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過二!螞蟻集團、奧普特首發科創板IPO申請通過審核

2020-12-06 資本邦

9月18日,資本邦獲悉,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委2020年第77次審議會議結果顯示: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螞蟻集團)、廣東奧普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奧普特)的首發IPO通過審核。

螞蟻集團:再現科創板新速度!

從8月25日受理到9月18日上會,僅歷時25天,螞蟻集團科創板IPO通過審核!

螞蟻集團是中國最大的行動支付平臺支付寶的母公司,致力於以科技和創新推動包括金融服務業在內的全球現代服務業的數位化升級,攜手合作夥伴為消費者和小微經營者提供普惠、綠色、可持續的服務。

財務數據顯示,螞蟻集團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前6月營收分別為653.96億元、857.22億元、1206.18億元、725.28億元;同期對應的淨利潤分別為82.05億元、21.56億元、180.72億元、219.23億元。

除杭州雲鉑及其控制的企業以外,螞蟻集團的實際控制人馬雲還控制其他 17 家企業。

發行人符合併適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第 2.1.2 款中第(一)項所規定的上市標準,即「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 10 億元,最近兩年淨利潤均為正且累計淨利潤不低於人民幣 5,000 萬元,或者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 10 億元,最近一年淨利潤為正且營業收入不低於人民幣 1 億元」。

本次發行將進一步支持服務業數位化升級做大內需,加強全球合作並助力全球可持續發展,以及支持公司加大技術研發和創新。本次發行中新股發行(包括行使超額配售選擇權所發行的新股(如有))的募集資金淨額將全部用於公司願景和長期戰略的實施,具體募集資金投資方向:助力數字經濟升級、加強全球合作並助力全球可持續發展、進一步支持創新、科技的投入、補充流動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

此次申報科創板,螞蟻集團與阿里巴巴的關聯交易的商業合理性、控股股東的認定等科創板上市委被關注。

會上,上交所要求螞蟻集團說明與阿里巴巴集團、網商銀行等重要關聯方之間經常性關聯交易的商業合理性及未來前景;未將杭州阿里巴巴認定為共同控股股東的依據和理由;就發行人與阿里巴巴集團、網商銀行等重要關聯方之間的經常性關聯交易是否已制定合理合法的控制制度,該等制度安排如何有效地保護中小投資者權益。

上交所要求螞蟻集團代表:(1)說明發行人的主要業務與微信相似業務的差異;(2)結合貨幣收付服務的未來發展趨勢,分析發行人的數字支付與商家服務、數字金融科技平臺等主營業務是否受到大型競爭對手的進入或貨幣表現形態及收付運行機制變革的重大不利影響。

同時,上交所要求螞蟻集團代表:(1)說明由發行人股東大會決定募集資金投資方向並授權董事會及其授權人士決定具體募投項目的商業合理性;(2)分析說明「助力數字經濟升級」、「加強全球合作並助力全球可持續發展」、「進一步支持創新、科技的投入」等三大募集資金投資方向是否界限清晰、目標明確,與發行人現有各類業務存在內在關聯,與包括阿里巴巴集團在內的重要關聯方不存在明顯利益衝突;(3)發行人是否已經建立相應的制度安排以確保該等特殊情形所決定的募集資金投資活動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

事實上,螞蟻集團與阿里巴巴的關係一直備受關注。

在9月9日披露的螞蟻集團的二輪問詢回覆中,相較於首輪6大類21個問題,第二輪問詢主要集中在監管政策變化、市場競爭情況、股份支付、H股信息披露以及重大事項提示等5個問題,從197頁縮短到32頁。其中,監管政策變化的影響、與阿里巴巴集團的關係、與微信支付的差異和比較等問題被重點關注。

二輪問詢中,上交所要求螞蟻集團結合最新法律法規或政策性文件降低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實施金融控股公司準入管理、規範商業銀行網際網路貸款業務等新變化,補充披露公司現有業務和合作模式是否面臨調整或變化,以及對公司未來持續經營的具體影響。

對此,螞蟻集團回應稱,自身業務涉及的監管體制、法律法規和政策高度複雜,且不斷變化,但公司在持續經營過程中始終堅持普惠、開放平臺模式、以及守正創新三大原則,並圍繞之開展業務,公司現有業務和合作模式在實質上將保持一致性和延續性。相關監管體制、法律法規和政策的變化可能增加公司的合規難度和提高合規成本,但是不會對公司的持續經營能力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奧普特:說明對外銷售保持較高毛利率的合理性及可持續性

奧普特是一家主要從事機器視覺核心軟硬體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定位於智能製造核心零部件供應商,以「打造世界一流視覺企業」為目標,致力於為下遊行業實現智能製造提供具有競爭力的產品和解決方案。

奧普特2017年、2018年、2019年營收分別為3.03億元、4.22億元、5.25億元;同期對應的淨利潤分別為7580.54萬元、1.37億元、2.06億元。

截至本招股說明書籤署之日,盧治臨先生直接持有公司39.72%的股權,盧盛林博士直接持有公司38.84%的股權,盧治臨、盧盛林兄弟合計持有公司78.56%的股權,為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

公司擬選取的上市標準為《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第二十二條規定的第(一)條標準:(一)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10億元,最近兩年淨利潤均為正且累計淨利潤不低於人民幣5000萬元,或者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10億元,最近一年淨利潤為正且營業收入不低於人民幣1億元。

公司本次擬向社會公眾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不超過2062萬股(不含行使超額配售選擇權發行的股票數量),佔發行後總股本不低於25.00%,募集資金總額將根據詢價結果最終確定。本次募投項目投資總額14.23億元,所募集的資金在扣除發行費用後具體投資項目:總部機器視覺製造中心項目、華東機器視覺產業園建設項目、總部研發中心建設項目、華東研發及技術服務中心建設項目、營銷網絡中心項目、補充流動資金。

此次申報科創板,奧普特的商業合理性及可持續性、蘋果在內的典型客戶的解決方案等問題遭科創板上市委問詢。

科創板上市委要求奧普特結合自身業務模式及技術特徵,分析說明外購成品對外銷售保持較高毛利率的商業合理性及該等業務的可持續性; 並分析上述業務模式行之有效的背景下,公司自主研發相機、鏡頭的技術可行性和商業合理性。

其次,奧普特選取了包括蘋果公司在內的典型客戶,科創板上市委對此要求公司說明與該等客戶合作產生的解決方案的形成過程與決定方式,並解釋「解決方案帶動產品銷售」的內涵; 同時,結合蘋果公司產品升級的最新情況,說明蘋果公司採購規則的變化是否表明蘋果公司對奧普特產品的未來需求將由於技術迭代而下降。

頭圖來源:123RF

轉載聲明:本文為資本邦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及作者,否則為侵權。

風險提示 資本邦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PUBLIC_CHINAIPO_KEYWORD:

科創板IPO奧普特螞蟻集團

相關焦點

  • 神秘與速度:螞蟻集團非比尋常的IPO過程
    中國螞蟻集團的首次公開招股(IPO)集資規模上看350億美元,有望刷新全球最高紀錄,但多位知情消息人士表示,在安排IPO的過程中,螞蟻集團採取了一些奇特做法,像是要求投行人士籤下個人保密協議,還要求一些投資人必須說明為何自己應該獲準參加IPO路演會議。螞蟻集團極不尋常的IPO安排過程,是擷取了前東家阿里巴巴集團曾經用過的一些手法。
  • 螞蟻集團上市時間是什麼時候?螞蟻集團IPO進展
    8月14日,浙江監管局官網公示了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輔導備案文件。文件顯示,螞蟻集團正在接受輔導機構中金公司、中信建投的科創板上市輔導。備案文件還披露了螞蟻集團持股5%以上的股東,分別為杭州君瀚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杭州君澳股權投資合夥企業和杭州阿里巴巴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君瀚、君澳持股超50%  螞蟻上市的腳步越來越近,其背後的股東也備受關注。
  • 奧普特財務數據存諸多瑕疵,高新技術資質引質疑
    日前,上交所官網公告顯示,科創板上市委定於9月18日召開2020年第77次審議會議,將審議廣東奧普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奧普特」)等企業的首發申請。首發申請即將上會,奧普特的IPO已走到臨門一腳的關鍵時刻,但經鑑上市公司課題研究組發現,公司在財務數據存諸多瑕疵,募投項目也遭受質疑,未來發展前景不容樂觀。
  • 二過二!諾泰生物、西安凱立科創板IPO通過審核
    11月23日,資本邦獲悉,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委員會2020年第107次審議會議於2020年11月20日上午召開,江蘇諾泰澳賽諾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諾泰生物)、西安凱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安凱立)兩家企業通過審核。
  • 募資210億,創業板最大IPO來了!這家公司獲「閃電問詢」,比螞蟻集團...
    導讀:在A股上市的道路上,東風集團猛踩「油門」。據悉,在10月13日遞交創業板IPO申請並獲得受理後,東風集團10月17日就獲得「閃電問詢」——從受理到問詢只隔4天。此外,東風汽車210億的融資額也一舉刷新了創業板註冊制以來的最高募資紀錄。
  • 上交所:睿昂基因科創板首發獲通過 興嘉生物終止審核
    舉報   中證網訊(記者 黃一靈)11月26日,上交所發布科創板上市委會議審議結果,睿昂基因首發獲通過
  • 資深學者:暫緩螞蟻集團上市合理合法
    11月3日,上交所暫緩了螞蟻集團在科創板的上市,同時螞蟻集團H股上市也暫緩。有些投資者存在疑問,螞蟻集團已經進行了信息披露,按相關程序走到現在,為什麼還要暫緩呢?實際上,及時暫緩螞蟻集團上市,正是出於對投資者利益的真正保護,也是依法做出的決定,有利於相關監管部門對同類業務實施統一監管,也有利於維護資本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
  • 一圖看懂螞蟻集團IPO
    來源:華盛資訊螞蟻集團距離上市僅一步之遙。市場消息披露,螞蟻集團預計29日聆訊,10月14日定價,10月28日前後掛牌上市。根據螞蟻集團最新提交的招股文件(註冊稿),其今年前三季度的業績也浮出水面。螞蟻集團第三季度延續了上半年的持續增長態勢。2019年螞蟻集團的營收為1206億元,今年1-6月份營收為725.28億。以此推算,公司三季度的營收約為420億至450億之間,增速保持穩定。
  • 螞蟻集團最新消息 螞蟻集團被約談時間線
    螞蟻集團被二次約談後宣布成立工作組  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螞蟻集團」)在被二次約談後,已宣布成立工作組全面落實整改要求。  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等金融管理部門於12月26日聯合約談了螞蟻集團,並提出五項整改要求。
  • 奇安信、聖湘生物科創板IPO雙雙過會
    來源:上海證券報 原標題 奇安信、聖湘生物科創板IPO雙雙過會⊙記者 滕飛 ○編輯 邱江6月23日晚間,科創板上市委發布審議結果,同意聖湘生物、奇安信首發上市。目前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為齊向東,其直接持有公司25.89%的股份,並通過其控制的安源創志、奇安叄號間接控制公司12.45%的股份,合計控制公司38.34%的股份。科創板上市委在審核過程中重點關注了奇安信經銷商合作方式、未來規劃,要求公司結合與上海佳電合作的歷史情況,說明對上海佳電採用不同於其他經銷商的收入確認政策的合理性。
  • 歷史最大IPO 螞蟻集團是螞蟻還是大象?
    終於,螞蟻集團發行價格確定為68.8元,媒體紛紛報導,歷史最大IPO出爐,超過此前沙特阿美。一時間,股吧微博炸開鍋,螞蟻從科技成長的乖巧形象,一下子變成了人人生畏的大象,好像要碾壓一切。但是,這個IPO,真的這麼恐怖嗎?
  • 趕考親兄弟 機器視覺企業奧普特衝刺科創板
    5月20日,廣東奧普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奧普特)科創板上市申請獲上交所受理,這家由「80後」兩兄弟創建的科創公司正式進入科創板「考場」。招股書申報稿顯示,成立於2006年的奧普特,是一家主要從事機器視覺核心軟硬體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最初以機器視覺核心部件中的光源產品為突破口,是國內較早進入機器視覺領域的企業之一。
  • 「IPO價值觀」從蘋果供應商奧普特看國內外機器視覺差距有多大!
    前不久,同為蘋果供應商的廣東奧普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奧普特」)也在科創板提交了IPO招股書,在蘋果的助力下,該公司業績近些年業績持續暴增;從這家企業發展歷史來看,其最初主要是以光源產品為核心業務,隨後業務方面實現了從點到面的多元化模式,這也成為其業績增長的重要原因。
  • 奧普特成功過會 致力於成為國際一流的自動化核心零部件供應商
    9月18日,廣東奧普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奧普特」或「公司」)首發申請獲上交所上市委員會通過,將於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公司首次公開發行的股票不超過 2062.00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 25.00%。
  • IPO數量最多、高價股扎堆、科研人員成富豪,螞蟻...
    據悉,京東數科正在籌備科創板上市,估值近2000億元;吉利已公告上市科創板;螞蟻集團也宣布在科創板和港交所同步發行上市計劃,其IPO估值至少2000億美元,IPO後將成為科創板市值第一股。高效的註冊制:開市首年IPO140家,佔A股總數的46%;創A股紀錄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科創板最大的制度創新是註冊制。
  • 劉全:全球最大IPO螞蟻集團重新上市很難!
    2020年11月3日,上交所發布公告稱,螞蟻集團暫緩IPO的原因之一,是公司報告所處的金融科技監管環境發生變化等重大事項。劉全認為,螞蟻集團一直強調其科技屬性,淡化金融屬性,以規避金融市場監管。螞蟻集團暫緩上市後引發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備受社會各界高度關注。從金融市場發展來看,螞蟻集團等待金融監管法律法規完善之後再上市,對於螞蟻集團有可能是滅頂之災,而對於行業發展也許是一件好事。
  • 馬雲的「炸彈」——螞蟻集團還能繼續上市嗎?
    先看上交所的決定: 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你公司原申請於2020年11月5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本所)科創板上市。近日,發生你公司實際控制人及董事長、總經理被有關部門聯合進行監管約談,你公司也報告所處的金融科技監管環境發生變化等重大事項。
  • 12億用戶撬動萬億估值 螞蟻啟動「巨獸」級IPO
    目前,通過各種持股、收購,目前螞蟻旗下的網商銀行持有銀行牌照、天弘基金和螞蟻基金銷售公司持有基金牌照,眾安保險、國泰產險、信美人壽相互保險、上海螞蟻韻保保險代理、螞蟻保保險代理則持有保險方面的牌照,支付寶持有第三方支付牌照,借唄和花唄持有小額貸款牌照。此外,2019年螞蟻還獲得了香港的虛擬銀行牌照;通過設立合資公司,可參與個人投資者基金投顧業務服務試點。
  • 集團沒有「螞蟻金服」App
    原來,最近有媒體報導,9月1日,溫州鹿城區濱江街道發生一起詐騙案,受害人使用手機瀏覽網頁時通過彈窗下載了一個「螞蟻金服」App,其通過實名登記申請貸款了3萬元,但客服稱其卡號錯誤,需要充值激活,其充值2次一共19000元,但貸款沒有落實,其充值的錢也要不回來了,共損失19000元。
  • 螞蟻集團——金融「巨獸」還是「巨瘦」
    最早傳出螞蟻即將上市是在7月20日,隨後這隻螞蟻像是乘上了火箭,上交所於8月25日受理了螞蟻集團首發申請,8月30日進入聞訊階段,並於9月18日即審議通過,整個過程螞蟻集團僅用了30天的時間,本以為這隻螞蟻巨獸會一帆風順的完成上市,然而轉折來的也是十分的迅速,首先是10月13日據相關媒體報導稱監管部門正在調查螞蟻集團上市的潛在利益衝突,而這一潛在利益衝突直指支付寶平臺獨家銷售的五隻參與螞蟻集團配售的創新未來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