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4個新元素有了中文名)
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全國科技名詞審定委員會、中科院9日聯合發布了113號、115號、117號、118號4個新元素的中文名稱:「釒爾」「釒莫」「石田」「氣奧 」(註:以上引號內均為一個字,其中前三個為左右拼,第四個為上下拼。下文遇此情況均為此解釋)。
2016年6月8日,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正式發布113號、115號、117號、118號4個新元素的英文名稱和元素符號。這4個新元素的合成與確認,填滿了元素周期表的第7周期,形成了一張完整規範的元素周期表。
此後,全國科技名詞審定委員會廣泛徵求了有關專家的意見,並同臺灣相關機構專家協商研究,最終確定了4個新元素的中文名稱:113號元素nihonium(Nh)中文名「釒爾」,臺灣名「鉨」,漢語拼音nǐ; 115號元素moscovium(Mc)中文名「釒莫」,臺灣名「鏌」,漢語拼音mò;117號元素tennessine(Ts)中文名「石田」,臺灣名「石田」,漢語拼音tián;118號元素oganesson(Og)中文名「氣奧」,臺灣名「氣奧」,漢語拼音ào。據了解,新造字已得到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同意,納入國家規範用字。
113號、115號、117號、118號4個新元素,都不是自然存在的,分別是在2004年、2003年、2010年、2006年由日本、俄羅斯、美國、俄羅斯科學家在科學實驗中合成發現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張煥喬說,在國際上,如果一個實驗室合成發現了一個新元素,並不能馬上被承認,而要等到另一個實驗室也能合成這個元素之後才能被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