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看病花大錢難救命!實用看病寶典來了!(上篇)

2021-01-08 針尖起舞弄清影

朋友36歲,身強體壯。單位體檢,彩超發現了直徑5mm的膽囊息肉,醫生說有惡變可能,非常害怕,於是在當地一家三甲醫院毅然做手術切除了膽囊。誰知術後發生併發症膽汁漏差點要了命!後去北京在腹腔放置了引流管,帶了近一年的管才痊癒。原來一百四十斤的豐滿女人變成一百零幾斤的苗條女郎,也算意外收穫,只是拿命換來的收穫代價太昂貴!

看到這兒,大家可能會說:大夫說話就愛「誇大」病情,不能信!

還有個三十多歲朋友也是體檢,彩超發現甲狀腺有個6mm小結節,穿刺病理診斷甲狀腺癌。醫生說甲狀腺癌生長緩慢,惡性程度低,結節這麼小這麼年輕就切除甲狀腺影響生活質量,可以隨訪觀察。在體檢中心複查了兩年說有點鈣化,不放心去醫院檢查,結果發現結節大小沒變,但氣管旁淋巴結已經轉移,只好做了甲狀腺切除和頸淋巴結清掃,脖子上留下十幾釐米長的刺眼疤痕!

這次,大夫倒沒有小題大做,可結果卻依然悲催!

看完這兩個病例,大家可能會焦慮:怎麼才能知道大夫的話是「誇大」還是「忽略」了病情?大夫的話還能不能信?

大夫的話當然得信,不然怎麼看病!關鍵是那麼多科室、那麼多大夫會有不同的建議,得自己選擇!

來源於網絡

去醫院看病,門診掛號會看到一大堆科室:外科就有肝膽、胃腸、泌尿、神經、血管、心胸……內科:呼吸、消化、心內、腎內、血液……醫技:心電、超聲、CT核磁、病理、檢驗還有超聲介入、放射介入……越大、專科越強的醫院分科更細。病人需要憑自己的感覺掛一個科室看病,有人說找導醫呀,要知道所有的導醫都是護士,有經驗的護士還好,可有些醫院為了形象都是年輕靗麗護士,護士的培養是重護而不是重醫。醫生都會覺得本專業外就有隔行如隔山的感覺,讓導醫護士無所不知真是難為她們!

掛了一個科的號看上大夫是不是就無憂了?大多數的病都會有共同症狀:如食欲不振、腹脹痛、噁心、心慌、氣短、心神不寧、頭昏等,「同症異病」很常見。專科大夫習慣性的專科思維首先考慮的是本專業的病,比如患者說左胸疼痛,如掛的心內科號,大夫就會開一些化驗和檢查排除有沒有冠心病,結果所有檢查都正常,大夫可能會說沒啥大問題,也許是神經反射疼或肋軟骨炎,開藥吃了幾天還不見好,又過幾天,前胸皮膚出來疹子,去皮膚科一看原來是帶狀皰疹惹的禍!如果心內科醫生沒有皮膚科知識,大概率最後看病的結果就是如此。

大家說那就看全科吧,最近幾年國家大力投入開展全科醫生培養,但固有的多年專科醫生培養模式讓專科醫生輕視全科,認為全科醫生樣樣都懂、卻都是一知半解,所以優秀的醫生根本不願選擇幹全科。現實是大多數全科醫生學歷、知識、能力水平普遍較低,還有些是村衛生院醫生轉崗而來。

現代醫學發展日新月異,新材料、新設備使原有的診療模式發生翻天覆地變化,新的技術也不斷應運而生。

以前外科獨霸的三大技術:切除、引流、移植或植入,現在除了器官移植外,內科和放射介入都在做冠脈支架植入……超聲和放射介入做了絕大多數置管引流。相對於創傷大的開刀切除,外科的腔鏡微創切除,內鏡下切除、還有超聲、放射介入的影像下超微創、精準切除和熱消融的腫瘤原位滅活……

各種新技術、治療方法和治療理念層出不窮、讓人眼花繚亂。從事這些新技術的有內、外、介入影像(超聲和放射)醫生,內科醫生外科化、外科醫生影像化、影像醫生臨床化,現代醫學從未象現在這樣,多學科互相依從又互相竟爭!即使在同一個醫院的大夫對自己專業外的新技術都不了解,更何況病人!

大家覺得有這麼多新技術太好了,可是真能惠及患者嗎?

有個肝血管瘤的患者,做彩超時醫生建議她可以做超微創超聲引導下血管瘤注射硬化治療,她覺得彩超醫生就是用機器查一下哪會治病,只記住了微創這個詞。在一家知名醫院肝膽外科做了腹腔鏡肝血管瘤微創切除手術,花費了兩三萬元。回來複查時又碰到當初的彩超醫生,高興地說做了你說的微創手術、花了多少錢。醫生說我說的超微創手術不用切肝、一根針打點藥就行,只需花費二三千,是在超聲介入做。聽完後她的高興勁兒全沒了,所幸手術很成功沒有併發症,只是多花錢受點罪,切除肝的範圍不大,對生活沒有影響。

大家可能會指責做肝血管瘤切除的醫生沒有充分告知患者,也許是他根本不知道有這種超微創治療方法,也許他知道但到底有多大療效並不清楚,他選擇自己最自信、最有能力的技術而排斥所不能也是人性使然。更遑論推薦自己和患者都不熟悉的治療可能被投訴、被打罵的風險!

來源於網絡

外科醫生唯技術論、內科醫生唯藥物論,醫生越來越精於技術、科研,治療越來越微觀化,眼中卻只有病而無病人!難道這一切都需學無止境、疲憊不堪、超負荷工作,為國人提供了外國人無法享受的高效醫療服務的廣大中國醫生來承擔?!

醫學是一門經驗學科,正象樊代明院士所說醫學絕不是科學!科學是嚴謹的、唯一的,1+1科學只等於2,而醫學的個體差異和生命奧秘之深則可能有多種答案。

年輕時不相信中醫,覺得玄而虛,西醫則精確、數據化。從醫多年才覺得:中醫的宏觀辨證思維+西醫的微觀分析驗證+人文理念才是救治病人的王道!

這並不一定會被病人所理解。雖然這篇說的是醫生問題,但選擇什麼樣的醫生、什麼樣的治療,真的跟病人無關嗎?請記住:你看(聽)到的都是你想看(聽)到的!

好了,下篇就寫病人的問題。

相關焦點

  • 在美國看病到底有多貴?為什麼外國人更熱衷於健身?
    有的人說,美國的女生更加喜歡肌肉男,你可以從保護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國外的治安,遠沒有那麼國內那麼安全,如果身邊沒有個彪悍的男友來保護你的話,確實還真的蠻危險的。第三點、看病的成本太高「國外看病難、看病貴」,這是發自國內一位母親的自訴。她的兒子不過就是發高燒,去醫院看個病不僅貴,而且手續超繁雜。
  • 超實用!上海最佳醫院、王牌科室排行榜來了!果斷收藏!附看病掛號全...
    超實用!上海最佳醫院、王牌科室排行榜來了!果斷收藏! 上海和全國這麼多知名大醫院,看病時怎麼選?
  • 醫生、護士不懂手語 榕8萬聾啞人看病難(圖)
    在福州市,約有8萬聾啞人面臨著同樣的問題:上醫院看病要麼靠紙筆,要麼由懂手語的親人陪伴當「翻譯」。據介紹,目前福州還沒有一家醫療機構為聾啞人提供手語導診,醫患交流難的問題日漸突出。  省聾啞人協會負責人林群說,聽力殘障的病患者看病時還常常會遇到醫生的冷淡。林群本人也是一位聽力殘障人士,但她戴著助聽器還能與人進行交流。即便如此,她每次去看病,都要帶上紙筆,也常常受到醫生的冷遇。
  • 出國看病資訊,使用生物製劑不會增加黑色素瘤發病率
    出國看病資訊,使用生物製劑不會增加黑色素瘤發病率市場信息網   2020-12-01 09:55:33   來源:    評論:   長期使用生物製劑治療慢性病,會不會增加黑色素瘤發病率?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Shamarke Esse等研究人員近期給出了答案。
  • 三甲醫院醫學博士寫的看病神文
    只能用人海茫茫來形容。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請不要在星期一上午看病。2.通常來說上午看病的人多,下午少,周一多,周五少。到了周五的下午,基本看病的人就很少了。看來辛勤的工作有益於身體健康。當您選擇了三級甲等醫院看病,也就意味著選擇掛號難、看病難。5.掛號沒什麼好說的,太難了,甚至對於醫生自己看病也很困難。如果是外地病人到另一個城市看病,而且要看某個特定的專家,試試提前在網上預約之類的方法,免得到了以後掛不上號。
  • 出國看病 美國為什麼實行醫藥分家的制度?
    專注重大疾病的出國看病服務機構愛諾美康獲悉,近日,一則新聞令大眾譁然:雲南一莆田系醫院醫生不會"宰客"被醫院領導爆打。消息一出,醫生不會宰病人,居然被院長拳打腳踢,難道醫生不是為了治病救人,而是用來宰病人的?醫院如此明目張胆的要求醫生「宰客」,在這樣的醫院看病有安全保障嗎?
  • 看病就在家門口
    原創 曲小薇 曲江新區全文2277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著急看病打不著車?看病就像「趕集」?排隊兩小時?看病兩分鐘?掛號「太難了」!?居民來這兒看病第一個就是方便,另外我院是集醫療、康復、預防保健為一體的綜合醫院,包含全科室、多病種服務,覆蓋全面,可以滿足居民日常診療需要。為了更好的惠及周邊居民,我們也會經常舉辦一些義診、講座活動。」
  • 他免費給百歲老人看病近10年
    給這位百歲老人免費看病,項載成已經默默堅持了近10年。10月24日,項載成坐在診所的看診臺前,翻開一本又一本厚厚的門診日誌。自1983年開辦自己的中醫診所後,每逢遇到家境困難或年紀特別大的患者,他都會主動減免醫藥費。很多熟人都知道他的這個習慣,而好心的項醫生免費給繆阿婆看病的佳話,已在街坊鄰裡間流傳了很多年。
  • 去美國醫院看病,你要準備啥
    點擊查看 很多富人喜歡去美國看病,因為美國有全球最好的技術、最新的藥物和設備,有錢就能得到最好的醫療資源。如果空有家財萬貫,而沒有健康的身體,甚至失去了生命,那錢只是一堆廢紙。有錢就能去美國看病,這只是準入門檻。如何看好病是一項技術活。
  • 出國看病 隨身攜帶藥品有哪些官方規定?
    專注腫瘤等重大疾病的出國看病機構愛諾美康介紹,患者出國看病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去美國後並不能馬上接受治療,因此有些藥品在出國看病前需要攜帶。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CBP)和美國運輸安全局(TSA)對藥品入境有著嚴格的管理制度。那麼,我國出國看病患者攜帶藥品有什麼規定呢?
  • 出國看病科普:三陰性乳腺癌
    出國看病機構盛諾一家一直關注著乳腺癌,曾經多次做過關愛女性健康的活動。經盛諾一家轉診出國的數名病人,因為選擇了出國看病,從而避免了乳腺全切。國外大醫院會根據病人病情來確定是否全切,所以有很多病人是可以選擇保乳手術的。正是見證了數名患者的幸運,盛諾一家極力推薦有條件的乳腺癌病人選擇出國看病。什麼是三陰性乳腺癌?細胞受體是在細胞內部和表面發現的特殊蛋白質。
  • 出國看病科普:什麼是癌症篩查
    出國看病機構盛諾一家的體檢項目也涉及癌症篩查,近幾年來,盛諾一家的日本體檢項目是最受歡迎的。所以出國看病項目並非只針對患者人群,還有針對健康人群的高端體檢項目。  有不同種類的篩選測試。  篩選測試包括以下內容:  · 體格檢查和病史:檢查身體的一般健康跡象,包括檢查疾病的跡象,例如腫塊或其他看起來不正常的跡象。
  • 更高水平的醫療服務 讓百姓看病更有「醫」靠
    看病難、看病煩、看病貴,大醫院人滿為患,小醫院門可羅雀……這樣子的體會,相信不少去過醫院的人都有過。但對於路橋的陳慶烈老人來說,看病早已有了不一樣的體驗。「以前看病買藥都要跑到路橋區第二人民醫院找王醫生,現在不用了,在家門口就能看好了,而且醫生護士的態度都非常好,也很有耐心。」提起衛生院的改變,陳慶烈是讚不絕口,直豎大拇指。八年前,陳慶烈老人從金清鎮搬回了老家蓬街鎮居住。因為患有高血壓等慢性病,他需要長年吃藥,一個月至少要往醫院跑一次。「一直以來我都是在路橋二院找王醫生看病的,搬回蓬街後,還是會回來找他看病開藥。」
  • 三項改革破解群眾看病難題
    河北省邯鄲市針對「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奔著問題去,盯著痛點改,通過一系列改革舉措讓「看得起病、方便看病、看得好病」成為常態,切實為維護群眾健康提供有力保障。看得起病:讓虛浮的藥價「軟著陸」原本要20多元的左氧氟沙星現在只要1.16元,其他藥品的價格也有不同程度的「縮水」。
  • 看病不花錢 鄭州協和醫院涉嫌騙保
    本報記者 劉啟平報導近年來,看病難、看病貴飽受社會詬病。
  • 出國看病:關於麻省總醫院你必須知道的常識
    出國看病,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出國看病的主體也由企業家等高淨值人群擴展到中產階級。截至2018年3月,在麻省醫療國際接待的大量出國看病患者中,麻省總醫院一直是患者信賴的醫院。  1、麻省總醫院全稱是什麼?
  • 株洲九龍男科醫院看病效果怎樣 以效果贏患者喜歡看病不貴
    株洲九龍男科醫院看病效果怎樣 以效果贏患者喜歡看病不貴 時間: 2019-10-16 14:31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摘要:   面對男科疾病,一部分人往往不重視,覺得自己是個男人,身體好,抗一抗就過去了,株洲九龍醫院男科專家表示,結果疾病被越拖越重,最後卻要花更大的代價去治療;剩下的一部分人,雖然知道有疾病和不適要去治療,但往往因為費用、治療效果等問題左右不定,不知道如何選擇。
  • 出國看病:全世界手術死亡率最低的德國醫療
    出國看病原因一:發達的製造業成就先進醫療儀器設備  德國作為歐洲最大的國民經濟體,科學技術發達,社會保障制度完善在德國看病,能夠接受到最先進醫療儀器的治療,連美國人都想去德國看病。  出國看病原因二:細緻嚴謹成就最低手術死亡率  德國人性格穩健,德國醫生在治療患者的過程中,也非常注重病人的安全。德國在外科手術方面事故率僅百萬分之八,是歐盟國家中事故率最低的國家,同時也是世界上手術死亡率最低的國家,技術的精湛讓德國獲得了「世界外科學院」的稱號。
  • 網際網路+醫養 益陽新平臺網上衝浪緩解看病、養老難問題
    最終緩解老百姓「看病難」和「養老難」的社會頑疾。
  • 出國看病科普:兒童癲癇的治療
    出國看病專業服務機構盛諾一家經諮詢後了解到,兒童癲癇可選擇藥物和外科手術、神經調控等方式來治療。無明確病因的癲癇首選藥物治療,對於有明確病因引起的癲癇,如局灶皮質發不良,腦顏面血管瘤病,建議早期手術治療,此類繼發性癲癇,自愈可能性極低,早期手術治療後腦功能可進一步代償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