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小康是中華民族追夢圓夢的壯麗篇章,激勵著全國各族人民勠力同心、接續奮鬥,也為廣大婦女姐妹建功立業提供了歷史舞臺,讓她們在為實現中國夢而奮鬥的同時,成就自己的美麗人生。
2020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女性之聲推出「和她一起奔小康」欄目,講述那些走向小康生活的她故事~
海南省西部的昌江黎族自治縣,人們穿行在炎炎夏日的棋子灣海邊的防風林,都稱讚這片樹林能遮陰乘涼。不遠處,幾名挑著擔子的農婦走過,那是陶鳳交和姐妹們組成的「綠色娘子軍」。她們挑著野菠蘿和木麻黃在一片空地上停下,開始補種樹苗……
在美麗的海南島,曾有一片34321畝的沙化土地,屬於典型的荒漠。當年,30多歲的陶鳳交和姐妹們開始種植防風林。如今,她們白了頭髮,種下的300多萬株木麻黃樹,為蔚藍大海拼接上了一片濃綠。
辛勤耕耘結下碩果。陶鳳交榮登「中國好人榜」,榮獲「全國三八綠色獎章」「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雙學雙比女能手」「全國就業創業優秀個人」等稱號。
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縣昌化鎮農民 陶鳳交(圖片來源:新華網 攝影:廖傳松)
沙漠不見綠,繼續種下去
海南有山、有海、有藍天白雲,也有荒漠。曾經,對於生活在這裡的鄉親們來說,蔚藍的海,並不只是意味著美,也意味著颱風來臨時的暴烈;滿目金黃的沙,並不只是意味著詩意的浪漫,也意味著哪怕三伏天出門,也要穿上長衣長褲,戴上鬥笠面罩,既要防曬,也要防沙。也有人想過治沙,可始終沒能成功。因為這片荒漠,鎮上的男人要麼出海打魚,要麼出外謀生。
陶鳳交的種樹生涯始於1992年,一場颱風侵襲海南棋子灣,由於缺少海防林,昌化漁港裡的漁船被打得七零八落。
當年,一個外地老闆承包了棋子灣段海防林的營造工程,請當地村民去種樹。陶鳳交沒有猶豫,她和村裡的姐妹們一起加入了種樹的隊伍,成了造林員。
「那地方怎麼種得活樹?」村民們都不信。流沙、高溫、缺水、多風,隨便哪一項,都是幼苗的剋星。確實,1995年,專家對棋子灣流動沙丘進行考察,得出的結論是無法治理。
荒地上沒有住處,要在離種樹點很遠的地方搭窩棚。沒有能走車的路,種苗和土壤要從昌化漁港一擔擔挑過海灘,一百來斤的擔子,一挑就是幾公裡。沙地路不好走,深一腳淺一腳。
轉眼3年過去了,成活的樹木寥寥無幾。承包造林的老闆無奈退出。這時,陶鳳交卻不甘心,「沙漠不見綠,我要繼續種。」與陶鳳交一樣不甘心的,還有當時林業部門的工作人員。陶鳳交和姐妹們在林業部門的支持下,自己種上了樹。
當年,陶鳳交和姐妹們吃盡了苦頭。棋子灣離海遠,要先去幾公裡外育苗取苗,再挑到海灘種植,她們早上5點就要出門,晚上7點才結束。肩上扛的樹苗磨破了肩膀。天氣熱的時候,上面曬,下面燙腳,大家用手套套住腳一路小跑。赤腳踩在沙灘上,滾燙的沙粒燙得人想哭,扛不住時,大家乾脆把雙腳插在沙粒深處降溫。
不怕苦和累,最難受的是種下的樹苗無法存活,環境太惡劣,種下100棵樹苗,成活不了幾棵,往往是手還沒洗好,樹就死了,想要放棄的心都有了。1996年,第18號颱風襲擊海南。陶鳳交和姐妹們種下的1249畝海防林,最後僅存活了700多畝,但她們態度堅決:「我們再種!」
陶鳳交擔著野菠蘿在沙地上前行(圖片來源:中新網 攝影:王子謙)
1997年,海南省林科所的專家提出了建議:先種植野菠蘿固沙,再種木麻黃樹苗。野菠蘿活了,固定住了流沙,木麻黃一點點長大,又為新的小樹苗擋住了風……
太陽照在白沙上,陶鳳交和姐妹們走得飛快,筐裡擔著剛砍下的野菠蘿,還有培育好的木麻黃樹苗,選好位置,先用野菠蘿築牆,再用木麻黃填空。
對於陶鳳交和姐妹們來說,這相當於把一項工作變成了兩項,付出的辛勞也變成了雙倍。但姐妹們願意,她們甚至還給自己加活兒,原先種樹苗沒有營養袋,大家商量,配個營養袋更容易成活,她們肩上挑的擔子也更重了。
陶鳳交和姐妹們在種樹(圖片來源:新華網)
用野菠蘿抗住沙子和大風,再種木麻黃,效果很好。不過野菠蘿實在太多刺,一不留神就會刺到皮膚。陶鳳交還記得一句順口溜:「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野菠蘿把手刮花……」陶鳳交的右腿上有一道長長的傷疤。那是1998年,她在植樹的時候被一根樹枝刮破小腿留下的。
專家的斷言被打破了。到2010年,昌江完成海防林建設任務時,全縣海防林面積超過5.2萬畝,陶鳳交和姐妹們親手種下了1.88萬畝,佔全縣海防林面積的36%。如今的昌江棋子灣,遍地綠色。陶鳳交和姐妹們是與沙漠頑強抗爭的「綠色娘子軍」。
哪裡有風沙,就到哪裡去種樹
「那是我們親手種上的樹苗,像自己的小孩一樣,看著它們長大我們感到很安慰。那時候以為成活率不高,誰知道種下去,一下子就活過來,慢慢地,一片一片的林都是綠綠的。」對於如今的成果,「娘子軍」文敬春有些意外。
和陶鳳交一起種樹的姐妹,多時有60多人,少時20多人。但來來去去20多年,陶鳳交、文敬春、鍾應尾、文英娥這4人一直都在。她們說起自己的情義就是:「同甘共苦,把樹種好。」
「這裡是我的家鄉,我要靠雙手讓家鄉變得更好。」當年,陶鳳交靠著淳樸的感情投入防風林種植。如今萬畝綠蔭,娘子軍們對家鄉深沉的愛還在延續。陶鳳交和姐妹們種樹,從「種活就好了」,變成「哪裡有風沙,就到哪裡種樹」。這信念中透著驕傲:「這種木麻黃,我們2008年、2009年已經實現100%成活了。」
受陶鳳交影響,當地許多人加入了「綠色娘子軍」的隊伍。當棋子灣綠意盎然時,「綠色娘子軍」又主動加入了護林隊伍,每天遵循著種樹時的工作時間表:巡視防護林,及時反饋信息,補種樹種。
海南的海防林在無數個陶鳳交的努力下,已經實現了全面合攏。當然,種的樹越來越多,需要補種樹木的地方也越來越遠。但陶鳳交和姐妹們依然在尋找需要種樹的地方。「子孫後代、鄉裡鄉親都可以享受這片綠蔭。」陶鳳交說。
最近幾年,昌化靠海的旅遊優勢凸顯出來,鄉親們工作的機會和收入多起來了,打零工的收入比種林要高很多。而且,種林要照看林地,林地被毀壞了要隨時補種。陶鳳交和姐妹們卻感到欣慰:「我們種林不要什麼,就要綠意。能夠綠下去,我們就開心了。」
林地的承包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濃濃的綠在昌化蔓延開來,擋住了風沙。片片海防林為昌江打造海岸帶公園奠定了生態基礎,把昌江建設成了美麗的大花園大景區。
來源/全國婦聯網信中心綜合人民網、新華網、中國新聞網
音頻技術支持/科大訊飛&締規科技
原標題:《和她一起奔小康 | 為蔚藍大海拼接上一片濃綠》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