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為一己私利破壞國際法基本原則,今天正式退出《巴黎協定》

2020-12-03 大洋網

11月4日,美國將正式退出《巴黎協定》,成為迄今為止唯一退出《巴黎協定》的締約方。《巴黎協定》凝聚了國際社會合作加強應對氣候變化挑戰的最大共識,豐富和發展了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為基礎的國際氣候治理體系。

對於美方此舉,國際社會及國際法專家學者普遍認為,作為最先進的發達國家,川普政府為一己私利,極大地損害了全球環境治理的公平、效率和成效。

退出協定開環境「倒車」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生效20多年來,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取得積極進展。為加強公約的實施,2011年底至2015年,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通過艱難談判,最終於2015年12月在法國巴黎達成了全面、均衡、有力度、有約束力的《巴黎協定》,成為全球氣候治理新的裡程碑。2016年11月,協定通過不到一年、開放籤署剛滿半年即滿足生效條款要求,《巴黎協定》正式生效。

《巴黎協定》為2020年後全球合作應對氣候變化指明了方向,是近年來多邊主義重大成果中的「一顆璀璨明珠」。

美國是公約締約方。《巴黎協定》達成後,時任總統歐巴馬批准美國加入《巴黎協定》。但川普政府上臺以來,顛覆逆轉了歐巴馬政府時期氣候與環境友好型政策,開環境「倒車」,美應對氣候變化立場出現重大倒退。

2017年3月28日,川普政府籤署「促進能源獨立和經濟增長」行政命令,提出為促進美能源自主獨立、推動經濟和就業增長,應全面評估、調整和廢止美行政部門氣候變化政策舉措。

根據《紐約時報》2020年7月的一項統計,川普政府執政以來,直接或以其他方式撤銷了近70項重大環境政策,另外還有30多項處於撤銷進行中。川普政府視《巴黎協定》為「眼中釘、肉中刺」,屢次指責《巴黎協定》使美商界處於不利地位,揚言退約。

2017年6月1日,川普政府宣布美退出《巴黎協定》,停止實施其「國家自主貢獻」,停止對綠色氣候基金捐資等出資義務。2019年11月4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聲明稱,美已通知聯合國,宣布正式啟動退出《巴黎協定》的程序。蓬佩奧還在聲明中強調,美退約系因《巴黎協定》對美造成不公平的經濟負擔。按照《巴黎協定》退約條款規定,美將於2020年11月4日正式退出《巴黎協定》。

西安交通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張生分析認為,如今在聯邦政府政策影響下,美國地方氣候政策也呈現出明顯的倒退之勢,主張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地方政府數量不斷減少。這樣的倒退不僅影響了美國本土的氣候治理,也影響到其參與的雙邊多邊氣候合作和全球治理進程。

中國政法大學國際環境法研究中心主任林燦鈴教授在接受《法治日報》記者採訪時說,氣候變化問題不同於其他問題,這是一個複雜的全球性的關係人類整體存亡的重大國際環境問題。毫無疑問,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希望解決好這個問題。但「當世界的主宰」或「做制定國際規則的主導者」一直是美國的夢想,如果它主導不了《巴黎協定》,就意欲退出、推倒重來。這是美國為達到目的的一貫伎倆。在應對環境問題上,美國退出《巴黎協定》顯示了一直以來奉行的環境單邊主義。

美不履約樹立「壞榜樣」

事實上,美退出《巴黎協定》遭到國際社會的一致反對。各國領導人和國際組織紛紛表態,對川普政府退約決定表示遺憾和失望。聯合國秘書長、《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歐盟以及德國、法國、義大利、英國、墨西哥、加拿大、日本等均在川普政府宣布退約後第一時間通過發言人表態、發表聲明、領導人致電等不同形式對美此舉表示遺憾。

針對美方宣稱願重新談判美加入協定條件等說法,各方均強調,《巴黎協定》已獲得廣泛支持,不可重開談判。與美悍然退約行徑截然相反,國際社會皆重申切實履行《巴黎協定》、加強全球氣候治理的堅定意願。

根據《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十二條及締約方大會決定的規定,作為發達國家締約方,美應每兩年提交一次應對氣候變化的「雙年報告」,每四年提交一次「國家信息通報」。美連續三年拒絕提交相關履約進展報告,使國際社會無法全面了解美國內應對氣候變化行動和進展。自2018年起,美未能提交第三輪和第四輪「雙年報告」以及第七輪「國家信息通報」,成為極少數未能履行信息報告義務的發達國家之一。美的上述舉動再次為發達國家嚴格履行公約義務樹立了「壞榜樣」,持續向全球氣候治理注入「負能量」。

華東政法大學中國法治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闕天舒教授說,從全球治理的層面來講,《巴黎協定》的籤署為全球氣候治理奠定了基本格局和堅實基礎,是促進全球氣候治理正義實現的重要實踐,美國的退出無疑公然違背了協定達成的氣候治理共識、推卸氣候治理的責任,會對全球氣候治理的發展和全球氣候治理正義的進程產生深遠影響。

闕天舒進一步指出,作為世界範圍內的科技強國和溫室氣體排放大國,美國此舉無疑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治理氣候問題帶來了挑戰,加大了全球氣候治理難度。一方面,根據協定,發達國家本應實現在2020年之前每年提供資金1000億美元,在2020年之後每年提供不少於1000億美元。美國退出《巴黎協定》表明,這個世界第一大經濟體資金上的支持和幫助也就沒有了。同時,許多發展中國家的自主減排貢獻依賴的是發達國家的技術,美國的科技實力毋庸置疑,其退出不僅是資金缺口的增大,還有其減排技術的撤出。另一方面,美國本就是世界第二大溫室氣體排放國,在失去《巴黎協定》的束縛、增加對傳統能源的開發和使用後,會進一步加大氣候治理的壓力,實現協定確立的目標會更加艱難。因此,美國退出《巴黎協定》使得全球氣候治理的資金、技術挑戰增加,減排目標實現的難度加大。

對此,張生也認為,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在較大程度上影響了國際氣候治理的格局,影響了全球減排和控溫目標的實現,未來世界氣候治理布局和規劃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第一,作為全球最大經濟體以及第二大溫室氣體排放國,美國不再履行自主減排承諾,將使減排國際行動大打折扣;第二,美國不再履行資金援助承諾,使得發達國家每年1000億美元的出資目標難以實現,增大了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資金的缺口,削弱了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也會遲滯全球低碳技術的革新;第三,美國退約會降低各國參與國際氣候治理合作的信心,阻撓全球氣候治理的進程。

違反國際法基本原則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面對層出不窮的全球性問題,國際法成為全球治理的重要工具,而美國也曾在建立以《聯合國憲章》為核心的現代國際法體系中發揮過重要作用。

善意履行條約義務是國際法的一項重要基本原則,國家對條約義務的切實履行是遵守和執行國際法規則的核心。

根據《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規定,美國作為締約方,應當採取措施限制溫室氣體排放,率先履行減排義務。然而,自1992年10月批約以來,美排放量仍持續快速增長,且增長趨勢保持了15年之久,直至2007年左右才達到排放峰值。2010年,美向公約秘書處通報,承諾到2020年將在2005年溫室氣體排放基礎上全經濟範圍減排17%。但根據美最新溫室氣體清單報告,截至2018年底,美溫室氣體排放量比2005年僅下降10.2%,勉強完成其減排目標的60%。2015年,歐巴馬政府提出新的氣候行動目標,承諾到2025年要在2005年溫室氣體排放基礎上排放下降26%至28%。川普政府已於2017年6月宣布拒不履行以上目標,擅自毀諾。

林燦鈴說,應對氣候變化是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面對的一個極其嚴峻的課題,成為當今國際關係的博弈點,是國際立法的一個焦點和重點問題。在應對氣候變化這一關乎人類存亡的課題上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相關立法缺乏追責機制,從《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到《京都議定書》再到如今的《巴黎協定》,都存在這個問題。

「美國的退出會產生不利影響,它的利益同盟者受其羈絆肯定會有所顧忌而放慢腳步,同時也會對某些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積極性產生不利影響,客觀上減緩『應對氣候變化國際立法』進程。」林燦鈴說。

張生說,從更廣泛的層面看,美國單方退出國際條約,對國際法律關係的穩定性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並損害國際社會通過締結協定應對重大國際問題的合作與努力。自川普上任以來,「美國優先」成為施政的核心,在對外關係上,川普政府奉行單邊主義、孤立主義和保護主義。在這樣的理念影響下,美國政府對相關國際法規則在很大程度上採取懷疑、忽視甚至是完全踐踏的態度,突出體現為頻繁退約和退群,對二戰以來形成的多邊國際經貿法律體製造成極大的衝擊,也給全球化帶來極大的不確定性。

來源:法制日報
頭圖:新華社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趙小滿

相關焦點

  • 美國正式退出《巴黎協定》 全球氣候治理向何處去
    11月4日,美國正式退出《巴黎協定》,成為迄今為止唯一退出《巴黎協定》的締約方。《巴黎協定》於2015年12月在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達成,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下繼《京都議定書》後第二份有法律約束力的氣候協議。
  • 美國宣布退出《巴黎協定》,是這麼一回事
    2017年6月1日,美國現任總統川普(Donald J. Trump)宣布美國將退出《巴黎協定》(The Paris Agreement),這一決定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強烈反應。《巴黎協定》是什麼?美國為什麼要退出? 這篇文章會為你梳理事情的全貌。什麼是巴黎協定?
  • 中紀委網站: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全球氣候治理向何處去?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沈東方11月4日,美國正式退出《巴黎協定》,成為迄今為止唯一退出《巴黎協定》的締約方。《巴黎協定》於2015年12月在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達成,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下繼《京都議定書》後第二份有法律約束力的氣候協議。
  • 川普強行退出《巴黎協定》美國各州政府卻在「自救」
    來源:第一財經川普強行退出《巴黎協定》 美國各州政府卻在「自救」作者: 馮迪凡美國退出《巴黎協定》,真的能令美國總統川普如願以償地重振美國燃煤行業嗎?同時,拉肖夫也指出,儘管川普總統要退出《巴黎協定》,重振美國燃煤行業,但美國的整體排放量沒有出現大量增加,其中原因是美國各級層面都希望以切實行動來遵循《巴黎協定》的原則。世界資源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安德魯·萊特(Andrew Light)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好消息是,美國各州、市及企業都願意繼續執行《巴黎協定》。
  • 美國正式退出《巴黎協定》,大選結果將決定應對氣候危機速度
    美國正式退出《巴黎協定》,大選結果將決定應對氣候危機速度 澎湃新聞記者 楊漾 2020-11-04 14:46 來源:
  • 美國正式退出巴黎協定 未來美國將如何應對氣候變化問題?
    據外媒The Verge報導,美國將於11月4日正式退出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巴黎協定》。美國將如何繼續應對氣候變化問題,將取決於大選結果。《巴黎協定》在2016年11月4日正式生效,目前仍有少數國家尚未正式批准該協定。美國總統川普在上任後不久就提出讓美國退出巴黎協定,但這個過程花了四年時間。
  • 川普宣布美國退出「巴黎協定」 全球氣候治理或迎來「3.0時代」
    據美國媒體報導,川普政府考慮3種退出《巴黎協定》的形式:一是直接退出《巴黎協定》,但按規定,這也許要等到2020年才能生效;二是川普政府宣布《巴黎協定》是需要參議院批准的法律條約,但參議院肯定不會投票通過;三是《巴黎協定》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下的應對氣候變化文件,川普政府直接退出公約。
  • 巴黎協定內容主要是什麼? 巴黎協定有哪些國家
    巴黎協定內容主要是什麼?去年11月4日,美國政府正式通知聯合國,要求退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根據《巴黎協定》規定,退出過程需要一年時間。這也就是意味著,今年11月4日,也就是今天,美國正式退出《巴黎協定》,成為迄今為止唯一退出《巴黎協定》的締約方。
  • 喬•廷德爾:美退出《巴黎協定》不會誘發多米諾效應
    當地時間6月1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宣布,美國將退出《巴黎協定》。他同時強調,美國也許會重返有關應對氣候變化的協定,但前提條件是協定必須要對美國更加「公平」。 中新社記者 刁海洋 攝  如今的喬•廷德爾多了一重身份:《巴黎協定》特設工作組聯合主席。9月1日,來華訪問的她與中國外交部氣候變化談判特別代表苟海波舉行了會見。
  • 起底美國破壞全球環境治理(環球熱點)
    作為當今世界最先進的發達國家,美國不僅在國內環境保護政策上大開「倒車」,還嚴重損害全球環境治理的公平、效率和成效,是公認的「共識破壞者」和「麻煩製造者」。大開「倒車」——怠於履行國際義務11月4日,美國正式退出《巴黎協定》,成為迄今為止唯一一個退出《巴黎協定》的締約方。
  • 美國退出了《巴黎協定》,科學家們說:你會後悔的
    6月1日,川普在白宮的記者發布會上宣布,美國退出《巴黎協定》。不得不說,在川普稱為美國的新總統後,他總是能以各種方式引起全世界的矚目,這次也不例外。美國國家天氣頻道(The Weather Channel)網站將主頁設置成了這個樣子…… 圖片來源:The Weather Channel《巴黎協定》由195個國家在2015年聯合國氣候峰會中通過,旨在遏制全球變暖的趨勢。再結合川普對氣候變化問題一貫的態度,突然就理解了他為什麼要退出《巴黎協定》了呢(不,並沒有)。
  • [人民日報海外版]起底美國破壞全球環境治理(環球熱點)
    圖為在美國加州長灘,一名男子騎車從被遺棄的口罩旁經過)一段時間以來,在氣候變化和環境保護問題上,美國一些政府部門和政客對中國極盡抹黑之能事。美國國務院甚至炮製出一份「中國破壞環境事實清單」。這完全是一場玩弄「雙標」的政治鬧劇。
  • 正式退出!美國又一次站在人類對立面,科學家:家園燃燒的味道
    這並不是危言聳聽,近些年全球森林不斷減少,稀有動物不斷絕跡,就是人類破壞自然環境的最好例證。既然作為世界上最強大的生物,人類有責任保護地球家園。大多數國家也正在努力實現環保目標,但美國卻又一次站在人類對立面,正式退出有一個環保協議,科學家表示,家園已經有了燃燒的味道。
  • 俠客島:美國退出氣候協定,中國的機遇期來了?
    川普終於宣布了美國退出《巴黎協定》的消息。看來,在美國的總統那裡,「一張藍圖繪到底」這句話的效力,大概抵不過「新官不理舊帳」。是的,歐巴馬同志的政治遺產正逐個被推翻。廢了TPP,醫保法案不保,巴黎協定也退了。要知道,就在去年的杭州G20,歐巴馬還跟習總一起,向時任的聯合國秘書長一起遞交了中美兩國對巴黎協定的批准文書。
  • 【美國正式退出巴黎氣候協議】當地時間周三,美國正式退出巴黎氣候...
    文 / 爾東琛2020-11-05 09:38:00來源:FX168 【美國正式退出巴黎氣候協議】當地時間周三,美國正式退出巴黎氣候協議,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拒絕參與全球氣候努力的國家 。
  • 到2100年,4.8億人家園受海平面影響,而美國卻宣布退出巴黎協定
    在21世紀的今天,世界真的改變了很多,高樓大廈拔地而起,高科技產品不斷湧現,人類生活質量不斷提高。然而地球森林面積越來越少,南北極冰川融化速度越來越快,全球海平面也越來越高。有科學家警告說,從現在到2100年,全球海平面將上升3.5米。
  • 川普:美國或重返巴黎氣候協定
    川普表示,他對《巴黎氣候協定》的主要不滿是它不公平地對待美國,如果能達成更好的協議,華盛頓可能會被說服重新加入協定。他還補充稱,雖然他對環境問題有「很強烈的感覺」,但是美國企業需要有能力「競爭」。
  • 研究證實美國才是塑料垃圾頭號生產國
    不僅如此,不論是根據此前世界銀行公布的結果,還是研究組的統計數據,美國都是2016年生產塑料垃圾最多的國家,也是唯一人均塑料垃圾生產量超過100公斤的國家。 該報告還將2016年的數據和2010年的預測結果進行了對比,結果顯示,美國2016年實際生產的塑料垃圾總量約為2010年預測結果的5倍。
  • 維護國際法為基礎國際秩序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圖為1954年6月下旬,周恩來總理應邀訪問印度時,和印度總統拉金德拉·普拉沙德(右一)、副總統薩瓦帕利·拉達克裡希南(右三)、總理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左一)合影。資料圖片  倡導和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一直以來,中國倡導和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國際法的發展作出歷史性貢獻。
  • 美法就《巴黎協定》針鋒相對 法國拒絕川普要求
    而在9月19日聯合國大會(下文簡稱聯大)一般性討論結束之後,美國的退出似乎已成定局。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稱,在宣布退出巴黎協定之後,美國遭到了來自盟友和競爭者的一致指責。在川普發布聲明後,德國總理默克爾、法國總統馬克龍和義大利總理真蒂洛尼緊接著發表了一份聯合聲明稱,即使在美國缺席的情況下,三國仍將貫徹落實《巴黎協定》中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