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社會的教育生態是否健康,具有以下六個判斷標準

2020-11-22 騰訊網

文丨張志勇/山東省教育廳巡視員

教育生態是否健康,事關兒童的健康成長、家庭幸福、國民素質和國家競爭力

在我看來,一個社會的教育生態是否健康,具有以下六個判斷標準

一是民本。教育是否全面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教育發展理念。以人民為中心必須是以全體人民為中心,以全體人民的長遠利益、根本利益、終身利益為中心。

二是平等。教育必須是面向人人的、服務人人的、讓每個人走向卓越與成功的教育。

三是科學。這裡的「科學」有幾層含義。第一,從教育實踐本身講,教育是敬畏和尊重教育規律的,第二,從教育發展的動力和依靠力量講,是尊重科學、依靠科學的。第三,每所學校、每個家庭對教育的認識和對待是理性的,不是盲從的,人云亦云的。

四是法治。教育是有規矩的,是在國家法律法規的約束下運行的。任何教育機構、任何教育者、每個家庭,都必須把自己對教育的追求置於法律法規的約束之下。否則,都會遭到法律的懲處。

五是綠色。兒童接受的一切教育活動,都是為了促進兒童的健康發展,兒童所有學習活動所取得的成果,都不以犧牲兒童的任何健康成長為代價。

六是活力。教育是尊重教師和學生兩個主體的事業,師生的創造性得到極大的釋放。

用「民本、平等、科學、法治、綠色、活力」六個指標來評判當下的教育,我認為,許多地方離人們所期盼的健康的教育生態還有相當的距離!

不能不說,不少地方的教育,就其教育的價值追求而言,少了一點「民本」思想,多了一些「官本」味。就是考慮自己的政績多了些,考慮每個家庭的教育權益少了些,考慮學生的考試成績和升學率多了些,考慮每個兒童全面的、有個性的、創造性的發展少了些;

不能不說,一些地方的教育特別重視通過考試進行選拔、分等、分層,直到淘汰,而很少考慮,甚至直接放棄了許多學生的發展權益,不斷提前教學進度,不斷加大教學難度,能跟上的就跟著跑,跟不上的,就被邊緣化,就被分流,就被淘汰。在這裡,一些地方的教育缺少了底限思維,缺少了基本質量的思維,更沒有讓每個孩子走向自己的卓越的思想;

不能不說,一些地方的教育,仍然深陷「時間+汗水」的蠻幹的思維陷阱和泥潭不能自拔,以至於在許多教育工作者眼裡,沒有什麼規律、科學而言,有的只是加班加點,拼命死學;

不能不說,一些地方的教育置國家教育法律法規要求於不顧,一切以追求升學率這個「政績」為目的;

不能不說,一些地方的教育,在追求學校升學率、學生考試成績的同時,犧牲了學生的德性成長、身心健康和綜合能力的發展,這樣的教育談不上什麼「綠色」可言;

不能不說,一些地方的教育是僵硬的,師生的教育教學活動是被動的、缺乏創造性的。

2018年9月,全國教育大會在北京召開,會議指出:辦好教育事業,家庭、學校、政府、社會都有責任。要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堅決克服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從根本上解決教育評價指揮棒問題。

我之所以在高考分數的神秘面紗剛剛揭開之際,呼籲做健康教育生態的建設者,是因為作為媒體和媒體人,擔負著引導教育輿論、宣傳教育思想、營造健康教育生態的神聖使命!

自2008年以來,我之所以旗幟鮮明、堅定不移地反對炒作高考狀元、高考升學率,

是因為這種宣傳、這種炒作,在助推一些地方片面的教育政績觀;

是因為當人們在這個高考季裡,全社會都在為高考狀元、高考升學率而拼命喝彩時,無形中就在無限放大高考狀元、高考升學率的價值和影響,一些人在這種價值追求上得到滿足和享受的同時,會從內心地嚮往著明年的「喝彩」,而追求高考狀元、高考升學率這種政績觀本身,並不是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全部,甚至不是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本質體現;

是因為這種宣傳、這種炒作,在助推一些地方片面的教育實踐觀,一些地方一味追求高考狀元、高考升學率這種教育的「顯績」,是以犧牲學生的全面發展、個性發展、創造性發展這種「潛績」換來的,當人們拼命為高考狀元、高考升學率而喝彩時,人們在教育中就會一味去追求這種教育上的「顯績」,已顧不上教育更為根本的目的——學生的全面發展、個性發展、創造性發展這種「潛績」了;

是因為這種宣傳、這種炒作,在助推一些地方片面的教育價值觀,有人拼命地呼喊教育改變命運,殊不知,教育本身並不能直接改變命運,教育所能做的只能是為人的生命能量「賦值」,也就是促進人的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本身,這就是教育的本體價值。好的教育賦予人無窮無盡的正能量,它當然能起到改變人的命運的功能,進而體現出教育的工具價值,而壞的教育,它賦予人們許多「禍害不斷」的「負能量」,它起到的不是改變人的命運,而是破壞人的命運。

當人們把高考成功本身等同於教育改變命運的時候,無疑在為一種片面的教育價值觀喝彩。

做健康教育生態的建設者,人人有責,大有可為!

相關焦點

  • 如何判斷牙齒是否健康?5個標準已公布,快看看你達標了沒
    但很多人不知道該如何判斷牙齒健康,其實牙齒健康標準主要有這幾個,了解清楚,一一對應,就可以知道自己牙齒是否健康。牙齒健康的標準有哪幾個?1、整齊潔白一般判斷牙齒好與壞的第一步是通過外表觀看,牙齒整齊潔白說明牙齒在生長的過程中沒有出現異常。
  • 判斷是否肥胖的標準,是體脂率而非體重,合理健康減肥才有益健康
    體重到底是不是評判一個人健不健康,漂不漂亮的標準呢?其實,在生活中,我們可以發現現在顯然已經過了追求以「體重不過百」為美的時代了。特別是近幾年,人們的審美逐漸改變,多肉女孩反而更加受歡迎,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體重是判斷肥胖的金標準嗎?
  • 我國定義小康社會的標準是什麼?
    環境生態保護有所改善。1999年全國自然保護區總數由1995年的793個擴大到1146個;全國自然保護區面積也由1995年的7172萬公頃發展到8815.2萬公頃;全國生態示範區數達151個,全國生態示範區面積達3330.9萬公頃。可喜的是,1999年我國森林覆蓋率為16.55%,首次超過15%的小康標準。社會保障能力進一步鞏固提高。
  • 關於印發徐州市健康鎮村、健康單位及健康家庭標準的通知
    發展生態農業,控制農業汙染,企業「三廢」排放符合要求。(五)提高綠化覆蓋率。鎮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35%以上。(六)開展病媒生物防制。完善病媒生物防制設施,定期開展除「四害」統一行動,鼠、蚊、蠅、蟑螂等病媒生物密度均應控制在國家標準之內。
  • 2020山東醫療衛生考試醫學心理學考試資料:心理健康的標準
    以下是2020山東醫療招聘考試醫學心理學資料的具體內容:心理健康1990年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作了補充,提出健康包括道德健康,即:健康是指,一個人在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健康和道德健康四個方面皆健全。
  • 微課堂·家和工作室丨心理健康的標準
    >心理健康的標準,您知道嗎?心理健康的指標,您了解嗎?您想知道您的心理健康狀況嗎?讓我們一起來走進「家和工作室」,共同學習「心理健康的標準」吧!,也不過分苛責自己;三、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適度的主動性,不為環境所奴役;四、與現實環境保持良好的接觸,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擊,無過度的幻想;五、適度地接受個人的需要,並具有滿足這種需要的能力;六、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動機與目的,並能對自己的能力做客觀的估計;七
  • 採用哪些標準可以判斷礦山土地生態系統正在退化?
    礦山土地生態系統退化尚無統一診斷標準。而診斷礦山土地退化的關鍵在於3個方面:參照系選取、診斷方法與尺度、診斷時間與頻次。動態參照系,即與上1個研究期狀態比較。該類參照系可識別礦山土地生態系統的退化程度與退化速度,但仍存在弊端:如歷史時期數據較難全面收集;囿於自然因素波動影響,難以單獨診斷採礦擾動的影響。 2)以周邊穩定的生態為參照系。參照曾受相似擾動的臨近恢復區、或周邊未退化及退化程度較輕的區域、以及周邊較穩定的生態系統,通過對比診斷退化狀態。
  • 健康教育——健康信念模式
    上一篇介紹了健康相關行為改變的理論中的「知信行」模式,那麼今天就介紹一下有關健康信念模式的相關知。健康信念模式( health belief model,HBM)是運用社會心理方法解釋健康相關行為的理論模式。
  • 兒童免票標準再起爭議 身高標準線是否還科學?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5月13日電(冷昊陽)近日,關於兒童免票的標準再次引發社會關注。隨著中國兒童體格發育水平變化,現行的兒童免票身高標準線是否還科學?在年齡和身高之間,又該如何權衡,才能保障兒童的社會福利?
  • 從耳朵的長相可以判斷,你是否具有富貴命!
    古人流傳過這樣一段話:兩耳靠前,賣盡家業;兩耳貼頭,大富大貴;兩耳靠山受祖業;雙耳齊眉,聞名四方;從這段話就可以看出,耳朵對命運的影響其實是很大的,下面我們就從耳朵來判斷下你是否具有富貴命。龍耳指的就是耳朵比較小,輪廓分明,耳朵上端看著好像有龍角起飛,擁有這種耳相的人會一生都大富大貴,他們一般都是出生在世家,從小就有良好的生活、教育條件。長大後一般也都會飛黃騰達,仕途一帆風順,一輩子都很風光。
  • 袁勇:規範性文件合法性的判斷標準 | 專論
    一、判斷對象轉化出的判斷標準根據規範性文件合法性的概念結構,就能確定一個判斷規範性文件合法性的一般標準——如果規範性文件契合(不契合)法律,那麼該規範性文件則合法(不合法)(以下簡稱:標準1)。因規範性文件在合法性判斷中並不具有可操作性,而法律又是一個內涵混亂、歧義叢生、極難操作的範疇,這就導致標準1並不具有可操作性。
  • 廣東首個森林生態綜合示範園落成啟用 有康養還有自然教育
    廣東首個森林生態綜合示範園落成啟用 有康養還有自然教育 2020-11-26 21:32 來源: 南方plus
  • 在第5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專家帶你解讀生物安全
    現在,我們一般講的生物安全,與20世紀人類改造世界的巨大技術能力,尤其是生物技術開發造成的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產生的潛在威脅緊密關聯。目前,國際上關於生物安全並無統一定義。我們從其名稱上不難推斷,生物安全涉及具有生命活力的物體——包含動物、植物、微生物所屬各種類,它們都有一定生存和繁殖能力、具備遺傳與變異特徵。
  • 淺析刑事訴訟中"社會危險性"證明標準
    」在刑事訴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是否具有社會危險性或社會危險性的程度是決定是否適用強制措施、適用剝奪人身自由或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的關鍵。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刑事訴訟法、相關司法解釋及其刑事訴訟理論界均沒有明確界定「社會危險性」的含義,也沒有為「社會危險性」設置專門的證明機制。筆者認為我們在刑事訴訟活動中主要依據以下內容對「社會危險性」進行判斷。
  • 生態環境部舉行新聞發布會 介紹生態環境保護法規標準等工作進展並...
    攻堅行動統籌疫情防控、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和打贏藍天保衛戰重點任務,紮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堅持「三個治汙」「五個精準」,全面加強VOCs綜合治理,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堅持精準治汙。
  • 我國室內空氣品質健康評價標準課題在京啟動
    但如何評價室內空氣品質,目前國內還沒有一個標準。為解決這一問題,住建部下屬一級協會中國房地產業協會與國內頂尖室內空氣品質檢測和研究機構清華大學建築環境檢測中心等機構聯合發起「室內空氣品質健康評價標準課題」。7月19日,該課題在北京正式啟動。
  • 我們是否應該考察判斷:是否存在普遍適用的標準?
    這裡的判斷通常指的是價值觀和人生觀,這「兩觀」實際上又以世界觀為基礎。討論標題所述的問題的時候,先將個人孤立起來,一個擁有固定的或者說成熟的價值觀的人會如何做出判斷?我們就這樣說,自身的觀念是一個熔爐,觀念中蘊含著這個人真實的過去,蘊含著他人生中每一個大大小小的判斷以及這判斷所帶來的後果,這情感上的震蕩影響著他對自己決策的認知是偏消極的或是積極的,他會再同樣的或類似的事情上做出什麼樣的判斷和選擇——而這就是他的經驗。
  • 生態環境「根本好轉」要有六個特徵
    就目前指標看,各項目標進展順利,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生態環境保護目標,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而且有望圓滿完成。一方面,「十三五」汙染防治攻堅戰的階段性目標完成,有利於支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總目標的實現;另一方面,也為「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
  • 全國2018年10月自考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考試真題
    A.實態性調查研究  B.分析研究C.實驗研究 D.社會調查研究4.健康促進的核心策略是A.社區開發 B.政策倡導 C.健康傳播 D.社會動員5.13.健康促進測量中,質量調整生存年屬於A.生理健康測量指標 B.健康結果指標C.生活質量評價指標 D.社會健康測最指標14.選擇「穩定性和重現性」好的健康促進測量指標,遵循的是A.可行性原則 B.系統性原則  C.科學性原則 D.公認性原則15.Precede階段,以「了解目標人群的生活質量,評估他們的健康問題和需求
  • 刑法因果關係判斷需要更為具體的標準
    如果從刑法上的因果關係理論來看,最後一根稻草對於駱駝的死亡具有最直接的、客觀的作用力,但或許我們並不應該把所有的罪責都強加到這最後一根稻草上——而這,就是從「歸因」(事實判斷)到「歸責」(規範判斷)的思考路徑。