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廠商如何做晶片的出廠測試

2020-11-27 電子產品世界

半導體廠商如何做晶片的出廠測試呢,這對晶片來說,是流片後或者上市前的必須環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10/366411.htm

  大公司的每日流水的晶片就有幾萬片,測試的壓力是非常大。當晶片被晶圓廠製作出來後,就會進入WaferTest的階段。這個階段的測試可能在晶圓廠內進行,也可能送往附近的測試廠商代理執行。生產工程師會使用自動測試儀器(ATE)運行晶片設計方給出的程序,粗暴的把晶片分成好的/壞的這兩部分,壞的會直接被捨棄,如果這個階段壞片過多,基本會認為是晶圓廠自身的良品率低下。如果良品率低到某一個數值之下,晶圓廠需要賠錢。

  WT的測試結果多用這樣的圖表示:

  通過了WaferTest後,晶圓會被切割。切割後的晶片按照之前的結果分類。只有好的晶片會被送去封裝廠封裝。封裝的地點一般就在晶圓廠附近,這是因為未封裝的晶片無法長距離運輸。封裝的類型看客戶的需要,有的需要球形BGA,有的需要針腳,總之這一步很簡單,故障也較少。由於封裝的成功率遠大於晶片的生產良品率,因此封裝後不會測試。

  封裝之後,晶片會被送往各大公司的測試工廠,也叫生產工廠。並且進行FinalTest。生產工廠內實際上有十幾個流程,FinalTest只是第一步。在FinalTest後,還需要分類,刻字,檢查封裝,包裝等步驟。然後就可以出貨到市場。

  FinalTest是工廠的重點,需要大量的機械和自動化設備。它的目的是把晶片嚴格分類。以Intel的處理器來舉例,在FinalTest中可能出現這些現象:

  1.雖然通過了WaferTest,但是晶片仍然是壞的。

  2.封裝損壞。

  3.晶片部分損壞。比如CPU有2個核心損壞,或者GPU損壞,或者顯示接口損壞等

  4.晶片是好的,沒有故障

  這時,工程師需要和市場部一起決定,該如何將這些晶片分類。打比方說,GPU壞了的,可以當做無顯示核心的「賽揚」系列處理器。如果CPU壞了2個的,可以當「酷睿i3」系列處理器。晶片工作正常,但是工作頻率不高的,可以當「酷睿i5」系列處理器。一點問題都沒有的,可以當「酷睿i7」處理器。

  (上面這段僅是簡化說明「晶片測試的結果影響著產品最終的標籤」這個過程,並不是說Intel的晶片量產流水線是上文描述的這樣。實際上Intel同時維持著多個產品流水線,i3和i7的晶片並非同一流水線上產品。)

  那這裡的FinalTest該怎樣做?

  以處理器舉例,FinalTest可以分成兩個步驟:1。自動測試設備(ATE)。2。系統級別測試(SLT)。2號是必要項。1號一般小公司用不起。

  ATE的測試一般需要幾秒,而SLT需要幾個小時。ATE的存在大大的減少了晶片測試時間。

  ATE負責的項目非常之多,而且有很強的邏輯關聯性。測試必須按順序進行,針對前列的測試結果,後列的測試項目可能會被跳過。這些項目的內容屬於公司機密,我僅列幾個:比如電源檢測,管腳DC檢測,測試邏輯(一般是JTAG)檢測,burn-in,物理連接PHY檢測,IP內部檢測(包括Scan,BIST,Function等),IP的IO檢測(比如DDR,SATA,PLL,PCIE,Display等),輔助功能檢測(比如熱力學特性,熔斷等)。

  這些測試項都會給出Pass/Fail,根據這些Pass/Fail來分析晶片的體質,是測試工程師的工作。

  SLT在邏輯上則簡單一些,把晶片安裝到主板上,配置好內存,外設,啟動一個作業系統,然後用軟體烤機測試,記錄結果並比較。另外還要檢測BIOS相關項等。

  圖為測試廠房的布置

  而所有的這些工作,都需要晶片設計工程師在流片之前都設計好。測試工作在晶片內是由專屬電路負責的,這部分電路的搭建由DFT工程師來做,在流片後,DFT工程師還要生成配套輸入矢量,一般會生成幾萬個。這些矢量是否能夠正常的檢測晶片的功能,需要產品開發工程師來保證。此外還需要測試工程師,產品工程師,和助手來一同保證每天能夠完成幾萬片晶片的生產任務不會因為測試邏輯bug而延遲。

  考慮到每一次測試版本迭代都是幾十萬行的代碼,保證代碼不能出錯。需要涉及上百人的測試工程師協同工作,這還不算流水線技工,因此測試是費時費力的工作。實際上,很多大公司晶片的測試成本已經接近研發成本。

1、為什麼要進行晶片測試

  晶片複雜度越來越高,為了保證出廠的晶片沒有問題,需要在出廠前進行測試以確保功能完整性等。而晶片作為一個大規模生產的東西,大規模自動化測試是唯一的解決辦法,靠人工或者說benchtest是沒法完成這樣的任務的。

2、晶片測試在什麼環節進行?

  晶片測試實際上是一個比較大的範疇,一般是從測試的對象上分為wafertest和finaltest,對象分別是尚未進行封裝的晶片,和已經封裝好的晶片。為啥要分兩段?簡單的說,因為封裝也是有cost的,為了儘可能的節約成本,可能會在晶片封裝前,先進行一部分的測試,以排除掉一些壞掉的晶片。而為了保證出廠的晶片都是沒問題的,finaltest也即FT測試是最後的一道攔截,也是必須的環節。

3、怎麼樣進行晶片測試?

  這需要專業的ATE也即automatictestequipment。以finaltest為例,首先根據晶片的類型,比如automotive,MixedSignal,memory等不同類型,選擇適合的ATE機臺。在此基礎上,根據晶片的測試需求,(可能有專門的testspecification的文檔,或者乾脆讓測試工程師根據datasheet來設計testspec),做一個完整的testplan。在此基礎上,設計一個外圍電路loadboard,一般我們稱之為DIBorPIBorHIB,以連接ATE機臺的instrument和晶片本身。同時,需要進行test程序開發,根據每一個測試項,進行編程,操控instrument連接到晶片的引腳,給予特定的激勵條件,然後去捕捉晶片引腳的反應,例如給一個電信號,可以是特定的電流,電壓,或者是一個電壓波形,然後捕捉其反應。根據結果,判定這一個測試項是pass或者fail。在一系列的測試項結束以後,晶片是好還是不好,就有結果了。好的晶片會放到特定的地方,不好的根據fail的測試類型分別放到不同的地方。

所以樓主的問題裡,對於各種功能的測試,確實可能需要一行一行寫代碼來做測試開發,這也是我日常工作的一大部分。

晶片fail可以是下面幾個方面:

1.功能fail,某個功能點點沒有實現,這往往是設計上導致的,通常是在設計階段前仿真來對功能進行驗證來保證,所以通常設計一塊晶片,仿真驗證會佔用大約80%的時間
2.性能fail,某個性能指標要求沒有過關,比如2G的cpu只能跑到1.5G,數模轉換器在要求的轉換速度和帶寬的條件下有效位數enob要達到12位,卻只有10位,以及lna的noise figure指標不達標等等。這種問題通常是由兩方面的問題導致的,一個是前期在設計系統時就沒做足餘量,一個就是物理實現版圖太爛。這類問題通常是用後仿真來進行驗證的。
3.生產導致的fail。這個問題出現的原因就要提到單晶矽的生產了。學過半導體物理的都知道單晶矽是規整的面心立方結構,它有好幾個晶向,通常我們生長單晶是是按照111晶向進行提拉生長。但是由於各種外界因素,比如溫度,提拉速度,以及量子力學的各種隨機性,導致生長過程中會出現錯位,這個就稱為缺陷。缺陷產生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離子注入導致的,即使退火也未能校正過來的非規整結構。這些存在於半導體中的問題,會導致器件的失效,進而影響整個晶片。所以為了在生產後能夠揪出失效或者半失效的晶片,就會在設計時加入專門的測試電路,比如模擬裡面的testmux,數字裡面的scan chain(測邏輯),mbist(測存儲),boundry scan(測io及binding),來保證交付到客戶手上的都是ok的晶片。而那些失效或半失效的產品要麼廢棄,要麼進行閹割後以低端產品賣出。這個就叫做dft測試。通常dft測試會按照需求在封裝前或封裝後進行測試,工廠裡有專門的ate測試機臺,用探針來連接測試的io進行dft測試。通常dft測試不會測試功能,因為這貨是按時間收錢的..測試用例越簡潔有效越好。而且用例太複雜,會影響出貨速度,比如出100w的貨,一塊晶片測試一秒,單dft測試24小時不停就要11天多。

4、一般的晶片測試都包含哪些測試類型?

  一般來說,包括引腳連通性測試,漏電流測試,一些DC(directcurrent)測試,功能測試(functionaltest),Trimtest,根據晶片類型還會有一些其他的測試,例如AD/DA會有專門的一些測試類型。

  晶片測試的目的是在找出沒問題的晶片的同時儘量節約成本,所以,容易檢測或者比較普遍的缺陷類型會先檢測。一般來講,首先會做的是連通性測試,我們稱之為continuitytest。這是檢查每個引腳的連通性是否正常。

相關焦點

  • 半導體廠商如何做晶片的出廠測試?
    作者:溫戈 連結: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584576/answer/1538640891 知乎網友提問:半導體廠商如何做晶片的出廠測試?
  • 【上市】半導體雷射器晶片廠商長光華芯擬A股IPO;華為/中興供應商...
    1、精測電子:已進入寧德時代、比亞迪和中航鋰電等電池廠商的供應鏈2、半導體雷射器晶片廠商長光華芯擬A股IPO 已開啟上市輔導備案3、華為/中興供應商柏瑞凱擬A股IPO 已開啟上市輔導備案集微網消息,近日,有投資者在互動平臺向精測電子提問,請問公司新能源檢測市場拓展的進展如何?是否進入了寧德時代或其他重要電池廠商的供應鏈?目前在手訂單情況如何?
  • 深度解讀晶片測試:三大機器貫穿全流程,國產設備突飛猛進
    3、成品測試階段:測試機+分選機,測試晶片,提高良率封裝測試又稱為FT測試或終測,一般在封測廠完成,是指晶片完成封裝後,通過分選機和測試機配合,對每一顆晶片進行電參數性能測試,保證出廠的每顆集成電路的功能和性能指標能夠達到設計規範要求,目的在於提高出廠晶片良率。封裝測試主要用到測試機和分選機,此外還有定製化的測試電路板和底座。
  • 世界著名半導體晶片廠商排名及介紹
    作為矽片和系統技術、生產能力、智慧財產權(IP)組合及戰略夥伴的超強聯合體,意法半導體(ST)集團確立了其系統級晶片技術的最前沿的地位,其產品對當今集成趨勢將起到重要作用。 意法半導體(ST)作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公司之一,2003年,意法半導體(ST)的淨收入達72億美元,淨收益為2.53億美元。
  • 全球半導體設備廠商TOP15
    儀器信息網結合美國的半導體行業調查公司VLSI Research發布的2019年全球半導體設備廠商的銷售額排名,對半導體設備廠商進行了簡要梳理。  第一名 美國 應用材料公司 2019年銷售額(速報值)134.68億美元  應用材料公司創立於1967年,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矽谷。
  • 華為哈勃投資半導體雷射器晶片廠商源傑半導體
    華為哈勃投資半導體雷射器晶片研發企業源傑半導體   集微網消息,近日,企查查顯示,華為旗下投資部門 — 哈勃科技投資有限公司新增對外投資。哈勃科技投資有限公司投資陝西源傑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源傑半導體」)。
  • 藍牙晶片廠商有哪些_藍牙晶片十大廠商排名
    藍牙晶片廠商排名二:安華高科技   Avago(安華高科技)公司是一家設計、研發並向全球客戶廣泛提供各種模擬半導體設備的供應商,   藍牙晶片廠商排名三:英飛凌   英飛凌科技公司於1999年4月1日在德國慕尼黑正式成立,是全球領先的半導體公司之一。
  • 國內半導體雷射晶片廠商順利完成B輪融資
    摘要:2018年7月,國內半導體雷射晶片廠商長光華芯宣布順利完成1.5億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將主要圍繞公司主營業務戰略建設如下項目:高功率半導體雷射晶片和模塊產能提升5-10倍;VCSEL雷射雷達晶片研發及量產;直接半導體雷射器量產及應用
  • 從生產到出廠 看光端機如何挑戰三重質檢
    為了讓安防用戶或消費者能夠更清楚地了解光端機從生產到出廠的過程,接下來請跟隨我們一同關注從生產加工到出廠,光端機如何挑戰三重質檢,最終的合格產品。  筆者曾到深圳安防工廠進行過實地參觀,無論是監控攝像機、硬碟錄像機還是光端機,生產加工、硬體組裝、環境測試、"老化"測試等都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同時,對核心部件有著特別"關照"的優勢,對於監控鏡頭、傳輸距離等有一套單獨的測試工具。接下來,我們以光端機為例,看它在出廠前如何經過重重檢測。
  • 半導體測試設備市場現狀:國產化仍不足10%!
    相對於半導體製造的其他環節來說,在半導體封測領域,目前國內廠商發展較快,由此也帶動了封測設備國產化率的提升。那麼目前在半導體自動化測試設備領域,國產廠商的發展情況如何呢?(2)晶圓測試每一塊加工完成後的晶片都需要進行晶圓測試,他沒有特性測試全面,但必須判定晶片是否符合設計的質量和需求。測試矢量需要高的故障覆蓋率,但不需要覆蓋所有的功能和數據類型。晶圓測試主要考慮的是測試成本,需要測試時間最小,只做通過/不通過的判決。(3)封裝測試是在封裝完成後的測試。
  • ...看半導體測試設備如何以「緩慢」應對迅疾;中科銀河芯等企業傳...
    1、超長「待機」服務半導體全行業 看半導體測試設備如何以「緩慢」應對迅疾2、【芯視野】芯恩「進行曲」?1、超長「待機」服務半導體全行業 看半導體測試設備如何以「緩慢」應對迅疾根據美國的半導體行業調查公司VLSI Research發布的按銷售額排名的2019年全球前十大半導體設備廠商中,測試設備商佔據兩個席位,分別是日本的愛德萬公司(第6)、美國的泰瑞達公司(第8)。2019年愛德萬、泰瑞達銷售額(包括服務收入)分別為24.7億美元、15.5億美元。隨著晶片工藝不斷升級,一顆晶片上承載的功能越來越多,對測試的需求也不斷增長。
  • wifi晶片廠商有哪些_wifi晶片廠商十大排名
    wifi晶片廠商排名一:博通   BroadcomCorporation(博通公司)(Nasdaq:BRCM)是全球領先的有線和無線通信,主營無線半導體設計製造、計算和網絡設備、數字娛樂、寬帶接入產品、行動裝置的片上系統和軟體解決方案。其產品實現向家庭、辦公室和移動環境以及在這些環境中傳遞語音、數據和多媒體。
  • 半導體晶片為什麼重要 半導體晶片是如何生產出來的
    一塊300mm直徑的晶圓,16nm工藝可以做出100塊晶片,10nm工藝可以做出210塊晶片,於是價格就便宜了一半,在市場上就能死死摁住競爭對手,賺了錢又可以做更多研發,差距就這麼拉開了。  說個題外話,中國軍用晶片基本實現了自給自足,因為咱不計較錢嘛!可以把晶片做的大大的。另外,越大的矽片遇到雜質的概率越大,所以晶片越大良品率越低。
  • 半導體測試ATE產業詳解,國產機會在哪裡?
    其中測試功能由測試機實現,而探針臺和分選機實現的則是機械功能,將被測晶圓/晶片揀選至測試機進行檢測。探針臺和分選機的主要區別在於,探針臺針對的是晶圓級檢測,而分選機則是針對封裝的晶片級檢測。根據SEMI,ATE大致佔到半導體測試設備的2/3,探針臺和分選機合計佔到半導體測試設備的1/3。
  • 網傳美國最大兩家半導體設備廠商對中芯等啟動「無限追溯」機制...
    一旦他們生產的集成電路最終被交到軍方手上,無論是知情還是非知情、自願還是非自願、做的是民用電路還是非民用、之後的產品經過多少層的改造或渠道流通,都會被美國追責,後果很嚴重。   中興殷鑑不遠。   舉個例子:通常,美國晶片廠商的部分高端晶片是被禁止出售給具有軍方背景的中國企業的。
  • 半導體晶片概念股大解析
    去年半導體晶片行業就獲得了資金的認可。加之近期中興突發事件及近日傳出阿里全資收購中天微的消息,以及《中國製造2025》中明確提出大力發展集成電路,提出到2025年中國晶片自給率達50%的目標,為該板塊未來持續發酵創造了可能。半導體晶片行業究竟有著怎樣的行業地位呢?
  • 【入股】華為入股濾波器廠商德清華瑩;平頭哥如何構建AIoT晶片生態...
    1、華為入股濾波器廠商德清華瑩2、集微公開課第二十六期:平頭哥如何構建AIoT晶片生態?最近幾年市場上發展較快的是MEMS晶片領域,2015年,中國壓力傳感器行業產能約2.55億隻,2020~2023年MEMS市場複合年增長率預計為9%,因此MEMS晶片將在最近幾年迎來高速發展階段。MEMS晶片的產業鏈分為設計、製造、封裝和測試,目前國內的晶片廠商多處於晶片生產的下遊——即封裝和測試階段,在上遊的設計和製造工藝階段則少之又少,而晶片的製造工藝又是難點中的難點。
  • 從存儲晶片、模擬晶片、功率半導體三大板塊速看慕展!|晶片|存儲...
    7月5日,為期3天的慕尼黑上海電子展圓滿落幕,與往年有所不同,今年的慕展國際晶片大廠有所減少,估計是受到了疫情的影響。今年參展的國內半導體廠商主要有存儲晶片、模擬晶片及功率器件廠商等,並且這些廠商都帶來了目前大受關注的5G、汽車電子、智能設備、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等新技術和新興應用進展。
  • 半導體設備廠商有哪些_全球十大半導體設備廠商排名
    應用材料公司的主要產品為晶片製造相關類產品,例如原子層沉積,物理氣相沉積,化學氣相沉積,電鍍,侵蝕,離子注入,快速熱處理,化學機械拋光,測量學和矽片檢測等。應用材料公司每年的研究經費達到約10億美元。
  • 半導體產業鏈日益完善 晶片設計是重要一環
    在多重利好因素的綜合作用下,我國半導體產業發展速度不斷加快,AI晶片、智能元件等也成為了企業爭相布局的重點對象。總體來看,完整的半導體產業鏈大致分為三塊:晶片設計、EDA/IP/設計服務、晶圓製造/封裝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