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她一起奔小康 | 為蔚藍大海拼接上一片濃綠

2020-11-26 澎湃新聞

全面小康是中華民族追夢圓夢的壯麗篇章,激勵著全國各族人民勠力同心、接續奮鬥,也為廣大婦女姐妹建功立業提供了歷史舞臺,讓她們在為實現中國夢而奮鬥的同時,成就自己的美麗人生。

2020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女性之聲推出「和她一起奔小康」欄目,講述那些走向小康生活的她故事~

海南省西部的昌江黎族自治縣,人們穿行在炎炎夏日的棋子灣海邊的防風林,都稱讚這片樹林能遮陰乘涼。不遠處,幾名挑著擔子的農婦走過,那是陶鳳交和姐妹們組成的「綠色娘子軍」。她們挑著野菠蘿和木麻黃在一片空地上停下,開始補種樹苗……

在美麗的海南島,曾有一片34321畝的沙化土地,屬於典型的荒漠。當年,30多歲的陶鳳交和姐妹們開始種植防風林。如今,她們白了頭髮,種下的300多萬株木麻黃樹,為蔚藍大海拼接上了一片濃綠。

辛勤耕耘結下碩果。陶鳳交榮登「中國好人榜」,榮獲「全國三八綠色獎章」「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雙學雙比女能手」「全國就業創業優秀個人」等稱號。

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縣昌化鎮農民 陶鳳交(圖片來源:新華網 攝影:廖傳松)

沙漠不見綠,繼續種下去

海南有山、有海、有藍天白雲,也有荒漠。曾經,對於生活在這裡的鄉親們來說,蔚藍的海,並不只是意味著美,也意味著颱風來臨時的暴烈;滿目金黃的沙,並不只是意味著詩意的浪漫,也意味著哪怕三伏天出門,也要穿上長衣長褲,戴上鬥笠面罩,既要防曬,也要防沙。也有人想過治沙,可始終沒能成功。因為這片荒漠,鎮上的男人要麼出海打魚,要麼出外謀生。

陶鳳交的種樹生涯始於1992年,一場颱風侵襲海南棋子灣,由於缺少海防林,昌化漁港裡的漁船被打得七零八落。

當年,一個外地老闆承包了棋子灣段海防林的營造工程,請當地村民去種樹。陶鳳交沒有猶豫,她和村裡的姐妹們一起加入了種樹的隊伍,成了造林員。

「那地方怎麼種得活樹?」村民們都不信。流沙、高溫、缺水、多風,隨便哪一項,都是幼苗的剋星。確實,1995年,專家對棋子灣流動沙丘進行考察,得出的結論是無法治理。

荒地上沒有住處,要在離種樹點很遠的地方搭窩棚。沒有能走車的路,種苗和土壤要從昌化漁港一擔擔挑過海灘,一百來斤的擔子,一挑就是幾公裡。沙地路不好走,深一腳淺一腳。

轉眼3年過去了,成活的樹木寥寥無幾。承包造林的老闆無奈退出。這時,陶鳳交卻不甘心,「沙漠不見綠,我要繼續種。」與陶鳳交一樣不甘心的,還有當時林業部門的工作人員。陶鳳交和姐妹們在林業部門的支持下,自己種上了樹。

當年,陶鳳交和姐妹們吃盡了苦頭。棋子灣離海遠,要先去幾公裡外育苗取苗,再挑到海灘種植,她們早上5點就要出門,晚上7點才結束。肩上扛的樹苗磨破了肩膀。天氣熱的時候,上面曬,下面燙腳,大家用手套套住腳一路小跑。赤腳踩在沙灘上,滾燙的沙粒燙得人想哭,扛不住時,大家乾脆把雙腳插在沙粒深處降溫。

不怕苦和累,最難受的是種下的樹苗無法存活,環境太惡劣,種下100棵樹苗,成活不了幾棵,往往是手還沒洗好,樹就死了,想要放棄的心都有了。1996年,第18號颱風襲擊海南。陶鳳交和姐妹們種下的1249畝海防林,最後僅存活了700多畝,但她們態度堅決:「我們再種!」

陶鳳交擔著野菠蘿在沙地上前行(圖片來源:中新網 攝影:王子謙)

1997年,海南省林科所的專家提出了建議:先種植野菠蘿固沙,再種木麻黃樹苗。野菠蘿活了,固定住了流沙,木麻黃一點點長大,又為新的小樹苗擋住了風……

太陽照在白沙上,陶鳳交和姐妹們走得飛快,筐裡擔著剛砍下的野菠蘿,還有培育好的木麻黃樹苗,選好位置,先用野菠蘿築牆,再用木麻黃填空。

對於陶鳳交和姐妹們來說,這相當於把一項工作變成了兩項,付出的辛勞也變成了雙倍。但姐妹們願意,她們甚至還給自己加活兒,原先種樹苗沒有營養袋,大家商量,配個營養袋更容易成活,她們肩上挑的擔子也更重了。

陶鳳交和姐妹們在種樹(圖片來源:新華網)

用野菠蘿抗住沙子和大風,再種木麻黃,效果很好。不過野菠蘿實在太多刺,一不留神就會刺到皮膚。陶鳳交還記得一句順口溜:「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野菠蘿把手刮花……」陶鳳交的右腿上有一道長長的傷疤。那是1998年,她在植樹的時候被一根樹枝刮破小腿留下的。

專家的斷言被打破了。到2010年,昌江完成海防林建設任務時,全縣海防林面積超過5.2萬畝,陶鳳交和姐妹們親手種下了1.88萬畝,佔全縣海防林面積的36%。如今的昌江棋子灣,遍地綠色。陶鳳交和姐妹們是與沙漠頑強抗爭的「綠色娘子軍」。

哪裡有風沙,就到哪裡去種樹

「那是我們親手種上的樹苗,像自己的小孩一樣,看著它們長大我們感到很安慰。那時候以為成活率不高,誰知道種下去,一下子就活過來,慢慢地,一片一片的林都是綠綠的。」對於如今的成果,「娘子軍」文敬春有些意外。

和陶鳳交一起種樹的姐妹,多時有60多人,少時20多人。但來來去去20多年,陶鳳交、文敬春、鍾應尾、文英娥這4人一直都在。她們說起自己的情義就是:「同甘共苦,把樹種好。」

「這裡是我的家鄉,我要靠雙手讓家鄉變得更好。」當年,陶鳳交靠著淳樸的感情投入防風林種植。如今萬畝綠蔭,娘子軍們對家鄉深沉的愛還在延續。陶鳳交和姐妹們種樹,從「種活就好了」,變成「哪裡有風沙,就到哪裡種樹」。這信念中透著驕傲:「這種木麻黃,我們2008年、2009年已經實現100%成活了。」

受陶鳳交影響,當地許多人加入了「綠色娘子軍」的隊伍。當棋子灣綠意盎然時,「綠色娘子軍」又主動加入了護林隊伍,每天遵循著種樹時的工作時間表:巡視防護林,及時反饋信息,補種樹種。

海南的海防林在無數個陶鳳交的努力下,已經實現了全面合攏。當然,種的樹越來越多,需要補種樹木的地方也越來越遠。但陶鳳交和姐妹們依然在尋找需要種樹的地方。「子孫後代、鄉裡鄉親都可以享受這片綠蔭。」陶鳳交說。

最近幾年,昌化靠海的旅遊優勢凸顯出來,鄉親們工作的機會和收入多起來了,打零工的收入比種林要高很多。而且,種林要照看林地,林地被毀壞了要隨時補種。陶鳳交和姐妹們卻感到欣慰:「我們種林不要什麼,就要綠意。能夠綠下去,我們就開心了。」

林地的承包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濃濃的綠在昌化蔓延開來,擋住了風沙。片片海防林為昌江打造海岸帶公園奠定了生態基礎,把昌江建設成了美麗的大花園大景區。

來源/全國婦聯網信中心綜合人民網、新華網、中國新聞網

音頻技術支持/科大訊飛&締規科技

原標題:《和她一起奔小康 | 為蔚藍大海拼接上一片濃綠》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追著」雉雞奔小康
    &nbsp&nbsp&nbsp&nbsp「因為新冠肺炎疫情,雉雞養殖戶大多陷入困境,合作社投入了5000多萬元形成一產和三產聯動的模式,希望以此幫助養殖戶走出困境、致富增收,一起過上小康日子。」有著25年雉雞養殖經驗的上海紅豔山雞孵化專業合作社(以下簡稱「合作社」)理事長袁紅豔說。
  • 延邊州:軍民攜手奔小康 「同心」築夢結碩果
    延邊州:軍民攜手奔小康 「同心」築夢結碩果 編輯:王佳堯    來源:延邊新聞網    2020-01-20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在希望的田野上 攜手並進奔小康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在希望的田野上 攜手並進奔小康 2020-08-13 17: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女警變村姑,她拿空間開小灶謀出路,帶相公和包子奔小康!種田文
    女警變村姑,她拿空間開小灶謀出路,帶相公和包子奔小康!第一本:《田園記事》——作者:容家三少簡介:現代警察變成貧寒村姑。全國大亂,親爹逃難,弟弟瘦弱,親娘臥床,家裡一窮二白。大伯娘愛財,二伯娘碎嘴,愛斤斤計較!這樣的日子可怎麼過下去?她可不怕,雖不是女強人,但也不是受氣包。沒錢沒吃的?小意思!
  • 女主攜空間重生,產下父不詳的雙胞胎,開農家樂奔小康,空間爽文
    大家早上好啊,小編今天為各位讀者帶來的小說推薦是4本空間爽文,女主攜空間重生,產下父不詳的雙胞胎,開農家樂奔小康!《隨身空間之田園小神醫》——幽悠雅歌精彩內容:女主攜空間重生,產下父不詳的雙胞胎,開農家樂奔小康!種田文,劉書晴重生在平行空間裡一個同名同姓的女孩身上,還因禍得福獲得了隨身空間。肚裡居然揣了娃,而且還是未婚懷孕,父不詳的那種。以農村為起點,同樣混得風聲水起。
  • 「紅」「綠」輝映小康路
    不遠處的池塘上,殘荷、蘆葦、野鴨,相映成趣。巴掌大的青蟹,時而從根莖下探出頭、冒個泡,忽又沒入水裡,肥碩但不失敏捷。稻田溪水邊,一支身著灰藍色紅軍服裝的隊伍,鬥志昂揚,精神飽滿,邁著整齊的步伐,喊著嘹亮的口號,「齊刷刷」穿行而過,精氣神兒十足。一面是以綠為媒的美麗鄉村小調,一面是激昂的紅色主題進行曲。
  • 【我的小康是咋奔出來的】自強不息、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90後思政...
    終於,當他有了工作的那一刻,他覺得家庭都有了奔小康的希望……&nbsp&nbsp&nbsp&nbsp我們總是對歷經滄桑依然健行不息的人稱為「歸來依舊是少年」,而依然就是少年的劉強,小小年紀卻用自己真實生活經歷,告訴自己的學生,人格魅力與知行合一才是思政課的真意:教師有血有肉、有情有義,與學生一起說、一起笑、一起玩、一起學、一起成長,理想信念便獲得了無窮的量和成功
  • 四本種田文:且看她如何保護親人鬥極品,帶領家人發家致富奔小康
    各位讀者大家好,感謝大家在眾多文章中選中小編的文章,許多人都喜歡看各種小說,但是苦於沒有好看的文章,如果你每天都在為書荒而煩惱,那就快點關注小編吧!今天小編要給大家推薦的是四本種田文:且看她如何保護親人鬥極品,帶領家人發家致富奔小康!可能有些人沒有看過種田文,小編推薦的小說不會讓大家失望的,讓大家遠離書荒,趕緊點開閱讀吧。
  • 青春,在奔小康路上閃光
    經過多方諮詢和查證,夫妻倆終於發現了根本原因——溫度和溼度沒控制好。  一路摸爬滾打,一路積累沉澱,走過的彎路都成了養殖場發展的階梯。如今,鴯鶓何時需要減肥、增肥,是否已經進入成熟期,打架需要怎麼處理……對於朱瀟和吳志寅而言,已經駕輕就熟。  在養殖場,還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凡是養殖場事務都由夫妻倆親力親為。
  • 洛陽汝陽:養殖水蛭奔小康
    據該基地負責人李洛洛介紹,今年是該基地第一年養殖水蛭,但總體上收成不錯。按目前市場價每千克約1300元計算,預計總收入在500多萬元。目前該基地已帶動當地貧困家庭70多人就業,下一步將對周邊貧困戶進行培訓,吸納更多人通過養殖水蛭奔小康。據介紹,水蛭俗稱螞蝗,加工成藥品可治療多種疾病,水蛭提取物還可製成療效奇佳的美容藥品。
  • 大海和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
    當我們去到海邊,看著蔚藍的天空和大海渾然一體。心裡不禁疑問天空和大海為什麼是藍色的,為什麼不是其他顏色。三稜鏡色散圖同樣我們的大氣層也相當於一個巨大的三稜鏡,能夠把太陽光分離成紅、橙、黃、綠、青、藍、紫。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念好「山」字經也能加快奔小康
    位於武陵山區的仙女山經多年打造,仙女山如今已成為世界自然遺產、5A級景區、國家級旅遊度假區,高峰時遊客和避暑住戶達20多萬人,拉動周邊鄉鎮農業類消費超過5億元,帶動1萬餘人就業。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慶仙女山區依靠山水做起脫貧致富的大文章,在「山」字經裡實現了加快奔小康。仙女山鎮之變,從窮鄉僻壤到度假勝地,該地不僅成為重慶市武陵山區城鎮群生態脫貧的生動實踐。
  • 七零小說:女主穿越七零成胖婦,黑臉大漢口味重,共同發家奔小康
    七零小說:女主穿越七零成胖婦,黑臉大漢口味重,共同發家奔小康要說小編最喜歡看什麼類型的小說,小編在這裡告訴各位,小編最喜歡看的就是穿越重生系列的小說了。所以小編今天不得不給各位安利一波重生年代小說,接下來這三本七零小說:女主穿越七零成胖婦,黑臉大漢口味重,共同發家奔小康,希望大家喜歡。第一本:《重回七零末》——鹹乾花生精彩劇情:何亭亭一言不發,是正在懷疑,懷疑自己那個夢,到底真的是做夢,還是曾經活過一次。
  • 九部經典好看的種田文推薦,發家致富奔小康,愛情事業兩不誤
    第二部:《秀色田園》作者:某某寶簡評:女主角魂穿到農家,利用自己的農業知識幫助家人發家致富奔小康。沒啥深刻主題,沒啥曲折離奇,作者清清淺淺的講故事而已。超長的一篇文,很好看!名副其實的種田文啊,極品親戚挺鬧騰的啊,五姐妹感情好到讓人羨慕。拖家帶口奔小康。
  • 「查幹伊德」助力王雙龍夫婦奔小康
    從早到晚一直在牛圈、草圈裡和牛「打交道」的王雙龍雖然忙碌,但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在自家奶食品加工車間裡,王雙龍的妻子張霞正在製作奶豆腐,冷藏櫃和展架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奶食品
  • 經商種田文:穿越女主身懷空間,自備良田數不盡,從此溫飽奔小康
    經商種田文:穿越女主身懷空間,自備良田數不盡,從此溫飽奔小康大家好,小編相信對於電子書大家應該都是不陌生了。那麼大家比較喜歡的是什麼類型的電子書籍呢?還是大家處於 書荒的狀態,都找不到自己想看的書籍呢?
  • 四本溫馨種田文:《空間靈泉有點田》農家小蘿莉發家致富奔小康!
    四本溫馨種田文:《空間靈泉有點田》農家小蘿莉發家致富奔小康!各位親愛的朋友們,大家周四上午好,祝各位在新的一天也有一個全新的好心情!也祝大家能夠工作順利!想想今天又裡周末近了一天,是不是有一些小激動呢?
  • 呼吸那一片蔚藍海灣
    在這可以邂逅南澳最美海岸線 在風光旖旎的海島上 這裡能撩動你最敏感的心弦 走起,去呼吸那一片蔚藍 前江灣 從南澳大橋沿環島公路往東行約十五分鐘到達後宅鎮,這裡是南澳縣政府所在地,也是大多數遊客來南澳的第一站
  • 「關東糧倉」奔小康——梨樹縣現代農業走筆
    民以食為天,天經地義;食以糧為本,自古到今;無農不穩,無糧則慌。而今天,當地農民伴隨著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進程,正在經歷著從創造產量奇蹟到全面實現農業現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性轉變。7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梨樹視察,對這裡的黑土地保護、農業現代化建設、人居環境整治高度肯定、寄予厚望。如今的梨樹上下正牢記總書記殷殷囑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徵程上步履鏗鏘、大步邁進。
  • 龍口鎮實施精準幫扶,貧困戶辦起果園 走上增收奔小康道路
    在龍口鎮沙雲村,山頭上一片長勢旺盛的橙樹掛滿了金黃色的果實。阿強(化名)忙著給橙樹修剪枝葉,為紅江橙的收穫做好準備。阿強曾是貧困戶,在龍口鎮扶貧辦的幫扶和他自身的努力下,於2018年脫貧。通過種植紅江橙,阿強更走上了增收奔小康的道路。如今,果園的第一批果實即將收穫,阿強的臉上洋溢著喜悅。近日,記者走進阿強的果園,聽他講述脫貧奔小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