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紀委網站: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全球氣候治理向何處去?

2020-11-25 手機鳳凰網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沈東方

11月4日,美國正式退出《巴黎協定》,成為迄今為止唯一退出《巴黎協定》的締約方。《巴黎協定》於2015年12月在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達成,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下繼《京都議定書》後第二份有法律約束力的氣候協議。

  美「退群」行為損害全球治理的公平、效率和成效

《巴黎協定》是繼1992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1997年《京都議定書》之後,人類歷史上應對氣候變化的第三個裡程碑式的國際法律文本,形成2020年後的全球氣候治理格局。

從環境保護與治理上來看,《巴黎協定》的貢獻在於明確了全球共同追求的「硬指標」。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曾警告,如果不把全球升溫控制在1.5攝氏度之內,2030年之後,地球將迎來「毀滅性天氣」。而《巴黎協定》明確規定,各國要將本世紀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2攝氏度之內,並努力控制在前工業化時期水平之上1.5攝氏度之內。

2017年6月1日,川普政府宣布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停止實施其「國家自主貢獻」,停止對綠色氣候基金捐資等出資義務。2019年11月4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聲明稱,美國已通知聯合國,宣布正式啟動退出《巴黎協定》的程序。根據《巴黎協定》規定,退出過程需要一年時間。這意味著,2020年11月4日就成為美國正式退出《巴黎協定》的日子。

「退群」行為只是美國在環境領域的問題之一。撤銷多項環境政策、怠於履行國際義務、缺席多領域多邊環境條約、妨礙多邊環境進程……中國外交部網站近日發布的《美國損害環境事實清單》和《美國損害全球環境治理報告》兩份文件,梳理了美國在環境領域的更多問題。

對於美國這一系列開環境治理「倒車」的行為,國際社會及國際法專家學者普遍認為,這極大地損害了全球環境治理的公平、效率和成效。

「美國政府悍然退出《巴黎協定》,是其奉行的美國優先、單邊主義在氣候變化領域的集中表現,充分顯示出其對國際法和國際規則『合則用、不合則棄』的輕蔑態度,嚴重破壞全球氣候治理與國際氣候合作。」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副教授高超超接受採訪時表示。

「美國肯定會失去國際社會的信任,這在一定程度上已經發生」,哥倫比亞大學薩賓氣候變化法律中心的創始人兼教務主任麥可?傑拉德表示,美國退出《巴黎協定》的時間越長,重新參與的難度就越大。「因此,美國參與任何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機制都會變得更加困難。」

 面臨任何國家都無法獨自應對的氣候變化,全球環境治理的總體格局不會逆轉

美國山火、孟加拉颶風、澳大利亞山火……近年來,全球自然災害的發生越來越頻繁,許多專家指出,所有災難在追根溯源後,都指向氣候變化。

「聯合國成立75周年後,世界再次面臨任何國家都無法獨自應對的風險,如氣候變化。如果各國不能通力合作,氣候變化必然導致相互毀滅。」全球化智庫(CCG)創始人王輝耀認為,保護生態環境、應對氣候變化需要世界各國同舟共濟、共同努力,任何一國都無法置身事外、獨善其身。

世界最大經濟體美國「退群」,這會對全球環境治理產生哪些影響?

「這樣的倒退不僅影響了美國本土的氣候治理,也影響到其參與的雙邊多邊氣候合作和全球治理進程。」西安交通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張生分析了三點影響:

第一,作為全球最大經濟體以及第二大溫室氣體排放國,美國不再履行自主減排承諾,將使減排國際行動大打折扣;

第二,美國不再履行資金援助承諾,使得發達國家每年1000億美元的出資目標難以實現,增大了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資金的缺口,削弱了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也會遲滯全球低碳技術的革新;

第三,美國退約會降低各國參與國際氣候治理合作的信心,阻撓全球氣候治理的進程。

即便如此,世界其他各國積極響應氣候危機的姿態不會動搖,國際氣候治理的總體格局不會逆轉。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副研究員張永香認為,就未來而言,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正向發展仍舊是主旋律,氣候治理正進入多元主體發揮作用的時代,地方和民間組織層面將開展更多的技術創新務實合作,提高氣候變化科學及認知的能力建設仍將是長期的任務。

那麼,全球環境治理下一步該怎麼走?

就在美國正式退出《巴黎協定》當天,《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公布了由該機構與智利、法國、義大利、英國共同發表的聯合聲明。聲明對美國正式退出《公約》表示遺憾,同時強調仍將致力於同美國國內全體利益相關方和全球範圍內的夥伴保持合作,以加快氣候行動,並攜手各締約方一同確保《巴黎協定》的全面落實。

「單極或雙極引領全球氣候變化治理的局面已然不在,多個國家或者多個國家集團將共同發揮引領作用。」張永香認為,全球氣候治理的參與主體日趨多元化,除了國家作為締約方發揮作用外,地方政府、城市、企業、非政府組織、個人等非國家主體也正開展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

全球氣候治理的「中國方案」

長期以來,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積極參與全球氣候治理,推動構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氣候治理體系,已提前和超額完成2020年氣候行動目標,為推進氣候治理進程和《巴黎協定》實施貢獻了中國力量。

從國內層面看,2019年,中國國內煤炭消費佔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從2000年的68.5%下降到57.7%;天然氣佔比從2000年的2.2%大幅上升到2019年的8.1%;風電、水電、核電、太陽能發電等非化石能源佔比從7.3%上升到14.9%。2009年至2019年,中國共完成造林7130.7萬公頃,2000年至2017年全球新增的綠地面積中,有25%以上來自中國,對全球綠化增量的貢獻居全球首位。中國長時間、大規模治理沙化、荒漠化,有效保護修復溼地,生物遺傳資源收集保藏量位居世界前列。

從國際層面看,從推動達成氣候變化《巴黎協定》到全面履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從推動二十國集團發布首份氣候變化問題主席聲明到設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再到大力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中國一直深度參與和引領全球氣候和生態環境治理,高標準履行國際義務。中國還通過合作建設低碳示範區、實施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項目、舉辦能力建設培訓班等形式,分享應對氣候變化的有益經驗,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提供幫助和支持。

對於未來幾十年的全球氣候治理,中國也有著長遠而清晰的規劃。

日前公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強調,要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降低碳排放強度,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到碳排放峰值,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9月22日,中國承諾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是中國向全球首次明確實現碳中和的時間點,也是迄今為止各國中作出的最大減少全球變暖預期的氣候承諾。

「要實現這些目標,在能源利用方面,應更大範圍應用新能源;在經濟生產方面,應降低單位GDP能耗,逐漸實現低能耗、高效益的發展;在社會生活方面,應強化全民環保的意識,實現低碳生活。」高超超認為,中國將不斷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全力推進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為推動全球氣候和生態治理、為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貢獻自己的力量。

相關焦點

  • 美國正式退出《巴黎協定》 全球氣候治理向何處去
    11月4日,美國正式退出《巴黎協定》,成為迄今為止唯一退出《巴黎協定》的締約方。《巴黎協定》於2015年12月在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達成,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下繼《京都議定書》後第二份有法律約束力的氣候協議。
  • 川普宣布美國退出「巴黎協定」 全球氣候治理或迎來「3.0時代」
    在川普解釋他退出《巴黎協定》決定的同時,美國前總統歐巴馬發布聲明:美國民間已經選擇了低碳的未來,即便沒有美國政府的領導,儘管美國選擇加入了拒絕《巴黎協定》的小陣營,我相信,美國各州、城市、企業都會挺身而出,更加努力,捍衛地球的未來。《巴黎協定》是首個具有法律約束力抗擊氣候變化的全球性協議。幾乎所有國家都自願致力於遏制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舉措。
  • 美國為一己私利破壞國際法基本原則,今天正式退出《巴黎協定》
    11月4日,美國將正式退出《巴黎協定》,成為迄今為止唯一退出《巴黎協定》的締約方。《巴黎協定》凝聚了國際社會合作加強應對氣候變化挑戰的最大共識,豐富和發展了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為基礎的國際氣候治理體系。
  • 美國正式退出《巴黎協定》,大選結果將決定應對氣候危機速度
    這一事件發生在全球綠色復甦熱潮興起之際,總統大選結果將直接決定美國應對氣候危機的速度。2015年,全球共196個國家和地區籤署了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並於2016年11月4日正式生效。《巴黎協定》確立了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長期目標:到本世紀末將全球氣溫升幅控制在工業化前水平2℃以內,並努力將氣溫升幅控制在工業化前水平1.5℃以內;全球儘快實現溫室氣體排放達峰,並在本世紀下半葉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但川普在其任期內一直對氣候科學持懷疑態度,視全球氣候變化為一場「騙局」。
  • 美國宣布退出《巴黎協定》,是這麼一回事
    2017年6月1日,美國現任總統川普(Donald J. Trump)宣布美國將退出《巴黎協定》(The Paris Agreement),這一決定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強烈反應。《巴黎協定》是什麼?美國為什麼要退出? 這篇文章會為你梳理事情的全貌。什麼是巴黎協定?
  • 俠客島:美國退出氣候協定,中國的機遇期來了?
    川普終於宣布了美國退出《巴黎協定》的消息。看來,在美國的總統那裡,「一張藍圖繪到底」這句話的效力,大概抵不過「新官不理舊帳」。是的,歐巴馬同志的政治遺產正逐個被推翻。廢了TPP,醫保法案不保,巴黎協定也退了。要知道,就在去年的杭州G20,歐巴馬還跟習總一起,向時任的聯合國秘書長一起遞交了中美兩國對巴黎協定的批准文書。
  • 喬•廷德爾:美退出《巴黎協定》不會誘發多米諾效應
    當地時間6月1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宣布,美國將退出《巴黎協定》。他同時強調,美國也許會重返有關應對氣候變化的協定,但前提條件是協定必須要對美國更加「公平」。 中新社記者 刁海洋 攝  如今的喬•廷德爾多了一重身份:《巴黎協定》特設工作組聯合主席。9月1日,來華訪問的她與中國外交部氣候變化談判特別代表苟海波舉行了會見。
  • 美國退出了《巴黎協定》,科學家們說:你會後悔的
    6月1日,川普在白宮的記者發布會上宣布,美國退出《巴黎協定》。不得不說,在川普稱為美國的新總統後,他總是能以各種方式引起全世界的矚目,這次也不例外。美國國家天氣頻道(The Weather Channel)網站將主頁設置成了這個樣子…… 圖片來源:The Weather Channel《巴黎協定》由195個國家在2015年聯合國氣候峰會中通過,旨在遏制全球變暖的趨勢。再結合川普對氣候變化問題一貫的態度,突然就理解了他為什麼要退出《巴黎協定》了呢(不,並沒有)。
  • 美國正式退出巴黎協定 未來美國將如何應對氣候變化問題?
    據外媒The Verge報導,美國將於11月4日正式退出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巴黎協定》。美國將如何繼續應對氣候變化問題,將取決於大選結果。《巴黎協定》在2016年11月4日正式生效,目前仍有少數國家尚未正式批准該協定。美國總統川普在上任後不久就提出讓美國退出巴黎協定,但這個過程花了四年時間。
  • 全球氣候治理新變數
    2017年6月1日,美國總統川普在記者會上宣布,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川普說該協定對美國不利,卻讓他國受益,為此美國將重啟談判,尋求一份對美國公平的協議。前總統歐巴馬隨即在一份聲明中批評說,美國「加入了少數拒絕未來的國家行列」;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表示如果川普真要退出《巴黎協定》,挺身和他抗衡是「歐洲的義務」。川普此舉是對前任總統外交業績的全盤否定,凸顯美國內政民粹化的蔓延趨勢。作為全球唯一超級大國的美國,此舉可能會使全球氣候治理多年積攢的成果付諸東流。
  • 川普強行退出《巴黎協定》美國各州政府卻在「自救」
    來源:第一財經川普強行退出《巴黎協定》 美國各州政府卻在「自救」作者: 馮迪凡美國退出《巴黎協定》,真的能令美國總統川普如願以償地重振美國燃煤行業嗎?「我們會一直不斷努力,直到促使美國再次加入《巴黎協定》。」萊特表示。專家:可再生能源發電已成趨勢11月4日,美國正式向聯合國通知其退出《巴黎協定》的決定。按照聯合國有關規定,退出通知構成了締約國行使退約權退出《巴黎協定》的正式行為。
  • 川普:美國或重返巴黎氣候協定
    川普表示,他對《巴黎氣候協定》的主要不滿是它不公平地對待美國,如果能達成更好的協議,華盛頓可能會被說服重新加入協定。他還補充稱,雖然他對環境問題有「很強烈的感覺」,但是美國企業需要有能力「競爭」。
  • 【每日一習話】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代表了全球綠色低碳轉型...
    習近平: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代表了全球綠色低碳轉型的大方向,是保護地球家園需要採取的最低限度行動,各國必須邁出決定性步伐。 這段話出自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的講話。
  • 美法就《巴黎協定》針鋒相對 法國拒絕川普要求
    美法就《巴黎協定》針鋒相對  據英國《獨立報》報導,9月19日,法國總統馬克龍首次在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中發表演講。他力挺《巴黎氣候變化協定》,並強調只有「多極主義」才能保證長久和平。對於川普政府重新修改《巴黎協定》的要求,馬克龍在演講中表示拒絕。但他表示該協定永遠向美國敞開大門。
  • 《巴黎協定》即將生效 開啟全球氣候治理新階段(高清組圖)
    這是2016年4月22日,在位於美國紐約的聯合國總部,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中)在《巴黎協定》高級別籤署儀式開幕式上講話。2016年11月4日,在人類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中具有歷史性意義的《巴黎協定》將正式生效。
  • 巴黎協定內容主要是什麼? 巴黎協定有哪些國家
    巴黎協定內容主要是什麼?去年11月4日,美國政府正式通知聯合國,要求退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根據《巴黎協定》規定,退出過程需要一年時間。這也就是意味著,今年11月4日,也就是今天,美國正式退出《巴黎協定》,成為迄今為止唯一退出《巴黎協定》的締約方。
  • 起底美國破壞全球環境治理(環球熱點)
    不久前,中國外交部網站發布《美國損害環境事實清單》和《美國損害全球環境治理報告》兩份文件,用事實和數據還原美國在環境治理領域的斑斑劣跡,直接戳破美國一些人「賊喊捉賊」的把戲,給美國某些政客的無理指責以有力反擊。
  • [人民日報海外版]起底美國破壞全球環境治理(環球熱點)
    不久前,中國外交部網站發布《美國損害環境事實清單》和《美國損害全球環境治理報告》兩份文件,用事實和數據還原美國在環境治理領域的斑斑劣跡,直接戳破美國一些人「賊喊捉賊」的把戲,給美國某些政客的無理指責以有力反擊。作為當今世界最先進的發達國家,美國不僅在國內環境保護政策上大開「倒車」,還嚴重損害全球環境治理的公平、效率和成效,是公認的「共識破壞者」和「麻煩製造者」。
  • 中國為全球氣候治理作表率
    宋衛星攝(人民視覺)12月2日至14日,為期兩周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4次締約方會議在波蘭卡託維茲舉行,全球近200個國家的代表在此共同商議如何落實2015年《巴黎協定》的減排條款。面對依然嚴峻的氣候變化挑戰,各國該如何呵護共同的家園?中國用實際行動做出了表率。
  • 外交部:中國將堅定不移地做全球氣候治理進程的維護者和推動者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曹勝濟):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1日在記者會上表示,氣候變化是全球性挑戰,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置身事外。中國將繼續堅定不移地做全球氣候治理進程的維護者和推動者,積極參與氣候變化多邊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