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魚中檢測到異尖線蟲 愛吃生魚片的人容易中招

2020-12-06 騰訊大浙網

近日,溫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對市面上的海鮮水產品進行食源性寄生蟲檢測時,在抽檢的帶魚、黃魚等四種海魚中檢測到異尖線蟲幼蟲。

海魚中檢測到異尖線蟲

若感染嚴重可致胃穿孔

實驗人員鑷子上的白白的彎曲的蟲子就是異尖線蟲

近日,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對市面上的海鮮水產品進行食源性寄生蟲檢測時,在帶魚和黃魚中檢測到異尖線蟲幼蟲。異尖線蟲生命循環通過海洋中的魚類和哺乳動物來完成,幼蟲主要寄生於各種魚類的肌肉、腸繫膜、肝臟及腹腔,成蟲寄生在鯨、海豚、海豹、海獅等哺乳動物的胃中。黃魚、皇姑魚、龍頭魚和帶魚等海洋魚類體內均有異尖線蟲。

據市疾控中心檢驗二科科長李毅介紹,異尖線蟲的中間宿主多為海魚類、目魚類,若人類因為生食海魚而吃進異尖線蟲,主要會存在於胃部,而我們體內的胃酸並不能把它們殺死,所以就會受到感染。感染後,輕者可能僅有胃腸不適,重者可能表現為在進食後數小時上腹部突發劇痛還伴有噁心、嘔吐甚至腸梗阻穿孔和腹膜炎。

其實,不止海洋魚類,許多海產品和淡水魚蝦都可能含有各種寄生蟲,經常生食或半生食海鮮、河鮮(生魚片、醉蟹、醉蝦、醃泥螺等)會增加被感染的風險。胃腸道異尖線蟲病尚無特效治療藥物,可用纖維胃鏡檢查並將蟲體取出。

白酒不能完全殺死寄生蟲

煮熟煮透才能安全食用

喜歡吃生魚片的人有一種說法,只要蘸點芥末、醋、醬油、鹽或是白酒,寄生蟲都可以被殺死。對此,李毅表示沒有科學依據,「曾在實驗室做過這個實驗,但時間不足難以殺死異尖線蟲。」

雖然胃酸對異尖線蟲也不太起作用,但該寄生蟲對高溫和低溫的抵抗能力卻很差,市民做魚時,一般在鍋中蒸煮15至20分鐘就可以完全把異尖線蟲消滅。異尖線蟲幼蟲對低溫的耐受力要強一些,在零下20℃的環境中冷凍超過24小時,異尖線蟲的幼蟲也會滅絕。所以高溫煮熟和低溫冷凍是消滅異尖線蟲的最有效方法。此外,異尖線蟲通常黏在魚肚子裡,市民必須清洗乾淨後再進行烹飪。

近年來,在飯桌上,經常可見人們食用生魚片,並且價格不菲,不少人還以吃生魚片為時尚。對此,李毅提醒市民,生魚片等其他生海鮮或不熟海鮮一定要謹慎食用,減少感染的機會,不要因享受一時的「口福」而讓自己的健康受到威脅,海鮮、河鮮一定要煮熟煮透方能安全食用。

相關焦點

  • 海魚中檢測出異尖線蟲幼蟲 生食海鮮易感染
    海魚中檢測出異尖線蟲幼蟲 生食海鮮易感染2016-07-31 08:45: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連網日前,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對市面上的海鮮水產品進行食源性寄生蟲檢測時,在抽檢的海魚中檢測到異尖線蟲幼蟲。對此,疾控專家提醒,用佐料或白酒殺死寄生蟲的做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不要因享受一時的「口福」而讓自己的健康受到威脅,海鮮、河鮮一定要煮熟煮透方能安全食用。
  • 蘇州市場上的這兩種魚檢測出可怕蟲種異尖線蟲
    不過愛吃海鮮的朋友們注意了,小心感染異尖線蟲。蘇州疾控中心對全市主要海鮮產品批發、零售市場,隨機抽樣的海黃魚和海帶魚進行了異尖線蟲的檢測。果真檢測到了許多。異尖線蟲到底是什麼?異尖線蟲異尖線蟲是一類成蟲寄生於海棲哺乳動物、幼蟲寄生於某些海棲魚類的線蟲,屬蛔線蟲目異尖科寄生蟲。人體可以通過生吃、半生吃含活性異尖線蟲幼蟲的海魚(如帶魚、黃魚、鮐魚等)和海產軟體動物(如墨魚)而引起感染。人體感染異尖線蟲會怎樣?
  • 21種海魚檢出異尖線蟲,僅五種貝殼類海產品安全
    生活中總有些人喜歡吃生的或半生的海鮮產品,但真的好嗎?  今天上午記者跟隨嶗山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員一起檢測了包括鯧魚、沙丁魚、大頭鯹、黃花魚的內的22種188條魚,除黃花魚外,其他21種均檢出異尖線蟲,魚種檢出率95.5%。
  • 溫州四種魚檢出異尖線蟲 魚一定要煮熟吃
    從小黃魚裡檢出異尖線蟲。  溫州網訊 生吃魚片有風險,小心感染異尖線蟲。上周,溫州市疾控中心微生物檢驗2科在食品風險監測中,對20份魚樣品進行檢測,其中5份檢出異尖線蟲,分別是2條帶魚、1條小黃魚、1條龍頭魚和1條黃姑魚。
  • 鮁魚、鯧魚、八帶含異尖線蟲 不煮熟敢吃嗎?
    我們日常吃的鮁魚、八帶等胃腸道、肝脾大多含異尖線蟲您知道嗎?12月27日,嶗山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鯧魚、沙丁魚等22種魚進行了檢測,發現除黃花魚外,其他21種均檢出異尖線蟲,魚種檢出率95.5%;共檢測188條魚,102條魚檢出異尖線蟲,檢出率為54.3%。異尖線蟲是一種主要寄生於海洋動物中的蛔目異尖科線蟲,其成蟲寄生於海棲哺乳動物如鯨、海豚、海獅、海豹的胃部,幼蟲寄生於某些海棲魚類和海產軟體動物。
  • 白酒真的能殺死生魚片裡的寄生蟲嗎?
    中國,擁有最富戲劇性的環境和氣候,從荒漠到平原,從山地到海洋,人們因循自然,從食物中獲取能量,竭盡才智,用美味慰藉家人,讓我們穿越四季,跨越山海,開始一場採集風味的旅行。前段時間,熱播的《風味人間》,將順德魚生推上了熱門食物,我深知在欣賞美食的時候討論食品安全,是一件很煞風景的事情。
  • 海魚寄生蟲,40多年增加283倍,吃魚要注意防病
    有笑話說,喜歡吃生魚片的某地人,看到任何食材,甚至是偶遇外星人,都會遐想,這東西拿來刺生,會是啥滋味?不過,只惦記著吃,卻缺乏食源性寄生蟲的常識,就會引來健康風險。有人認為,淡水魚才有寄生蟲,海魚生吃就沒事兒,真是這樣嗎?咱們現在來看最新的科研結論。
  • 生魚片到底能吃不? 蘸料能消滅寄生蟲和細菌嗎?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生魚片到底能吃不? 蘸料能消滅寄生蟲和細菌嗎? 愛吃生魚片的不光是人,寄生蟲也愛吃。 剛剛有朋友推薦日料,還提到了三文魚。生魚片啊,想想有點害怕呢,生肉咋咽下去呀?嚼還是不嚼呢?吃了會不會拉肚子呀?
  • 海魚沒有寄生蟲嗎,為什麼比淡水魚安全?
    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採用最樸素的烹飪方式,刺身生魚片越來越多的走進大家的視野;19年中國已經成為挪威海產的全球第三大市場。柔嫩鮮美的魚片,沾上專用的醬味汁和芥末,一口鮮爽淋漓盡致~!其次海魚的寄生蟲往往不能適應人體環境,所以有些寄生蟲,即使被人吃了也不會有什麼不良反應;比如鮭生粘孢蟲,它就不能在溫血動物體內生存,而人的體溫有三十幾度,足夠殺死它了。相反淡水魚的許多寄生蟲,在人體中卻如魚得水,能很好的寄生。像血吸蟲、肝吸蟲等,不僅寄生的好而且危險度極高,動輒一命嗚呼!
  • 這22種海洋生魚片別隨便吃,官方檢測蟲病率都不低
    12月27日,青島市嶗山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開展了海洋魚類的異尖線蟲檢測工作。同時,嶗山區對五個監測點的300名居民進行了異尖線蟲病的調查。檢測中,22個品種中有21個品種的海洋魚類內臟中存在異尖線蟲。目前,異尖線蟲病正在成為威脅公眾健康的世界性疾病。
  • 男子吃生魚片胃裡生出寄生蟲,如何避免被寄生蟲纏身?
    據了解,最常見的海魚寄生蟲是一種線蟲,如果生吃或者食用沒有完全煮熟的海洋魚類,這種線蟲就可能會進入人的腸胃黏膜,引起噁心、嘔吐、胃痛等症狀,還會刺激咽喉引起咳嗽。這種蟲可以在人體中持續吸收養分,當蟲子死亡後,會慢慢順著肝臟轉移到膽道,產生結石,也可能造成肝硬化,而死亡的蟲子還可能是導致過敏反應的過敏源。
  • 生魚片吃得越多,魚身上的寄生蟲就越多
    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研究小組分析了123篇跟兩種魚類寄生蟲相關的論文後發現,藏在壽司和生魚片裡的異尖線蟲,在53年裡增加了283倍。人吃了被異尖線蟲汙染的生魚片後,會出現嘔吐,噁心、胸悶等跟食物中毒相似的症狀,不過幾天後就會自行好轉,能去醫院診斷並驅蟲的人非常少,而大部分人,基本不會出現任何不適的症狀。在人體內寄生下來的異尖線蟲會不斷排出的蟲卵,並隨著我們的排洩物通過水流最終進入海洋。
  • 河魚和海魚,哪種魚補腦效果更好?除了注意魚刺,還要當心寄生蟲
    現如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種類漸漸豐富起來,很多內陸地區的人以前只能吃到本地的河魚,比如鰱魚、草魚、鯰魚、鯽魚,但是現在大家有更多的選擇,三文魚、沙丁魚、鱈魚這樣的海魚刺少肉嫩,成為大家餐桌上的新寵。
  • 你愛吃壽司嗎?自1978年以來,海洋魚類寄生蟲數量增加了283倍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華盛頓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在吃生的或未煮熟的海鮮的人群中,一種能夠傳播到人體中的寄生蟲的豐度急劇增加。這可能意味著當吃壽司時,你吃到的不僅僅是壽司,還有寄生蟲。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這種寄生蟲的數量增加了283倍,以前每100個海魚體內擁有平均不到1個寄生蟲,現在幾乎每個海魚體內都有寄生蟲。這可能會對不經意間吃到它們的人類和海洋哺乳動物的健康產生了影響。有58%的人類傳染病是由動物傳播到人類身上,這些寄生蟲牽連著整個食物鏈。
  • 新鮮帶魚內爬出不明寄生蟲 專家鑑定為異尖線蟲
    孫先生告訴記者,其常到東湖市場的魚攤上買魚,而此前從未發現帶魚裡有這樣的蟲子,所以此次發現這樣的不明寄生蟲,其也十分詫異。「不知道這到底是什麼蟲,魚被這樣的蟲寄生了還能吃嗎?萬一被人誤食不能食用的魚肉和寄生蟲豈不糟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