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豬瘟防控是一場持久戰。據中新網報導,自2019年12月以來,我國曾有近3個月時間沒有報告發生非洲豬瘟疫情,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向好。近期,2020年3月份以來,我國共報告9起非洲豬瘟疫情。4月5日,重慶雲陽縣從外省違規調入仔豬,發生了非洲豬瘟疫情。據悉,農業農村部接到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經重慶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確診,雲陽縣江口鎮一豬場從外省違規調入的一批仔豬發生非洲豬瘟疫情,該批仔豬共298頭,死亡64頭。目前,疫情已處置完畢,疫情調查和追溯工作正在進行中。
2020年4月4日,北京新發地菜價晴雨表顯示,白條豬肉批發價是40.5元/公斤。來源/新京報
此前一天,據4月4日來自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的信息,雲南省迪慶州香格裡拉市發生非洲豬瘟疫情。業農村部接到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經雲南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確診,香格裡拉市一村民小組的10戶養殖戶發生非洲豬瘟疫情。截至目前,10戶養殖戶共存欄生豬301頭,發病196頭,死亡105頭。疫情發生後,農業農村部立即派出督導組赴當地。當地已按照要求啟動應急響應機制,採取封鎖、撲殺、無害化處理、消毒等處置措施,對全部病死和撲殺豬進行無害化處理。同時,禁止所有生豬及其產品調出封鎖區,禁止生豬運入封鎖區。目前,上述措施均已落實。
4月2日,甘肅隴南市發生2起非洲豬瘟疫情。3月初,該合作社曾從外省違規調入仔豬112頭,疫情確診時,該批仔豬死亡67頭,加上原存欄的106頭生豬中死亡72頭,共死亡生豬139頭。同日,經甘肅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確診,隴南市兩當縣楊店公路檢查站在查獲的外省違規調運生豬中排查出一起非洲豬瘟疫情。查獲時,該車共載有仔豬110頭,死亡4頭,隔離期間剩餘仔豬陸續死亡63頭,共死亡仔豬67頭。
2010年第二次全國禽畜品種之一調查顯示,我國豬的地方品種數量有88個。如今已經過去了10年。加強保護迫在眉睫。每一個品種都是數千年流傳下來的種質資源、是我國的戰略資源和財富,理當珍惜。圖片來源:《中國生物多樣性國情研究》p416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有關負責人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在市場拉動、政策激勵和行政推動的共同作用下,中國生豬生產呈現加快恢復態勢。當前,各地養殖場戶補欄增養的積極性持續增高,種豬、仔豬調運頻繁,加之全國免收高速公路等過路費,物流成本降低,一些中小養殖戶外購生豬時又對引種和補欄的風險缺乏足夠的重視,這些因素都給了一些不法分子可乘之機,違法違規調運生豬行為時有發生。從中新網的一篇報導的數據分析可見,疫情發生起數和撲殺生豬數量都遠低於去年同期。但是也可以看出,大部分非洲豬瘟家豬疫情均由異地違規調運仔豬引發。對此,官方已經開展了60天專項整治。2020年,確保非洲豬瘟疫情不反彈是一項重要的工作,直接關注到老百姓的菜籃子有多沉。其實,我國正是一個禽畜資源資源非常豐富的國家,但是這些寶貴的遺傳資源正在迅速流失。資源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不被產業青睞、少有人去養殖。豬就是一個例子,我國本來就有很多本土豬種,將近90種。今天我們大部分人吃的不再是土豬,而是少數品種的洋豬。
禽畜品種資源流失迅速。圖片來源:《中國生物多樣性國情研究》
我國本土豬種已大量消失,這不僅意味著豬的生物多樣性急劇減少,還容易導致因品種單一所產生的抗病性下降,一旦發生重大疫情,則整個種群都會面臨重大風險。
因此,針對非洲豬瘟的治理,除了各項治標之策——如鼓勵恢復生豬生產、加大非洲豬瘟防控等措施之外,綠會小編還建議,要考慮治本之策,就是增加本土傳統豬種養殖,擴大我國豬品種的基因多樣性。這才是維護豬肉菜籃子安全的治本之策、長遠之策,建議政策加大扶持轉型,作為保障未來糧食安全的戰略舉措。
當前,我國一方面需要做好野生動物馴養繁殖產業面臨緊急轉型工作,另一方面需解決農業傳統的畜牧養殖品種迅速消失問題。結合這兩方面現實情況,建議我國加大推動野生動物馴養繁殖產業轉型傳統畜牧養殖地方品種的恢復性養殖,不僅可以有效解決前者轉型困境,還有利於我國農業生物多樣性的快速恢復,增強重大疫情抗風險能力,且對於豐富百姓「菜籃子」、保障生態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再者,這些更具口感和營養價值的傳統地方畜牧品種,也可以充分滿足公眾對美味、食用體驗和營養價值的追求。文/ littlejane 審/綠宣 編/Apple
【參考連結】農業農村部:雲南省香格裡拉市發生非洲豬瘟疫情(2019-04-04)中新網:3月以來中國共報告9起非洲豬瘟疫情官方開展60天專項整治(2020-04-04)中新網:甘肅隴南市發生2起非洲豬瘟疫情(202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