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六神磊磊
一
金庸老爺子很喜歡寫動物。
他寫別的都還是蠻嚴謹的,但一寫到動物,就放飛自我,各種亂來。
比如說蛇有耳朵。
黃藥師向歐陽鋒道:「你的蛇兒不能掩住耳朵。」
——《射鵰英雄傳》
當時,黃藥師要吹《碧海潮生曲》,怕蛇聽見了受不了,讓歐陽鋒先抱走。真是很愛護野生動物。
老爺子明顯認為蛇能聽到聲音。在他的書上,歐陽鋒這些飼養員們指揮蛇的時候都是用哨子的,比如:
三名驅蛇男子吹起哨子,驅趕群蛇湧了出來。
還有:
有幾條蛇給哨子聲逼催得急了……
這畫面有點像是小學操場上,西毒一伙人像是體育老師,逼著小蛇跑八百米。
那麼蛇到底有耳朵嗎?答案是沒有,接近於聾子。
蛇只有一種骨傳導的「聽覺」,如果它把顎部貼在地面,可以接收從地面傳來的聲波。
換句話說,正常情況下,不管對著它吹簫,還是吹哨子,蛇是基本無感的,用範偉的話說就是:
大哥,就我這個聽力,基本上就告別吹簫了。
有人可能會說:我明明見過印度人耍蛇,對著蛇吹笛子,蛇會跟著扭動。怎麼能說蛇沒有聽力呢?
答案貌似是,蛇的扭動是一種本能,和笛子沒關係。再說了,你能和印度人比嗎。你這不是較勁嗎。
二
除了動物的聽力,金庸老爺子似乎對動物的體重、習性等也不大了解。
比如狼群。《書劍恩仇錄》裡,一個追殺陳家洛的狼群居然達到數千頭……鋪天蓋地,漫山遍野。
這是不可能的,狼建不了這麼大的群。也沒有狼能當這樣的群主。
狼這種動物,一群能湊到七頭,就可以成為品牌了。能到二三十頭,就算很龐大了。
真要有數千頭狼建個群,開一頓飯要吃幾百頭鹿,這種逆天的超級吃貨兵團是不存在的,除非人類社會才有這樣的大鍋飯。
同樣地,《射鵰英雄傳》裡,郭靖、洪七公在海上被一群大鯊魚圍攻,居然有「幾千幾萬條」。
這也太多了……懷疑郭靖是打死了龍王三太子還是怎麼地,拉這麼大仇恨。
在動物的體重上,老爺子有時候也是亂來。比如楊過提起過一隻猛虎,而且很巨大,卻只有一百多斤:
這頭猛虎軀幹雖巨,也不過是一百數十斤重,他(楊過)提在手中,渾若無物。
——《神鵰俠侶》
老爺子對老虎的體重顯然沒概念。楊過當時是在山西,也不知道他抓到的哪一種老虎,是西虎還是新疆虎,還是周正龍的年畫虎。就算是最苗條的華南虎,成年的一般也有200斤以上,何況明明說了「軀幹很巨」。
所以楊過喜提的多半是一隻假老虎。我家以前的薩摩耶都有50斤。
同樣,老爺子寫的鯊魚,體重也有些問題,明明說魚頭有「巴鬥大小」,還有「兩排尖利如刀的白牙」,卻只有二百餘斤。
巴鬥大小:
圖來自飯浦約魚舟的博客
三
可以看出,金庸的動物常識並不是太豐富。
當然了,老爺子又不是趙忠祥老師,有點紕漏也無傷大雅。事實上,自然界裡的動物還不是他最擅長寫的,他更喜歡的是徹底放飛自我,自己創造神奇動物。
他的那些主人公們的真實身份,其實都是召喚獸大師。
尤其是中前期作品,沒有一兩隻召喚獸的,你都不好意思說是主人公。
比如郭靖可以召喚雙鵰、小紅馬,楊過召喚神鵰,袁承志的巨猿大威、小乖,還有鍾靈的閃電貂,小龍女的野蜂飛舞,都屬於有些超自然的神獸。
只有《俠客行》裡的石破天差一點,只能召喚一隻田園犬阿黃。
這些神獸,大概可以分成三種屬性:
一是戰鬥屬性的,比如神鵰,堪稱金書第一坦克。每一次神鵰出場亮相,不是爪子底下按著一隻豺狼,就是身上盤著一堆蛇,拉風極了。
看看神鵰的戰鬥力,什麼叫坦克之王:
一獅一虎怒吼撲上,神鵰橫翅掃出,直有千斤巨力,一獅一虎同時被它掃了個筋鬥。它左翅跟著拍出,正中一頭金錢豹子的腦門,那金錢豹軟癱在地,動彈不得。
堪比貼吧裡的藏獒,一獒滅十虎,三獒沉航母。
二是速度屬性的,比如小紅馬,簡直是馬中的博爾特,連金輪法王扔的輪子都沒有小紅馬快。
感興趣的同學可以算算奧運鐵餅冠軍的鐵餅速度,再算算小紅馬到底有多快。
三是化學屬性的。比如小龍女的玉蜂、歐陽鋒的蛇,都是化學武器,經常可以進行降維攻擊,打破江湖平衡。
舉個例子來說,洪七公VS歐陽鋒,本來洪七公是自負很擅長物理攻擊的,降龍十八掌剛猛天下第一,可是碰上化學攻擊就衰了,被歐陽鋒的蛇兒咬了,差點丟了老命。
不過歐陽鋒的蛇也很不容易,整天盤在他的鋼杖上不能下來,一打架就被高速甩來甩去,各種過山車+海盜船,居然還不吐。
四
事實上,我們現在看到的金庸小說,是幾次修改過的,主角們的召喚獸已經被削弱很多了。
在最早的金庸小說連載版裡,召喚獸們還要強勢、拉轟得多。
比如楊過。現在版本的楊過,是遇到了神鵰後才成為召喚師的,早先身邊並沒有獸。
但在最早的連載版裡,楊過一亮相就是召喚師,自帶著一個青蛇陣,身邊還有一隻「小紅鳥」,拉轟極了。
他剛出場,就「盤膝坐地」,指揮神獸兵團陸空立體和李莫愁大戰,小紅鳥還啄瞎了李莫愁一隻眼睛。
沒錯,最早的金庸版本裡,李莫愁一開場不久就成了獨眼龍。
張無忌也是一出場就是召喚系大師,他在冰火島上有一隻神獸,叫玉面火猴,戰鬥力大概僅次於神鵰,可以生裂熊腦。北極熊的頭它一掰就開,當瓜子嗑。
五
當然了,也不能老是調侃金庸老爺子,最後還要說他老人家的好話。畢竟靠人家養活對吧。
下面我要拗話風了,我要拗了,要拗了:
老爺子寫動物,雖然有點「亂來」,但用個成語——瑕不掩瑜,更多的還是成功。
如果掰著指頭,數數我們中國文學史上那些最經典的動物敘事,無論如何有老爺子一把交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