本文的意義在於設計一個「與女生一起逛街時遇到一件黑色衣服」的場景,對相關知識提供相對系統的闡述,從而培養出一個嚴謹而無趣的nerd。最後要特別感謝教授基礎物理學的季軼群老師。本文亦可回答知乎問題「如何優雅地XX」系列,以上,謝邀。

 

參考文獻

[1] 董振禮等.測色與計算機配色(第二版)〔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7.

[2] Wikipedia: Colour.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lor#Spectral_colors

[3] 朱譜新,丁穎.染織色彩原理及配色〔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9.

[4] Wikipedia: Thermal Radiation.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ermal_radiation

[5] 晏世雷,錢錚,過祥龍. 基礎物理學(下冊)第三版〔M〕.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14.

[6] Wikipedia: Black Body.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lack_body

[7] Wikipedia: Stefan-Boltzman Law.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tefan%E2%80%93Boltzmann_law

[8] Wikipedia: Rayleigh-Jeans lawhttps://en.wikipedia.org/wiki/Rayleigh%E2%80%93Jeans_law

[9] Wikipedia:Wien’s Deisplacement Law

https://en.wikipedia.org/wiki/Wien%27s_displacement_law

[10] 黃永義. 普朗克黑體輻射定律的建立過程〔J〕.廣西物理,2011年第3期

[11] NASA: Blacker Than Black https://www.nasa.gov/topics/technology/features/new-nano.html


[a] 96年後的這一天,為作者的生日。


相關焦點

  • 普朗克黑體輻射理論
    理想黑體可以吸收所有照射到它表面的電磁輻射,並將這些輻射轉化為熱輻射,其光譜特徵僅與該黑體的溫度有關,與黑體的材質無關。
  • 普朗克的黑體輻射公式是怎麼得出的?
    然而,接下來說的「對於一般材料的物體,輻射電磁波的情況除與溫度有關外,還與材料的種類及表面狀況有關,而黑體輻射電磁波的強度按波長的分布只與黑體的溫度有關",卻是學生只能認可而無法理解的。此外,在怎樣解釋黑體輻射的實驗規律時,教科書寫道:「物體中存在著不停運動的帶電粒子一每個帶電粒子的振動都產生變化的電磁場,從而產生電磁輻射。
  • 黑體輻射叛逆經典 普朗克釋放量子妖精
    1879年,年僅21歲的普朗克獲得了慕尼黑大學的博士學位,論文題目是《論熱力學第二定律》。在度過了相對平靜的十幾年教職生涯後,從1894年開始,普朗克被黑體輻射的問題困惑住了!黑體可被比喻為一根黑黝黝的撥火棍,但黑體不一定「黑」,太陽也可被近似當作黑體。在物理學的意義上,黑體指的是能夠吸收電磁波,卻不反射不折射的物體。雖然不反射不折射,仍然有輻射!正是不同波長的輻射使 「黑體」 看起來呈現不同的顏色。例如,在火爐裡的撥火棍,隨著溫度逐漸升高,能變換出各種顏色:一開始變成暗紅色,然後是更明亮的紅色,然後是亮眼的金黃色,再後來還可能呈現出藍白色。
  • 普朗克黑體輻射公式
    打開APP 普朗克黑體輻射公式 發表於 2017-11-02 09:48:11   黑體輻射現象是指當黑體(空腔)與內部輻射處於平衡時
  • 紅外測溫和黑體輻射定律
    19世紀末,人們認識到熱輻射和光輻射都是電磁波。並且已知,自然界中一切高於絕對零度(-273℃)的物體都在不停向外輻射能量。那麼輻射能量在不同頻率範圍中如何分布?1859年德國物理學家基爾霍夫提出基爾霍夫熱輻射定律,用於描述物體的發射率與吸收比之間的關係,是一個取決于波長和溫度的函數。
  • 或會影響明日存儲 黑體輻射定律被打破
    【IT168評測中心】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美國MIT(麻省理工學院)在7月30日宣布,該校動力工程學華裔教授陳剛與其團隊的研究,首次打破「黑體輻射定律」的公式,證實物體在極度近距時的熱力傳導,可以高到定律公式所預測的一千倍之多。
  • 科普︱紅外測溫和黑體輻射定律
    19世紀末,人們認識到熱輻射和光輻射都是電磁波。並且已知,自然界中一切高於絕對零度(-273℃)的物體都在不停向外輻射能量。那麼輻射能量在不同頻率範圍中如何分布?1859年德國物理學家基爾霍夫提出基爾霍夫熱輻射定律,用於描述物體的發射率與吸收比之間的關係,是一個取決于波長和溫度的函數。
  • 《納米快報》:陳剛小組首次打破黑體輻射定律
  • 黑體輻射研究歷史
    理想黑體可以吸收所有照射到它表面的電磁輻射,並將這些輻射轉化為熱輻射,其光譜特徵僅與該黑體的溫度有關,與黑體的材質無關。
  • 黑體輻射、對應原理與零點能——普朗克老師的一箭三雕
    在1900年以後的十多年裡,普朗克除了操心相對論動力學以外,思考熵、黑體輻射和能量量子化之間的內在不協調構成了他的「絕望行動」。1912年,普朗克再次發表了一篇關於黑體輻射的論文 (全文翻譯將發表在《物理》雜誌上) ,在一個新的振子輻射機制假設的基礎上,不僅又得到了一種黑體輻射譜分布公式的推導方式,還捎帶著第一次引入了對應原理以及零點能的概念。
  • 黑體輻射原理的發現
    黑體輻射原理的發現「普朗克是一位保守的物理學家」,人們常常這樣評價。這樣一個保守的物理學家,是20世紀傑出的自然學者之一,如果以重要性而論的話,繼伽利略與牛頓、愛因斯坦之後,開啟物理學新時代的正是普朗克。
  • 黑體輻射
    而黑體輻射同樣適用於人體,假設體溫是37度的話人體的能量就會以紅外線的形式散射出體表。紅外線不在可見光的範疇,所以人們看到不到,但是人體熱像儀,測溫儀就可以檢測到。所以做個練習題:上圖的光要發燒到多少度才能實現?
  • 量子力學的起源1:黑體輻射公式的發現
    對於給定溫度的黑體輻射光譜的能量密度會在某一波長處取得最大值,而不同溫度黑體輻射波長的最大值與溫度成反比,所有的黑體具有相同的比例係數,這個結論被稱做維恩位移定律。 綜合考慮以上兩點性質,可以很容易地得到黑體輻射的能量密度與輻射光的頻率之間必然要具有如下的形式
  • 理論|雷射物理基礎:黑體輻射的普朗克公式
    能夠完全吸收任何波長的電磁輻射的物體稱為絕對黑體, 簡稱黑體。
  • 黑體輻射、對應原理與零點能——普朗克老師的一箭三雕|賢說八道
    當然了,普朗克本人是一直在思考量子與黑體輻射問題的,他稱自己那些年裡的所作所為是絕望行動 (Akt der Verzweiflung)。譯文全文「黑體輻射定律的依據」將發表在《物理》雜誌2020年第6期上] ,在一個新的振子發射機理的基礎上,普朗克再次得到了黑體輻射公式,這是普朗克自己的第三種黑體輻射公式推導方式,也是繼愛因斯坦在1906年, 1907年和1910年,洛倫茲在1908年,德拜在1910年,艾倫菲斯特在1911年各種花式推導黑體輻射公式後的新嘗試。這篇文章絕對是物理學史上裡程碑式的存在。
  • 量子力學那點事長路漫漫之三:黑體輻射——普朗克的重大發現
    基爾霍夫還提出了基爾霍夫輻射定律,就是在熱平衡狀態的物體所輻射的能量與吸收率之比與物體本身物性無關,只與波長和溫度有關。 物理學家們都喜歡理想狀態,這是物理學的一個優良傳統,例如牛頓爵爺在理想狀態 下提出了牛頓力學,克拉伯龍提出了理想狀態下的氣體方程,那麼這個輻射也應該由一個理想狀態,這個理想狀態就是黑體。
  • 量子力學3:黑體輻射和紫外災難,普朗克小心推開量子力學大門
    物理學史上第二朵烏雲黑體輻射的問題。黑體這個詞是1862年的時候由基爾霍夫老先生提出來的一個概念,黑體不是指黑顏色的東西,黑體是說當電磁波打過來的時候,所有電磁波都會被這個物體吸收而不會發生透射和反射,這種東西叫做黑體。黑顏色的物體只不過是能夠吸收可見光,可見光只是電磁波的一部分,黑顏色的物體吸收可見光,不見得別的電磁波也能被吸收,所以黑顏色的物體不一定是黑體。
  • 量子力學筆記1---黑體輻射
    特點就是無反射,注意,自身也是有輻射的。黑體是一個「物理模型」,具有一些特別的電磁學和熱力學特性:黑體能夠完全吸收外來的電磁波;黑體不會反射電磁波;黑體在任何高於絕對零度的情況下會輻射電磁波;在相同溫度下,黑體的輻射比其他任何物體都強。簡言之,黑體以最強的能力吸收和輻射電磁波,並處於吸收和輻射的熱平衡。
  • 【量子物理學】黑體輻射的「紫外災難」與能量量子化
    第一朵烏云: 「以太說」 破滅;第二朵烏云:黑體輻射與「紫外災難」。  尋找以太的零結果,愛因斯坦創立了現代物理大廈之一:相對論。  熱輻射的紫外災難的解決 ,普朗克等人建立了現代物理大廈之二:量子論。
  • 黑體輻射、對應原理與零點能——普朗克老師的一箭三雕 |賢說八道
    普朗克對熱力學、相對論、量子力學和統計物理有全面的貢獻,是他最先寫出了相對論標誌性方程E=mc2和統計物理標誌性方程 S=kW。將熱力學方程 dU=TdS-pdV 改寫成 的形式,從而將熵 S 放到了主角的地位,這是普朗克得出正確的黑體輻射譜分布公式、引入輻射能量量子化 hν 的關鍵,也是熱力學過渡到統計物理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